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20400000004

第4章 文坛五老(2)

其中,关于胡正的,有这么几段。

一次,他们到鲁艺(鲁迅艺术学院)学习,短期培训。吃饭呢,当然是大锅饭,就在操场集体开饭。根据地的伙食,小米山药蛋罢了;因为是中央一级会议,所以有白面来吃。当然也不是捞面管饱,而是汤面,而且汤里煮些萝卜菜根,不多几个面片。即便如此,大家也仿佛过年,争着想多喝几碗、多吃几个面片。西戎说,急三火四喝那片儿汤,嘴里都要烧起燎泡啦,顶多吃第二碗;还想吃,大锅里没啦!但身边的胡正,不知有什么特异功能,竟然能连吃六七碗!

问胡正哪,他一本正经说:我吃得快嘛!

他怎么能吃那么快?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散会了,胡正才暴露了其中秘密。原来,他在碗底锥了一个窟窿!端碗舀饭时节,用中指堵了窟窿;在操场上蹲了用饭,放开指头,将汤水放掉一股又一股。胡正老先生天天几乎吃的都是干面!

大家愤愤的,诅咒胡正有这样好办法何不传授老朋友、好伙计?胡正笑笑道:法术巧妙,会玩的人多了就不灵啦!

会议间隙,大家偶尔也有时间散步什么的。路过萝卜地,乡下出来的小后生嘛,会生出一种馋相,实在想拔一根来尝尝。然而部队有纪律,不远处还有岗哨,大家压下馋涎,空咽几口唾液罢了。胡正有办法!他也假装散步,指手画脚地观看山坡风景,脚底使出功夫,将萝卜从半截踢断,踢出地边来;而后再假装系鞋带,将萝卜头子收入囊中。

胡正老师无论正式当政还是辅助工作,无论正规场合还是一般聚会,言语幽默、风格活泼。作报告中可以大开玩笑而活跃气氛,开玩笑中可以做了工作而不着痕迹。

胡正主政期间,赵树理二公子赵二湖曾经办过公司,二十来万很快赔得精光打蛋。这事如何处理呢?胡正在一次正式会议上,这样说:

二湖嘛,二二糊糊的,哪里会做生意?事情是我们定板的,领导上承担责任!

话语传到二湖耳朵,二湖相当不满意。什么叫“二二糊糊”?胡正他能这么损人?旁边明白人给二湖解释一回,二湖到底也明白过来了。

在我们作协,我们这一茬后辈作家里,公开场合玩世不恭谈说正事、哈哈大笑指点江山者,唯有韩石山颇具胡正风范。可惜如此人物终老于一个小小主编位置上,没有机会大展雄才。

“孙谦的哭,胡正的笑”,是我总结前辈作家趣闻逸事随口来的两句词儿。

韩石山的笑,谁谁的哭呢?大家自己填空吧!

4.马烽,对人是不错的

我刚进作协那几年,总觉得与马烽老师有较大距离,不像和其他几位老师相处那么亲近。

马老师那时不仅是省文联党组书记,而且兼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身份有些与众不同;一般不苟言笑,讲话也特别注意政策性。在各种场合出面,行止端正,面容严肃,喜怒不形于色,一张脸子总是黑虎着。寻常不到编辑部来,来的时候呢,编辑部的气氛就提前有些紧张,至少大家在心理上都格外隆重起来。

老顾平日散淡逍遥,这时表现相当中规中矩,幽默一把也只是拿自己来开涮;王中干尽管能说,这样的场合且不会多嘴多舌,只在老马讲出一点可笑话语时,很夸张地做出反应,拍手跺脚,笑弯了腰。

所以,我对马烽最早的印象也只是一种远远观望。而尽管只是远远观望,我在内心对马老师却渐渐产生了几分佩服。

前边说过,但凡分房调资,关乎什么个人利益荣誉之类的事情,马烽总是带头出让;这样的领导,后来就几乎再也看不到。

张承信和老西吵架之后,马烽曾经在全机关大会做过严肃批评:“老西不仅主持刊物,还主持全机关的工作,他心脏不好,你把他给我气病了怎么办?”不久,就有分房调资这些工作开始。人们私下揣测,张承信恐怕要受影响。不能忍得一时之气,惹翻了西爷马爷,有你的好果子吃!但大家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众说纷纭,七嘴八舌,马烽耳边肯定也不乏对张承信不利的种种谈论进言,马烽一锤定音道:

有缺点,该批评就批评;房子工资,关系到一个人的生计饭碗子,不能拿这个整人!

