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17300000007

第7章 我们在做什么(7)

为尊老爱幼减负,才能让每个人从家庭沉重的压力中解脱出来,少一点叹息和烦躁。没有勇气承担责任,你就不要结婚;让婚姻承担太多的责任,会把家庭压垮。目前家庭责任最集中的,是对子女的抚养和教育,对双方父母的赡养和孝敬,夫妻之间互相照顾。有的还需要承担对兄弟姐妹的扶助,对祖母祖父的赡养。说起来,对象不多,内容却复杂。比如,将来独生子女社会,两个人至少要养四个老人、一个孩子,无论如何他们也难以承担,怎么办?再如家庭中亲人患重大疾病,自助自救方式时间一长,会耗尽亲情,不是费用分摊不公引发矛盾,就是陪护人手出现空缺,甚至因为对治疗方案的不同看法,导致正常治疗贻误而发生悲剧。

中国传统以家庭养老为主,现代应该实行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相结合,该由政府承担的社会养老责任应逐步完善其内容,保证老有所养;对父母和子女的照顾义务,要走社会化的道路,延伸家庭的手臂;要在孝而不顺、爱而不溺的原则下,用心用感情履行个人对长辈和晚辈应尽的义务。为孩子还是为自己?

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成为社会问题,写进了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中国人活着的希望,是后代有大出息。这样的思维是错位的,因为人生的希望本是靠自己来实现,可是,中国人并不尽力实现自己的理想,自己怎么过都无所谓,却把期望强加于或寄托于后代身上,通过他们实现自己的愿望,从而获得满足感和快乐。孩子本应有自己的理想和希望,可按照子承父业的传统,往往被迫按照大人的意志去塑造自己,实现父辈未完成的愿望。如果孩子也给你说,等他的孩子长大了再来实现这个愿望,你有言以对吗?

孩子是父母未来的希望,也是人们眼下烦躁的原因之一。孩子一生下来,就开始为找不到一个好保姆而发愁。该上幼儿园了,就是没有进园的指标,又没有个熟人,眼看着心里着急却没有办法,不得已送到私人办的托儿所吧,谁让咱没有关系没有本事呢。本来孩子上小学、读初中是按户口本划片的,该上哪个学校已经有了规定,可是,谁家父母不想让孩子上一个好小学、好初中呢?到处求人,到处碰壁,心中恼火。同样的情况,别人的孩子能上好学校,为啥我家的孩子就不行呢?

这些都不算什么,等上了高中,想让孩子考个好大学。有着太大期望值,会给自己、给孩子都带来无尽的烦恼,甚至是伤痛。

2011年6月1日《人民日报》刊登的题为《生命高于一百分》的文章里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一次考试中,一个孩子只考了八十多分。那天放学后,孩子先去了同学家做作业。做完作业后,孩子爬上大楼平台,从十一楼跳了下去。给妈妈的遗书中孩子写道:妈妈,对不起,我这次考试只得了八十多分,我是一个不孝的孩子,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不在了……更让人心酸的是给同学留的遗书:我的作业做完了,放在书包里,明天请你替我交给老师。

生命可以放弃,作业还要完成。这就是家庭和社会教育出的“听话的孩子”。难道传统文化中的孝道和教育方向,不应该认真反思吗?

不论天赋如何,都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天才,从小开始上音乐、美术、舞蹈等各种兴趣班,上完这个去那个,像跑堂似的。应试教育引发了分数大战,竞争如此激烈,孩子们需要每天一大早就上学,晚上到了十一二点还在做作业。有时成绩不太理想,在学校被老师批评,到家里挨家长指责。多少家长看的只是试卷上的成绩,谁会用心拭去孩子眼中因此而掉落的滴滴泪珠呢?谁问过孩子能否承受住精神压力?谁能成为孩子真心的朋友而不是家长?谁把孩子当作一个平等的主体,倾听过其心灵的低语?

