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我们所进行的一系列教育不单单是为了传授学生们知识,更是为了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可见,对于每个学生来说,不管他的学习成绩是多么的优秀,文化知识是多么的丰富,都不能够忽视对其进行思想品德的培养。
但仔细回想一下就不难发现,在我们平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总是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孩子的成绩上,而忽视了对其品行的教育,使很多学生变得有才无德。
下面是一个相关方面的案例:
本学期一开学,高二整个年级进行了文理分班,我们班是理科班,规模基本没有发生变动,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几名从其他班级调过来的新同学。其中,一个学生引起了我的注意,他的名字叫小涛,学习成绩十分优异,是我们班级的第四名。一看他的样子就知道他是属于那种脑筋灵光但不怎么用功的学生。我的这种猜测在他原来的班主任那里,得到了很好的证明。于是,我决定好好跟他谈一次话。
我们之间的第一次谈话是在他被分到这个班级的第二天晚上,我帮他分析了现在的形势,然后询问了一些他高一时的学习情况以及初到新班级的感受,谈话的过程比较轻松,看得出来我们彼此也都很诚恳。为了调动他的学习积极性,我任命他担任了班级的团支书并鼓励他好好学习。他欣然接受了这个职务,看起来显然很受鼓舞,并一再郑重地表示他以后一定会抓紧时间好好学习。这次谈话达到了我预期的效果,在彼此心照不宣的默契下我结束了谈话。后来,我曾多次留意观察他的一举一动,发现他的学习状态一直很不错,对于班级的工作也时常保持着很高的热情,对此我感到十分欣慰。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件很不好的事情发生了。一个周日的晚自习,我刚刚走进教室,小涛就立刻走到我面前,说是有事情向我汇报。我看教室里说话不方便,干脆就带他来到了我的办公室。关上房门,我注意到他脸上的表情有些沉郁,当时就想到一定是有不好的事情。
谁知道他一进门就问我说:“老师,您觉得我算是个好学生吗?”虽然我跟小涛相处的时间还不是很长,但从这段时间看来,我真觉得他是个品质挺好的学生,于是我坦诚地说:“老师一直都觉得你是个做事有担当、肯主动帮助同学的好学生。”他听到我的话,立刻皱了一下眉头,说道:“既然您这么相信我,那我就一定得把这件事告诉您。”我冲他点点头,示意他坐下来慢慢说。
原来,周五晚自习的一个课间,小涛在教室门口跟一个叫小A的男生目光相遇,小涛当时就注意到小A看小涛的眼神十分的愤怒和不满,为了避免发生争端,小涛马上转头回到了教室。结果晚上就有同学告诉他说小A扬言要打他。可是,今天他一到学校,又有同学告诉他说小A被别人打了。当他还没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的时候,一个自称是小A同学的男生拼着喊着要打小涛,幸运地是小涛当时并没有在教室。现在,他知道了这件事情,心里不免感到有些害怕,这才来找我请求我帮助他处理这件事。
“你和小A认识吗,以前闹过冲突没有?”我问。“不,我根本不知道他叫什么,只知道他是哪个班的,高一的时候我原来的那个班和他们班曾经因为一场篮球赛有过一点小摩擦,从那以后这两个班的学生就结下了梁子,谁看谁都碍眼,但我跟这个小A没有任何个人恩怨。我想,他们一定是误会昨天是我打了他!”“那昨天的事到底是不是你干的?或者你有没有找人打他?”我严厉地问道。“没有,不是我干的,我也没有找人打他,老师,要真的是我干的,那我为什么还要主动跟您说这件事呢,我找您就是想请您帮我解决问题的!”看着他一脸诚恳的样子,我最终相信了他。
之后,我让小涛专心呆在我的办公室里,以免被小A发现行踪,自己则去找德育主任商量这件事。不一会儿,与这件事有关联的几名学生被主任叫到了他的办公室,他开始认真调查事情的经过,我则回到办公室继续安慰受到惊吓的小涛。后来,主任告诉我说事件的调查进行得很顺利,现在他已经了解了大概的情况。为了保护小涛的安全,我们商量着让小涛提前回家。走到校门口的时候,我拍着小涛的肩膀说:“你什么也不用担心,一切都会水落石出的,只要你是无辜的,主任和老师一定会还你一个公道。”
事情原本一直进行得十分顺利,但就在学校找到小A进行盘问的时候,事情突然又发生了新的状况。几个看到小A被打的同学说,打小A的人中有几个是小涛的朋友,为了彻底调查清楚事情的真相,主任让我通知小涛把他的家长叫到了学校。小涛到主任办公室接受调查,我则与他的母亲在办公室里交流。谈话的结果是,我和小涛的母亲一致都认为小涛是清白的,她站在自己的孩子那一边,我站在自己的学生这一边。
经过了两个多小时的等待,事情终于水落石出了,我看到主任通知小涛的母亲到德育办公室去了,大约三十分钟后,小涛低着头跟在母亲的身后往外走。看到我,小涛的母亲红着眼睛说了一句话:“张老师,竟然真的是他安排的!”然后就掉下了眼泪。听了这句话,我心里感到一阵阵难过,觉得自己受了别人的愚弄。
原来,当小涛知道小A要打他,就马上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好友小B(其他班的一个学生),没想到小B并不同意他的观点,反而劝他还是不要再惹事,但小涛觉得被别人这样威胁很没面子,实在不愿意就此善罢甘休。考虑到这是在学校,不能亲自动手,所以就让小B在外面找了几个社会上的人。经过确认后,这几个人在放学后就一路尾随着小A,最后在他家附近报复了他。
听完整件事的前因后果,我感到自己的心都寒了。这件事已经不是小孩子生气打架那么简单,里面多少都有些黑社会的味道,为此我更加感到不安……
事例中这位教师的担忧是有根据的。
学生,是一个正处于发展中的群体,因此在他们的成长历程中少不了犯错,他们的心智还不够成熟,品行需要被重视,能够认真对待每个学生成长的过程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作为一个老师,关心和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什么时候都是对的,但因此忽视了学生的品行就一定是错的。按照我国当前的教育实践,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全都一味地只看重学生的成绩,成绩好就什么都好,成绩差就什么都差,成绩成了我们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没错,重视学生的成绩是对的,但其实学习好的学生,不一定他的品行就是优秀的,因此,我们不能只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情感方向,而应当要注重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帮助他更好地完善自己。造就一个人格完整的人,光靠试卷上的分数是不够的,他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形成同样值得每位教师去关注。
(瑞烨)
在古老的封建社会,私塾的老师可以拿着戒尺随意打骂学生。就是在文明发展的近代社会,也有许多教师体罚学生。这样的做法有效吗?以现代人的思维很难理解。因此,一些前人留下的经验我们必须有选择地去接受,并且根据现时代的发展加以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