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一种擅长“表面功夫”的动物,学习反向侦错的方式,装疯卖傻一番,测测各方的玄虚,或许更能诱引出事实的真象。
置身不确定的情境,往往让人焦虑、犹豫,不知如何是好,尤其是遇到涉及自身利害的事情,更是令人坐立难安。偏偏人生的历程当中,会碰到的不确定情境,无所不在。
有些情境真假虚实不难判断,让人胸有成竹,至少知所应对。
有些情境,不易辨明,如果本身又是当事人,想要开门见山、直截了当问个清楚,又不恰当。这个时候,如何在不动声色,又不致于弄巧成拙的情况之下,去掌握不确定情境的关键因素,就需要一些应对的技巧了。
以下,便是一个不错的妙招。
楚成王将商臣立为太子之后,有些后悔,想要废掉他,所以就着手秘密征询各方意见,准备另立公子职来取代他。
关系着未来王位继承与否,这对商臣而言,是何等的大事!当他得到消息后,心中非常紧张,但又不知道消息是真是假,于是就跑去请教他的老师潘崇,问他有没有办法,可以判断消息的真假。
潘崇想了一下,便说:“我看,你到大臣江那里去走一趟,送给他一样他平常不喜欢的东西做为礼物,而且举止上要轻浮一些,不要太恭敬,看看他有什么反应。”
商臣就照着潘崇的建议,来到了江的官署,无厘头地送了礼,让江顿时之间,觉得真是莫名其妙,本来还想行礼如仪,寒暄几句,但接下来,看见商臣举止轻浮,一副玩世不恭的态度,立刻按捺不住脾气,气呼呼地说:“你这不成材的臭小子,看来君王想要废掉你,并不冤枉你,我看另立公子职,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商臣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后,脸色不禁一沈,却又不得不带着沉重而又落寞的心情离去。
在这个故事中,商臣隐约知道自己的太子地位不保之后,由于自己是当事人,当然不方便冒冒失失地跑去问个明白。何况,在权位的争战当中,即使亲自去问,不但问不出个所以然来,而且,只会增添问题的复杂性,更可能将没的事弄假成真,所以,只能求助于他人。
而潘崇知道江身处权力核心,必然知道宫闱内部的决策动态,同时也深深了解喜怒形于色,又是个大嘴巴的个性。因此要商臣装胡涂,以逆向操作的方式,去探探口风,以便了解传闻的蛛丝马迹。想不到,不但找对了人,也找对方法,答案马上就浮现出来。
潘崇这一着“装胡涂,问前途”的方法,当然是应世的高招。
人是一种擅长“表面功夫”的动物。任何权力斗争场上,大家高来高去,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想要洞悉对手的种种底蕴,直来直往往,当然是行不通的。
这个时候,学习潘崇反向侦错的方式,装疯卖傻一番,测测各方的玄虚,或许更能诱引出事实的真象。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