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98900000026

第26章 之一

“原文”

古之善用大下者,必量天下之权,而揣诸侯之情。量权不审,不知强弱轻重之称;揣情不审,不知隐匿变化之动静。何谓量权?曰:度于大小,谋于众寡。称财货之有无,料人民多少、饶乏,有馀不足几何?辨地形之险易孰利、孰害?谋虑孰长、孰短?君臣之亲疏,孰贤、孰不肖?与宾客之知睿孰少、孰多?观天时之祸福孰吉、孰凶?诸侯之亲孰用、孰不用?百姓之心去就变化,孰安、孰危?孰好、孰憎?反侧孰便?能知如此者,是谓权量。揣情者,必以其甚喜之时,往而极其欲也,其有欲也,不能隐其情。必以其甚惧之时,往而极其恶也,其有恶也,不能隐其情,情欲必失其变。感动而不知其变者,乃且错其人勿与语,而更问其所亲,知其所安。夫情变于内者,形见于外。故常必以其见者,而知其隐者。此所谓测深揣情。

“译文”

古代善于治理天下的人,一定要度量天下形势,而揣摩诸侯实情。度量天下形势不周密,不知道诸侯强弱轻重虚实;揣摩实情不翔实,不了解隐瞒藏匿事实及变化的情况。什么是度量形势?答案是:度量大小,谋划多少。衡量钱财的有无,预测百姓是富足与缺乏,有余或不足的程度如何。分辨地形的险峻平坦及哪里重要,哪里危险。谋划思考哪里有优势,哪里不足。君臣之间亲密和疏远的关系,哪个贤明,哪个不足为谋。宾客之间谁更聪明智慧一些。观察天时运行何时带来祸,何时带来福。与诸侯之间的关系谁能任用谁不可使用。老百姓聚散离合的民心所向如何,哪里安定,哪里有危机。喜好什么,憎恶什么。百姓的反叛如何察之。能够了解以上这些情况的,就是善于度量形势。揣摩实情,一定要在对方非常高兴时,使对方情感达到极点,他们欲望充溢时,就不会隐瞒实情;一定要在他极为恐惧时,使其情感达到极其厌恶的程度,因为情感达到极其厌恶的程度,就不会隐瞒实情。其情感因为极喜极俱而会失去变化。情感受到了触动却不能体现好恶喜惧的变化,就暂且搁置不与他深谈,而另外问他所亲密的人,了解他情感所依托的根据。那些情感在内心发生变化的,就会有外在的表现,所以必定能从他经常表现出来的情感中,察知他的内心世界。这就是揣测灵魂深处实情的方法。

“事典”

张仪为楚王“费心”

战国时代著名的策士张仪客居楚国时,曾有一段时间总觉得楚王对他的态度有所疏远,对他的看法也不予认同,甚至在侍从中也能听到对他的不满之声。张仪心生一计,求见楚王,说:“在贵国我没有什么用处。我请求北上去晋见魏王。”

“好。你愿意去就去吧!”楚王随口而出。

“附带再说一句,大王需要魏国的什么东西吗?如果需要,我将从那里弄来敬奉大王。”

“宝石、黄金以及象牙等等,都是我们楚国所产。寡人对魏国无所求。”楚王冷冷地说。

“那么,大王是不好色了?”

“你指的是什么?”楚王急忙问道。

“赵魏等中原之地的女子非常漂亮,常常使人误以为是天仙。”张仪竭力强调这一点。当时,楚国作为南方的落后国家,对文化先进的魏国等国所在的中原地区怀有一种自卑感。这样,果然楚正不再居傲怠慢。

“我们楚国地处偏僻之地。早就听说中原女子美貌异常,虽然有所闻,然而还没有亲眼见过。请你费心……”楚王于是送给张仪许多珠玉作为替他“费心”的资金。南王后与宠姬郑袖听说此事后,心中十分惊恐。南后和郑袖当时在楚国权势显赫。两人都派人向张仪赠送大量黄金,嘴上虽说是行旅之路费,实际上却是阻止美女人楚之酬报。张仪从她们手里取得了大量黄金,然而,这只是一个开端。

他在最后辞行时,请求楚王赐他酒宴。他说:“当今乱世,往来艰难,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与大王相见,望大王赐酒!”于是楚王摆酒设宴为张仪送行。酒至半醉时,张仪起身下拜,请求道:“这里再没有其他人,愿大王召所喜爱的人侍酒。”楚王答应下来,就召南后、郑袖上来斟酒……张仪惊叹一声,在楚王面前倒身下拜:“张仪对大王犯有死罪。”

