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患者仰卧,用中指指端用力按压长强2分钟。按压过后,患者可提肛收缩配合按摩。
(4)用拇指指端点按压承扶、足三里、承山各1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
【拔罐】
选穴会阳、白环俞、大肠俞、次髎、承山穴以及腰骶部皮肤特异点(特征为微红色或粉白色,稍隆起如针帽大小)。
大肠俞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次髎穴俯卧位,在第2骶后孔处取穴。
白环俞在骶部,当骶正中脊旁1.5寸,平第4骶后孔。
会阳穴在骶部,当尾骨端旁开0.5寸。
承山穴在小腿后面正中,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
方法取以上各穴,施以毫针罐法,施罐前先在穴位上针刺,待得气后,立即用闪火法将罐吸拔在针刺部位,留罐10~20分钟,每日1次,6次为1个疗程。或每次选特异点2~3处,施以刺络罐法,留罐10~15分钟,隔日1次,6次为1个疗程。
【刮痧】
选穴百会、关元、中极、腰俞、长强、手三里、下廉、血海、三阴交。
方法(1)用单角刮法刮拭头部的百会穴,可以疏散风邪。
(2)用面刮法由上而下刮拭腹部的关元至中极穴,可清湿热、培元气。
(3)用面刮法刮拭腰部的穴位,由上而下刮拭背部的腰俞至长强,对治疗痔疮疗效显著。
(4)用面刮法刮拭上肢的手三里至下廉,用平面按揉法按揉腿部血海和三阴交,可起到清热散风、宣通下焦、利胃利肠的功效,对治疗痔疮十分有利。
健康贴士
便秘是造成痔疮的最大诱因,因此为防治便秘,须多喝水及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苹果、甜菜、巴西核果、绿花椰菜、甘蓝科蔬菜、胡萝卜、绿豆、燕麦麸、皇帝豆、梨子、豌豆、洋车前子及全麦等谷类,都是好的选择。每次坐在马桶上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5分钟,尤其不要一边上厕所一边看书,这是极不好的生活习惯。
腹泻
【病解】
腹泻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克,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黏液。本病属中医学“泄泻”范畴。外感风寒暑热湿等邪气,内伤饮食情志、脏腑失调皆可致泻。外邪之中湿邪最为重要,内伤中脾虚最为关键,脾虚湿盛乃泄泻发生的关键病机。泄泻的病位在肠,但关键病变脏腑在脾胃,与肝、肾亦有密切的关系。
【艾灸】
选穴大肠俞、神阙、天枢、大横、足三里、上巨虚、阴陵泉、合谷。
方法采用温和灸或者隔姜灸,用艾条每日1~2次,每次15~30分钟。
【按摩】
阴陵泉穴:用拇指指腹轻揉左右侧腿部的阴陵泉穴各36次,按摩时手法由轻至重,前后按摩2分钟,从而使放射性胀痛、酸麻感传导到足部。
大都穴:用拇指指甲垂直按摩,每次1~3分钟,每天坚持按摩。
大肠俞穴:两手叉腰,用拇指按揉本穴,每次1~3分钟,长期坚持按摩,能增强脾胃运化能力,预防腹胀、痢疾、泄泻。
【拔罐】
选穴①天枢、中脘、气海、合谷、足三里、上巨虚、三阴交。②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
方法急性腹泻取①组穴位,患者取仰卧位,选择大小合适的罐具,将罐拔在所选的穴位上,留罐10~15分钟。每日1次,3次为1个疗程。
慢性腹泻两组穴位交替轮流使用,治疗时取适当的体位,选择大小合适的罐具,将罐拔在所选的穴位上,留罐10~15分钟。
每周2~3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周。
【刮痧】
选穴脾俞、胃俞、大肠俞。
方法采用面刮法,沿背部膀胱经脾俞、胃俞、大肠俞刮拭,刮至皮肤微发红即可。
轻度腹泻者可以卧床休息,如果有呕吐现象,可采用禁食,或者流质食物补充水分,以多服开水、汤类为宜。严重腹泻者若是伴有脓血、便血,需将用过的餐具、衣物消毒,患者的排泄物需要进行处理。伴有呕吐的腹泻或腹泻严重者,应立即送医院救治。
慢性胃炎
【病解】
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病,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慢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痞满”等证范畴,多因长期饮食不规律、饥饱失常,或饮食不节、喜食辛辣、过食生冷而损伤脾胃,或因精神刺激、情志不畅、气机逆乱、肝邪犯胃,或外邪内侵、劳累受寒、克犯脾胃等因所致。每遇劳累过度、饮食失节、精神刺激或气候变化而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或加剧。