看看“老外”是怎么评价中国人教育孩子。北美脱口秀崔哥说娶中国太太下场之一就是“把自己的孩子逼死”。他写道:美国人养孩子是为了让他们生活得快乐、幸福,很少有美国人发毒誓非要让自己的孩子做人上人。中国人对自己的孩子下手可狠了,逼着他们从小学钢琴、学武术、学芭蕾、学中文、学数学,最好十八岁就把博士硕士都读完,跳过青春期,直接进入中年,三十岁退休,四十岁就与世长辞了。所有小孩子喜欢玩的,年轻人喜欢干的,中国家长都禁止他们去干。可以这么说,中国家长是绝对不把自己的孩子当人的,他们的唯一目标就是如何尽快把自己的孩子逼疯。

辛辛苦苦为孩子奉献了,可是希望破灭后会是什么样呢?我听过一个父亲的故事:他为了儿子能够上大学,不怕辛苦,省吃俭用,积攒学费。儿子确实很争气,如愿考上了北京的一所大学。为了离儿子近一点,他就到北京打工。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睡在工棚里,只为不让儿子受委屈。为了儿子他可以吃一切的苦,就希望将来儿子毕业后能够挣大钱,光宗耀祖。这时虽然身体超负荷,但是因为心中有着期望,苦中有乐,累中有甜。等儿子大学毕业后,找工作很难,一时难以就业,最后到西北地区找了一份工作,一个月所挣的钱还没有他打工挣得多。这时,一切希望破灭了,精神崩溃了。

这个真实的故事,是中国父母真实的写照:我们自己为维持生计艰难地挣扎,却毫不吝啬支持子孙,希望后代明天生活得更好。但是,我们又往往因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而陷入烦恼之中。糊口、面子两重难?

人生谁都想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可是,中国啥都缺就是不缺人,人多岗位少,没有你挑选的余地,能找个工作有口饭吃就不错了。在现代快节奏中,生存压力之大,不知道向谁倾诉,不知道怎样宣泄。有一个员工这样讲述:“我今年38岁,最近工作很忙,压力很大,常出现疲劳感,还出现偏头痛、痛经等,在家里容易暴躁,常对孩子无故发脾气。我是不是出现了心理问题?”

是啊,虽然只是工作,在中国可不那么简单。光干自己的事,不与人交往,自己会觉得很孤独。人际关系处理不好,让人家说三道四,自己烦心。搞科研的一直出不了成果,心中不愉快;做生意的销售不顺利,心中着急;开个公司得到处求人,该审批的就是不给你审批,不该罚款的却罚了,真是让人生气;不管是公是私,给别人打工倒是清闲,可是现在都实行效益工资,拉贷款的找不到关系,完不成任务,工资没有着落了,吃啥呀?销售指标定那么高,谁能完成呢?还是下个苦力好,不用操心,可是现在设备更新了,需要技术了,年龄大了还得重新看书,你说烦人不烦人?不要技术的,一天到晚就一个动作,重复几千次上万次,你说单调不单调,难怪人们会得抑郁症。最可恨的是,辛辛苦苦干了几个月甚至一年,老板说没有钱发工资,先欠着,你说恼不恼?

人活着得在亲戚朋友圈内有面子,要不怎么立足呢?同时参加工作的、同时转业的,为啥他们都当上经理了、提处长了,自己还是一个小兵,以后在圈内怎么混呢?该评职称了,论文也写了,年限也到了,分配三个指标自己排第四名,你说倒霉不倒霉?好不容易轮到了,人家有关系,又被别人顶了,为什么不幸总落到自己头上呢?现在干啥都发扬民主,让群众投票,埋头苦干再多,不如平常拉关系、请吃饭的,到投票的时候就是没有选票,先进当不上,职务晋升不了,冤呀!怎么办?自己确实有能力,可就是没有平台,去求谁呢?说来说去,人生没有如意的事,烦躁呀!

