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17300000005

第5章 我们在做什么(5)

我亲自处理了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有一天,县公安局政委带着八名警察到我所在的乡执法,拆迁淇河边上的违章建筑。在强制拆迁过程中警民双方发生了争执,一老太太被推倒受了点轻伤。这一下捅了马蜂窝,几十名群众把警察围住了,困到了村子里。无奈之下,请我前去处理此事。一到现场,我先问公安局的政委知道不知道今天违法了,按照法律规定,只有法院按程序可以强制拆迁,公安部门就没有强制拆迁权。没有想到,身为公安局的政委,竟不知法,还把我对他的批评告到了政法委书记那里。我又找老百姓谈话,老百姓更是理直气壮,什么违章建筑?我村里的地,我想在哪里盖房子就在哪里盖,盖在公安局院里了?这件事的发生,让我很吃惊:身为公安局的政委竟不知道自己在违法,还那么狂;身为老百姓已经知道自己有错,还那么横。法律之外的强强对抗,不发生冲突才怪呢。在中国,没有权力和责任,权利和义务概念,都想自己想咋办就咋办,我们的社会秩序怎么维护呢?

引导广大人民群众遇到问题依法处理,改变激情的处理方式,是我们民族应该增添的文化元素。本来,人们遇到矛盾,就应该依法解决,可是不到迫不得已,一般不会走这条路。在人们的观念中,到公安局,走上法庭,是很不光彩的,好像只有犯罪的人才去那些地方。没有了解决路径,就会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造成社会秩序混乱。

有一次我去信阳一个社区,看到他们成立了一个“社区法庭”,感觉有点想象力。对于民事纠纷,特别是不值得提交法院判决的民事纠纷,就到社会法庭,组成人员有社区的知名人士,也有一个专业的法律工作者,这样把民间调解上升到依法调解的高度,对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很有好处。民间调解不了的,要引导群众走向司法调解,再不行就帮助到法院起诉。把人民群众引导到依法处理的轨道上,它的意义不但在于化解了矛盾,更主要的是提高了群众的法制意识。

同时,还要善于用道德的力量去化解。要把先进理念灌输到人们的头脑中,引导群众用理智的、文明的、合法的方式解决矛盾。列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八荣八耻”,其中“两荣两耻”,对解决这个问题有直接的指导作用。“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也就是说,人在不冷静的时候,首先要想到团结和宽容,避免矛盾升级。宽容不是示弱,而是示强,是自信和自强的表现。宽容不只是对别人的大度和接纳,更重要的是自我克制、自我战胜。中国传统的私了,或采取以暴制暴的方式解决问题,说明中国人心中没有明确的是非标准。法律和道德是每个人坚守的行动底线。如果这个底线不能装在人们心中,一场场悲剧依旧会不断地上演。

①《消除戾气需要春风化雨》,2012年4月13日《人民日报》。

②《“拦飞机”是非常值得警觉的信号》,2012年4月16日《信息时报》。

③《非常自述:一个乡镇党委书记的梦与痛》,新华出版社。

社会的共同偏好

社会嗜好往往受历史文化与现实政治共同作用、与社会合力共同推动而形成,是社会共同心理的反映。改变不良嗜好,需要个人从灵魂深处觉醒。

一个人的嗜好,诱导着一个人的行为;社会的共同偏好,引导着一个社会的风气。当社会某种偏好变成人们共同的追求目标,社会风气固化成人们的行为习惯时,这个偏好便成为衡量人们成败得失的社会标准,我们可以把它叫作“社会本位”。

理解“社会本位”,还得从“美金”说起。最初美元实行“金本位”,即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发行多少美元,与库存黄金多少有着直接关系,一美元值多少钱,是由兑换成多少黄金来衡量的。由此可见,所谓“本位”,就是计算单位或衡量标准。如果用它来解读社会,“社会本位”,就是社会的一切东西都可以用它来衡量,是社会认可的标准、社会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社会共同的心理。

现在的社会,以什么标准衡量每个人的价值呢?什么在诱导着人们的行为选择呢?现在每个人在追逐着什么呢?换句话说,我们的“社会本位”是什么呢?