【艾灸】
选穴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内关。脾胃虚寒者,加气海、关元;肝气犯胃者,加章门、肝俞、期门;胃酸过多者,加阳陵泉。
方法用艾条温和灸,每次取4个或5个穴,各灸10~15分钟,每日灸1次,10次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休息5日;或用艾炷隔姜灸,每次取2~4穴,各灸5~7壮,每日或隔日灸1次,10次为1个疗程。
【按摩】
巨阙、中脘、天枢、曲骨穴:取仰卧位,对巨阙、中脘、天枢、曲骨进行指压,力度以舒服程度为宜。
膈俞、肝俞、脾俞、胃俞穴:双手拇指由上而下,分别指压膈俞、肝俞、脾俞、胃俞,然后再由膈俞穴沿着脊柱两侧,再向下滑行推拿、按摩,每到一个穴位再自己按压一次。
【拔罐】
选穴中脘、梁门、足三里、肝俞、脾俞、胃俞。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方法(1)留罐法:俯卧位,用真空罐或火罐吸拔于肝俞、脾俞、胃俞穴,留10~15分钟;再仰卧位,拔中脘、梁门、足三里穴,留罐10~15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2)针罐法:先针刺中脘、梁门、足三里、肝俞、脾俞、胃俞穴,然后选择大小适中的火罐,再在上述的穴位拔罐,留罐10~15分钟。
(3)走罐法:俯卧位,在背部涂上适量的按摩乳或油膏,选择大小适宜的玻璃罐或竹罐,用闪火法将罐吸拔于背部,然后沿背部脊柱两侧的足阳膀胱经循行,重点在肝俞、脾俞、胃俞,做上下来回走罐数次,直至局部皮肤潮红。再将火罐吸拔于肝俞、脾俞、胃俞穴,留罐10分钟。
【刮痧】
选穴脾俞、胃俞、膈俞、肝俞、胆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中脘、天枢、足三里、阴陵泉。
方法(1)用面刮法由上而下分段刮拭背部的脾俞至大肠俞。
(2)用面刮法由上而下分段刮拭腹部的中脘、天枢。
(3)用平面按揉法以顺时针的方向轻按下肢部的足三里、阴陵泉。
健康贴士
平时要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进食宜细嚼慢咽;饮食要有规律,不要过饥过饱,以少量多餐为原则;忌生冷、粗糙、辛辣食物,以免胃黏膜受不良刺激;食谱以清淡、松软、富含营养、易于消化为原则;主食以面食、稀粥或软饭为宜。副食品中忌油炸食品;口味以淡为宜,忌过咸、过甜食物,浓茶、咖啡亦不相宜。
糖尿病
【病解】
糖尿病是一种多病因的代谢疾病,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伴有因胰岛素分泌缺陷或作用缺陷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有很多,不过大部分人是因为平时不注意饮食,进食太多,且多为甘甜油腻等高热量的食物,这样就使脂肪在身体内累积,长此以往将造成胰岛素抵抗、胰岛功能受损,最终导致糖尿病。
【艾灸】
选穴①脾俞、肺俞、大椎、神阙、关元、足三里。②气海、关元、中脘、足三里、身柱、肾俞、大椎、梁门、肝俞。
③肺俞、脾俞、胃俞、大椎、足三里、太溪。
方法用艾条温和灸或艾灸盒置于腹部施灸,每日1~2次,每次灸一组穴,每穴15~20分钟。每10日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5日,3个疗程基本可见理想效果。
【按摩】
大椎、肺俞等穴:按揉大椎、肺俞、胰俞、脾俞、胃俞、肾俞、腰眼穴各50~100次,力度以产生胀痛感为宜。
膻中、中脘等穴:按压膻中、中脘、神阙、气海、关元各穴50~100次,力度以轻柔为宜。
太冲、太溪穴:点按太冲、太溪处各50~100次,力度以产生酸痛感为宜。
【拔罐】
选穴肺俞、脾俞、三焦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太溪穴。
方法取上穴,采用单纯火罐法吸拔穴位,留罐10分钟,每日1次。或采用背部俞穴走罐,先在肺俞至肾俞段涂抹润滑剂,然后走罐至皮肤潮红或皮肤出现痧点为止,隔日1次。
【刮痧】
选穴大椎、肺俞、肝俞、脾俞、肾俞、中脘、气海、关元。
方法(1)用面刮法刮拭大椎,再由上而下分段刮拭肺俞、肝俞、脾俞至肾俞,可起到宣清肺热、平肝降火、调理脾胃、补肾纳气的功效。
(2)用面刮法由上而下刮拭腹部的中脘、气海、关元穴,有调理脾胃的作用,有助于糖尿病的治疗。
健康贴士
控制饮食,少吃含糖食品,少吃或不吃含糖多的水果,多吃蔬菜和豆制品;避免思想过度紧张和精神刺激;节制房事。
高血压
【病解】
动脉血压高于正常叫做高血压,即体循环动脉血压长期高于140/90毫米汞柱,尤其是舒张压持续超过90毫米汞柱时出现的综合征。本病起病隐匿、病程进展缓慢,早期仅在精神紧张、情绪波动或过度劳累之后出现暂时和轻度的血压升高,去除诱因或休息后可以恢复,称为波动性高血压。
【艾灸】
