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17300000035

第35章 我们该怎么做认识自我……(9)

目标不明确会使人见异思迁,在患得患失中感到苦闷。人有时候感觉到很烦恼,原因之一,什么都想得,什么都想要,但并不知道自己真正要什么、追求什么、达到什么目标。当别人通过努力收获时,自己因羡慕或嫉妒而觉得不舒服,心理不平衡。在攀比着——为什么好事属于他呢?在期望着——这样的好事什么时候会轮到我呢?在苦恼着——我的人生之路为什么就这么难呢?在思索着——我应该走什么样的人生路呢?可是,不少人到了生命的终结,也不知道自己究竟需要什么。想有追求而找不到目标的人,常常内心纠结、徘徊甚至痛苦。

目标不合实际会使人失去自信,感受到没有希望和光明。有的人活在梦想里。虽然有了自己的目标,但是,自己力不能及,或者根本不可能实现。他生活在童年时代的幻想之中,沉浸在虚无缥缈的目标之中,一旦梦醒,发现万事皆空,就会对自我否定,陷入到无穷的失落之中。还常说,给我个总理也能干。这些人说话时在梦中,等醒来后就会发现,真给个总理的职位,还真的干不了。没有脚踏实地,就没有现实的人生。

目标是旗帜,能够让人提振精神,增强凝聚力。我小时候,正处于“文革”后期,讲究大年初一开门红到田地里劳动,而且每个生产队在劳动时还要插上红旗,不理解;看战争影片,发起总攻时要扛着红旗,不理解;每个国家都有国旗,国民们爱之护之如生命,不理解。现在明白了,旗帜的作用起到凝聚人心、激励斗志、振奋精神的目的。一个人如果确定了正确的目标,就像一面旗帜,时刻在激发着自己朝着目标前进。

目标是灯塔,是路线图,能够让人看清方向、看到希望,吸引着人们努力前行。何去何从,何作何为,不断地困扰着人们。人在十字路口时,总觉得迷茫,有时不知道该割舍什么,有时不知道该朝哪个方向走,有时候甚至不知道该不该向前走。当我们迈开第一步之前,需要知道走什么样的路。既然选择了走自己的路,就不要顾及别人怎么说。如果不知道自己要走什么路,人生就会陷入盲从状态。有了人生的目标,就会根据实现目标的要求,选择自己的路。这样人活得就会很清楚,也会知道自己经历了一程,下一个目的地是哪儿。

信念是行动的动力

居里夫人的父亲早年曾在圣彼得堡大学攻读物理学。父亲对科学知识如饥似渴的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也深深地熏陶着小玛丽。她从小就十分喜爱父亲实验室中的各种仪器,长大后她又读了许多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更使她充满幻想,她急切地渴望到科学世界探索。用她自己的话说:“我要把人生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这是为了热爱而选择的虽是艰苦却不悔的人生之路。

1973年,比尔·盖茨进入哈佛大学法律系。原本他应该在1977年毕业,但是在1975年,也就是他大学三年级时,盖茨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辍学创业!盖茨和好友保罗·艾伦成立了一家电脑公司,即后来的软件巨头微软公司。“我很珍惜我的大学时代,而且在许多方面,我后悔离校。我之所以辍学,只因为我当时有个理想——创立第一家微电脑软体公司——而那理想不能耽误。”创业的理想,让他坚定地选择了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

1952年12月,年仅二十一岁的史来贺当选为刘庄村党支部书记,挑起了带领全村人治穷致富的重担。从担任支书的那天起他就立下誓言:“跟党走,拔掉穷根,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从1953年开始,史来贺带领刘庄人车推、肩挑、人抬,起岗填沟,拉沙盖碱,用了整整二十年,把刘庄周围七百五十多块凹凸不平的“盐碱洼”“蛤蟆窝”荒地改造成了现代化农业园区。他潜心研究棉花种植经验,使皮棉平均亩产量达到当时全国平均产量的三倍,刘庄也因此一跃成为全国的先进典型。信仰,支撑着他走完了一生的路。

居里夫人因热爱而献身科学研究,比尔·盖茨为发挥自己的特长而有了创业的理想,史来贺没有个人的梦想却有让乡亲们富裕起来的信仰。他们不同的人生之路,却阐释了共同的人生哲理:不管什么身份,从事什么职业,都是靠着自己的信念支撑着,一直向前走。没有坚定的信念,就不会有支撑前进的动力。

