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做好撤退计划,再进行攻击,起起伏伏的人生战役,得先有稳当的后路考量与安排,才不容易在挫折时一蹶不振!不是吗?
要成功,就必须要下功夫,而且要下对功夫,这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要靠毅力,更要比智力、比功力。
所谓“智慧之用”,其实就是这种周全思虑,以及按部就班、设计精巧、能进能退的行动流程吧!凡事马马虎虎,不肯下功夫,事理紊乱,就别想要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了!
俗语说:“贼计状元才”,可见小偷在这方面表现,足以做为很多想“成功”者的借镜。当然,捉贼者的功力是更胜一筹了,所以自古以来,“官兵捉小偷”的故事,往往充满着“斗智”的精采表现,更是增长智慧的“宝库”。明朝时,发生了这么一段精采的故事。
有一天夜晚,京城某个富有人家,遭到了一群蒙面盗贼洗劫,当盗贼远走后,苦主却捡到了一本盗贼遗失在现场的笔记本。经过苦主细细一看,发现原来上面记载着一些富贵人家子弟的姓名,而且旁边还加注“某日某甲在哪里和谁饮酒作乐”,或者是“某日某乙到哪里赌博、嫖妓”……等等共二十条。
天亮后,苦主迅速将笔记本交给官府,官府认定这应当是盗贼不小心自曝身分的线索,于是就按照笔记本上所列的名字,一一将他们捉拿到案。经过审问,发现全都是平日无所事事的纨裤子弟,而笔记本所登载某甲、某乙等一干嫌犯,某日到哪里喝酒、嫖妓等等事项也都是事实。
这群浪荡少年,虽然极力否认犯案,但由于平日素行不良,官府认为一定是推托之辞,不予采信,不但一口咬定他们就是当天做案的盗贼,连家长们也哑口无言,认为应该就是这些不肖子弟所干的好事。
经过一阵严刑逼供后,这群纨裤子弟个个惨不忍睹,最后纷纷承认做案。不过,所盗财物到底藏在何处,竟然供词不一,这让官府有些困惑,再经多日审讯,强力逼供后,少年们终于说是埋在郊外某处。
经过挖掘,果然在该地取出赃物。由于罪证确凿,全案至此,可算告一段落,少年们当然是相顾痛哭失声,大喊:“天灭我也!”
不过,整个办案过程,一位协办官员却产生疑问,只是理不出问题出在哪里。经过他仔细推敲,却发现官府中的一位马夫,审理别的案子从未出现,审这个案子时,却每审必到,而且神色有些不自然。
于是,他就将这名马夫召来问话。这名马夫起先并不肯透露实情,经过他一番技巧性的威胁利诱后,才突破心防,说出自己被真正盗贼收买的经过。原来,那群盗贼要他将本案官员与少年之间的问答,向他们报告,并且在得知少年瞎说赃物埋藏地点后,迅速将一小部分赃物埋在该地,以顺利嫁祸。
最后,马夫也供出他与这群窃贼的连络地点,这位官员随即将他们逮获归案,洗刷了这群浪荡少年的不白之冤。
经过调查,所有人万万也没想到,整个事件竟然是一群盗贼精心策划的“杰作”。从平日偷偷登载少年行踪,到故意遗失笔记本以便嫁祸,到收买马夫,熟知供词、审判过程等等,无一不是步步高明的脱罪棋局。
还好,有一位明察秋毫、法眼明亮的官员,否则,这群浪荡少年,岂不成了百口莫辩的无辜羔羊?
以这群盗贼来说,厉害的地方,不在于成功的偷到东西,而在于精密的嫁祸安排,尽管百密一疏,仍不能否认他们具有高度的“科学精神”。这正是犯罪没什么,脱罪才厉害的最佳写照。
先做好撤退计划,再进行攻击,确保万无一失,进退自如,即使是最高明的沙场战将,恐怕也不过是如此。
引申到正面的人生来看,创业成功固然很重要,但如何经营顺利,稳当获利,才是重点。学生读书、考上学校很重要,但如何获得知识、发挥所长更重要。买到中意的房子很重要,但如何确保安全更重要。男婚女嫁很重要,但如何维持婚姻长久和谐更重要……。
总之,一个成功的拳击手,必先培养经得起挨打的能力,攻击时才更有后盾;起起伏伏的人生战役,得先有稳当的后路考量与安排,才不容易在挫折时一蹶不振!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