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17300000037

第37章 社会该给予什么慰藉心灵……(2)

中国人依靠的第二大群体就是熟人圈子,包括因工作、学习、生活和地域而相识的同学、战友、朋友、同事、老乡等。在这里比较一下中西方是怎么处理熟人交往的。

在瑞典,常见的是人们面对一杯啤酒发呆;在英国,周末看到人们站着手拿一杯啤酒闲聊;在中国,下班后熟人围着桌子大吃大喝。

北欧人过得十分休闲,晚上常见三两人坐在小桌旁,面前放着一杯啤酒,眼望着远处,很少有言谈话语,似若有所思,似凝神静气,似发呆般地坐着。

英国人只在周末的时候,三五成群地站在酒吧门前,每人手拿一杯啤酒,嘴里不停地说着,好像在谈一周的工作,也好像在交流着情感,更好像在释放一周的压力。

中国人在上班的时候,已经定好了餐厅雅间,约好了人。下班后围着一大桌子菜,频频举杯,不醉不归。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疏通关系,托人办事,联络情感。

在熟人圈,本可以找到纯洁的友情,滋养人们的心灵,现在却成了“面子”。中国还有一种消费,叫“人情消费”:婚丧嫁娶,红白喜事,有人的捧人场,有钱的捧钱场,必邀请熟人参加,随上份子,繁多的应酬,让人苦不堪言。如果不被邀请的,还觉得没有面子。如果领导干部家里有个事,前去捧场的人自然多,就成为不自觉者敛财的好机会。这种人情走动,好像是风俗,其实是一种不良风气。在中国,交友的成本太高。如果没有资金作为后盾,请不起客,送不起礼,就没有“朋友”。当交友成为一种负担时,“朋友”会让人更加孤独。

在熟人圈,本可以在互相关心中得到温暖,却变成追逐利益的工具。人活在世上,因各种缘分而相识本是很正常的。但是,在当代中国,却成了人脉资源甚至演变为人情网络,有的还成立了松散的组织,如同乡会、同学会、战友会等。中国的人情社会,随着大大小小众多的这样组织的诞生,以人情替代了法律政策,以交情取代了原则立场,公平被各种关系扭曲了。现实误导着人们,干不干事不要紧,拉关系最重要。古代提出很严肃的做人学问,被曲解为拉关系学问。整个社会弥漫着人情,导致法律、政策和制度形同虚设。

我的一个同学给我讲了其“熟人心态”:成人研究生入学考试,替考现象已成为公开的秘密。在2011年成人研究生外语考试时,某省教育厅为杜绝替考现象,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请中学教师监考,因为中学教师办事比较认真。二是持身份证提前录入本人的指纹,考试时验指纹进考场。中国人想舞弊的话是聪明绝顶,用假身份证、假指纹膜、熟人说情等办法,都能逃过先进设备的严格检查。但是,假的真不了,就看认真不认真。年龄大的和年龄小的能一样吗?进考场后,又抓出一百多个替考者。唯一一种情况抓不出来,就是熟人关系。有个老乡求他办这件事,他就给监考的同事说了,有熟人罩着,自然不会被抓出来。事后,他谈起这件事时说:“其实,我和那个老乡也不熟悉,也没有收礼。我觉得托人求到我了,不给办不好意思。我也知道这样做不对,但是脑子没有多想就这样做了。在西方,违反规定的事压根就不会张口,即使张口了也不会给办。咱们就这国情,谁也抵制不住。”

如果从制度上讲,制定的一套监考制度不能说不严密;如果从监管上讲,不能说行政部门不用心;从手段上讲,连先进的设备都用上了,不能说不到位。任何先进的设备和严格的制度,在中国人情面前都会失去效力。每个人都在渴望公平、愤恨不公,为了社会的公平,在此呼吁:别把朋友当成利用的工具,回归交友的本质,从每个人做起!

