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20100000004

第4章 中原重创(2)

相国寺有不少太湖石号称艮岳遗石,在一丛翠竹后的墙角,我们就找到一堆太湖石碎块,据说是在开封发掘出来的艮岳遗石。寺中的一位老人打开水路过,看我们正弯着腰研究那堆石头,热情地介绍:“这石头可主贵!真主贵,不是瞎话!咋主贵?那年宋江去樊楼看李师师,顺路来相国寺看他兄弟鲁智深,这石头是他送给鲁智深的年货,现在就剩这一点了!”看着老人认真的样子,我们只好频频点头。其实宋江、鲁智深只对酒肉、金银感兴趣,哪会稀罕石头?看来,一般开封人已经忘记了艮岳,忘记了花石纲。

据河南大学周宝珠教授研究,北宋的皇家园林,从南方运送奇花异草的事儿由来已久。宋真宗时,广东一带每年进贡数千株异花,到开封时枯死的十之八九,由于耗费过大,有大臣上奏要求罢除。迫于舆论压力,进花之事,时断时续,但没有下决心断绝,也没造成大的影响。

酷爱石头的徽宗即位后,立即“垂意花石”,开始在江浙一带搜集奇花异草运往开封,但规模并不大。当一个叫朱勔的人出现后,情况发生了变化。朱勔是苏州一富户子弟,他和他的父亲朱冲为人乖巧,精于取媚之术。他们先结交了被贬谪的蔡京,在蔡京得宠后通过他向徽宗进献奇花异草,令徽宗大悦,封他们父子做了官。1104年,朱勔得到重用,开始大举运送奇花异石。当时运河的官船每十条编组,称为“纲船”,朱勔动用船队运输,“花石纲”之名由此而出现。

由于运送花石大得徽宗欢心,朱勔青云直上,从一介平民升任防御使,权倾江浙两省。最后这个从没穿过军装的人竟然因“战功”升任节度使。在朱勔的“示范效应”之下,全国各地官员和大内宦官争先恐后地进献花石,就是宰相这样的大官儿,也借花石竞相争宠。蔡京为了独得“功劳”,一面指责别人太过扰民,一面造巨船2400艘,动用军队运送花石。另一位宰相王黼为了与蔡京竞争,另设机构亲自掌管,船只不够就借用运粮船,官船不够就征用民船。花石纲愈演愈烈,成为一场波及全国的灾难。

宋徽宗退位前两年,自己都感到“国力不能支,数有厌恶语,由是得稍止”,但是他明白得太晚了,并且还是没坚决禁绝。

从1104年到金人兵临开封的1125年,二十多年的时间,从长江到淮河再到汴河,运送花石的船只时常首尾相衔,络绎不绝。“败家石”与“败国石”

观赏石被誉为“立体的画、无声的诗”,赏石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据说吴王夫差在苏州灵岩山为美女西施建造花园,就采用了太湖石。中国南北很多地方都有奇石,但在古代的运输条件下,采石、运石耗费巨大。明朝太仆米万钟是位著名的书画家,一辈子爱石成癖,有一次他在北京西郊的房山发现两块奇石,大的约重百吨,小的十多吨重。米万钟太爱这两块石头了,便决定运回北京城他的私人园林中。他雇了一百多人,从春天到冬天忙活了近一年,严冬时泼水成冰,用四十匹马拉行,终于弄出了山,却家财耗尽,难以为继,只好半途而废,这两块石头就被人们称为败家石。后来乾隆“拾漏”,把这两块石头弄到了圆明园。

两块石头让一个太仆败了家,而宋徽宗大兴花石纲时,从全国各地长途运送到开封的石头据说多达十万块以上,其中不乏巨石,同时运送的还有许多数百年树龄的大树,没人知道当时花费了多少银子,但很多研究者认为北宋因此“耗尽国力”。

上好的太湖石都在水底,要先在水中选好,然后拿锤子、凿子潜到水底一点点凿下来,一块大石要敲凿数月。但更难的是运输,朱勔所运的巨石,要特造大船,动用上千名纤夫。由于船太大,远远超出了一般的船,有的桥孔、水门过不去,朱勔就下令拆除桥梁,凿破水门,为船开道,几个月才能到开封。运一块这样的石头,要花费三十万贯,相当于一万户普通人家一年的收入。

