登陆注册
8123100000062

第62章 调经论

“原文”

黄帝问曰:余闻除刺法言,有馀写之,不足补之。何谓有馀?何谓不足?

岐伯对曰:有馀有五,不足亦有五,帝欲何问?

帝曰:愿尽闻之。

岐伯曰:神,有馀有不足;气,有躲有不足;血,有馀有不足;形,有馀有不足;志,有馀有不足。凡此十者,其气不等也。

帝曰:人有精、气、津、液,四支、九窍、五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乃生百病;百病之生,皆有虚实:今夫子乃言有馀有五,不足亦有五,何以生之乎?

岐伯曰:皆生于五藏也。夫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而此成形。志意通,内连骨髓,而成身形五藏。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

帝曰:神有馀不足何如?

岐伯曰:神有馀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血气未并,五藏安定。邪客于形,洒淅起于毫毛,未入于经络也,故命曰神之微。

帝曰:补写奈何?

岐伯曰:神有馀,则写其小络;二血,出血勿之深斥,无中其大经,神气乃平;神不足者,视其虚络,按而致之,刺而利之,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以通其经,神气乃平。

帝曰:刺微奈何?

岐伯曰:按摩勿释,看针勿斥,移气于不足,神气乃得复。

帝曰:善!,有馀不足奈何?

岐伯曰:气有馀则喘咳上气,“不足则息利少气。血气未并,五藏安定,皮肤微病,命曰白气微泄。

帝曰:补写奈何?

岐伯曰:气有馀,则写其经隧,无伤其经,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不足则补其经隧,无出其气。

帝曰:刺微奈何?

岐伯曰:按摩勿释,出针视之曰,我将深之,适人必革,精气自伏,邪气散乱,无所休息,气泄腠理,真气乃相得。

帝曰:善!血有馀不足奈何?

岐伯曰:血有馀则怒,不足则恐。血气未并,五藏安定,经络水溢,则经有留血。

帝曰:补写奈何?

岐伯曰:血有馀,则写其盛经出其血;不足,则视其虚经内针其脉中,久留而视;脉大,疾出其针,无令血泄。

帝曰:刺留血奈何?

岐伯曰:视其血络,刺出其血,无令恶血得入于经,以成其疾。

帝曰:善!形有馀不足奈何?

岐伯曰:形有馀则腹胀,汪溲(sōu)不利,不足则四肢不甲。血气未并,五脏安定,肌肉蠕动,命曰微风。帝曰:补泻奈何?

岐伯曰:形有馀则写其阳经,不足则补其阳络。

帝曰:刺微奈何?

岐伯曰:取分肉间,无中其经,无伤其络,卫气得复,邪气乃索。

帝曰:善!志有馀不足奈何?

岐伯曰:志有馀则腹胀飧泄,不足则厥。血气未并,五藏安定,骨节有动。

帝曰:补写奈何?

岐伯曰:志有余则泻然筋血者,不足则补其复溜。

帝曰:刺未并奈何?

岐伯曰:即取之,无中其经,邪所乃能立虚。

帝曰:善!余已闻虚实之形,不知其何以生!

岐伯曰:气血以并,阴阳相倾,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血气离居,一实二虚。血并于阴,气并于阳,故为惊狂;血并于阳,气并于阴,乃为灵中;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惋善怒;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喜忘。帝曰:血并于阴,气并于阳,如是血气离后,何者为实?何者

岐伯曰: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是故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

帝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今夫子乃言血并为虚,气并为虚,是无实乎?

岐伯曰: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故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今血与气相失,故与虚焉。络之与经脉,俱输于经,血与气并,则为实焉。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

帝曰:实者何道从来?虚者何道从去?虚实之要,愿闻其故。

岐伯曰:夫阴与阳,皆有俞会。阳注于用,阴满之外,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

帝曰:风雨之伤人奈何?

岐伯曰: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于经脉,经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输于大经脉。血气与邪并客于分股之间,其脉坚大,故曰实。实者外坚充满,不可按之,按之则痛。

帝曰:寒湿之伤人奈何?