走人间正道需耐力

我查阅中西方名人传记时发现,西方人的资料,多是个人的成长历程,能看到一个完整的个人奋斗史。从他们的资料中,可以看到每个人的个性如何、受谁的影响、思想是怎么形成的、成就是如何取得的。可是,我翻阅中国人的资料时却发现,个人的思想不明确,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特征倒是十分明显。由此可见,西方人看重个人成就,中国人看重社会成就。中国人的人生目标,多与社会目标联系在一起的。西方的人生之路是不同的个体在天空中闪耀,不断变换着历史的时空;中国的人生之路则是在历史的漫漫长路上的接力赛,昨天的人为了今天,今天的人为了明天。

时代发展到了今天,当中国人解决了吃饭问题之后,有了时间和精力为自己活着,却不知道自己究竟要什么。其实,中国人受社会价值观的影响,都想有所作为,却不知道怎么做才是有意义的;中国人又受宗族观念的影响,陷入狭隘的小圈子里,又在追逐着现实利益。矛盾之中,感到很郁闷。世间人生之路有好多,如果归纳起来,世间大致有两种人四条路可供选择:两种人是现实中人和理想中人。四条路可分述如下:

普通民众的现实之路:一生围绕着为长辈养老送终,为后代奋斗终生而不畏艰难地活着,很少为自己活,所以很少有自己的人生目标,或者说是,中国人的目标是为了自己的家族一代一代地生生不息,且梦想着有朝一日兴旺发达。英国人与在伦敦定居的中国医生有一段这样的对话:英国人问,你喜欢伦敦吗?中国医生回答:不喜欢。英国人十分吃惊地问:你为什么要来伦敦?中国医生回答:为了儿子在这里读高中,能够比较容易地上剑桥大学。英国人无论如何也不会理解中国人会这样做,为什么会为儿子干自己不喜欢的事呢?

社会上层人的现实之路:人们在狂热地追求着名与利,以为得到了这些,就成了上等人,其实仍在走着现实之路,与普通民众的现实生活追求一样,脱不了凡尘。正如一个老掉牙的故事所讲的:和尚站在高处,指着路上的芸芸众生说:忙碌的人海中,只有两个人,一个为名,一个为利。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几千年普通的中国人,追求利和名,是为了有条件活着和有尊严活着。现实之人追求着金钱、社会地位、知名度等,什么都想得到。这似乎是人生的目标,其实是没有个人的目标,只是别人眼中的目标,是世俗的目标。真正的自我,应该在人生短暂的经历中,把自己的特长、潜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张扬自我的个性。

有一种理想主义者,是艰难地寻找着社会之“道”。李叔同变成弘一法师的经历,就是寻道的过程。李叔同,出家后法号弘一法师,清朝人,是卓越的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甚至说是一名纯粹的佛教大家。作为“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他把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致,“朴拙圆满,浑若天成”。李叔同一生六十三年,在俗三十九年,在佛二十四年。其生其死都充满诗意和神秘色彩,仿佛一切都是事先设计好的,又仿佛是演完了一场人生大戏,在人们还没有品出韵味的时候,便匆匆卸妆收场,留下万千遗憾。观其一生,半为艺术,半为佛。其一生光明磊落,潇洒飘逸,道德文章,高山仰止。丰子恺说:“我以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就是宗教。‘人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三层楼。弘一法师是一层一层走上去的。弘一法师的‘人生欲’非常强!他做人一定要做得彻底。他早年对母尽孝,对妻子尽爱,安住在第一层楼中。中年专心研究学术,发挥多方面的天才,便是迁居二层楼了。强大的‘人生欲’不能使他满足于二层楼,于是爬上三层楼去,做和尚,修净土,研戒律,这是当然的事,毫不足怪的。”弘一法师的精神几乎可以与“神圣”二字相提并论,是求真、求善、求美的一生,是心灵和精神探险的一生。历史上类似于李叔同的不乏其人,刘勰、屈大均、王国维……不胜枚举。文化铸造心态,李叔同的殉道精神,一定程度上是中国爱国知识分子的一个缩影。

还有一种理想主义者,是为了实现社会的理想目标而不懈地努力。近现代仁人志士的理想之路,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复兴之路。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基础上,人们已经认清了社会发展的方向,于是有一大批为国家和民族而牺牲的烈士,他们追求着中国能够成为一个理想的社会,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为后人指引着前行的方向,这样的人的梦想通过后人得以实现,后人也永远不会忘记他们。正如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所题写的,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选择了社会理想之路,需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贫、耐得住艰辛、耐得住痛苦。有着社会理想的人,不分时代、不论职务、不看地位,只要为社会做出了贡献,一样让人们景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就是靠着有共同信仰的人,将历史推向未来。如史来贺作为一名农民,他的人生目标,与刘庄的兴衰是紧密相连的。史来贺走出了一条自己的理想之路——让刘庄的老百姓富裕起来。看来,只要为社会做点事的人,人们就会永远怀念他。有多少位高权重的人,红极一时,就是没有为社会做点事,人生也只是草木一秋。

