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在定陶登基后,很快就和以前的同盟者、现在的异姓王“打”成一片,用武力把能收拾和有必要收拾的异姓诸侯王挨个儿收拾干净。诸侯王死后,天下逐渐留下很多空白地,刘邦顺势给姓刘的皇亲们一顶顶“诸侯王”的帽子,让他们填充上去。除了南边的长沙王和闽粤王,以及那个死不奉诏、态度暧昧的南越王赵佗,全天下都变成刘氏家族的了。那个当皇帝的坐镇长安,皇帝的其他兄弟、子侄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水宝地,从此安居乐业,繁衍生息。按说刘邦该安安心心、不留遗憾地撒手人寰。从表面上看,作为开国皇帝,该操的心都操完了,只要后世子孙一个个保持争气的姿态,即便再出来什么妖魔鬼怪,天下基本上也能保持无虞。
一辈子在江湖和阴谋诡计中混的刘邦不这样认为,他知道在平静的水面下,泥沙随时都可能泛起。他趁着大家伙儿还沉浸在对他的文治武功敬仰至极的时候,希望把只有姓刘的人才能当皇帝和诸侯王的说法固定下来,让大家打心眼儿里认可这种说法。从史书的字里行间看,这个时候,刘邦让人拉来一匹白马,将之宰了,让有关功臣良将当众宣誓认可,“非刘氏而王,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在史书有些地方也说,“非刘氏而王,非有功而侯,天下共击之”。总之,当时,对着捐躯的白马,大家一个个信誓旦旦地发下毒誓,充分表达出,“刘大哥你说话一点都不偏”,大家都是跟着刘大哥你打下了天下,以前确实流过很多血汗,有些没流血汗的,但自己的直系亲属也流了血汗,以后再也不像韩信、彭越那样,不让当王,就不满意了,安安心心地当列侯,以后只要哪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主儿想当王,刘大哥你放心,俺们都出手揍他。可以想象,当时的情形,每个人的表情一定是严肃异常,喊出的誓言也是声震寰宇,唯恐刘邦听不见自己的声音。
白马之盟很有名气,只是这么重要的盟誓仪式,竟然没有留下正式的文书,只零散地分布在《吕后本纪》和《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等地方,有些人甚至怀疑这个盟誓的真实性。毕竟这个盟誓影响实在是太大,汉朝的基本国策以及中国两千年的历史好像都和这个盟誓有着内在联系。不过,从后来汉朝分封诸侯王的做法看,各代皇帝确实是按照这个说法来做的。在刘氏宗族中的直系亲属中,不管多么笨蛋的人(比如刘邦的二哥)也都有资格且如愿以偿地当上了诸侯王,而其他那些刀头舔血的人大概因为有韩信、彭越、英布的死亡下场在那里示范着,他们再也没有想不通的想法了。在汉景帝时期,王皇后唆使景帝封自己的哥哥为侯,时任丞相的周亚夫把“白马之盟”拿出来,那意思,你要是非封这个不姓刘的人当王,别人会揍他,那可是格杀勿论的,到时皇帝你看着办吧。遇到这种制度瓶颈,皇帝也真的没啥咒可念。看来,这个盟誓即使没有白纸黑字的东西,也应该真实地存在过。否则,尽管周亚夫做人比较“轴”,但没有这样让人理直气壮的说法,“轴”也是瞎“轴”,皇帝也不会吃这一套进而服了软。
从誓约的内容看,从此,刘家人当王得到法律保护,那些功臣当列侯也名正言顺,最主要的是把那些立下不世之功的人牢牢地限制在列侯的位置上,而列侯们只能享受封地的食邑,却不具备对封地的任何行政和军事指挥权,以后这些人觉得自己受屈,且自以为时机很好、能力很强,想造反,也没条件了。但大家也看出来,以上两种说法,粗浅地看,都是一个意思,但细究起来,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所谓“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就是说,一个人没有功劳,但皇帝又不允许他当列侯,这样的人想当侯,应该遭到大家有多大劲使多大劲的痛打。换句话说,如果这人没功劳,但皇帝不管有没有理由,都非要让他当列侯,大家也不能有啥意见,对这样的人,大家是绝不能揍的。从当时的情况看,刘邦自己在诏书中也承认,在他封的列侯中,大部分是有功之臣,但也有很多是有功之臣的至亲,虽然这些人没有具体干过有利于社稷的事,但封了他们为列侯,他们的爵位也是受法律保护的。
这种“顶层设计”实际上把封侯的权力牢牢地交给皇帝,后果很明显,皇帝搞一个人说了算的专制,算是有后门可开了。想想看,一个人想当列侯,可是,自己不仅没有本事去立军功,而且一听说要上前线,精神紧张,内心怕死,但依靠这个盟约,这些人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让皇帝满意(至于什么途径,因为实在太多,大家也都懂得,无须列举),而皇帝因为他们而感到幸福,一高兴,也还是可以给他们封侯的,这在本质上极大地方便了皇帝搞大权独揽并品味当皇帝这种“苦差事”的幸福。