运石之外,运树的费用也不小。今上海松江县有一棵唐代古树,有人想把它送到开封,由于树太大,只好造大船海运,不巧遇到大风,树枝与船帆搅到一起,结果船毁人亡。

花石纲花光了国库积蓄,每年本来还可节余的财政收入只能应付九个月的开支。宋朝有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到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改名“钱引”,不许兑换,为了摆脱财政困难,官府滥发“钱引”,造成物价飞涨。为了增加实物的收入,官员又设法侵夺民田作为“公田”,时称“括公田”。

花石纲引发了广泛的腐败和普遍的民怨。众多的官员以花石纲的名义巧取豪夺,中饱私囊。他们到处搜罗,看到谁家有稍微像样的石头、树,便派士兵上门贴张黄纸算作没收,那户人家还得妥善养护,不然安个不敬之罪就让你倾家荡产。等来取的那一天,凡是碍事的房子、门统统拆除。二十多年的花石纲之役,不知道让全国多少人恨得咬牙切齿。

最终,遭受花石纲祸害最深的东南地区爆发了以“诛朱勔”为号召的方腊起义。

花石纲两次罢停

靖康元年(1126年)初,金兵第一次攻打开封,宋徽宗传位于太子,自己匆忙逃往扬州。这位好玩的皇帝逃难中本性不改,仍然到处游玩。在扬州名胜石塔院,有个和尚奚落他:“这里的石头好啊,何不取充花石纲!”宋徽宗听了,脸色晦暗,掉头就走。

其实宋徽宗也曾两次下诏罢花石纲,第一次是在镇压方腊起义时,据说不是出于他本人的意愿。

方腊以“诛朱勔”为口号,他的队伍如干柴遇到烈火,迅速发展到十多万人,攻占了杭州、徽州等六州五十二县。他们抓到官吏,“必断脔支体,探其肺肠,或熬以膏油,丛镝乱射,备尽楚毒,以偿怨心”。史书上这些令人震撼的字眼,足以说明当时老百姓对官员的痛恨。

当时宋朝正集结部队,准备和金兵夹攻辽国。这时不得不失约,派童贯带着部队南下镇压。童贯深知问题出在哪儿,他的第一招就是以徽宗的名义下诏罢花石纲,以此平息百姓怨气,这一招果然见效,用了一年多时间,官兵便平息了这次起义。

这一次战乱,造成东南一带两百多万百姓死于非命,东南更加残破。但这次变故并没有让宋徽宗看清楚自己坐在火山口上。此后不久,宰相王黼告诉他,方腊起义其实是另有原因,童贯罢停花石纲,是为了归罪于陛下。宋徽宗一听大怒,立即下令恢复了“花石纲”。

宋徽宗第二次下诏罢花石纲,是在金兵将要兵临城下时,这一次他倒是诚心诚意想改过,诏书中说:“今日不吝改过。”但确实太晚了,他所作所为的恶果,如熟透的苹果,注定要落到地面,北宋和开封的劫难已经不可避免。

花石纲荼毒东南,引起方腊起义并造成数百万人死亡,其最终对中原的伤害,更远远超出东南。

元人编修的《宋史》评价说,徽宗不傻,也不残暴,他亡国的主要原因是“崇饰游观,困竭民力”,“自古人君玩物丧志,纵欲而败度,鲜不亡者,徽宗甚焉,故特著以为戒”。

宋朝经济繁荣,文人众多,喜欢石头、玩石头的人特别多。最有名的是米芾,此君痴迷石头,有一天,他在一块怪石前纳头便拜,称呼那石头为兄长,因此被人称为“米癫”。此外,欧阳修、苏轼、黄庭坚、叶梦得等,都是爱石成癖者。但别人玩都没玩出多大事,为什么徽宗的个人爱好弄得天下大乱呢?