早在反右斗争之前,各种运动不断,上面已经揪出所谓“丁陈反党集团”。马烽作为中央文讲所工作时代所长丁玲的秘书助手,当然也受到了牵连。听说青年马烽坚持了原则,绝对不肯落井下石。于是,他在最火最红的时候,离开了北京,离开了中国文坛权力中心是非之地。那样的年代,那样的形势之下,马烽宁可自己受损害,也决不违背良心良知,容易吗?

被打成右派发配来山西地面的文人作家有不少,比较著名的有丁玲、唐达成、丛维熙和公刘等人。马烽一直是我党的当红作家,按说对右派绝对不会有什么同情;但马烽作为他自己,却不乏善良人的同情心。所以,马烽在“文革”前后,对几名落难文人都做了尽可能的安排调动。所作所为,不必旁人评价,几位右派名流应该都有切身体会。

1989年之后,马烽荣调中国作协出任党组书记。在他调任之前,中国作协不免人心惶惶,许多人都在谈论:马烽,对人还是不错的!仿佛是一种希望,是用希望来给自己壮胆。而事实最终证明,马烽坚决执行党的方针政策,但他决不整人。

马老的政治观点包括文艺观点可能老派一些,但他作为个人,却赢得了一个弥足珍贵的称号、口碑和评价:老马,那是一个好人。

最早,在我调入刊物不久,我和马老师有过很少一点个人接触。是在春节期间,初五之后,他那儿客人不多了,我去进行礼节性的拜访。马老这样劝过我:写东西,不错,但不能多写。一年,写那么一篇两篇,可以啦!我这一辈子,一年也不过平均一两个短篇。再说,写东西,肯定影响编辑工作嘛。你说业余时间写,工作时间会不会构思小说?那肯定要影响本职工作!

当时,我心里相当抵触。你老人家三十来岁就挣上三百多块工资,我四十岁才挣三十多块工资,我少写小说行吗?

事实证明,老马说得不错。我几十年写作过来,一年平均确实不过一两篇小说。但我自己做得也不错。在创作最旺盛的时候,不曾压抑自己的创造力。

老马怀疑我们写小说影响工作,构思作品影响看稿,还亲自出马对我们的工作进行过突然袭击式的抽查。当时,编辑部来稿特别多,大家平均每周得看一百多二百件稿子。我们会漏掉好稿吗?对有基础的稿件会提出修改意见吗?对经常写稿的作者能够有所指导吗?编辑部印有退稿便签,是不是都胡乱塞上一张退稿签了事大吉?

有一天,老马还有老西、老孙,突然来编辑部,从通联干事那儿一举将我们处理过、准备退还作者的稿件抱走,拿回办公室细细检查。

结果怎么样?结果,恰恰是我和李锐,最能写东西的两位,稿件处理最负责。一百件稿子,好稿可用者,推荐到组长那里,其余退稿。退稿中,有三分之一写了退稿信,有详细修改意见、有鼓励努力方向,三分之一在打印稿签上填注了简单意见、扼要话语,只有三分之一的最差来稿是使用了现成退稿签。

好家伙,干什么都是好家伙。写东西写得好,看稿照样看得好。在西戎、李国涛的领导、培育之下,我们是最好的编辑,我们有着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后来,马烽在公开场合表扬了我们几个,肯定了我们的本职工作的成绩与工作态度。

尽管如此,至少在我,始终觉得和老马有距离。他并不高高在上,我也决不轻狂自满,但总是缺少亲近感。

时间真是一个万应灵药,能够弥补许多东西,能够验证许多东西。到马老晚年,我们有了就《吕梁英雄传》改编电视剧的合作。直到这时,我和马老的距离才真正拉近,我才真正对马老有了相对深入的了解。

他不仅是一位好作家,一位好领导,而且是一个好老头,一个好人。

一个学生对尊师的了解也许晚了一点,但这点了解是那样珍贵。

5.长人西戎

对待几位老作家,要从我的内心感受来说,觉得最为亲切、最要感恩的是西戎老师。他是一个具有大善之人,是一个长人。

所谓长人的长字,是长短之长。但这儿的“长人”并不是如南方人所讲的“长子”大个子,而是咱们山西家所指的待人忠厚、与人为善、处事宽忍、胸怀高远那样意义上的长人。山西老乡爱说:人长天也长。

我相信,怀有同样心情、对西老作如此评价的绝对不止我一人。

我们最早借调编辑部的时期,老西同样看重、准备调来予以培养的还有其他几位。至少我能举出王西兰、王红罗,还有陈为人等。

陈为人,上海人氏,原是太钢工人。受到落难山西在太钢改造的右派唐达成的影响,很早热爱文学。与我前后借调到南华门,曾经在办公院东楼三层一块住过,加夜班修改作品。陈为人精瘦,而我壮胖,晚间脱衣休息时,就现出两个几乎专门挑选来作对比的人体标本。那时,老西的小儿子小五还读小学,寻常来编辑部玩儿,看见我俩赤裸的样子,忍不住笑。