岐伯曰: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荣血泣,卫气去,故曰虚。虚者,聂辟气不足,按之则气足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

帝曰:善!阴之生实奈何?

岐伯曰:喜怒不节,则阴气上逆,上逆则下虚,下虚则阳气走之,故曰实矣。

帝曰:阴之生虚奈何?

岐伯曰:喜则气下,悲则气消,消则脉虚空;因寒饮食,寒气熏满,则血泣气去,故曰虚矣。

帝曰:经言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余已闻之矣,不知其所由然也。

岐伯曰: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今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则寒气独留于外,故寒慄。

帝曰:阴虚生内热奈何?

岐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

帝曰:阳盛生外热奈何?

岐伯曰: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

帝曰:阴盛生内寒奈何?

岐伯曰: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写,不写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其脉盛大以溜,故中寒。

帝曰:血气以并病形以成,阴阳相倾,补写奈何?

岐伯曰:写实者气盛乃内针,针与气俱内,以开其门,如利其户;针与气俱迎,精气不伤,邪气乃下,外门不闭,以出其疾;摇大其道,如利其路,是谓大写,必切而出,大气乃屈。

帝曰:补虚奈何?

岐伯曰:持针勿置,以定其意,候呼内针,气出针入,针空四塞,精无从去,方实而疾出针,气入针出,热不得还,闭塞其门,邪气布散,精气乃得存。动气候时,近气不失,远气乃来,是谓追之。

帝曰:夫子言虚实者有十,生于五藏,五藏五脉耳。夫十二经脉,皆生其病,今夫子独言五藏,夫十二经脉者,皆络三百六十五节,节有病,必被经脉,经脉之病,皆有虚实,何以合之?

岐伯曰:五藏者,故得六府与为表里,经络肢节,各生虚实,其病所居,随而调之。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病在气,调之卫;病在肉,调之分肉;病在筋,调之筋;病在骨,调之骨;燔针劫刺其下及与急者;病在骨,悴针药熨(yùn);病不知所痛,两踽(jǔ)为上;身形有痛,九候莫病,则缪刺之;痛在于左而右脉病者,巨刺之。必道察其九候,针道备矣。

黄帝问:《刺法》上说病属有余的用泻法,不足的用补法。但什么是有余,什么是不足呢?

岐伯答:病属有余的情况有五种,不足的情况也有五种,你想问哪一种情况呢?

黄帝道:希望你能全部讲给我听。

岐伯答:神有有余的情况,也有不足的情况。气有有余的情况,也有不足的情况;血有有余的情况,也有不足的情况;形有有余的情况,也有不足的情况;志有有余的情况,也有不足的情况。凡此十种病理变化和表现是各不相同。

黄帝问:人体有精、气、津、液、四肢、九窍、五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所以人体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疾病,而各种各样的疾病都可以发生或虚或实的变化。你只说有余的情况有五种,不足的情况也只有五种,这些情况是怎样产生的呢?

岐伯答:这十种情况都是发生于五脏的。心脏蕴藏着人体的“神”;肺脏蕴藏着人体的“魄”;肝脏蕴藏着人体的“血”;脾脏蕴藏着人体的“肉”;肾脏蕴藏着人体的“志。”五脏各有不同的分工,而形成了有机的人体。但人体只有精神畅快,气血才能流通正常,并与内部的骨髓相联系,才能使五脏和全身的功能正常协调,形成一个身心平衡的健康人体。五脏是人体的中心,五脏与身体各部以及五脏之间的联系,都是由经脉这个通道来完成的,经脉中运行气血,使身体各部分之间发生联系,协调全身的功能。如果气血的运行发生障碍,各种各样的疾沙就要产生了。所以,必须保持经脉的畅通无阻。诊察判断疾病,应该以经脉的生理、病理变化为依据;而治疗疾病,也可以通过调整经脉中的气血来取得效果。

黄帝问:神有余和神不足的表现各是什么样呢?