独特的追求

为了理清人们追求的心理轨迹,我请教了省社科院的专家,他们解释了“社会本位”形成的原理。

人们追求啥?总体上说,一个人的追求(或叫需求、需要),无非分为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

先说物质追求吧:人们首先为生活而奔波。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的人,对物质需求有着不同的标准,总体上呈现出差异的上升曲线。

不同的人对物质有不同程度的要求。有的人只要吃饱穿暖、衣食无忧就可以了,满足后把注意力转移到精神追求上;有的人一生追求着名车、名表、名牌服装等,尽管他们并不知道名牌的文化内涵,反正就喜欢最好的,让你去羡慕吧!这种人由华丽的外衣包装着,可其追求如动物一样,走不出生存需求的圈子,只是生存的标准高一点罢了。

时代不一样,物欲自然不一样:中国古代几千年的任务就是让人们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现在物质需求包括了衣食住行教医保,柴米油盐酱醋茶等内容,在过去是没有能力解决的。人类由步行、坐马车、骑自行车到开小轿车,随着时代进步物欲呈上升曲线。

再说人们的精神需求吧:按照马斯洛的五个需求层次理论,人们满足物质生活之后,才有精神追求,而中国传统文化与之不同,往往重视精神需求,忽视物质需求。尽管古代普通百姓是“被文化”,毕竟在被动中让中国成为具有几千年文化信仰的国家,养成了文化信仰的习惯。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①这句话大概意思是说,现在知道了道理,那么就让过去做错的事情都过去吧,从现在开始按照“道”来做。还有“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不食嗟来之食”等。看来,中国人是文化信仰至上,文化需求特别是道德需求高于物质需求。

普通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为什么会把精神追求放在第一位呢?封建统治者对儒家文化的强力传播,营造了一个遵从的社会氛围,让老百姓被动坚守着统治阶级灌输的伦理道德。在中国人看来,饿死是没有办法的事,而违反了传统的道德,下场会在社会眼光、众人唾沫下自己求死。在全社会无形的监督下,就会把遵从某种文化要求放在第一位。

古代圣人们构建的美好精神王国,在生活需要和政治欺骗中变异了。摆脱不了世俗的人,不管是物质追求还是精神追求,最后都要走到追求社会地位这个终点。对物质追求的路径是,满足基本生活后,积累财富,比谁更有钱,目的是获得高于别人的社会地位,让别人赞扬和羡慕。对于精神追求的路径是,接受传统道德,遵守传统道德,当个好人,落个好口碑,成为名人,目的也是在社会上有地位,有名望,让别人赞扬和羡慕。在古代中国,无论是物质追求还是精神追求,终极目标都是社会地位。

普通中国人,可能得不到显赫的社会地位,但也很看重面子。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打人不打脸,家丑不可外扬等,表明了中国人的追求。比爱面子更有正面意义的是名声。名声,是中国人的名片,也是约束中国人的宗教。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士可杀不可辱等,这是中国人传统的社会价值观决定的,是中华民族独特的追求,也是文化信仰的魅力所在。所以中国人的社会本位就是社会名望、名声或者叫社会地位。

有了什么才标志着有社会地位呢?古人常称“士农工商”,把商排在最末位,认为商人逐利,若人人从商,则会败坏社会风气。“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士可立德于心,建功于世,泽被后人。读书——科举——当官——获得金钱和地位,既满足了物质需求,又满足了精神需求,所以崇尚做官,进而看重读书人,官就成了社会的本位。经商者能够满足物质生活,但是,中国是个把社会地位看得很重的国度,你有钱又怎么呢,那是你自己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所以古代中国人瞧不起商人,还称之为“奸商”。这种传统一直影响到改革开放初期:经历过的人会记得,说谁做生意或者自己做生意被熟人看见了,感到很丢面子。为了改变社会地位,有钱人就开始捐官,通过当官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官”成为商人最终的标的物,据此可以说中国古代是“官本位”的社会。