身处疯狂利益追逐时代,社会在不断地叩问着我们每个人: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人生之路?我们心灵的归宿在哪里?两种人生四条路,等待着人们做出选择。

同类推荐
  • 过去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过去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过去集:郁达夫作品精选》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过去集——郁达夫作品精选》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季羡林散文精选(典藏本)

    季羡林散文精选(典藏本)

    学贯中西的季羡林先生的也是散文大家。他在70余年的时间里,笔耕不辍,写出了大量的优秀散文。这些散文,淳朴、隽永、评议、深邃,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本书精选季先生的62篇散文精品,都由季先生生前亲自选定。这些散文,无论咏物、忆旧,还是叙事、写景,均表现出了作者观察事物、认识世事的独特眼光和深刻思想,抒发了作者的真情实感,给人以深刻启迪。
  • 名家经典散文选: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包括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 《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情动于心中·抒情卷》 《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闲情说理趣·随笔卷》 《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宏论博天下·议论卷》共8册。本套散文所选文章除了当代我国的名家精品之外,还选择了一些当代外国名家经典散文,诸如法国作家雨果、大仲马,英国哲学家罗素,印度文豪泰戈尔等。这些中外文学大家的作品,知识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开阔眼界、提升素养都有极大的帮助。这些散文大多以一种轻松随意的文笔,朴实自然地展现出了名家散文的基本状况,并以这些名家生卒时间为顺序进行编排,充分体现了这些名家散文的个性魅力和风格特色。
  • 卡夫卡艺术世界的图式

    卡夫卡艺术世界的图式

    本书是2008年浙江省社科规划后期资助项目,将卡夫卡的文本世界及其背后的隐在世界作为主要考察对象,研究其“迷宫”式的形态,人的经验世界如何得到展现,拼贴与变形,以及这种变形的意义,从中体现卡夫卡对人与世界的命运、对文学艺术的功能的思考。
  • 悠悠我心

    悠悠我心

    本书收录了作者数十年在全国各大报刊发表的各类作品,主要辑录了作者从事新闻出版行业以来的诗歌、散文、小小说、文艺评论、新闻作品等。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包括作者对人生和生活的态度和感悟,宁夏的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状况等。
热门推荐
  • 寒雪声

    寒雪声

    被挚爱之人所害的他,体化魂元,坠入人魔两界,寄体的魔佛,破碎的盘古之泪,陨落的星源,又会掀起何等风云。莽莽江湖,最终是佛渡世人,还是魔覆天下。
  • 七班外传

    七班外传

    《七班外传》一位喜欢孩子的老师;一群追求个性的学生;一个快乐团结的班级;一方多姿多彩的校园。
  • 互联网式国漫

    互联网式国漫

    如果说,美漫是好莱坞工业化的结晶,日漫则是与电视端相连的结果,而国漫既没有工业化,也没有电视平台,也只剩下互联网这个突破口了【临晨是学生党,更新不保证!】
  • 王俊凯:红尘客栈

    王俊凯:红尘客栈

    据说去了红尘客栈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梦中情人。
  • 神谕:灭

    神谕:灭

    在这片古老的大陆,散落着六张保存有神皇科尔的力量的卡片,他们被称作神谕,是神皇科尔留下的遗嘱。传说神族每五百年就会遭遇一次浩劫,而神皇科尔为了让神族渡过难关,会把自己的力量给予每五百年出现一次的神谕之子,而神谕之子,则是神族度过难关的希望!这只是一部由血与泪,卡片与魔法,命运与抉择构成的史诗!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喜欢并不是爱

    喜欢并不是爱

    爱与喜欢不同,爱一个人可以为其付出所有,包括生命,喜欢,只能代表并不讨厌。所以你爱了,就请深爱,如若不爱了,那么请你离开。
  • 穿越富贵小丫鬟

    穿越富贵小丫鬟

    她怒于丈夫和朋友的隐瞒与背叛,毫不犹豫选择离开。迷茫的穿越她成了与妹妹相依为命的丫鬟,却点燃起事业奋斗的心!她可是21世纪出名的西点师啊,赚钱开店泡帅哥,她发誓要扭转身份!上天有眼一个妖孽丢到了她的眼前,既能么么哒,又能啪啪啪,看他这么能干那就勉为其难拐过来当老公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妇科百辩

    妇科百辩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最后一个盎格鲁人

    最后一个盎格鲁人

    这是一个人类与魔物争夺世界的故事,从上古延续到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