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恨小人很容易,不过,提防小人却有些难。小人到底在哪里?或许,就住在自己懦弱、胡涂或喜欢捡便宜的地方吧!
小人是人人痛恨的对象,尤其“小人当道”更是大家咬牙切齿、恨之入骨的事情。但是,成就“小人当道”的背景,却是在小人之外,还有一群“小小人”。
我们这些平常自认痛恨小人的“小小人”,或许并不可恶,但有时却难免“势利”。对于平常的是是非非并无定见,也不坚持,甚至还精于看风向、贪小便宜,因此常常见利忘义、假装胡涂,自私自利、学“狗腿”……。说坏,比不上小人坏;说倒霉,那铁定比小人还倒霉,甚至只能充当小人的替死鬼。
让我们来看看唐朝时,这一段“小人”与“小小人”们的精采片段吧。
……
有一次,李林甫故意神秘兮兮地告诉宰相李适之说:“华山有座金矿,如果加以开采,可为国家增加不少财富,可惜的是,皇上并不知道这件事情。”
李适之听了这二手消息后,便以一副邀功的心情,喜孜孜地马上跑去面告唐玄宗,说什么开采之后,会有多大好处云云。
唐玄宗听了半信半疑,觉得这么好的事,他怎么不知道,于是就向李林甫求证,李林甫却假装一副难为情的模样,回答说:“臣早就知道这件事了,只是华山是陛下的命脉所在,是王气聚集的地方,哪能随意开采?所以,臣觉得提报这种事并不恰当。”
唐玄宗听了这番窝心的话,觉得李林甫实在比任何大臣都还要忠心耿耿。从此以后,就开始疏远李适之,不再信任他,不久,更罢去了他的宰相职位。
另一件事是,开元年间,李林甫的政敌严挺之被贬为绛州刺史。到了天宝初年,唐玄宗突然想起他,便问李林甫说:“严挺之现在人在哪里?这个人其实还蛮有才华的。”
李林甫退朝之后,便找上严挺之的弟弟严损之,惺惺作态地和他聊起了旧日的友情,说什么他对严家兄弟一向极为尊重,对昔日友情也相当珍惜,如果彼此之间有什么芥蒂,都是有心人挑拨,其实不过是误会一场云云。听得严损之感动得差点掉下眼泪。
最后说到情深义重之处,李林甫还以一副神秘兮兮的模样,偷偷告诉严损之内幕消息说,皇帝准备要重新重用严挺之,而且还靠近严损之的耳朵,贴心地告诉他应对的窍门,说:“虽然皇帝把绛州看得相当重要,不过,依我的看法,挺之应该找个借口,主动辞掉绛州刺史的职务,回到京师来,等见到皇上后,一定会受到重用。”
被李林甫如假包换的一片情义,感动得小鹿乱跳的严损之,当然将这番话迅速地转告了严挺之。没多久,严挺之果然以有病在身为由,向唐玄宗请求回到京师来治病。李林甫好不容易等到这个准备“收成”的时刻,于是便向唐玄宗说:“严挺之告诉我说,他年事已高,体弱多病,想找一个闲差事,保养身体。”
唐玄宗听后,大大的叹息了一番,便真的找了一个什么“员外詹事”的闲官给他。
严挺之很惊讶地听到这个消息后,差点吐血,最后气得大病缠身,没多久就一命归西了!
又有一件事是,唐玄宗在兴庆宫勤政楼下的音乐台欣赏表演,先前被罢去兵部侍郎职务的卢绚,正骑着马穿街而过,唐玄宗看见后,很欣赏卢绚的沉着干练,便大大地赞美了一番。
第二天,李林甫就偷偷地召见卢绚的儿子说:“令尊德高望重,皇上想要派他担任交州、广州的行政长官,如果令尊害怕路途遥远,最好是请求告老还乡。”
卢绚听到消息后,马上采纳李林甫的建议,结果却被外放到华州去当刺史,卢绚的儿子跟着倒霉,大好的前程也被牺牲掉了。
既然被贴上“小人”的标签,其行径、言语信用度可以想见必然不佳,必须小心提防。
如果有朝一日,你身边的小人突然对你甜言蜜语,关心你、赞美你、器重你,而你却丝毫没有戒心,还沾沾自喜,偷偷地想要托“小人的福”,那真是“请鬼抓药单”!如果真被卖了,除了怪罪自己“见甜忘毒”之外,还能怪谁?
痛恨小人很容易,不过,提防小人却有些难。问题就出在我们通常不知道小人在哪里?
依经验来看,小人并不容易辨识,如果,小人那么容易被辨识出来,那他哪还有得混?凡我济济多士,怎么可能那么容易就被耍得团团转?
所以说,小人到底在哪里?或许,就住在自己懦弱、胡涂或喜欢捡便宜的地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