花石纲横行天下二十多年,其弊昭然,为什么没有人上奏力争?有人说,这是因为宋徽宗重用蔡京、童贯、王黼、朱勔等人,造成社会风气大变,奔走权门,跑官要官之风蔓延整个社会。当时人说,什么东西都涨价,“只一味士大夫贱”。徽宗之前,宋朝士大夫“以面折廷争”为荣,此时却再没人自找不自在地跟皇帝过不去。

皇帝的权力没有了一点限制,花石纲由此横行天下。

三 满朝宠臣皆酷哥帅男

宋徽宗本来没有当皇帝的可能。

徽宗赵佶是哲宗的异母弟,在兄弟中排行第十一。哲宗只比他大5岁,在正常情况下,赵佶绝对没有继承皇位的可能。但机会在不可能的情况下出现了。由于纵欲过度,哲宗24岁时突然死去,他没有留下子嗣,而死亡来临得太过突然,他也没留下遗嘱。

于是,该谁继承皇位,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论亲疏关系,应该轮到哲宗的同母弟;论年龄,同样轮不到赵佶。经过一场激烈的角逐,赵佶在宋神宗向太后的支持下即位。他被向太后选中的原因无法一一尽知,但有个原因无疑是很重要的:他才华出众,名声很大。

那年18岁的赵佶名气大,是因为他在书画方面才华横溢。当时宰相章惇强烈反对徽宗当皇帝,他的理由是徽宗为人轻佻,不适合君临天下。徽宗即位后,很快找理由把章惇贬得远远的,以实际行动证明了章惇的眼光和评价。

宋徽宗确实有艺术家的气质:风流、浪漫、情绪化,但无政治家冷静、理智、务实、果断的素养。他因杰出的艺术才能,当上执掌天下大权的皇帝,在后人看来,这无疑是阴差阳错,是角色错位。对于这样的阴差阳错,常有后人作出假设:如果徽宗不当皇帝,他会成为一个千古留名的大画家;如果徽宗不当皇帝,北宋很可能也不会灭亡。

人们常有意无意地把宋徽宗与南唐后主李煜相提并论。两人同样才华横溢,同样只管自己风流快活,将国家带上亡国之路。在宋代的史料中,甚至有一些“乱力怪神”的说法:赵佶出生前一天,他的父亲宋神宗无意中看到宫廷中收藏的李煜画像,对其儒雅风度极其称羡,当晚宋神宗梦见李煜前来谒见,梦醒之后赵佶就出生了。北宋灭亡后,民间就盛传赵佶是李煜转世托生,来报当年灭国之仇的。

如今开封“万岁山森林度假区”的西边,有个孙李唐庄,该村原名“逊(退避、退位之意)李唐庄”,据说是南唐后主李煜在亡国之后被囚禁的地方。“林花谢了春红”、“春花秋月何时了”等名句都是在这个地方写就的。“万岁山”有一个计划:修建李煜祠,重建那座“昨夜又东风”的小楼。将这样两个皇帝安排在一起,假如他们地下有知,不知道会不会感到别扭?

“求直言”引蛇出洞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为子孙立下三条誓约,刻在一块大石碑上。新皇帝即位,必须“入而跪读”,石碑上的文字郑重警告他们:子孙不得背弃这些誓言。誓约的第二条是:“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虽仅寥寥数语,但政治意义却极为深远。大多数时候,宋代的士大夫敢说话,尤其是谏官“不挫于权豪,不畏于强御”,以“面折廷争”为荣。

“上不欺天,中不欺君,下不欺心”,这是徽宗刚即位时著名谏官江公望的人生宗旨,当时敢发表不同意见、决不盲目附和的大臣为数不少。而徽宗为树立形象,也下诏“求直言”,并接纳了不少意见。他当皇帝前就喜欢奇花异石,喜欢驯养动物,当皇帝后得了不少好东西,更是沉醉其中,有谏官劝告他不可玩物丧志,于是徽宗将他的禽鸟全部放飞了。

一年后,徽宗消除了政敌,坐稳了位子,开始对谏官的唠叨厌烦起来,最后甚至于动怒,将敢说话的人大肆贬黜。江公望当面谴责他:“您即位后,‘易三言官,逐七谏臣,非天下所期望’。”但徽宗不予理睬。这时候有两个不识时务的太学生上书批评朝政,被驳回后,太学生雍孝闻质问道:“陛下求直言,说是言者无罪。现在诏书墨迹未干,为什么直言就有罪了?”朝廷值班卫士“怒孝闻唐突,以拄釜撞其颊,数齿俱落”,然后把所有上书言事的人,全部赶了出去。此事对社会、人心影响极大,有人预言:雍孝闻掉这几颗牙,把人们的嘴都堵上了!“人主不得闻天下之言,则天下之事去矣!”

