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10800000024

第24章 谁是李白生前第一粉丝?

作为生前即享有盛名的诗人,李白自然是拥有众多粉丝的。1200多年来,李白的诗歌受到无数读者的喜爱,粉丝前赴后继,代代相传。不过,这里要说的只是,李白生前,有哪些粉丝,谁是最懂李白、最有功于李白的粉丝。

李白生前的粉丝,有文献可考的,主要有这样几位:吴筠、贺知章、杜甫、任华、魏颢、殷璠、李阳冰等。

吴筠是一个头脑聪明、性情高洁之人,因为没能考上进士,入嵩山拜师学道,后来成为唐代有名的道士。新旧《唐书》李白传均记载,天宝初年,李白南游会稽(今绍兴),跟吴筠结识并且一起隐居过一段时间。不用说,除了对道教的共同信仰,他们也是互相酬唱的诗友。后来,吴筠受唐玄宗的召见进京,向唐玄宗举荐了李白。因此,李白也紧跟着到了当时的首都长安。虽然到达长安之后,李白似乎并未立即受到唐玄宗的接见和赏识,但是,有一个事实是无法抹杀的,即,吴筠是最早向朝廷推荐李白的人。

贺知章对李白的赞赏,传为千古佳话。孟棨《本事诗·高逸》记载,李白初到长安,住在旅馆里(据李白本人所言,跟贺知章初次相见是在长安紫极宫),当时做着秘书监的贺知章因为听说过李白的诗名,主动拜访。见面之后,先是欣赏李白的相貌,在读到李白《蜀道难》一诗时,更是一边朗读,一边赞不绝口,当时就称李白为“谪仙”。可能是因为身上带钱不多,贺知章当时就解下身上佩带的金龟,换了酒跟李白痛饮一场。贺知章的延誉,奠定了李白著名诗人的地位。李白心里对贺知章无疑是怀有深深的感激之情的。贺知章死后,李白一次饮酒之际,忽然回忆起当年跟贺知章相见、贺知章称其为谪仙人并解下金龟换酒的往事,感慨系之,写下了《对酒忆贺监二首》,“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念此杳如梦,凄然伤我情”,感情是很深的。

任华何许人,现存文献没有像样的记载。从他两首分赠李白杜甫的长篇杂言诗中,我们知道他是李白杜甫的超级粉丝,也是当时一位小有名气的诗人。任华在《杂言寄李白》一诗中,对李白推崇备至,称赞李白诗文“能奔逸气,高耸高格,清人心神,惊人魂魄”。在评点李白几首佳作、叙述李白诗文对皇帝宫女的影响之后,也说了自己对李白的仰慕和千里追随情形,为自己没能遇到李白深深抱憾。

魏颢,起初名万,后来一度改名为炎。现在我们既可以看到李白赠魏颢的诗《送王屋山人还王屋》,也可以看到魏颢撰写的《金陵酬李翰林谪仙子》和《李翰林集序》。李白赠诗序中交代了魏颢追寻李白踪迹的情形:“王屋山人魏万,云自嵩宋沿吴相访。数千里不遇,乘兴游台越。经永嘉,观谢公石门。后于广陵相见。”诗中也有“访我三千里”的句子。魏颢在《金陵酬李翰林谪仙子》和《李翰林集序》中,也叙述了自己追寻李白踪迹的情况。在交通那么不发达的唐代,如此追寻一个明星诗人,其疯狂程度,非今天一般明星粉丝所可同日而语。

殷璠,是唐代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和诗选专家,著名的唐人选唐诗本子《河岳英灵集》就是他编辑的。殷璠称赞李白诗文“率皆纵逸”,对《蜀道难》等篇尤其推崇,“至如《蜀道难》等篇,可谓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其体调也”。

李阳冰,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也是李白的族叔。李阳冰担任当涂县令期间,不但接待了落魄的晚年李白,生养死葬,还替李白完成了其诗集《草堂集》的编辑工作。《草堂集叙》中,李阳冰对李白的为人和诗文作了极高的评价:“不读非圣之书,耻为《郑》、《卫》之作,故其言多似天仙之辞。凡所著述,言多讽兴,自三代已来,《风》、《骚》之后,驰驱屈、宋,鞭挞扬、马,千载独步,唯公一人。”

相比之下,我认为,小李白11岁的一位诗人,堪称李白生前第一大粉丝兼功臣。他就是诗圣杜甫。杜甫现存作品中,一共有15首写到李白,其中10首是专门写李白的。这些诗歌中,满是杜甫对李白的思念、关心和赞美。其中赞美之语,如: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饮中八仙歌》)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与李十二白寻范十隐居》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春日忆李白》)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不见》)

毫无疑问,这些诗句都是唐代以来对李白人格形象和诗歌艺术最生动传神的描写和归纳。辅以杜甫本人的诗名,它们对李白形象的塑造和诗歌的传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不难想象,倘若没有杜甫,没有杜甫的这些诗句,没有杜甫“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不见》)的极力回护,李白的形象未必有今天这般鲜明,生动,可爱。因此,我认为,喜爱李白及其诗歌的读者,都应该对杜甫心怀敬意。

同类推荐
  • 名家雅谈:文化名家读史录

    名家雅谈:文化名家读史录

    本书精挑细选了30多位现当代知名作家的谈史散文,包括《漫谈皇帝》、《黄帝不死》、《挥手之间》、《天津香港的相通命运》、《匹夫董卓》、《读布哈林遗嘱》等文章。
  •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诗歌精粹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诗歌精粹