我们应该鼓励朋友交往,这样人们心灵的寂寞,可以多一条慰藉的渠道。古代提出了一些交友的原则: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君子之交淡如水。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人生乐在相知心,等等。

普希金认为,不论是多情诗句,漂亮的文章,还是闲暇的欢乐,什么都不能代替无比亲密的友谊。巴金说,友情在我过去的生活里就像一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使我的生存有了一点点光彩。谢觉哉则对一些交友方式提出了批评,三朋四友,吃喝玩乐,这叫做“酒肉朋友”,朋友相聚,不谈工作,不谈学习,不谈政治,只谈个人之间私利私愤的事,这叫做“群居终日,言不乃义”。

真正传承传统文化,就要理解交友的真谛:生活需要真正的朋友,也需要更多的熟人,是为了心灵的交流,学习工作获得帮助,自己的水平得到提升。为了让心灵得到慰藉,需要把好人情关、交友关、细节关。会友善一笑吗?

生活中的第三大群体就是公共圈,包括活动空间遇到的陌生人、共同生存在一个空间的人。我们如何对待公共空间里的“外人”呢?

对现代人的空间意识,也有人描述:一个人拎着一袋垃圾进了电梯,顺手就把垃圾撂在电梯的地板上。出电梯时忘记了,垃圾就留在了电梯里。甲看见了,心想:“这人把垃圾就扔在电梯里,什么素质!”乙也看见了,心想:“也许是忘记了吧,等他想起来了会回来取的。”丙也看见了,心想:“怎么就没个管事的人?物业只会拿钱不干活呀!”……就这样,那袋垃圾一直留在电梯里,直到臭气熏天。进电梯的人都掩住了自己的口鼻,但没有一个人扪心自问。①

中国人缺乏公共空间意识,是被广泛认同的。我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碍你啥事了,我跟你说话了?乘公共汽车排队,我挤不上去落在后面,你会下来让我上去吗?我就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了,这又不是你家,你管得着吗?我又不认识你,让我帮你,关我什么事,谁帮助我呢?马路中间虽有栏杆,我就敢跳过去,红灯我就敢闯,我不走捷径,累了,时间耽误了,你赔得起吗……

处理好自己与公共空间的关系,与共同活动空间的人和谐相处,维护共同的环境,能使所有人利益最大化,使大家共同享受美好。而中国人有两种思维是极不可取的,一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只管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天塌下来还有大个子顶着呢,与我何干。二是好人需要绝对无私,必须是“高大全”的形象。一说为公,就否定了私的存在,没有独立的主体。其实,公共空间是自我与大家共同拥有的,是自利与利他的统一体。维护公共空间,需要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需要共同生存在同一空间人的合作。美国学者库柏(Terry L。Cooper)认为,公共意识并非“期望公民变得无私并在行为上完全利他,但它确实意味着,公民有责任既要发现他们自己的个人利益,也要发现政治社群的利益,而对这一社群利益,他们负有契约性的自制的责任”。

不少人有这样的思维,社会都这样了,我去当好人,不是傻了吗?应该看到,社会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包括你在内的每个人都在为社会做着什么;也确实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包括你在内的每个人去努力改变。如果我们心中充满了阳光,自然而然由衷地想用阳光温暖别人;如果我们心中充满阴暗,内心的善良就会被黑暗遮挡。

每个人如何对待这个社会,影响着社会的风气。你可能一直抱怨别人的自私,因而自己不愿意做一些举手之劳的善事;你可能是社会的一个冷漠的旁观者,认为世界美与丑都与己无关,这样将永远体会不到大家庭的快乐。其实,每个人就是他人的环境,就是他人的镜子,就是他人的楷模,就是他人行动的引导者。社会是什么样,是每个人的行为造成的。共处一个空间的人对他人要求并不高,只是一个友善的微笑,问一声“你好”,让一下座位,拥挤时让别人先行,或者举手之劳对别人搀扶一把,人们就会感到人间的温暖。这不比挤着、喊着、吵着、骂着,最后还非得说一句“谁怕谁呀”,人们心里感觉更好吗?如果作为当代人,有自我而不滑向自我主义,由传统亲情的小爱转变为对生活在公共空间人的帮助,才不会感到社会的无助,才不会感到情感的孤独。不能摆脱传统宗族的狭隘,由小爱走向大爱,思想就停留在了小农社会。

