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20400000018

第18章 北京领奖(1)

尽管中国有四大古典名著,但在古代中国,小说却只不过就是小说。小说地位提高,成为西方化的、现代意义上的小说,是近代以来的事情。

在西方,诺贝尔奖项中有文学奖一项。令中国不少作家心理上趋之若鹜,希冀获奖有如大旱之望云霓。固然,吃不到葡萄,有时也说说那葡萄是酸的云云。

在中国,新时期以来,全国小说评奖一度成为惯例。小说家全国获奖,好比金榜题名。

是否获奖,其实并不能说明什么,尤其不能说明作品的好坏、作家的优劣。比如,韩石山和我,山西两座山,始终不曾评为政府特设的优秀专家,每月领取不到那令人眼馋的一百元特殊津贴;谁能说,我二人不是优秀的作家呢?

但获奖又毕竟是一个存在,成为那么一个回避不开的话题,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尺度。

在我省,新时期以来的前十年,成一拿回了第一个全国奖。隔了一届,老作家马烽以及青年作家柯云路和笔者张石山一举拿回三个全国奖。后来,又有郑义、张平中短篇小说分头获奖;接着,李锐与张石山双双获取1986—1987年度全国短篇小说奖。

在西戎、胡正主政山西文坛时代,山西作家连连获奖,可谓捷报频传。所以全国文坛惊呼“晋军崛起”,山西由之号称“文学大省”。

笔者第一次获取全国奖,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今天回顾领奖过程,一切历历如在目前。

那是笔者初次有限步入了中国文坛,亲历亲见的人和事值得言说一回。

1.南华门里的“石狮子”

南华门里的“石狮子”,我在这儿首先指的是作家成一。

这位老兄怎么能得了这样一个词汇修饰,容我稍后解释。

成一,原名王承业。成一,是他的笔名。所以取这样一个笔名,他说那是最初投身写作给自己定下的志向。能够写出一部好书,能够完成一本满意的作品。

有一年,作家协会新年联欢,我帮着联欢会组织者随便拟了一批谜语。谜底射的主要是作协人物,结果大受欢迎。比方,谜面“华容道”,射创联部的曹平安;谜面“巴拿马运河”,射资料室的周季水。“老生捋髯”,卷帘格猜胡正;“拉爷爷过马路”,猜孙谦。“多瑙河”猜陈玉川,“潭中岛”猜周山湖。诸如此类。关于成一,我的谜面用了一个围棋术语“七死八活”。

老兄腼腆地笑,讷讷地表示不满:我的处境也太不好了吧?

我说:成了一个,就是老兄你呀!

后来,成一果然就变成了成一。他自己总结说:我给山西文坛做了点什么呢?一个,拿回了第一个全国奖;再一个,办起了我省第一个大型文学刊物《黄河》。

成一,原籍河南。少年时代随父母在山西晋中太谷县生活读书,“文革”前的1963年考入南开大学中文系。当然,他也就属于“文革”期间依然在校的大学生,叫作“老五届”。1970年左右,分配回山西原平。先在水库工地上劳动,后来到县委办公室工作,当秘书、写材料什么的。

写材料之余,这个王承业署名成一就给当年的《汾水》写来了他的短篇小说作品《顶凌下种》。

《顶凌下种》当然不是成一最好的小说。“顶凌”云云,借了播种的术语来蕴含一点反抗极左的意义之类,也未见高妙。不过,那篇小说已经显出了成一的文学功底。特别是语言,雅致、优美,富于文学化,带点学者气。

李国涛老师见到之后特别高兴!在山药蛋派的根据地山西,成一的小说语言,不那么土气,多少有些另类的味道。而李国涛办刊,眼界开阔、兼收并蓄。包括后来的钟道新,不仅语言风格另类,作品题材内容也别具一格。老李照样予以大力扶持。当初,刊物在每年10月都会组织一期小说专号,以集中发排若干重头作品,以利于来年的刊物征订。《顶凌下种》一举发了小说专号的头条。

不久,老李约见成一。我们大家也就第一次认识了这位老兄。

在编辑部小说组,办公院东楼二层那个大房间,一进门摆了一只二人沙发,是为客座。成一进来,很拘谨地坐了,有几分尴尬。礼貌地微笑,不怎么说话。和大家告辞呢,也讷讷地,带几分羞涩。

这位作者,不张扬,锋芒内敛。在他离去后,大家随便评说了几句。关于头条小说,当初编辑部也有人不以为然,直言不讳评价这篇作品不怎么样,至少不该是头条。但《顶凌下种》岂止是在《汾水》发了头条,竟然一举在全国首届短篇小说评奖活动中摘取回了一个全国奖!