都知道知足常乐的道理,可做到太难了。你想吧,身怀抱负,却不能施展,然后你说一切都无所谓,会真心吗?活没有少干,成绩没有少出,就是好事轮不到自己,你心甘情愿吗?你在学校学习成绩好,表现优秀,只是没有关系,比你差的都找到了好工作,你却被冷落,心中没有怨气吗?嘴上可以说知足常乐,内心却乐不起来。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不可能每件事都称心如意。在大多数的时候,人们面对更多的还是问题和困难。淡淡地生活,会使内心平静,可人又怪,都不想悄悄地活着,悄悄地死去。想干番事业而又快乐,只有找到自己的信念、自己的追求。大哲学家斯宾诺莎,为了心灵的自由,拒绝了德国皇帝让其去大学任教的邀请,拒绝了法国国王给其发年金,他隐居山中,以磨镜片维持生计,虽在清贫中度日,却在快乐中探索哲学的路径。放弃世俗的追求,拾起自己的信念,让自己心灵平静,才会真正做到知足。

当我写完以上有关家庭的四个问题,突然想到早在辛亥革命时,秋瑾等就提出过“家庭革命”的口号。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瞿秋白、鲁迅等都就家庭理论发表过文章,抨击封建家庭观念。改变别人最好的办法,是改变自己;改变自己最好的办法,是改变自己的观念。看来,要实现“家庭革命”,首先要来一场自我的“家庭观念革命”。

与西方相比,中国的家庭亲情和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感,是珍贵的,需要传承。如果西方的家庭是有限责任公司,那么中国的家庭就是无限责任公司,无限的责任让中国人心力交瘁。更不用说中国人还受着“母以子贵”“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等陈旧观念的影响。如果没有“家庭观念革命”,就会影响到中国的进步。

活着为了谁

中国人走过了为别人死、为别人活、为自己活的艰难历程。我们为找到自我而欢呼,也为自私自利蔓延而担忧。

同类推荐
  • 见贤集

    见贤集

    该书收录的21篇文章,按“解读书味”、“品读书画”和“点读书章”分类。
  • 百年沉浮

    百年沉浮

    本书介绍中国体育界百年沉浮的故事。向世人披露百年重大事件的背景材料,刘长春“单刀赴会”的悲壮之举,“马家军”勇夺冠军的坎坷艰辛路,乒乓球队从独霸世界到与“海上兵团”的对峙,女排“五连冠”的风雨历程和后来的英姿不在,“梦之队”教练的双双出走,足球俱乐部的内幕,与球迷的恩恩怨怨。
  • 因为爱着你的爱

    因为爱着你的爱

    《因为爱着你的爱》,是肖大庆捧给读者的又一部文学美文集。所收集的作品,都是他近两年来创作的。文集共三部分,分散文卷、小说卷、书评卷。文章短小精悍,惜墨如金。尤其是小小说,捧给读者的更是一道脍炙人口的精神快餐。他的很多作品都在关注下层民众尤其是小人物的生存境遇,木瓜、钟老师、若伦、轿夫、的哥、导游阿兵、上访的陈能……众人各有特色的形象各有不同的命运,在细致的描述中,他们的艰涩与挣扎力透纸背。在写作手法上,善于“甩包袱”,画龙点睛的几笔就激活了小说中的人物,给他们注入灵魂。精巧的构思,诙谐的语言,读起来让人犹意未尽,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
  • 只要活着,就会有好事发生

    只要活着,就会有好事发生

    豆瓣无数网友盛赞,超过300000次转发推荐,豆瓣人气作者十三的文字温暖通透,打动内心。人生充满未知,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人,都会得到生命最美的馈赠。电影《阿甘正传》里,阿甘憨厚地自言自语:“妈妈告诉我,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滋味。”电影《大撒把》里有这么一句台词:“你把这事往好了想到头,再往坏了想到头,然后就没什么了。”《只要活着,就会有好事发生》是豆瓣人气作者十三写给世间所有努力生活的人最温暖的疗愈随笔集——关于人情冷暖,关于时光流逝,关于相爱相守,关于亲情绵绵……人世间所谓的运气深不可测,但只要你努力地行走在其中,总会收获自己所期望的礼物。
  • 文学评论写作实用教程

