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学生的特色,创造性地设计教学实施方案,为成功教学绘制蓝图的过程。当前,日益关注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不仅没有否定课前预设的必要性,而且,对教学设计的内容、方法甚至设计的创造性和艺术性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在时刻充满着变数的课堂教学环境之中,不少教师都有着这样的同感:即使经过了充分详尽的准备,考虑到将会发生的每一种情况,在课堂教学中仍然无法将这样或者那样的意外插曲完全避免,令课堂教学陷入到难以把握的局面,虽然将多年的教学经验都调动起来,可是经过事后的反思,仍旧难免会留下不少遗憾。可是,为了将这种遗憾减少到最低,为了最大限度地将教学质量提高,教师能做和应当要做的仍旧是:精心设计,充分估计并多方准备课堂教学。
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1.了解学生,吃透教材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教学设计时,如果在自己的眼前没有出现那些机灵的、思路敏捷的米沙和那些头脑迟钝的、理解能力很差的柯里亚的形象,那么这种备课只不过是进行抽象的理论推敲而已。”所以教师要对学生全面地了解,对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有充分全面的认识,与此同时,对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进行深入的了解,并以此为依据来选择教学的方法,对教学结构进行安排,营造出适合学生的“内在条件”和“外部环境”,从而将学生的学习引入到最好的状态中。
教学设计中的重要一环也是解读和分析教材。唯有将教材看透彻和全面,教师才能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把握住,并将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材因素寻找和识别出来。研究教材的同时,教师也会摸索并总结出学科自身特殊的内在规律,从而便于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寻求恰当的学科学习方法。
2.预设目标,关注发展
新课改提出的三维目标,为教师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提供了方向性指引。一方面,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应该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不能只顾“知识与技能”而采用简单的“填鸭式”,也不可只重“情感”或“方法”而使课堂教学空洞无物、流于形式;另外一方面,课堂教学目标应该将目标逐渐生成的过程性考虑在内,这样才能令教师更为精准地将课堂教学的进程把握好。
3.活化教材,精选内容
教师针对教学内容必须要明确的一个问题就是:书本知识也就是教材,就是教学内容的全部吗?对于这个问题,叶圣陶先生在很多年之前就有过十分精辟的一个论断:教材不过就是个例子,通过这个例子令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本领。
因而我们只能把教材定位为:为服务于教学而精心打造的、可资利用的课程资源,也就是说,教材只是需要教师进一步加工、创造的样本,远非教学内容的全部。
精选教学内容,首先体现在对教材知识的二度开发上。也就是说,要使生动鲜活的状态呈现于书本中,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将知识本身的丰富意蕴挖掘出来,实现书本知识与历史、生活、社会的沟通;二是寻求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结点。正如美国教育家帕克·帕尔默在《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中所说:“除非教师把教学与学生生命内部的鲜活内核联系起来,与学生内心世界的导师联系起来,否则永远不会‘发生’教学。”
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还要求教师灵活选择与教材相关的鲜活的生活与社会资源。每一个教师都应明确:教材只是学生的小世界,社会和生活才是学生应该学习的真正的教科书。运用这样的教科书,才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学习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健康成长进而顺利融入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4.确定方法,设计流程
设计教学方法需要设计教和学的两种方法,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将课堂教学的时效性提高。为了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学习方式应发生这样的变化:由依赖型学习向自主型学习转变;由传承型学习向创新型学习转变;由认知型学习向全面型学习转变;由知识型学习向意义型学习转变。
为了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教的方式也应发生相应的变化。新课改特别强调变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为注重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互动的教学方式,如自主探究教学法、合作学习、尝试教学法等。
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注意设计教学结构与过程:首先,应设计符合学生心理活动规律和认知发展规律的教学流程,有意识地将教学过程与节奏的张弛有度凸现出来,从而将学生的注意力牵动起来,维持其学习的热情。其次,应当注意到教学流程的整体性,课堂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间应该衔接自然,协调有序,并且首尾呼应,将课堂教学的独特魅力很好地体现出来。此外,考虑到课堂教学活动本身的复杂性,教师还应注意教学流程的灵活性,把单一线型的教学流程改成多线型并存的流程,这样,才有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展示其创新的想法和学习的潜能,从而彰显课堂教学的生机和活力。
5.设计评价,呼应目标
设计教学评价应当以目标为依据,注意对学生发展的激励性功能进行评价,同时将教学评价在认知、操作、情意方面的完整性凸现出来。详细地说,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设计和评价:学生投入的程度以及参与的情况;学生的活动量以及思维量是不是足够;学生是不是都在不同的层面之上获得了满足和成功感;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状况怎么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拓展的情况怎么样等等。
6.设计留白,估量意外
教学预设的充分不是面面俱到、环环紧扣,而应追求预设而不死板,从大处着眼,从整体入手,具有适度的弹性、包容性和自由度,把学习、思考、表达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为学生留有自主建构的空间和时间,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让课堂教学充满挑战与创新,充满激情与智慧。
在教学的过程当中,随时都能够出现很多教师预想不到的一些情况,即便是同样的内容,也很有可能因为具体情境的不同而出现很多独特的情况。因此,教师应该将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都充分地设想到,只有做到心中有数,也才能应对自如。反之,如果对学生不同的回答,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情况,缺乏必要的估量,万一出现节外生枝的情况,教师往往一时措手不及而疲于应对,从而令课堂的教学陷于被动的境地。
(玲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