成一到北京领奖,有何见闻?不曾记得他说过。

为山西文坛拿回全国奖来,山西方面有何动作?也不曾记得有过。

文学大省啊!山药蛋派名头响亮的地界啊!拿个全国奖,仿佛就像上菜市场拎了一只土豆归来。和我同年获奖的贵州何士光,回到那边远省份,据说省委书记亲自接见!披红挂彩之外,工资连升三级!

同时代的作者,有人摘取了全国奖,我是什么心情?如实回忆、诚恳交代,当时心情相当微妙。有几分羡慕,羡慕中还夹杂若干嫉妒。和成一见面不多,见了面,他不怎么讲话,讷讷地笑;比先前更加谦虚,更加内敛。我又不善客套,不知该真真假假表示祝贺,还是说点“今天天气哈哈哈”之类,一时无话。

直到我也拿回全国奖,我和他一块儿出席各种会议的机会多了,我们见面之际才自然起来。他依然内敛,并非因为冷淡;我本来豪爽,不必故作拘泥。相处竟是甚好。

也直到这时,老兄才多少透露了一点他的“秘密”给我。

成一家庭稳定,夫妻关系和美,两个儿子成才长俊。但在早先,老兄也有过他的初恋。全国获奖归来,省作协都不知其乘火车还是坐飞机的情况下,初恋情人到机场欢迎,而且有鲜花献上!上世纪70年代末,想想吧,那该是怎样的浪漫?

结果,成一在山大二院工作的姐姐,和这个早已成年、如今成名的弟弟有过一次严肃谈话。成一最终收煞心性,即便仅仅在精神上也绝对没有越过雷池半步。浪漫的鲜花骤然开放,如礼花在夜空爆裂,光彩夺目;倏尔凋零,天鹅的翅羽缓缓收拢,幕布闭合。

关于“石狮子”的评价,就是这个时候开始出笼。版权所有者是晋东南的作家崔巍。那位仁兄,齿牙锋锐,远观南华门里情形,套用《红楼梦》里贾宝玉对柳湘莲的话语,慨然叹息曰:

南华门东四条,不过成一、李锐两个石狮子干净罢了!

2.被刺激起来的幸运儿

1980年,我的短篇小说《镢柄韩宝山》获全国奖。

在此之前,我已经发表了十数篇作品。包括在《上海文学》头条发表、《小说月报》予以转载的《最后的冲刺》,多是城市题材。我的童年在乡间度过,农村生活积累异常丰厚;但一个作家经常会被某种惯性所左右,会被思维定式遮蔽。从1977年到1979年,整整三年,我没有写作任何一篇农村题材的作品,仿佛我要伪装自己:我从来不是一个乡下的孩子。

《镢柄韩宝山》的创作动因,说来有趣。当时,编辑部小说组做了责编看稿地区调整。我开始分管临汾和吕梁两个地区的稿件。这两个地区,特别是临汾,不仅擅长农村题材的作者相对集中,已经成名的作家也相当多。我的看稿风格呢,依然故我:推荐好稿,稿签上会填注“此稿可发头条”之类;认为不拟刊用之稿件,则直接退稿,不做进一步推荐。于是,渐渐有些说法反映上来:

张石山是写过几篇东西,但他熟悉农村吗?知道农村题材小说怎么写吗?他怎么敢于那样处理稿件?

这些说法传入了我的耳朵,刺激了我。或者说点醒了我,启发了我。我为什么不敢那样处理稿件?我何尝不熟悉农村?我怎么就不会写农村题材的小说?我立刻就写一个来给你们看!立刻、马上,就是现在!

是在粉碎“四人帮”之后,全省文艺界的一次大会期间。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我独自到编辑部来加班,为自己加班。利用这个宝贵的机会、这点宝贵的时间来写小说。《镢柄韩宝山》落墨稿纸。

当时,我写小说早已不再打草稿,因为我发现,我的草稿和抄录稿根本就没有什么区别。

《镢柄韩宝山》一气呵成。

从1960年我十二岁离开农村,已经过去整整二十年。自1964年祖母去世,我也不怎么回乡。农村的责任制究竟是怎么回事,其实并不清楚。本来不大知道责任制的推行情况,个人朦胧的艺术追求也不大喜欢直接歌赞政策或者呼喊问题,《镢柄韩宝山》主要刻画了一个人物,写了一个爱情故事。责任制只是成为那篇小说的背景。是童年时代的生活记忆帮助了我,脑海中无数熟悉的性格鲜明的人物奔涌而来;是阅读赵树理等老一辈作家早年作品的积累帮助了我,尝试运用山药蛋派的笔调手法,照猫画虎一回,竟然像模像样。

