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纷纷扰扰,很多都是“比例”的伸缩、调节所引起的,恰如其分的“比例”表现,正是人生不能不加以注意的严肃课题。
“比例”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万事万物似乎都有它的结构比例,比例不对,就会让人觉得怪、觉得丑,觉得不对劲,不是吗?
处世应对,不也是如此?多一分,少一分,都不如恰如其分,让人觉得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以下便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比对。
佛祖塑像在东汉以后,才开始在中国出现,但要塑成什么样子,直到魏晋南北朝时,都还没有定型。
据说,南朝刘宋宗室子弟曾经铸造了一座一丈六尺高的铜佛像,准备安置在瓦官寺内,供人瞻仰祭拜。
不过,当佛像铸成之后,看过的人都觉得怪怪的,但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大家七嘴八舌,后来觉得似乎是脸部过于瘦削,不够庄严好看,所以,认为应该要再度为佛像“整容”。
当然,这项工程说起来容易,要执行起来,工匠们却被难倒了,有种不知道从何下手的感觉。
这个时候,知名的隐士戴颙,被请来出主意。戴颙看了看之后,对众人说:“不是脸太瘦,而是肩膀太肥。”
于是,工匠们就照着戴颙的指点,立刻为佛像肩膀“减肥”。经过一番削削打打之后,佛像的比例,顿时觉得美好适中,神映现,佛面也不再显得瘦削。大家都觉得相当满意,直直欢呼,可以庆祝大工告成了。
过与不及,不是缺点,就是遗憾。事事物物的外表如此,而人的行事应对也何尝不是如此。让人看起来不顺眼,尽管不见得惹人嫌、碍人眼,恐怕还是难有好人缘了。
例如,有的人才智过人,但是锋芒太露,让人觉得盛气凌人;有的人不行却硬要装行,让人觉得“膨风”;有的人礼貌周到,但是繁文缛节,让人觉得担当不起;有的人谦虚自抑,但是过于畏缩,让人觉得太过“龟毛”;有的人善意十足,但是过于好心,让人觉得压力很大;有的人不吝啬称赞他人,却是个假好人,口水的甜度,显得太高;尊崇他人,有时候是美德,有时候却是“狗腿”……等等。这些无非都是“比例”不对,过或不及的表现。
比例差不多,美感、格调自然就会显现出来。
人生的纷纷扰扰,很多都是“比例”的伸缩、调节所引起的,虽然不容易做得很好,不过恰如其分的“比例”表现,正是人生不能不加以注意的严肃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