忠君时代,人们津津乐道的都是帝王将相等显赫人物;毛泽东时代,到处充满着激情,让人们记住的是像黄继光、董存瑞、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英勇牺牲、大公无私的人民英雄;当下,感动我们的是最平凡却是最伟大的人物,如卖羊肉串的慈善家、最美的妈妈、最美女老师、最美的司机等,他们在追求自我中践行社会责任,在追求自利中奉献爱心,在平凡岗位中彰显伟大,在平常生活中阐释诚信。如果能够被生活中一件件平凡却是善良的举动所感动,就会积极向社会中处于危急和弱势的人伸出温暖之手。凡人、平凡、常人、平常,却孕育着时代的伟大精神,也给我们讲述着应如何处理自利与他利,公德与私德的关系。既然大家有缘共同生活在同一空间,就共同担当起责任,共同推动这个时代前进吧!

①转引自《读者》,2012年第16期,《电梯众生相》

安放心灵:让人感受到这里就是家

“官文化”的专制性沉淀为管理思维,让人们被迫附着在地域上;乡情不是对地域环境的认同,只是对认祖归宗的外延。让人们践行社会公德,需要唤起人们的地域归属感。

中国人的地域概念就是故乡。寻根、回归故里、叶落归根、穷家难舍、低头思故乡等,都表现出对故乡的归属感。这是因为几千年小农经济,人们基本固定在某一地域,在那里有更多的亲情,出外有一种漂泊之感。

中国的管理思维,在地域上也有所反映。从古代开始,就在居住地实行保甲制度:一般以十户为一甲,设立甲长,十甲为一保,设立保长,联保各户,实行连坐。在计划经济时代,社会治安良好,原因之一是对人口流动进行了严格的限制,无论出外办事、住招待所,都需要原居住地的组织开具证明,这实际上是对居民强制性的属地管理,可以称之为“被归属感”。现在连银行贷款,也实行联保制度,一户贷款,几户联保。

强制性的地域归属,能对维护治安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不一定让居民产生地域归属感。设想一下,如果一个地方能让居民自发地产生地域归属感,产生了热爱情结,一个城市该多么和谐。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建立,人们为了生计而奔波,走出故乡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哪里是我家?谁会关心我?如果人们对生活的地方没有归属感,不能安居乐业,就会出现浮躁和不安。现在高调喊出城镇化,没有农民工在城镇安居乐业,增强归属感,谈何城镇化?让人们有地域的归属感,成为新时期应该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能管出亲近感吗?

工作时间由单位管理,受劳动纪律约束,各国的管理制度虽然有差异,但基本类同。可是,八小时之外的居民生活,需要有人去管理吗?怎样管理呢?

1951年国庆典礼,毛主席看到市民队伍整齐有序地通过天安门城楼,不无感慨地对站在身旁的彭真同志说:“?

同类推荐
  • 有美一朵,向晚生香

    有美一朵,向晚生香

    完美收录《每一棵草都会开花》《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低到尘埃里的美好》《向着美好奔跑》等丁立梅经典散文和新作90篇丁立梅十年经典散文自选集,分为“黄裙子,绿帕子”“有一种爱叫相依为命”“一天就是一辈子”“小扇轻摇的时光”“有美一朵,向晚生香”“风过林梢”“当华美的叶片落尽”“花都开好了”等六辑,完美收录《每一棵草都会开花》《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低到尘埃里的美好》《向着美好奔跑》等丁立梅经典散文和新作90篇。书中文章连续十年被选作中考试题。
  • 既然爱情留不住

    既然爱情留不住

    "豆瓣超人气女作家刘小昭奉上的冬日暖心故事集,写给那些处在爱情、工作、生活的十字路口迷惘男女们。她的那些小小故事和桥段里,充满了清澈的领悟、和细微感动,总是这样真切地留在我们心间.对于爱情,刘小昭说:“要么别想,要么别放。”每次想发吵架脾气的时候,想想小昭说的:“一辈子那么长啊……遇上个喜欢的有多不容易,对他好还来不及, 怎么能忍心说恶毒的话做让对方伤心的事呢?”说到爱情的失去,她说“最难过的甚至不是分手,因为人和人的缘分有时真的不能强求,而是那些想做却没有来得及为对方做的事情……想想就难过。很多时候我们遗憾的是:我再也没有机会对你好了。”
  • 青春1968