这么看,按照当时情形,刘邦提着三尺宝剑,见神杀神,见鬼灭鬼,积累了无边的自负,自然是想当人见人怕、指哪儿打哪儿的秦始皇,不想当表面上是天下共主、时间长了也是越活越没地位的周天子。加上“上所不置”这四个字应该很符合他的意愿。以此类推,大家也可以想象,虽然在史书的犄角旮旯里,在“非刘氏封王”中从来没有“上所不置”作为定语,但如果能加上,刘邦一定也是很欢喜的。更何况,大家在一起搞白马之盟的时候,南边的长沙王和闽粤王还在那里老老实实地待着呢,帮着刘邦扛着更南边的西南蛮夷和南越王赵佗,如果不加上“上所不置”,盟完誓约,大家是不是应该马上起程,抄着刀杀过去,把这俩王也杀了或者赶跑呢?相信刘邦没这意思。
更关键的是,大家都知道,那时候,功臣们都是从战争中走过来的,当年出来造反时,说白了,也都是非常认同陈胜喊出来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种说法的,图的就是个封疆列土、有吃有穿有家业,这其实是当时的社会共识。后来,大家公推刘邦当皇帝,可不是因为刘邦“奉了天,承了运”,完全是因为刘邦立功大,很多仗都是他打的或者是他挑头打的,推翻了暴秦,还消灭了不世出的霸王项羽,平时对大家也很够意思,在给大家好处上从不含糊,大家很感动,也很服气。但话也要两头说,刘邦可以有皇帝这个称号(或者说职称),但他要是说“我也想当秦始皇那样的皇帝”,相信大家一定立马气馁,这等于说“大家出来造反,没日没夜弄了几年,等于瞎忙活了”,即使碍于面子,也怕得罪刘邦,大家嘴上不说啥,肯定心里犯嘀咕,时间久了,难免和皇帝闹别扭。刘邦也是个要面子的人,一直口口声声带着大家打坏蛋、伸正义,等坏蛋死绝了,自己咋好意思觍着脸去当那个被打倒的坏蛋呢?在白马之盟中,如果宣布“非刘氏上所不置而王”这样的话,就给大家留了想头,那意思是,兄弟们只要是真心只想当王、不想捣乱的老实人,皇帝还是会让他当王,皇帝也还是愿意和大家“共天下”的,那个把“有福一起享”一直挂到嘴边的刘邦并没有因为成为汉天子,而忘了对大家的承诺。
不过,说真的,即使真有“上所不置”在那儿放着,让刘邦真的对个别功臣再封王,也是不可能的。皇帝一旦大权独揽,把脸一抹,却偏不让老实的功臣当王,大家其实也没啥好办法逼着皇帝去这样做。后来的事也表明,汉朝皇帝除个别时候昏了头,几乎从未想过让非刘姓的人去当王。随着岁月流逝,大家也都慢慢习惯和认可了皇帝的做法。
更何况,不是姓刘的想当那个王,马上会让皇帝猜忌,自己很危险,其实这也还在其次,关键是一旦当上王,就得罪了喜欢嫉妒的同僚,同僚们会坚决不答应的。自然有点自知之明的人都不会再惦记这事了,随之自觉自愿地把“上所不置”这四个字抹去。这样看,如果谁还非要对这四个字较真儿,其实也就真没啥意思了。当然,王莽、曹操不信邪,非要当王,本来也应该是被大家群殴致死的,不过,他们生活在刘氏皇朝非常疲软的时代,自己既深得民望又手握重权,这时候,欺负一下刘家人,也就没啥关系了。面对这两个狠角色,那些见风使舵的大臣、文化人和平头百姓也是紧赶慢赶地主动忘掉“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的盟约,积极投身到“后汉朝时代”。毕竟,盟约这东西不管在任何时候,都是由硬拳头来护卫的,没了硬拳头,盟约写得多么天花乱坠,也是废纸一张。
白马之盟后,对大家都信奉的“立功封王和与功臣共天下”这种从春秋战国延续下来的传统观念,刘邦用不露声色的方法给抹去了,刘氏天下在制度层面上得到彻底巩固。在刘邦时代,这个盟约的真实意图实际上已经达到。很可惜,白马之盟不久,刘邦就死了,他没有看到那种自己高高在上、一揽大权和龙颜暴怒、寰宇震颤的风光了。那些封侯的功臣尽管从此丧失了造反能力,但他们携起手来,几十年如一日地占据帝国政府和军队的要津,形成皇帝都不敢、也不能动摇的利益联盟。他们也大部分都以正常死亡的姿态完结了一生,算是生得轰烈、死得安详,没有白活一场。但他们的子孙们在刘氏的子孙们手上可遭了大罪,除了萧何等个别人的后代,大部分功臣后代的封侯待遇终结在汉武帝手上。
汉武帝彻彻底底享受着白马之盟的恩泽,当上了像秦始皇那样的皇帝。大家在总结历史的时候,习惯性地把“秦皇”和“汉武”并称,也习惯性地把那个其实辛苦异常、也算是雄才大略的高祖给跨过去,好像很没道理。不过,仔细想想,一个当皇帝的为了让大家以后真正尊重和服从他和自己的子孙,硬拉着大家去起誓发愿,其实是件很丢人的事。后世那些被叫作皇帝的人,谁干过这样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