    电影、诗歌、国学、西学、美术、文学、音乐、处世。从浩如烟海的这些人文艺术作品中,作者用精炼、经典的标准,以青少年的角度,拣选出一篇篇美文、一幅幅名画、一部部佳作、一首首名曲。集成使人终生受益的5个单册,另以代表中华智慧的诸子百家与充满哲理的西方先贤大师名言名篇编辑成《国学精粹》、 《西学精粹》,这既是了解学习人类人文艺术的上佳之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家藏书籍。
  • 莎士比亚情诗录

    莎士比亚情诗录

    本书收录了《罗密欧与朱丽叶》、《十四行诗集》、《莎士比亚全集》等书中的情诗录百余篇。书后还附有莎士比亚年谱。
  • 杜牧诗选

    杜牧诗选

    《杜牧诗选》: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传统最深厚、最具魅力的形式之一,由于它充分体现了汉语的特点,兼具文学性与音乐性两大艺术特质,以简约的形式蕴涵了丰厚的韵味,所以一直受到作者与读者的青睐,其粹参与的广泛程度是其他形式难以比拟的。时至今日,诗词在海内外仍拥有大批爱好者:自发成立的众多业余创作团体,大量的相关读物,为数众多的诗词网站,无一不在昭示着这种古典形式在新时代的强大生命力。
  • 公安卫士的情怀

    公安卫士的情怀

    王华聪是红土地上公安战线的一名领导干部。他异常勤勉,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牵手缪斯,用心情浸染文字,写下与发表的诗词作品达300余首之多。
热门推荐
  • 天降至尊

    天降至尊

    这是一个新奇无比的世界,这里有各种各样的创生兽,各种各样新奇的兵器,各种各样独特好玩的创生术。只要创生之力在身,便似成为了远古众神般的存在,捏土造人?七十二变?人兽合体?恐怕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 唯卿不负

    唯卿不负

    爱情是什么?这是困扰陈影的一个问题,曾经她因为一段情伤远走他乡六年爱情是陈影。这似乎是顾离这六年来一直都认定的事实他们曾经缺少了一个开始的时机,当命运让他们再次相遇,顾离又是否还是能坚守他认定的爱情呢?陈影是否能够等来她的命中注定呢?尽请期待
  • 会有天使替我爱你

    会有天使替我爱你

    (作者明晓溪)小米因为死去男友的心脏移植给了另外一个男孩而转学来到了他所在的学校,这个男孩——尹堂曜同明晓溪所有小说中的男主角一样,高大英俊,家境优越,帅且酷……小米用尽一切办法去接近尹堂曜,替他写作业、跑1500米……终于,尹堂曜接受了小米并开始同她交往,但有一天,小米突然发现,他死去男友的心脏其实并没有移植到尹堂曜的身上……而尹堂曜也发现了小米接近他的真实目的……
  • 枯叶城

    枯叶城

    魔君来袭,异源侵略,世界崩塌,人类只剩最后一座城。在面对强大力量压制下的人类社会,是放弃抵抗还是顽强一搏?魔君是否能战胜人类统治世界,处于两者之间的魔孓又会站到哪一边的阵营?阴谋,暗杀,背叛,此起彼伏在上演,最后谁能站在至高点面对魔帝的威胁,一切答案尽在——枯叶城。
  • 嫡女涅槃:一品妖妃倾国色

    嫡女涅槃:一品妖妃倾国色

    夜黑风高杀人夜。慕凌曦刚准备干坏事,结果发现敌人已经躺尸,身边还多了个不该出现的人。某人邪魅一笑:“娘子,敌人已死,该干正事了。”“等等,我什么时候答应嫁你了。”“说,你想嫁谁,我马上灭他全家。”“……”“为防万一,我们马上去洞房。”“……”前世,她善良无争,却凄惨而死。今生,她重活一世,再回最初之时。欺负她的奴才,不得好死。陷害她的姐妹,不得善终。欺我、恨我、毒我之人;我杀你、灭你、踩你,让你永不翻身……
  • 仙界凌云

    仙界凌云

    他是个单纯善良的男孩。由于他的单纯善良却成为所有人的羞辱和嘲讽的对象。他对这些充满了怨恨和绝望,他绝望的望着蔚蓝色的星空,为什么所有人都讽刺我和羞辱我?为什么?心里不断对自己说我要变强,他想要的一切奇迹般的发生了。一道七彩光柱从天而降,将男孩包裹在其中,男孩感觉越来越累便昏迷了过去,醒来发现在自己穿越到了未知的世界。他在这个世界学会了修仙之道,从此踏上异界巅峰强者之路,飞月成仙,成为三界霸主。
  • 譬如梦一场

    譬如梦一场

    你看着我,催人泪下。
  • 爱魂

    爱魂

    只是想让大家看看我的生活,其实养个妹妹不难,可加上个外星怪力妹妹呢?加个变态发小呢?加个傲娇副会长大人呢?加个超s会长大人呢?加个酒鬼老师呢?加个没有感情的小白脸呢?NO!!!
  • 辰龙肃汪马

    辰龙肃汪马

    她,一个因为小时候而选择复仇的恶魔。而他因为家境也有属于他的责任,他们之间会有怎样的故事那?
  • 民间原型与新时期以来的小说创作

    民间原型与新时期以来的小说创作

    本书在神话相对贫弱,民间故事、传说十分富有的汉语言文化背景下,从中国立场出发,把建立在丰富神话谱系基础上的西方“原型理论”与中国经验联系起来,从中国民间故事、传说中发现“原型”在新时期以来小说中的呈现方式,深入地说明了新时期文学与本土民间文化的关系,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