岐伯答:神有余则表现为狂笑不止;神不足则容易产生悲哀的情绪。当气血的运行正常,没有偏留积聚在身体某一部位时,五脏就会安定,功能正常,而不会产生或笑或悲的现象。这时即使病邪侵犯人体,一般地只能侵犯到人体表层的皮肤和毫毛,造成酒然恶寒的症状,而没有侵入较深层的经脉之中,这只是一种轻微的神病。

黄帝问:治疗神的病变时,怎样运用补泻的方法呢

岐伯答:对神有余的病变,可用泻法针刺其小的络脉,使之出血,但不要针刺过深,也不要开大针孔,不要刺中大的经脉。经过这样的治疗后,神气就可以协调,恢复正常,对神不足的病变,应诊察虚络在什么地方,先用按摩的方法引其气血,使局部气血较为充盈,然后再用针刺的方法来调和气血,但不要使其出血,也不能使气外泄,只要使其经脉的气血运行通畅,患者的神气就会协调正常了。

黄帝问:对轻微的神病,应该怎样针刺呢?

岐伯答:对病变部位要多加按摩,进针时不宜过深,通过运针把气血引导到虚弱不足的地方,神气就可以恢复正常。

黄帝道:很好。那么气有余和气不足的表现各是怎么样的?

岐伯答:气有余就表现为咳嗽、气喘;气不足则表现为鼻塞呼吸不利、气短等症状。当气血运行正常畅通,没有偏留积聚在身体的某一部位时,五脏就功能正常而安定,这时即使病邪侵犯人体,万般也只能侵入皮肤肌肉的表层,对肺脏的功能活动造成轻度的影响和损伤,将这样的病症叫做肺气微虚。

黄帝问:治疗气的病变时,应该怎样运用补泻方法呢?

岐伯问:对气有余的病变,治疗时应该用针刺泻比较表浅的经脉,而不要损伤机体深部的大经脉,针刺时不要放血,不能使正气外泄;对气不足的病变,应该用补法来补充患者的经脉之气,不要使患者的气外泄。

黄帝问:对轻微的气病,怎样用针刺治疗呢?

岐伯答:对轻微的气病,应在针刺前先对针刺局部多加按摩,同时把针取出来给人看,并告知患者准备深刺,但实际上针刺时并不深刺,而改为浅刺。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患者注意集中,精神内守,精气收敛于体内,而邪气散乱趋向于体表,没有藏身之处。这样,在针刺时只要浅刺,达到户邪所在的体表,邪气就会从皮肤毫毛孔中排泄出来,人体的正气也就能得以恢复正常。

黄帝道:讲得很好!血有余和血不足的表现各是什么样呢?

岐伯答:血有余就会表现为容易发怒;血不足则表现为容易恐惧。如果气血的运行正常,没有偏留积聚在身体的某一部位时,则五脏安定,功能正常,这时,即使邪气侵犯人体,一般也只是在体表的经络中,但经络中被邪气阻塞不通畅,邪气外溢,也会导致络脉和经脉中的血运行不畅而停留在局部。

黄帝问:对血的病变应该怎样治疗呢?

岐伯答:对血有余的病变,治疗时应该用针刺泻体表充血显露的络脉,应使局部出血;对血不足的病变应该用针刺补法治虚弱不足的经脉,应把针刺入经脉中,久久留针,观察效果,等到局部虚弱的经脉充盛胀大起来,立即快速拔出针,但不要使患者出血。

黄帝问:对淤血病变,应该怎样进行针刺治疗呢?

岐伯答:观察到有淤血的络脉,就用针刺出淤血,不要让淤血进入大的经脉,而形成更为严重的病变。

黄帝道:很好!形有余和形不足的病变各是怎样的情况?

岐伯答:形有余就会出现腹部发胀,小便不利;形不足则表现为四肢软弱无力,不能正常活动。如果气血的运行正常,没有发生偏留聚积在身体某一局部时,则五脏安定,功能正常,即使外邪侵袭,也仅仅出现肌肉微微蠕动的症状,将这样的病变叫做“微风。”

黄帝问:对形的病变,应该怎样运用针刺补泻的方法?