    青春1968

    到目前为止,这是我接触的知青题材作品中史料容量、思想深度、作者评述最具历史价值的作品。翻开这部书,犹如推开一道沉重的历史之门,扑面而来的,却是豪情满怀的鲜活人生:纯真的理想,没有墓碑的爱情和生命,以及柔韧亮丽的人性之花……北大荒知青们可歌可泣的真实故事,读来无不为之动容。我们可以看看来自国内外的一些评论——美国的《世界日报》在报道中说:“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中国有2000万城市青年奔赴农村边疆,这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一幕,在作家出版社出版的贾宏图最新长篇纪实文学《我们的故事》中,完全呈现。”
  • 命运的档案

    命运的档案

    我们也受过伤,流过血,而依然没有停止脚步。因为,前面也在催促我们,呼唤我们……这套丛书的作者在人生的道路上跋涉,也在文艺的领城里跋涉。文艺领域中的跋涉也正是人生道路上跋涉的另一种形式的体现。在他们的著作中,抒发了对生活的爱憎和追求,也表现了对文艺的感受和体会,风格各异,而同有真诚的心。
  • 绿原笔谈

    绿原笔谈

    本书收录了《回族文学民族特点初探》、《新时期回族文学的发展》、《回族文学与回族文化传统》、《当代回族小说创作论》、《回族文学的自觉与发展》等文章。
热门推荐
  • 恶魔校草的调皮丫头

    恶魔校草的调皮丫头

    “以兮,以后我要你当我老婆!”夜煜注目着安以兮说“煜哥哥,你不可以反悔的哦。”安以兮眨着那如夜空般名亮的眼睛。“以兮,我什么时候骗过你?”夜煜反问。“煜哥哥从不骗我!”安以兮天真的说。
  • 剑神纵横天下

    剑神纵横天下

    少年青叶本是阳城县一介书生,在其母病故之时,偶然获得仙界剑神传承,踏上了修仙封神的道路……
  • 蜀山传之观星亭

    蜀山传之观星亭

    我不过是趁着假期出来转转而已,不成想……
  • 鬼术门

    鬼术门

    姥爷带着一本《鬼术录》隐居莫家沟…可谁曾会想到?那一年,莫家坟地发生尸变,姥爷为了族人,不得不做一件惹众怒的事。也在那一年,姥爷死了。我…也被姥爷的族人赶出了莫家沟,从此开始了我的灵异生活。
  • 镜中明月

    镜中明月

    仆人般的生活结束,修炼的时刻到来。奇怪的梦改变了自己的生活,生活变得异常可怕。明明答案近在眼前,却又那么遥远。我快坚持不了了……
  • 甲铁城的卡巴内瑞2

    甲铁城的卡巴内瑞2

    将军已死,天皇万岁。恐怖的真正不是卡巴内,而是人心...卡巴内的存在并非偶然,而是交织着血泪的阴谋。
  • 都市魔帝归来

    都市魔帝归来

    前言:据说在上古洪荒时代就成就了一代仙帝的景皇和柳随风在仙界安逸了太久,柳随风走错一步遭奸人算计,中了毒,而公孙昊则是直接自爆,两个人在仙界展开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屠杀,最后两人筋疲力尽之时鸿钧道人出手将两个打破仙界平衡的家伙打入六道轮回,等待的却是两个人强势的回归,从一个菜鸟一步一步回归仙界报了仇,又血闯神界,杀到圣界,最后大战外族魔神,然后隐居人间过着潇洒的神仙生活。
  • 九世轮回异界纵横

    九世轮回异界纵横

    九世轮回,一生一只为渡一劫,九重劫后觉醒九世记忆,异界任纵横。
  • 战与歌

    战与歌

    他苦读十余载,志在文冠天下,而他却执念入骨,欲战这天,他是谁?他又是谁?文与武的完美契合,战与歌的激情四射,恰是战天的世界!
  • 霸道节奏王子

    霸道节奏王子

    一段QQ炫舞带来的一切有家族的挚爱和久伴有游戏的懊悔一段舞蹈游戏的霸道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