后来,徽宗更是把五百多位官员的“直言”奏章交给蔡京处理。蔡京等人把这五百多人分为正邪两种,进入“正”字榜的,只有41人,而进入“邪”字榜的,有534人。所有跟蔡京有过节的人,几乎被一网打尽。

此后,朝廷中再也听不到一句直截了当的谏言,谏官成了装饰品,开封民谚讽刺道:“闻事莫说,问事不知,闲事莫管,无事早归。”当初的“求直言”,这时成了引蛇出洞的圈套。没有人知道徽宗为什么要这样做,有人干脆认为,这都是因为他为人“轻佻”。

皇权没有了任何制约,便迅速膨胀起来。花石纲横行天下二十多年,“满朝略无一言谏诤”。在这种政治环境下,不愿说假话、不会献媚取悦他人、关心民众疾苦的正直忠厚之人很难做高官。士大夫的人品与官职竟大致成反比:地位越高越堕落无耻。宰相善讲“黄段子”

徽宗不但自己阴差阳错地当了皇帝,他还让许多人的命运阴差阳错起来。比如高俅,此人的才能在于踢球,徽宗却因为他有这样的才能任命他当了大宋帝国的国防部长。对于这个画家皇帝来说,重要的不是你有什么才能,而是你能不能让他开心。

宋徽宗即位当年,蔡京因为政治上站错队(与章惇是同党),被夺了官,不许在开封居住,以戴罪之身去杭州居住。一年后他被起用为定州知州,随即转为大名府知府,还没到任就被调往中央,两个月后出任宰相助理,又过两个月成为第二宰相。升迁速度令人眼花缭乱,再过半年,他就又成第一宰相了。

以这样速度升迁的背后是什么?徽宗欣赏他的书法,虽然贬谪了他,但对他这个人没有恶感。

同类推荐
  • 我们身边的空缺

    我们身边的空缺

    《我们身边的空缺》作者高安侠通过富有鲜明个性的文字,充分地将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独特的生命体验与感悟凸显出来。关注“人”,特别是关注身边小人物,他们的苦痛作者感同身受,在平静的文字背后暗藏悲天悯人的情怀,充满了个性和智慧。在文本中有很大比重的作品是对历史的独特诠释,作者常常试图叩开锈迹斑驳的历史之门,造访历史。《我们身边的空缺》以古人古事为题材,诠释那一个个高贵的或者是丑恶的灵魂,非常智慧地注入她自己独特而新鲜的感悟与见解,时不时闪现一种超越时空的哲思,令人耳目一新。
  • 一念花开锁清思:林徽因

    一念花开锁清思:林徽因

    《林徽因:一念花开锁清思》是“倾城才女”系列中的一本,主要讲述 了一代才女林徽因的一生。作者以林的感情经历为线索,较为完整地展现了林徽因与梁思成的爱情和婚姻,以及坊间传言的林徽因与徐志摩、金岳霖的 感情纠葛,同时也较多的涉及了林徽因在文学和建筑上的成就,并折射出她所生活的时代的影子,是一本比较全面的讲述林徽因生平的评传。
  • 涴漫的狱中日记:瞿秋白作品精选

    涴漫的狱中日记:瞿秋白作品精选

    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润。
  • 红叶漂旅

    红叶漂旅

    《红叶漂旅诗集》共二百首诗词,包括国内篇和异域篇两个部分,真实而又浪漫地描绘出在中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地的 风雨人生,自然与世态的种种感悟和漂旅行程。国内篇涵盖国内的峥嵘岁月、坎坷生涯、世间百态、社会缩影、美好河山……
  • 世界屋脊之书

    世界屋脊之书

    散文与个人生活的关系尤为密切,它是个人生活情感思想和行踪最真实的记录,它是最纪实的文体。《世界屋脊之书》就是作者在世界屋脊生活和旅行的片段,是作者在那高海拔群山中行走时留在记忆中的点滴之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般很少想起这些群山,正如法国作家克莱齐奥所说,遥远的美人不能触摸,如夜空中的星辰或如晨曦,它到达了路的尽头,越过了有限世界的门槛,进入不可逾越的区域。
热门推荐
  • 坠阳