岐伯答:对形有余的病变,治疗时应该用针刺泻见阳明胃经的经脉;对形不足的病变,则应该用针刺补足阳明胃经的络脉。

黄帝问:对如微风等轻微型的病变应怎样治疗呢?

岐伯答:针刺时应针到肌肉之间,用以驱散邪气,但不要刺中经脉,也不要刺伤络脉,这样就能使卫气得以恢复,卫气恢复后,邪气自然就消散了。

黄帝道:很好!那么志有余和志不足的病变各是怎么样的情况呢?

岐伯答:志有余就会表现出腹胀,泄泻,大便中夹有不消化食物等症状;志不足则表现为手脚寒冷。如果气血的运行正常,还没有出现气血偏留聚积在身体某一局部时,则五胜安定,功能正常,即使病邪侵袭,一般也只是患者感到骨节里有轻微的震动。

黄帝问:对志的病变,应该怎样运用针刺补泻的方法呢?

岐伯答:对志有余的病变,治疗时应用针刺泻足少阴肾经的表穴,印然谷穴,要针刺出血;对志不足的病变,则应该用针刺补足少阴肾经的经穴,即复溜穴。

黄帝问:对轻微的志的病变,在气血没有偏留积聚时,应怎样治疗呢?

岐伯答:就在骨节有震动(即有邪气)的局部针刺,但不要深刺损伤经脉。这样,停留在局部的邪气就能很快被驱除掉。

芦帝道:很好。我已经听到了关于虚实病变的表现。不知道这些虚实病变是怎样产生的呢?

岐伯答:虚实病变的发生,是由于病邪的入侵,造成了气血运行紊乱,阴阳之间失去平衡,气的分布发生混乱,血也出现逆行,气血偏离了正常位置,而形成了机体有的部位偏虚,有的部位偏实的状况。如果血偏留聚积在属阴的五脏中,就会发生“癫”的病变;如果气偏留聚积在属阳的六腑中,就会发生“狂”的病变;如果血偏留聚积在属阳的体表,就会形成体表发寒;如果气偏留聚积在属阴的体内,则会形成体内发热;如果血过行偏留聚积在人体上部,就会产生心中烦闷的症状;如果气郁积在下焦的肝脏中,就会产生容易发怒的症状;如果血液停留瘀阻在人体下部,就会产生健忘的现象;如果阳气偏留聚积在人体上部,扰乱心神,则使人心烦意乱。

黄帝问:血液偏留聚积在阴,气偏留乘积在阳,像这样的气血偏离了正常位置的情况,什么样属于实?什么样属于虚?

岐伯答;血和气都是喜欢温暖而厌恶寒冷的。寒冷会使气血的运行涩滞而不畅通,而温暖则能使被寒冷凝滞的气血消散而运行滑利。如果阳气偏于亢盛,则阴血就会虚少。如果阴血过于亢盛,阳气也会不足。

黄帝问:人身所具有的最重要的物质,就是气和血。现在先生你说血液偏留聚积则阳气虚,阳气偏留聚积则血液虚,那么,这样不是没有实性病症了吗?

岐伯问:亢盛有余的就是实,缺少不足的就是虚。在阳气亢盛聚积的地方,则血液就显得相对不足;在血液聚积偏多的地方,阳气也就显得相对不足。血和气失去平衡协调,从这个角度来看,气或血相对不足的地方就形成了虚性病症。络脉和经脉中的气血在正常情况下都要回流输入到经脉中去。如果气血都停留聚集在经脉中,则形成了实性病症。如果血和气都送行停聚在人体的头部,则会形成“大厥”病,大厥病可以见到患者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好像突然死亡了一样。如果气血能复退下降,恢复到正常,则患者还能苏醒过来,否则就会造成真的死亡。