在中外比较中更能看清中国人的独特追求:如果说法国人追求浪漫,英国人追求绅士,美国人追求自由,那么中国人则追求名声,一切为了在社会上有地位,显得有尊严!中国人在追求社会身份中,耗尽了自己的青春、精力和智慧,收获了无奈、抗争和失落,这就是中国人的追求。

电话的诉说

现在人又在追求什么呢?为了真实地了解人们的内心世界,我随机拨打了一些电话。

电话采访之一:“喂,你怎么知道我的电话号码?”我急忙说:“随便拨了这个号,也不知道你是谁,我也不问你是谁,这是我办公室的电话,你在网上可以查到的。我不是骗子,别害怕。我在搞调研,只想请教你个问题:什么东西让社会上的人都喜欢,都去追求?能简要说一下吗?”“中。”下面是他的回答:

你问的问题,让我想起人们常说这个是“官迷”,那个是“财迷”。财与官相比,还是官最厉害,不是好多人把现在称为“官本位”社会吗?我觉得这种说法是对社会现象的形象概括,也是对社会现象的讽刺。你看,中国给啥人都套上级别,以官的级别大小或者参照官的级别大小来衡量组织和个人的成就、社会地位和价值。如学校本来就是学校,可是,同样是院校,有省部级大学、有地厅级大学,还有县处级学校。企业就是企业,有省部级企业、地厅级企业、县处级企业,还有科级企业。就连非公企业,实在无法定级别,也根据企业大小和知名度,企业负责人可以选为全国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省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市地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县级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反正是只要能够套上官职的,都要说是啥级别。西方一般称“公民”,而我们总称“群众”。有群众就有领导,而公民却是平等的。让我看呀,官职是社会的秤,称着你我他。

电话采访之二:“喂?你是谁呀?”我回答说:“别着急,我是你不认识的人,打扰了。我是将我朋友的号码改了一个数字,打到你那里去了。我遇到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好吗?”“不客气,什么问题呀?”“你能说说为啥社会上都把官位看得那么重呢?”

噢,是这样呀。我告诉你吧,因为每个人办事离不了当官的。他说给你办,就能办成;说不办,你也没有办法。虽然能够“当官”的是少数,但愿意与当官的认识和交往的却是多数,特别是中国传统教育,都是让孩子寒窗苦读,以期将来弄个一官半职,算是正路。

给你说几个事吧:现在不少的年轻人说起“政治”这个词,都不太喜欢,可一到考公务员的时候又争得头破血流。我的一个朋友在一个文化单位工作,他常常向我诉苦,譬如工作吧,领导们都喜欢做甩手掌柜,动动嘴皮子,就要部下们跑断了腿。为什么领导不亲自动动手呢?朋友说,别提了,就连自己的私事也要部下们去做,比如,几位领导家里的电费水费这费那费一定要朋友去交的,领导夫人们的美容也要他先去和美容师联系好,领导孩子的作业还要他去辅导。还有一个最典型的例子,领导的妻子出差了,星期天领导打电话给司机,让他帮自己洗洗内裤。你说气人不气人,朋友说,为什么要当官,这就是当官的好处。

还有啊,科学家也想当官,这是科学的悲哀呀!有领导的头衔,对申请项目有好处,在工程类项目里特别明显。项目评审时,有些评委一看你是所长、校长就高抬贵手,这是一种习惯行为。还有,领导往往在学术机构中兼任重要职务,最典型的是学会。中国的学会往往是纯学术研究,以会养会不可能,必须有单位来支持学会,包括资金、人员、活动等各个方面。单位支持学会,只有单位的行政领导有这个权力。领导为学会做了事,在行业中也有地位,评审的时候,适当被“照顾”是自然而然的。真正的科学家是希望将更多的时间投入研究的,所以当官的欲望比较淡,但在目前科研行政化十分严重的情况下,不少科学家都渴望能当上官。领导身份是个名片,没有这个名片,不能说寸步难行,但是很多事情很难开展。比如说一个校长、所长和一个普通教师去找你办事,你会一样对待吗?