老西不仅喜欢壮实的张石山,也喜欢聪明过人的陈为人。调动事宜已经基本讲妥,不巧陈为人老婆临盆生孩子,他得回家伺候坐月子。他曾经和我说,自己生活储备不够,要争取先调到文化宫工作,以积累生活,以期写出更好的作品。

陈为人十年之后调入作协。而此时作协已经不是老西时代了。

王红罗,东阳笔会老作者。弟弟名叫王红秤,他这个罗原是箩面箩。王红罗不仅善讲笑话,小说语言也大有地方特色。调动事宜也已基本讲妥,这位老兄自己打了退堂鼓。他给我交心道:编辑部当一名编辑,有多大发展?在县里文化局什么的部门好歹混一个职务,下面来人谁好意思空手?至少不是半麻袋花生?

人各有志,不好勉强。

我想说的是,老西曾经是那样爱才,那样提携晚生后辈。为山西文坛雄踞全国处心积虑,功勋卓著;为山西文学事业兴旺发达呕心沥血,之死靡它。

或者说,在其位谋其政,老西做了他应该做的。他不曾尸位素餐,更不曾以权谋私。他对得起山西文坛。

令人痛心的是,恰恰是山西文坛对不起它的创建人之一的西戎老师。

先是“文革”动乱,群小起而造反。打人斗人者,有红卫兵、有工宣队,更有老作家们培养过、关爱过的学生们。

“文革”经过十年,动乱结束,开始了所谓新时代。老西出任山西省作协主席,也恰是经过十年,作协换届。后边我会专章叙述换届事宜。在这儿我要强调的是:换届固然有人权谋策划,但在形式上至少还是一种全体与会代表海选的办法;作协会员、作协理事们,有百分之五十以上没有投老西的票。老西培养的学生和后辈们、编辑和作者们,背弃了他们的先生和恩师。

老西落选,因素多多,一言难尽。有时,世事非人力可左右。

我想说的是,“文革”有人批斗老西,老西并不记仇,更未报复,而是理解他人处境,替他人找客观原因,说一切皆是时代造成云云。

我亲历亲见的是,老西在1988年换届落选之后,很快医好了创伤,调整好了心态,照常关心我们作协工作,照样提携扶助文学青年晚生后辈。

包括对待我这样一个他喜欢的学生之一、却在换届时残忍地背弃了他的家伙,竟然也不计前嫌、一如既往地给予关爱。老人家晚年风范,尤其是古稀之年遭受那样沉痛的打击而从容应变、渊停岳峙的风度,最终构成了他的全部辉煌人格。

这是他给学生们上的最后的也是最好的人生一课。

是啊,人长天也长。

人类代代繁衍而获得永生;文明代代传承而赢得更新。

老西参加张平的庆功会,突然中风。我们的老师倒在了他一辈子献身的文学事业的岗位上。

当时代变迁,当传统凌夷,当人无好坏、事无是非、权力至上、唯权是大,民族传统在沉着应战。

前辈作家留给我们的财富正多。我们并不孤单。希望我们也能留给文坛、留给后人一点值得传承的精神。

同类推荐
  • 关于女人和男人

    关于女人和男人

    本书集冰心《关于女人》与《关于男人》两书之篇目,记录了许多冰心的亲人、朋友、文字清丽淳和、情感细腻动人,让读者与她笔下人物话的同时将中国过去近一个世界里的历史及文坛事件一一浏览。
  • 二十世纪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视角与方法

    二十世纪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视角与方法

    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为“综论篇”,探讨二十世纪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文献学、社会学、形式分析、经济学等主要视角与方法;下编为“个案篇”,以最能体现一个世纪小说研究全貌与视角方法转换成历史的《红楼梦》研究为个案,考察分析了红学史上曾出现的10种研究视角与方法。
  • 陆游文集1

    陆游文集1

    一个受时代陶熔而又努力陶熔时代的人,通过诗词发出声声战斗的呐喊,永远激励着千秋万代的中华儿女奋勇向前,读一代爱国诗人的经典文章,品官宦诗人的一生坎坷。
  • 我与贫困生

    我与贫困生

    书中共写了五十九个贫困生,和被资助的贫困生及各家长、同事的来往书信二百三十三封文件。张世贤是个正厅级退休官员,他有优厚的待遇,有不错的居室,有贤惠的妻子,有自强自立的子女,完全可以在家享清福,颐养天年,尽享天伦之乐。而他却恰恰相反,白天,骑上一辆“侯宝林的自行车”,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挎上一个大提包,里面装上自己写的书、正在读的书、笔记本、一把笔、还有瓜籽、干馍片和药瓶……
  • 用破一生心