黄帝问:实性病症是怎样形成的?虚性病症是怎样形成的?愿意听你讲一讲虚实病症形成的关键。

岐伯答:阴经和阳经,都有气血灌注而形成的穴位,如果阳经中的气血充满了,就要灌注到阴经中去;反之,阴经中的气血充满了,也要灌注到阳经中去,通过这样的调节,以保持阴阳之间的相对平衡。平衡的阴阳之气,充实了人的形体,人体三部九候的脉象表现一致,这样才能称为健康正常的人。邪气侵犯人体而产生病变,有的先在阴经而后才影响到阳经,有的则先在阳经而后才影响到阴经。先发生“在阳经的病变上多数是遭受了风雨寒暑等外部邪气的侵袭而引起的;先发生于阴经的病变,则多数由于饮食失调,生活起居没有规律,房事过度以及情绪波动剧烈等内部因素所导致的。

黄帝问:风雨之邪是怎样侵袭损伤人体的?

岐伯问:风雨之邪损伤人体,是先侵入人体的皮肤,然后进入细小的经脉中;经脉中的邪气充满了,就会传入稍大一点的络脉之中;络脉中的邪气充满了,则输送传入到大的经脉之中,并且病邪和人体的气血相合并,停留在肌肉和皮肤之间,这样的患者可以见到脉搏坚硬而大,所以称为实性病症。实性病症的病变局部表面往往是坚硬而充满的,并且不可以按压,如果按压就感到疼痛。

黄帝问:寒湿之邪是怎样侵袭损伤人体的?

岐伯答:寒湿之邪损伤人体,先造成人体的皮肤松弛,功能失常,但肌肉紧张坚硬,血液受寒后凝涩而运行不畅,卫气受到损伤而不足,所以将这种病称为虚性病症。虚性病症的患者,病变局部的皮肤往往松弛而有皱纹,体表卫气不足,所以患者喜欢按摩病变局部,按摩后气血通行,而感到温暖,所以患者觉得舒服而不疼痛。

黄帝问:很好。先发生在阴经的实性病症是怎样形成的?

岐伯答:如果怒的情绪波动过于剧烈,就会造成下部的阴气特别是肝经之气向上进行,阴气向上边行后,下部就显得空虚;阳气就会乘虚而入,侵占原来属于阴气的部位,所以将这种病症称为实性病症。

黄帝问:那么先发生在阴经的虚性病症是怎样形成的呢?

岐伯答:如果狂喜过度,就会使心气涣散而下行。如果过度悲哀,就会使肺气消散,心肺之气消散则造成血脉空虚。如果再过食了寒凉饮食损伤了阳气,使寒冷之气充斥于体内,影响到内脏,而导致血液运行涩滞不畅,阳气也被耗损消散,所以这种病症称为虚性病症。

黄帝问:古医经上说,阳气虚弱则产生外寒;阴气虚弱则产生内热;阳气亢盛则产生外热;阴气亢盛则产生内寒。这些我已经听说了,但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的。

岐伯答:人体体表禀受从上焦输送分布来的阳气,这些阳气有温暖和养护皮肤、肌肉的功能。现在寒气从外部侵袭人体,使大小经脉收缩,上焦的阳气不能通达到体表,在体表的阳气不足,而寒气却停留在皮肤肌肉之中,所以使人发生寒冷颤抖的症状。

黄帝问:阳阴气虚弱产生内热是怎样形成的呢?

岐伯答:人体如果疲劳过度,人的形体和气就会耗损而虚弱,影响到脾胃消化饮食吸收营养的功能,饮食精华不能正常地输送到上焦,糟粕也不能顺利地从下部排泄出而停留阻滞在胃中,时间长了转化咸热邪,热气向上熏蒸到胸内,所以出现内热的症状。

黄帝问:阳气亢盛产生外热是怎样形成的?

岐伯答:由于邪气从外面侵袭,使上焦不通畅,皮肤变得紧密,皮肤纹理闭塞,汗孔也不通畅,人体的阳气不能向外发散,郁积在体表,所以产生外热的症状。

黄帝问:阴气亢盛产生内寒是怎样形成的?

岐伯答:由于寒气向上逆行,停留聚积在胸中而不能向外泄除,使胸中的阳气被耗损而虚少,寒气单独停留,则使经脉中的血液运行凝涩不畅,血行不畅则使经脉阻塞不通,所以产生内寒的症状,这种患者的脉像盛大而涩。

黄帝问:阴、阳、气、血的偏留聚积,就形成了疾病,对这些疾病怎样用针刺方法来治疗呢?