电话采访之三:“喂?我是一名工会的干部,想做个访问,方便回答我的问题吗?”“噢,是这样呀。方便,你说吧。”“你说现在人为啥都无止境地追求钱呢?”

现在有钱人是爷,谁拥有财富多,就能对当官的吆五喝六,因为收了人家的钱就得听人家的,看来时代不一样了,有钱比有权厉害,谁的钱多,谁的社会地位就高。谁还比社会贡献呢?谁还敬重原来学习的雷锋?谁还羡慕曾经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

为啥会形成“商本位”?经商者可以超越商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社会资源,在社会上无所不能,吸引着社会人羡慕的眼光,让人们趋之若鹜,使人们价值取向转为钱。

同类推荐
  • 相逢如初见 回首是一生

    相逢如初见 回首是一生

    追思家乡的亲人挚友、灵山秀水、民俗风情和童年趣事,以唯美的语言寄托浓浓的乡愁,既有对回不去的年少时光的感叹,又有对自然纯朴乡风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小院竹篱,春水秋月,一切还是初时模样。外婆于花荫里闲穿茉莉,外公于厅堂独自饮酒,母亲在菜圃打理她的蔬菜瓜果,父亲则背着药箱,去了邻村问诊。而我,坐于雕花窗下,看檐角那场绵长得没有尽头的春雨。原以为星移物换的岁月,只老去那么一点点沧桑。
  • 巴丹吉林的个人生活

    巴丹吉林的个人生活

    杨献平所著的《巴丹吉林的个人生活》是一部时光书和个人史。以个人经历乃至生活、命运轨迹为基本线索,贯穿了作者十多年来,在沙漠等异地的生命本真体验和独特思考。《巴丹吉林的个人生活》中既有个人化的生活记述与具体情境下心态的逼真刻绘,又有对自然事物及人生的细致观察和发现。在写作手法及艺术追求上,实验与传统并重,始终不跟风、不师从、不唱和,坚持自己的独特的书写方式,与当下其他散文作品有明显区别。
  • 三种向度

    三种向度

    本书诗歌作品集。作品分三部分,以“时代镜像”“灵魂的呼啸与细语”“隐秘柔情”三个篇名辑录了诗人的87首诗歌作品。诗歌文字优美,语言流畅,诗所表达的意思和意境,有比较深的意向性思维,给人作法味不尽的想像空间。
  • 走投无路

    走投无路

    1984年1月24日晚,一个并没有飘雪的冬天的晚上,我以一声长啼来到了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六年半后,坐着爸爸的永久牌自行车开始了伟大祖国赋予我的神圣使命——上学。小学六年不学有术成绩卓著,奖状整了半墙壁。一不留神成了父母的骄傲和邻家孩子的楷模。上了中学自封天才目空万物,成绩自然是一落千丈一踏糊涂一去不返。在父母的长吁短叹中沦为邻家孩子的反面教材。走在路上总觉背脊发凉,人家指着我摇曳的背影:“当年名动村野的县级三好学生,某某镇中心小学有史以来第一个县级三好学生,据说他的名字已被载入该校校史。现在,唉……!”
  • 有梦才有远方

    有梦才有远方

    有梦才有远方,没有梦想的人是世界上最可怜的人之一。《有梦才有远方》中所辑文章,有向命运挑战的呐喊,有为自由而战的宣言,有对苦难与光明的阐释。它们共同奏响了一曲奋斗的主题歌。闽语有:天公疼憨仔。西谚有:自助者天助之。执着于梦想的人,成功绝不会轻易将他遗弃。尼采说:“谁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但愿书中的文章,能够重燃您希望的灯火,能够照亮您前行的征程,伴您梦想成真!
热门推荐
  • 孤独者游戏