比起积年在农村生活或者经常下乡深入的作者,我是一个幸运儿。误打误撞,捡到了一块“常林钻石”。

从此,我打开了童年记忆的宝库,书写农村生活一发不可收了。

《镢柄韩宝山》刊载于1980年《汾水》月刊第八期。《小说月报》同年第十期转载。《小说月报》编辑部在两个月前刚刚转载了我的《最后的冲刺》,看到农村题材的、另外笔调的、十足山药蛋派的小说《镢柄韩宝山》,大为吃惊,以为这简直不可能是同一位作者。

后来,李国涛老师在评论文章上就肯定地介绍说:张石山生活经历丰富,惯于结交三教九流,写小说有两套笔墨。

旅居内蒙古的山西籍作家冯苓植则评价道:尽管可以说山药蛋派后继有人,但后起作家已经纷纷有所突破。严格意义上的山药蛋派已经完成其历史使命。这一派别的作品,开山之作是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收山之作应该是张石山的《镢柄韩宝山》。是否这样?一家之言。

新时期以来,我所写的第一个农村题材的小说《镢柄韩宝山》,获取了当年的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当年,我省共有三人获奖。除我之外,还有马烽老师的《结婚现场会》和柯云路的《三千万》。

当时,获奖作品中有五篇列为一等奖,奖金三百元,其余皆是二等奖,奖金二百元。获取一等奖的,头条是《乡场上》,其次有《陈奂生上城》、《月食》、《三千万》和《笨人王老大》等。

1980年小说获奖,到北京领奖则在1981年的3月初。

好像不记得马老亲自到北京领奖。如果要去,当然是坐软卧,中国作协派轿车接站。我呢,平生第一次享受到了火车硬卧,已是非常满意。清晨到达北京站,按照与会通知书上的说明,倒了两次公共汽车,到《人民文学》编辑部附近的东四旅馆报到。

到达东四旅馆,在那儿负责接待的人员对我说:会址改为京西宾馆。

京西宾馆,好家伙!如雷贯耳呀!

3.京西宾馆的“上等华人”

历年,中国作协都是委托《人民文学》编辑部来负责整个评奖活动。为了节约资金,编辑部原先决定发奖会在东四旅馆召开。但由于一点特殊的原因,编辑部临时改变计划,特别将发奖会移到京西宾馆来举行。

同类推荐
  • 在十三个月的国度里:一个援外医疗队员在埃塞俄比亚

    在十三个月的国度里:一个援外医疗队员在埃塞俄比亚

    这本书显示了仵老师深厚的文学功底。他的散文,读起来轻松流畅,娓娓动人;他的诗词虽不很规整,但真情感人。他还尝试不同的文体,如文言游记《游阿尔巴门奇国家公园》、赋体散文《乐以忘苦,图卢布卢》。他还翻译了一些文章,如《提露内丝·迪巴巴前传》《咖啡的故事》,反映了他的英文水平。虽然本书中有些文章还不十分完美,但作为一名医生,文字功力和英语水平能达到这种程度是难能可贵的。
  • 避免受到伤害的途径

    避免受到伤害的途径

    文字清丽、平易而富有感性,同时涵有女性的精致与细腻,是朱文颖这本作吕的最主要特色。作为20世纪70年代作家的群的代表之一,读者更多了解的是她在小说中创设的优美竟境,本作则以散文随笔和对谈两种形式,从作家对生活的感悟、对文学的理解和阅读习惯等多重角度的为我们展示了其鲜活立体的内心世界。
  • 随想录

    随想录

    巴金直面“文革”带来的灾难,直面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他愿意用真实的写作,填补一度出现的精神空白。他在晚年终于写作了在当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随想录》,以此来履行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最后高峰。本书堪称一本伟大的书。这是巴金用全部人生经验来倾心创作的。没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没有对完美人格的追求,没有高度严肃的历史态度,老年巴金就不会动笔。他在书中痛苦回忆;他在书中深刻反思;他在书中重新开始青年时代的追求;他在书中完成了一个真实人格的塑造。
  • 绿原笔谈

    绿原笔谈

    本书收录了《回族文学民族特点初探》、《新时期回族文学的发展》、《回族文学与回族文化传统》、《当代回族小说创作论》、《回族文学的自觉与发展》等文章。
  • 远山近水

    远山近水

    这部散文诗集,或寄语爱女,或忆及童年往事,或状写山村小学生活情景,或寄情山水、观赏人文景观,不仅给人以思想启迪,又能给人以审美愉悦。
热门推荐
  • 惊悚记忆

    惊悚记忆

    本文讲述了一个我亲身经验的恐怖之极的故事,2003年非典,我所在的公司倒闭了,又因为是非典,徘徊许久也没找到工作的我,从那个恐怖的台风之夜起,被卷入了一系列诡异事件之中…本文融入真实经历,风水易学,五行秘藏,地理历史,风土人文,民间传说,人性言情……规模宏大,篇幅壮丽……真相扑朔迷离,鬼影重重……灵异?人为?
  • 盖伦和卡特的爱情故事