岐伯答:针刺这些疾病,一般应该取经脉上的穴位。对血的病变应调理治疗血,对气的病变应调理治疗气。并且要根据患者的胖瘦强弱的体质情况,以及四时气候的变化,来决定适宜的针刺穴位。或者多取,或者少取,或取上部,或取下部。

黄帝问:如果气血已经发生合并,运行紊乱,是疾病已经形成。此时患者身体之中的阴阳失去平衡,对这种病变,应该怎样运用补法和泻法呢?

岐伯答:用码法治疗实性病症的方法是,当病在吸气时进针,使针与气一起进入体内,从而开放邪气外泄的门户,在患者呼气时出针,使针随着呼气而拔出体外,这样,人体的正气就不受损伤,而邪气则与针同时泄出来,而得以消散。因为针孔是邪气外泄的门户,所以不能按闭针孔,以便让邪气尽快外泄。甚至可以用针摇大针孔,使邪气外出的道路更加通利,这种方法就叫“大泻。”出针的时候要加重手法,用左手切按穴位,迅速出针,这样,亢盛的邪气才能被制服。

黄帝问:补法治疗虚性病症怎样用针呢?

岐伯答:持针后不要立即刺入,而需先安定患者的情绪,等到患者呼气时进针,针随着呼气而进入体内。这样进针,针孔就紧闭,而人体的正气就不会外泄,等到经气来到针下有充实感觉的时候,应当迅速出针;出针应在患者吸气时进行,随着吸气而拔出针,并按闭针孔。这样就可以使邪气散失,不再复存于体内,而使人体的正气得以保存。留针等待经气到来要有足够长的时间,这样才能使已经来到针下的气不会散失,并把远处的气引导到针下来。这就是针刺的补法。

黄帝道:先生谈到十种由五脏所产生的虚、实病变,而五脏只有五条经脉,人体十二条经脉都可以发生病变,为什么先生现在只谈五脏呢?而且十二条经脉,联系着人体的三百六十五节,每一节都可能发生病变,这些病变,都能影响波及经脉,而经脉的病变,又各有虚实,这与五脏所产生的虚实病变是什么样的配合关系吧?

岐伯答:五脏与六腑有紧密的联系配合,有一种表里的关系,两者息息相关。经脉、络脉、四肢和关节都能产生虚实的病变。在治疗的时候,应该根据病变所在的部位,进行恰当的调整和治疗;如果病变部位在脉的,治疗时应调理血;如果病变在血中的治疗时可以调理络脉;如果病变在气中的,治疗时可以调理其卫气:如果病变部位在肌肉中,治疗时则应该调理肌肉;如果病变部位在筋,治疗时应该调理节;如果病变部位在骨,治疗时则应该调理骨;如果是风寒痹痛,经脉申急,可以用火烧的针劫刺患处;如果风寒病邪在骨造成病变,也可以用针或药物温熨患处进行治疗;如果患者皮肤肌肉感觉麻痹,不知痛痒,则针刺阴跷和阳跷两条经脉,效果最好;如果身体疼痛,但三部九年的脉争却是正常的,没有病态表现,则应该用“缪刺”的方法进行治疗。患者疼痛部位在左侧,而右脉表现,出病变,则可以用“巨刺”的方法进行治疗。一定要仔细地诊察患者三部九候的脉象变化和症状,然后再进行治疗,这样才能比较完备地掌握针刺的技术。

同类推荐
  • 强迫症的森田疗法

    强迫症的森田疗法

    强迫症是神经症中最顽固、症状最复杂多变、患者感觉最痛苦的一种疾病,药物疗法和各种心理疗法都很难奏效,精神科的医生和心理医生都对强迫症感到很棘手。作者于l996年开始,全身心投入森田疗法的研究,并逐渐萌生编写“强迫症的森田疗法”一书的想法。但作者深知,必须对强迫症的症状特征和发病机制有深刻理解,将森田疗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摸索出一种简单易于操作的方法.在积累足够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才敢着手此书的撰写工作。10余年来,作者不断收集相关病例,并完善治疗方案,终于2010年完成这本《强迫症的森田疗法》。
  • 验光28忌