    坠阳

    传说在太阳的最西边,生活着一群名叫坠阳的龙族,然而却在太古年间绝迹。身怀坠阳血脉的少年,为寻找血脉之谜,踏上修炼之路。
  • 武猪狐史

    武猪狐史

    一段恩怨,变成了逆反的开始,一个结果,被传出意外的恩怨……结束了一场混乱,为何又开启了另外一场混战?到底是谁与谁争锋,又可能谁与谁是非?
  • 焚浴仙都

    焚浴仙都

    一名少年,渴望得道求仙,渴望御剑飞行。却因天赋不够,被妖魔所杀,阴差阳错获得绝世老祖的独门神衣。天地功法,玄武神招,从此纵横都市,屠妖屠修,坐骑九天冰晶火龙,美女选花眼,嚣张,老板再也不敢叫我加班了。
  • 十三战魂

    十三战魂

    在遥远的古代,兽神的意志化为十三道战魂飘散玄武大陆各地,当战魂找到了自己与并肩战斗的卡武士,战魂与卡片之间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 假如深海不快乐

    假如深海不快乐

    你万人瞩目,可曾注意我小心翼翼的目光;你冷漠轻佻,可曾为我改变丁点的心意;我站在角落,深情地注视你,依然不曾换回你决然离开的脚步;薛锦寒,我不顾一切抛下自尊来爱你,把自己从公主的宝座下降为灰姑娘,你又怎能无动于衷?既然你转身,我便只好放手,你会看得见,我没有眼泪,亦没有不舍。不是爱的不深,只是你不知道,因为你,我把自己藏身深海,我的眼泪,任何人都无法看见。深海没有氧气,没有阳光,有的,只是自始至终的孤寂和刺骨的寒冷。然而我,始终守候在这里,我的眼眸,早已成为这深海的一眼泉,涓涓流着的眼泪,成为这深海的海水来源。我为你沉溺在这一片深蓝的海域,久久不愿醒来,只为有一天你会懂得,我爱你。
  • 妖妃在上:萌皇很傻很腹黑

    妖妃在上:萌皇很傻很腹黑

    一朝穿越。她重生到了大懿王朝的安国侯府,母亲早逝,父亲偏宠侧室……被庶妹抢婚,她沦为笑柄,还要被逼嫁给那痴傻无能的大皇子。傻萌呆大皇子头顶“嫡皇子”高帽,成为众矢之的,让她无辜卷入夺嫡之争。她清暗桩,除小人,从商营店,从军筹谋,步步为营,最终成为大懿王朝最尊贵富有的一代妖妃!!只是……“爱妃莫怕,为夫疼你哦。”哇嘞个摔,眼前这个俊美邪魅,霸气侧漏的货是谁的,说好的傻萌呆大皇子呢!!【本文集宅斗、商斗、宫斗于一体,女强男强,携手上位!!】
  • 忘情录

    忘情录

    “我要回家!”杨天抬头望着玄灵宫,一声大喊,充满无尽的无奈和憋屈,他就像是一个被家乡放逐的孩子,在这个充满危险的洪荒世界一个人孤苦无依的漂泊。
  • 死神归来:伯爵老公请接招

    死神归来:伯爵老公请接招

    十八年前,她被狠心送至地球,从此淡忘了一切……十八年后,她是黑道蔷薇,国际杀手界第一把交椅,却被手下陷害!枉她还顾念可笑的友谊!一朝醒来,紫眸重现,却是废人一个!然而,骄傲如她,又怎会就此认命?重新修炼,摇身一变,又是昔日那个骄傲的她,天下任她掌控!但是这一直跟在她身边以未婚夫自居的男子是谁?霸道又邪魅,但是有这样一个爱自己的男人跟在身边感觉好像也不坏。……几百万年前的一场死神的交易,换来今生的幸福!
  • 失落的十大封印令

    失落的十大封印令

    “我要成为冒险王”一个女孩大喊。“冒险王”这个称号世界上只有一个,想得到它的人必须破世间迷题,走遍天下才可以。人们纷纷奔去。活着回来的只有一个人。暮拉.宝琦尔,而他死后,更多的人也抱着这个梦想而去。少女和异人类伙伴的旅行也为此打响了。神秘的黑暗组织,失落的十大封印令。黑暗中,洁白的木棉花为了红色的彼岸死去。下一个死亡的,又是谁?
  • 霸欢

    霸欢

    一夜宿酒,药物让她和他沉沦床榻。醒来,柔情王子变身狂情浪子,她想逃,逃不出他的霸道情网。她想留,却被他伤的体无完肤。不过是钱,不过是名,她痴心一片,最后,逃不过最俗套的命运,情妇三月,留的一生伤痛,伤的是她,还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