    孤独者游戏

    已停更,原因请看最后两章。非太监,我会在别的地方继续活跃的再见,各位简短有力的话从来都是讨喜的
  • 神圣光辉

    神圣光辉

    穿越了?没关系,我有无敌的游戏系统,升级建筑,招募部队,总有一天,神圣的光辉,会洒满这片土地!
  • 穿越之邪王爱妻

    穿越之邪王爱妻

    她本是天界天后之女,天后死后妖后继位把她灵力封印丢入凡间,可是误打误撞坠入了魔塔。他本是让人闻风丧胆的邪王,被天界妖后封入冰棺内,关进魔塔之中,消耗其灵力。
  • 天宫录

    天宫录

    一个少年的复仇史,一个帝国的成长史,在生与死之间不断的徘徊,只为走出自己的人生。。。。
  • 灵帝无双

    灵帝无双

    石暮,意外来到灵海诸域,附生世家子弟。诸域中高手如林,强者无数,石暮一路征战,踏着累累白骨,登上无上巅峰。尸山血海中,神挡杀神,佛阻灭佛,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大道。
  • look,猫

    look,猫

    “喵呜~”“哦我的天啦阿九那个不能吃( ̄Д ̄)?”阿九灵动的眸子眨了眨“呜……”“哦不阿九别哭!服了你了。。”“啊呜拉个喵咧~”“我的碧落果!”某喵仰天长叹。
  • 三国缥缈录

    三国缥缈录

    半部残卷,写满昔日断章。一纸浓墨,氤氲了芸芸众生。——夏侯轩乱世,苍生白骨炼狱。寒眸,定局运筹千里。青青,黄土荒冢春泥。谁怜,祭酒乾坤傲世。——郭嘉清奏凉笛,沧海桑田凄凄。入喉相思,宫门红墙谁依。凝烟碧云,残生蜉蝣蝶梦。轻飘剑冷,挥洒情丝断袍。——刘辨千江连连云山渡,菩提一叶海中宿。潮音阵阵烟波渺,栖落水间青青草。——江流
  • 非夜

    非夜

    人生于苦难而崛起,其路不平,一生当争,一生当斗。无论是人,或是妖,或是魔,甚是天,都欲断其志,阻其路,杀其心。但有人就这么一路的前进,不管昂着头还是低着头,跑着还是走着,站着还是趴着,他都会往前走,倔强的走。辛漆就是这样一个人,倔强到痴傻,倔强到癫狂。……这其实就是一个少年报仇走上巅峰然后成长为男人的故事,过程看似很累,但他很开心。
  • 我的世界有了泪(一次修改)

    我的世界有了泪(一次修改)

    她是个宁愿用微笑来演示自己的悲伤,也不让别人看到脆弱的一面的快乐女孩,她的世界很纯真,快乐是她的主旋律。从没想过自己会有那么多的泪水。当她遇见了这群性格不一的朋友后,她的世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她离开了她……她爱上了他……他守侯着她……她的世界有了泪……她想找个死去的理由,去发现:喜欢粉红色的人,都是上帝的宠儿,粉红色是上帝给他们的标志,上帝要让他们每个人的生命都很精彩的!
  • 点点谋:温水煮师妹

    点点谋:温水煮师妹

    她被逼跳下山崖,失去这世记忆、留下祸根命不久矣的同时,也将一个足以撼动天下的秘密埋藏他是她的大师兄,腹黑冷漠却对谁都温润笑煦一同出谷找寻灵药出席武林大会的途中,遇黑店,逛花楼,救灾民,参比赛,斗武功,诊怪症,采奇药,去绝地,闯险阵…一步步拾回记忆,却不想卷进一个更大的阴谋挣脱不出…不过当回归真性情的她一路跟着他:“师兄,尝尝这个?”“…”这红得妖艳的辣椒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