    验光28忌

    从介绍眼球的基本结构入手,让您了解验光,走出验光误区,学会判别验光正确与否,并教您检影验光方法和“验光28忌”。全书篇幅不长,但却是作者毕生的研究成果和工作感悟。《验光独行侠谈验光28忌》语言朴实、深入浅出,是验光专业人员的良师,是远视、近视患者的益友。
  • 千金方

    千金方

    《千金方》是综合性临床医著。又称《千金要方》,简称《千金方》。22卷。明代后有按《道藏》经义析为93卷者,内容同。唐代孙思邈约撰于652年。是感于当时的方药本草部秩浩繁,仓卒间求检不易,乃博采群经,删繁去复,并结合个人经验而撰成 。卷 1医学总论及本草、制药等;卷2~4妇科病;卷5儿科病;卷6七窍病;卷7~10诸风、脚气、伤寒;卷11 ~20系按脏腑顺序排列的一些内科杂病;卷21消渴、淋闭等症 ;卷22疔肿痈疽。总计162门,合方论4500首。书中所载医论、医方较系统地总结了自《内经》以后至唐初的医学成就,是一部科学价值较高的著作。
  • 跌打损伤奇效良方

    跌打损伤奇效良方

    本书是“奇效良方”系列丛书中的跌打损伤分册,是一本较为系统地总结运用中医方法治疗跌打损伤常见病的临床参考书。全书共有良方近300首,包括中药内服方、中药外用方、针灸疗法、推拿疗法、综合疗法等。反映了近10年来中医临床治疗的新进展和新成果,内容翔实、易学易懂,适合中医临床、研究人员和中医院校学生学习参考,也可供广大患者及家属阅读。
  • 药理学基础学习精要

    药理学基础学习精要

    本书主要介绍药理学的主要内容,以及其相关学科的知识,如人体解剖、诊断等,有助于对药理学知识的掌握。本书适合医生及医学生使用。
热门推荐
  • 为妃作歹:绝色神医逆天下

    为妃作歹:绝色神医逆天下

    【推荐本曦打新书《一宠上瘾:腹黑影后是黑客》!已弃文,勿入坑】她,宋汐月,宋家家主,性格睚眦必报,重伤之际,被所谓的正义人世害死,穿越到了将军府的废材小姐身上。他,神尊黎千寒,寒症附体,重病难处,寻找千年之前的宝物——魂玉。不一样的命运却因为一块交织在了一起……
  • 萌妹来袭:高冷学长请接招

    萌妹来袭:高冷学长请接招

    世界上最傻的不是一个人暗恋着另一个人,而是两个人互相暗恋而对方却不知道。我想大概他和她就是这样的吧!他与她从小就是同班同学,她喜欢他,他亦喜欢她,而彼此却不知道。一向沉默不语的他在遇上呆萌可爱的她时,竟变得如此腹黑,要将她吃干抹净。[本文纯属宠文,各位读者且看且珍惜!]
  • 消失的皇冠

    消失的皇冠

    在古老的欧洲大陆坐落着一座城堡生活着一群辛勤的人类,位于城堡的西边是一片黑森林人们进去都无法出来相传,里面被天神宙斯抛弃,然后那地方被死神接管成了通向冥界的大门,任何生灵如是进去就会消失,精灵和人类的魔法师再黑森林边上设下了魔法阵。人类的生命不能永恒国王换了一代又一代,到了安佳拉女王时期人类的魔法师亨利罗伯茨,早知道精灵族女王艾德拉,琼斯,有一样宝物就是戴在他头上的水晶皇冠,拥有水晶皇冠着,就能召唤死神的军队,天下无敌,有一天罗伯茨在王宫向女王艾德拉问候,在女王艾德拉没在意时,催眠了她,夺走了皇冠,潜进了黑森林,破坏了魔法阵,释放出了精灵人类之间最大的敌人魔族。
  • 复仇总裁的新娘