选穴百会、足三里、曲池、涌泉。
方法采用艾条雀啄灸,从远处向百会穴接近,当患者感觉烫为1壮,然后将艾条提起,再从远端向百会穴接近,同样患者感觉烫为1壮,如此反复10次为10壮。2壮之间应间隔片刻,以免起泡,隔日灸1次;采用艾条温和灸法,灸足三里、曲池、涌泉穴,每穴灸5~1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按摩】
降压沟穴:用拇指、食指捏住耳郭,拇指置于耳背,食指近端指关节屈曲置于耳郭内面,食指不动,用拇指螺纹面自耳郭背面隆起的上端向耳垂方向单方向抹动,左右各50次,此穴位主治高血压。
百会穴:取端坐或仰卧位,选准穴位,以中指或食指按掐之,由轻渐重地连做20~30次。此穴对高血压头痛、眩晕、健忘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风池穴:将双手拇指指腹分别放于两侧风池穴处,由轻而重顺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此穴位可治疗高血压、头晕、头胀痛等疾患。
太冲穴:取坐位,用大拇指或食指点按太冲穴半分钟,再顺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以局部感到酸胀为佳。此穴位对高血压头胀痛、头晕、偏头痛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拔罐】
选穴①大椎、肝俞、心俞、灵台、脾俞、肾俞穴。②第7颈椎至骶尾部督脉及其两侧膀胱经内侧循行线、曲池、足三里或三阴交穴。
方法取①组穴施以刺络拔罐法,先用三棱针点刺或皮肤针叩刺各穴,然后施用闪火法将罐具吸拔在叩刺的穴位上,留罐10~15分钟,每次1组穴,隔日1次。或取②组穴,先将润滑剂涂抹在背部,然后走罐至皮肤紫红,再在曲池、足三里穴或三阴交穴施以留针罐法吸拔穴位,留罐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刮痧】
选穴百会、大椎、长强、肩井、肺俞、心俞、曲池、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太冲。
方法(1)用面刮法重点刮拭头部的百会穴,并以百会穴为中心,呈放射状刮拭整个头部,直到头皮发热为止。
(2)用面刮法由上而下分段刮拭背部督脉大椎至长强,再以梳理经气法疏通督脉气血,可起到疏阳泄热的功效;用角刮法点按肩井穴;用面刮法分别刮拭背部两侧肺俞至心俞部位,可起到宣肺解热、调畅气机的作用。
(3)用平面按揉法分别按揉曲池、足三里、三阴交、太溪穴,用垂直按揉法按揉太冲穴,可起到健脾养胃、培补肾气、疏理肝气的功效。
百会穴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中点处。
大椎穴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肩井穴在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健康贴士
如果已被医生诊断为高血压症,就应按医嘱吃药,不可随便停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酒。饮食宜清淡,尤其要减少盐的摄入量。
低血压
【病解】
低血压主要是由于高级神经中枢调节血压功能紊乱所引起的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偏低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一般成人如收缩压低于9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60毫米汞柱时即称为低血压。
本病大致可归属于中医学“眩晕”的范畴,其发病主要与体质虚弱、思虑劳倦、情志因素等有关,病机主要在于各种因素导致心阳不振、阳气不能达于四肢。低血压一般分为急性低血压和慢性低血压。
【艾灸】
1.急性低血压多见于各种休克和急性心血管障碍,具体表现为头晕、头痛、食欲缺乏、疲劳、脸色苍白、消化不良、晕车晕船等。
选穴膻中、气海、三阴交。
方法采用艾条灸,每穴灸10分钟;也可用艾炷灸,每穴灸5~7壮,20次为1个疗效。
2.慢性低血压即血压长期偏低,多伴有头晕、头昏、乏力、易疲劳等症状。据统计,低血压发病率为4%左右,老年人群可达10%。
选穴神阙、关元、足三里、百会、脾俞、肾俞、涌泉。
方法采用艾条灸,每穴灸10分钟;也可用艾炷灸,每穴灸5~7壮,20次为1个疗效;或采用艾炷无瘢痕灸,每次取2~4穴,将麦粒大小的艾炷置于所取穴位上,每穴各灸3~5壮,隔日灸1次,10次为1个疗程。
百会穴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中点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