    用破一生心

    一提起智慧,一谈到哲学,人们往往津津乐道于柏拉图与弟子们散步其中的古希腊阳光下的花园。可是,洛阳宫长生殿的镇殿金狮子,似乎却被很多人漠视。
热门推荐
  • 封月瑶

    封月瑶

    吃饭、睡觉、上课、写作业……枯燥的生活日复一日。但这却是保证之后个体生存的必要修炼。“要是生活不这么单调就好了……”猛然一天,这个想法出现在脑海。可谁也没有想到,这单纯且无法实现的愿望得以实现:他唤醒了尘封在梦境的世界,生活于是发生了变化。孤寂的内心将随这场梦幻的故事成长,离群的羔羊究竟能不能找到属于他的归所,充满幻想和纠结的前进路上,又有如何的羁绊存在?《封月瑶》重制,这次开始认真了哦(笑)~
  • 爱之所向,心之所向

    爱之所向,心之所向

    本文以泰国为背景。喜欢泰国明星cpyaya&nadech的看过来。主角yaya&nadech,配角kim&marktaew&marioBella&Jamesnadech和yaya从小被父母订了娃娃亲,yaya接受不了父母的安排,便冒充另一个身份“saya”去接近nadech,并让nadech爱上“saya”,从而主动的和自己解除婚约。没想到自己反而爱上nadech变成进退两难的境地。当nadech发现真相之时他该如何呢?两人的恋情是否会继续?
  • 泥人与面塑

    泥人与面塑

    《泥人与面塑》书中介绍了我国传统文化申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里的泥人与面塑,从二者的区别说起,详细介绍了泥人与面塑的材料、产地、手工制作等几个方面,还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地区和代表人物加以介绍,让读者领略这些杰出者的风采
  • 一锦一瑟

    一锦一瑟

    林锦浣一直觉得有些事是注定的,就好像柳瑟琦注定和她有扯不完的关系。许筠泽也是,米溢也是,在那个温暖如夏的季节,我们又将牵扯出怎样的关系····
  • 维玛蒂罗狂想曲

    维玛蒂罗狂想曲

    “做主角有没有什么特殊福利?”“应该……没有。”“你之前不是和我说当主角就能美女在旁妻妾成群吗?”“计划不如变化快嘛。”“那天下无敌、富可敌国也没有?”“没有。”“游戏里给点专属装备、收个BOSS当小弟不过分吧。这没有那没有,你让我怎么愉快的玩游戏?”“好吧。东西给你了。祝你身体健康,玩的愉快,再见。”“……我怎么有种不好的预感。”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冒险者笔录

    冒险者笔录

    千年前魔王与冒险者的纠葛,千年以后再次上演。他用计杀死他的亲生母亲,他便用剑亲手杀死他最心爱的女人。他抱着心爱的她的尸体在雨夜嚎啕大哭,他持剑坐在母亲的坟前变得痴痴傻傻。他让全天下的人都与他为敌,他便屠尽天下只为活!昔日的兄弟反目成仇,昔日保护队友后背的刀与剑,一次次交锋直逼喉咙,剑刺入他的腹部,他无限苍凉地看着他,“我们,怎么会走到今天这步,我们不是最好的伙伴吗?”
  • 绝世邪医:废柴四小姐

    绝世邪医:废柴四小姐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你猜我叫什么名字呀”前世今生,古往今来,生,亦死,又有什么区别呢。只要有人能把你永远铭记在心,活的多久,其实并不重要。以前,未来,都没有现在重要。
  • 寒冰的篝火:同时代人回忆茨维塔耶娃

    寒冰的篝火:同时代人回忆茨维塔耶娃

    茨娃女儿、妹妹、马克·斯洛宁、利季娅等人回忆茨维塔耶娃,茨娃两极化的性格,对待朋友和生活的态度,临死前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茨维塔耶娃之死……在书中得到立体的呈现。这些回忆是相关传记写作时常援引的资料。
  • 天启之神位战争

    天启之神位战争

    欢迎来到天启(Apocalypse)的世界。英灵(servant)的荣耀将尽显于此,召唤者(master)的战争将永无休止。争夺神位的战争,本不应该与夏小虾这个平凡的青年有所牵连,却在一场无意间卷入战争当中,成为无双吕布的master。从此他的生活变得不再平凡。一个人,一柄剑,却在这个世界中走出了一段传奇。PS:命若天定,我便破了这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