    复仇总裁的新娘

    那是一场带着仇恨的婚礼,陈雪芽还是选择嫁给叶少倾。大婚之日,新郎不曾现身,她成了笑柄,父母双亡,被禁锢叶家,她恨他,却又爱着他!却偏偏此刻怀了他的孩子,仇人的孩子,她该如何选择?阴谋里的阴谋,计中计,是她的,他的,也是她的,到底谁才是真正的赢家?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却危机深埋。陈雪芽说,我最大的错就是爱上一个叫做叶少倾的男人!爱有多深,恨就有多浓,叶少倾和陈雪芽的爱情,痛的太过深刻,爱的太过强烈,他们的爱情,何去何从?
  • 重生之复仇错爱

    重生之复仇错爱

    “如有来生,我死也不会放我过你……们……”徐七七看着面前那对笑的十分阴险的狗男女以及其他倒在血泊中的徐家人,带着怨恨,缓缓闭上了那对凤眼。再次醒来,不是天堂,亦不是地狱。徐七七看着身旁的一切事物,都如同以前一样,丝毫未变。“我……重生了”“这是老天赐给我的机会,我定会珍惜这次机会,定要改变自己命运,改变徐家的命运。”“定要将你们这对狗男女碎尸万段”本应复仇的她,却在这一世,遇到了这一世她最重要的那个“二货”而他也在这一世遇到了他生命中那个离不开的“傻货”“今生今世,来生来世,我只爱你一人,携子之手与子偕老,永不分离......”小桔第一次写重生文,写的不好请多包涵
  • 亿万老婆在劫难逃

    亿万老婆在劫难逃

    她是夏氏集团大小姐,也是当红小花旦,拥清纯女神之称,一场有预谋的陷害,不禁失了清白,被亲生父亲赶出家门,更是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走头无路之际,被某个毒舌傲娇又高冷的男人拣回了家,那个传说中有厌女症,所有雌性不得靠近三米之内的异类。可是,谁能告诉她,眼前这个逼她签下不平等契约,时时刻刻威逼利诱恨不能把她拴在身边的男人到底是个什么鬼,说好的高冷呢?说好的厌女症呢?传闻他身世成谜,生性冷酷狠戾,睚眦必报,是人人惧怕不敢得罪的人,没有之一,一时同情心泛滥,救下她,收留她,圈养她,然后一辈子.
  • 黑暗帝皇:皇室公主请珍爱

    黑暗帝皇:皇室公主请珍爱

    女主的恋爱历程波折不断男人若是那眼镜蛇皇女孩便是那眼镜蛇后他一见钟情宠她入骨爱她入髓“我都明显成这样了!不好意思拒绝我吗!?”男人气急败坏道。“我再也不信爱情了”女孩面容严肃,却挡不住眼里的笑意还想开口说话便被一吻封言唇分“你答应也好,不答应也罢,只能是我的”
  • 我才是主角

    我才是主角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神明大人穿越到二次元

    神明大人穿越到二次元

    银发少年睁开双眼发现自己正置身于一个雪白色的空间,被神秘的卡密sama送到了一个个二次元世界中……
  • 不妻而遇

    不妻而遇

    结婚四年,被朋友无意间撞见自己丈夫陪着大肚婆生孩子,一而再再而三的忍让,婆婆的无理,小三的陷害,以及小三父母的暴结婚四年,被朋友无意间撞见自己丈夫陪着大肚婆生孩子,一而再再而三的忍让,婆婆的无理,小三的陷害,以及小三父母的暴打,丈夫的两面,让仅有的一点柔情也被淹没了。我岩心是个泼出去的水连盆都不要的人,外遇,行!你还在外面生下野种,也行!我不会一哭二闹三上吊,我装傻,我什么都当做不知道,但是,你不让我好过,我岩心肯定不会让你好过到哪里去。然而,丈夫为了证明爱我却从四楼跳下,丈夫出事,小三却为了保护自己的父母而想与我统一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