    文学评论写作实用教程

    《十一五高等院校精品规划教材?文学评论写作实用教程》是一本文学评论写作的入门教材,全书分理论篇、实践篇、欣赏篇三部分。理论篇介绍了文学评论写作的基本理论;实践篇精选了全国重点院校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学评论写作部分的试题材料六篇进行解析,配以范文和学生的优秀考场文章;欣赏篇精选了111篇中外文学评论名篇,并配以导读。通过《十一五高等院校精品规划教材?文学评论写作实用教程》的学习,学生可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文学评论写作的基本要求,掌握文学评论写作的基本方法,开阔学术眼界,提升文学素养,并通过具体的实践练习提高文学评论写作能力。
热门推荐
  • 青春,苦涩

    青春,苦涩

    这是我十几年前写的,只是了开篇,发在起点中文网,笔名为蓝天白去。前段时间无意中看到我这篇小说,一时兴起,所以稍略改动一下,继续完成后面的部分。这书的大部分内容没有改动,后续会添加很多的素材进去。书名《青涩的苦果》改为《青春苦涩》。小说里的女主是真有其人,小杯也是真名。这是一个单亲妈妈的真实故事。
  • TFBOYS之凄美初恋

    TFBOYS之凄美初恋

    本来一辈子也不会遇到的对方,可一次偶然的相遇,竟让她们与他们成为了队友,从一开始的无所谓的当明星玩玩,变成对他们的了真心付出,可差距是不能改变的。从一开始的纠结,从一次次的误会,究竟是谁负了谁?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她们,他们能否破镜重圆,能否再续前缘?一切都不能肯定……是谁说,山盟海誓亦会分离?原来,确实是如此啊……不多说了,我简介写的不好啊。亲们别介意,我保证——我会用最大的努力,来写这本书!女主——千灵,千星,千雪。男主——凯,源,玺。小编QQ——2052888548
  • 穿越之吃软饭

    穿越之吃软饭

    自從不能修練後,人人都叫我廢物。只有你相信我......哥哥,出生時我先天靈丹被挖,只有你對我好......前世你倒在我懷裡,這世由我來守護你......嗚----!嗚嗚~嗚!嗚嗚......主角不是我,是女生啊!为了不与世界之子为敌,只能攻略她了!
  • 绝艺芳华:女武生俞鉴

    绝艺芳华:女武生俞鉴

    本书分上、下两篇介绍了京剧界一度硕果仅存的女武生俞鉴的人生历程。
  • 源来还有你

    源来还有你

    女主韩若曦和青梅竹马的男主王源会发什么什么奇妙的故事呢?
  • 一念痴,回首不堪成恨

    一念痴,回首不堪成恨

    叶希为了母亲舍弃学业,孤身一人在外闯荡,多年后事业有成。却不知她的爱人一直在利用她。当知道一切她该如何面对
  • 绝望的那一刻

    绝望的那一刻

    一场突如其来的诅咒,让一个平凡的生活变得恐怖,绝望,我要活下去,并找出的这件事的幕后主使。
  • 无限疆域

    无限疆域

    宇宙万界,盘古一界处于食物链的最底端;十方世界入侵,盘古世界被瓜分;一半以上的生灵被斩杀,剩下的沦奴隶!天月宗弟子夜飒收到了宇宙深空传来的珍贵信息,这信息关系到盘古世界的未来……
  • 王爷站好本妃先逃

    王爷站好本妃先逃

    青梅竹马一场空,知人知面不知面前人,本是最般配,却是最不可能,只等醋王爷拉回心……
  • 风的嫁纱

    风的嫁纱

    一段不容于世的爱情,即使用尽全力也无法守护。她守护不了爱情,就让她守护她心里的那份执着吧。她只是一片叶子,随风飘零是她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