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而言之,此时的希特勒是很纠结很郁闷的。他一方面积极地想对苏联诉诸武力,一方面又不得不对付英国的不妥协。
可是,希特勒对入侵英国的行动一点儿都提不起兴趣。7月16日,希特勒接受了约德尔草拟的入侵英国的战争计划,他冷淡地说:“如果需要,就执行。”一副爱理不理的态度。
最初,这个作战行动的代号被命名为“狮子”,不久又改名为“海狮”。其实呢,这个代号取得并不高明,因为即便是最菜鸟的特工也会看出,这里的“狮子”是指英国皇室的标记——从金雀花王朝到都铎王朝,狮子就已经成为英国皇室盾徽上的标记。
但是,负责设计代号的约德尔却显示一点儿也不含蓄——他设计的代号总是把一些秘密军事行动搞得毫无秘密可言。
不过话说回来,保密也是徒劳,丘吉尔早就在磨刀了。
搞笑的是,这个所谓的“海狮计划”在陆军的将军们眼中,就好像是去英国旅游一般——由于近来的胜利,将军们都很乐观,他们争先恐后地抢夺英国最有利的进攻阵地。陆军统帅部的老先生们个个激动万分,指着英国地图,七嘴八舌地说:“这里,这是你的。伦敦,那是我的。”
对于陆军这种轻率的态度,海军元帅雷德尔感到十分震惊。他深知,由海路登陆的方式,德国陆军从未训练过。而那些陆军老先生呢,总把事情想得过于简单,这些旱鸭子仅仅把“海狮”看做是一次渡河行动,一次像强渡马斯河的行动——只不过这条河宽一些罢了。
雷德尔后来写道:“他们似乎不懂,想要渡过40多公里、而且通常还是白浪滔天的英吉利海峡,与攻过2公里多宽的莱茵河,或攻过1公里多宽的维斯杜河,有天壤之别。”
于是,这位海军元帅提出了反对意见——“海狮计划”行不通。他强调:“在德国水域撤走1000艘驳船用于军事,会使大部分工业瘫痪。”
可是,这句话却让众将领把雷德尔鄙视到了极点——骗谁呢,谁不知道现在德国工业大部分都在生产商业用品,并且还是奢侈的豪华用品(纳粹的哲学观是:“高等物质生活才是民族活力的体现。”这话是戈林提出来的)。
不管怎么说,雷德尔现在成了焦点人物。因为,在整个第三帝国高层,就他一个人提出反对意见。并且,让他悲愤的是,陆军一点儿都不替他的海军着想。譬如,“海狮计划”最最关键的步骤是:让海军维持一条320公里宽的海上走廊,以便25万陆军士兵摆渡英吉利海峡。要确保这一点,就必须在突击部队的东西两翼部署大面积的雷区,以阻止皇家海军的有效进攻。
换句话说,德国海军必须在320公里宽的走廊两边布上水雷,让英国舰队不敢轻易靠近,而德国军舰则在走廊内来回巡弋,掩护陆军登陆。
这个计划看上去是挺不错,可是,德国海军哪来这么多战舰?在挪威一役中受损后,雷德尔手中可供作战的只剩下48艘快艇、1艘重巡洋舰、4艘驱逐舰、3艘鱼雷艇——剩下的几艘大型战舰不是在修理厂,便是还在建造中。
在一次希特勒主持的最高军事会议上,雷德尔就这样反问那些陆军将领:“这样一支弱不禁风的舰队如何抵挡得住英国的皇家海军呢?”不料,雷德尔这番话倒把一旁的希特勒给听郁闷了。“我们的小海军呀!”希特勒满腹惆怅地叹息道,“只有敌人的15%,15%!”
雷德尔的悲观论调,让陆军将领们气馁到了极点。当然了,根据笔者的分析,雷德尔元帅也有自己的小算盘——他可不愿为了所谓的“海狮计划”而拼光了自己的海军,挪威之战的损失已经够让他心惊胆战了。
希特勒总是在这种时候出来作裁定的——希特勒建议,战线将比原定的缩短一些,把滩头阵地缩短至90公里。
对于这个折中的建议,雷德尔回答得倒挺干脆,他答道:“保护90公里宽的滩头阵地应该没有问题。”
可是这一次,陆军将领们又不同意了。哈尔德直截了当地反驳说:“90公里太窄,登陆部队无法展开,这等于是把陆军直接送进绞肉机!”
事已至此,问题终于变得复杂化了。320公里,海军表示太宽,掩护不了;90公里陆军又嫌太窄,无法有效登陆作战……
终归还是那位大腹便便的戈林元帅最为洒脱——他总是能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及时现身。
这一次,也不例外。
就在陆军和海军互相踢皮球的时候,戈林兴高采烈地跳了出来,胸脯拍得震天响,他向大家保证说,他愿意接受这份重担。他承诺:仅凭德国空军的力量就能彻底摧毁英国南部的所有港口,以及英国皇家空军。
戈林这个牛皮可算吹破天了,他的空军能同时摧毁英国空军和海军?
不管怎么说,这个艰巨的任务总算有人自觉自愿跑出来承担了。陆军统帅部的老先生们很高兴,也不考虑戈林胖子的话究竟有多少含金量。他们一致表示,同意帝国元帅的主张,即:在登陆作战打响之前,德国空军必须先削弱英国空军的战斗力,控制登陆区域内的制空权。
很高明啊,陆军将领们把责任一股脑儿地扔给了空军——反正戈林是自愿的,不扔白不扔嘛。
同时,戈林热心的建议也获得了雷德尔的大力支持。因为雷德尔考虑的是:如果德国空军没能击败皇家空军,那么德军就不会从海上入侵,而德国海军也不必用所剩的力量,去与强大的皇家海军火拼了。反之,如果皇家空军被击溃,海路登陆开始,希特勒就会担任最高指挥。这样,胜利了,自己也可以跟着沾沾光;打输了嘛,那自然全是希特勒的责任,与我雷德尔无关。
好了,就这么着吧,其乐融融的德国三军一拍即合,最后作出以下决定——消灭英国空军之日,即为登陆之时。
当这场三军首脑会议结束之后,那位信心十足的勃劳希契元帅便急急忙忙乘坐飞机返回了设在巴黎的指挥部,着手他的入侵计划去了。临走的时候,他还不忘记对雷德尔喊道:“嘿,亲爱的埃里希,我们伦敦再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