    盖伦和卡特的爱情故事

    这是我写的第一本网游小说,比较难写,毕竟各部分都要了解,我还是会尽力写好的,如果顺利的话应该会出一个系列的网游小说。这次的故事是写我们亲爱的草丛伦和卡特姐
  • 火凰惊磐:绝代腹黑豪傲妃

    火凰惊磐:绝代腹黑豪傲妃

    ……火凰乃重生之辉,浴火神凰,浴血沐液,经火的洗礼重生――“贱人!起来!”――“姐姐,可对妹妹我的礼物满意呢?噗嗤~”――“呵,破鞋,我从来没有爱上你,甚至喜欢你,你已让我恶心不已!”周围一遭一遭人冷视唾骂着令妤晨,只见女子孑然站起,凤凰盘行在空中正对准令妤晨……女子冷笑轻声呢喃“我,来了,来自地狱的修罗!”
  • 珺瑶泪

    珺瑶泪

    深宫险恶,珺瑶踏着血泪离开。四处逃亡,露风雪而宿的日子,让她百苦终是甘来。
  • 巫神之王

    巫神之王

    铁烈出身天荒星域中位部族白象部族,因为被人算计进入了专门供魂修学习的天苍魂院,结果他灵魂资质一塌胡涂,整整十年才只拥有一只魂兽。而当他十年后千辛万苦获得第二只魂兽时,受不了打击的他终于决定重走战士之路,他才发现他面前的路已经荆棘密布,乱石丛生。
  • TFEXO之美女与禽兽

    TFEXO之美女与禽兽

    TFEXO之美女与禽兽不想离开这个有你的地方。你可记得,我们初遇的那个地方;你可曾在,那个盛开的樱花树下;时光流逝,你消失在我的生命里面。若有来世,可否,一起看日出日落?咳咳……不好意思,这只是一片。纯情的玛丽苏文……
  • 扛步枪的人

    扛步枪的人

    2015年中国北京,心理医生刘佳帅听爷爷刘凯讲他从前的抗战故事,爷爷带他一起回忆了童年的岁月……1930年辽宁沈阳,刘凯是富家少爷,仆人赵天的儿子赵志刚是他忠实的跟班与玩伴。二人在于日本兵周旋的时候,刘凯经历了终身难忘的事情,两人的命运随之改变:赵天和赵志刚离开了刘凯家,音信全无;随着中国抗日战争的爆发,刘凯和父亲逃离到陕西,刘凯加入中国共产党,过上了新的生活。信件是刘凯的舅舅张正邮来的,希望刘凯能够到东北去找赵志刚的妻子许思静,等待刘凯的,除了满目疮痍的家乡、不堪回首的往事,还有难以启齿的秘密和张牙舞爪的日本兵。
  • 相思相守

    相思相守

    她为他,付出了一切。他身中剧毒,她为他割脉喂血续命,走遍天下为他寻解药,归来时,早已物是人非。他服下解药,饱饮鲜血,抱着她,说出了心里话。她为救他,修炼魔功妖术,不似从前。即使被叫做妖女、祸水也在所不惜。一切,只为了救他。他的一句话:“你修炼魔功妖术,就是错了。”她心碎。从此离开云山,建立属于自己的门派,却从没和他见一面,只要在远处静静的看着就好了,只要看他一眼就好。最后一刻,她被抱在他怀里,说道:“我们来世再见,但是来世,我再也不要爱上你。”他后悔了,没有早些,告诉她,他有多在乎她,可是一切都为时尚晚。他撕心裂肺。
  • 乾坤灵帝

    乾坤灵帝

    “天地崩,万物灭,魔族来,众生惧。”百年之前,帝魔大战,换来了瞬息间的安详,逝去的却是万千的地域。邪帝陨落、苍生浮雕、边塞神城……六帝式微,匿于世间,提携众生,期待曙光的降临。他,一位少年,二十成帝,负盛誉,抱雄志。究竟,他能否为大陆带来一线生机?八卦可补天,帝魔必两立,纷扰红尘,何人主宰?!“乾坤上下,我为灵帝!”
  • 我的妖仙女友

    我的妖仙女友

    机缘巧合进入神仙学院,修得仙术,校花主动投怀,老师被他俘虏,女妖为之疯狂,大明星都是他红颜知己,他就是沈旭,他的故事正在延续,他的时代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