“什么?”楚王惊奇地问。

张仪于是说道:“我走遍天下,还没有见到如此美貌之人。我说到赵魏去买美人,但对于拥有如此绝美丽人的楚王说什么再从其他国家带来美人,这就是欺王,罪当至死。”

听到对自己后妃的夸赞,楚王一点儿也不生气:“不必介意,我本来就认为天下再没有像她们俩人这么美貌的了。”至于南后和郑袖,听到张仪的话都高兴不已。张仪就这样得到了楚国宫廷的宠信。

李林甫口蜜腹剑

李林甫为唐高祖的堂弟长平王叔良的曾孙,因其善音律,初为负责宫廷宿卫、仪仗的低级官吏,后靠着一套谄媚逢迎的本领,爬上了宰相的高位。当了宰相后,他在与人接触中总装出一副平易近人的样子,使人以为他是一位忠臣。实际上,他的肚子里却藏着毒剑,随时可能暗中伤人。正如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的描写:“李林甫为相,凡才望功业出己右,及威望所厚,势位将逼己者,必百计去之。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谄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当时与李林甫同任宰相的张九龄,才能卓著,为官清正。李林甫嫉妒张九龄的才德,总想设计铲除他。玄宗的武惠妃爱倾后宫,所生寿王、盛王特别受宠爱,而太子瑛被疏远了。李林甫遂在玄宗面前诬告太子等有怨言,并结党营私,图谋不轨。玄宗大怒,欲废掉太子,与张九龄商量。张九龄认为,太子为国本,生长在宫中,受陛下的亲教,并没有过失,皇上不能因自己的喜怒而废掉他。玄宗听后,大为不悦。李林甫当时在场一言未发,后来却在玄宗宠爱的宦官面前说:“皇家之事,何须与别人商量。”言外之意,指张九龄太专断,李林甫又趁机在玄宗面前说了一大堆张九龄的坏话。

公元736年,玄宗欲晋升朔方节度使牛仙客。张九龄上奏说:“边将训练兵马,储蓄军实,这是分内的工作,陛下奖赏他是应该的,而欲赐以食邑,那就不合适了。”玄宗听罢无言,李林甫当时也未发言,回来却把此话告诉了牛仙客。第二天,牛仙客见玄宗,流泪放弃官爵。玄宗仍想加封牛仙客,张九龄据理力争。玄宗非常生气地说:“任何事情总是由你决定吗?”张九龄讲,这是自己的分内事,而且牛仙客本是小吏出身,目不识丁而提擢为宰相,是不合适的,李林甫后来暗中向玄宗进言说:“天子用人,有何不可?张九龄不过是一个文官,拘泥古义,不识大体,成不了大器。”玄宗因此更加不高兴。

张九龄与中书侍郎严挺关系密切,严挺的前妻离婚后又嫁蔚州刺吏王元琰。恰好王元琰被指控有罪,玄宗命严挺等究查,严挺免了王元琰之罪。玄宗认为严挺与王元琰有私情,张九龄认为严王二人无私情。玄宗把以前的事与此事联系起来,认为张九龄结党,最后罢免了他的宰相职务。

李林甫口蜜腹剑,陷害张九龄,最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代张九龄任中书令。

苏代妙语取高都

楚韩雍氏之战时,韩国向周国征集粮食和兵器,周国君主感到左右为难。苏代知道后,就来到国君跟前说:“我不但能让韩国不向您征集粮食和兵器,而且还能够让他们将高都送给你。”

国君十分欣喜,于是派苏代出使韩国。

见了韩国大臣公仲以后,苏代说:“你应该知道楚国的计谋吧。楚王得知韩国粮食都空了,于是就采用大臣昭应的计策,要用饥饿的办法攻击韩国,如今围困雍氏5个月而攻不下,是楚王并不相信昭应的计算啊!你要是向周国征集粮食、兵器,不就将缺乏粮食的消息公开告诉了楚国吗?”

公仲说:“有道理。”

“你为什么不把高都送给周国呢?”苏代接着说。

公仲愤怒地说:“我不向周国征集粮食和兵器,已经是便宜他们了,我凭什么还要奉上高都?”

苏代说:“给了他们高都,周国一定会依附韩国,秦国听说后,就会断绝与周国的往来。这样,你就以一个贫弱的高都,换来了一个完整的周国。”

公仲说:“你说得不错!”

于是,韩国不再向周国征集粮食和兵器,并且还将高都给了周国。

同类推荐
  • 东方人与西方人的50个思维差异

    东方人与西方人的50个思维差异

    本书引用了很多有说服力的故事,旨在通过一个轻松的视角来观察东方人和西方人不同的思维差异。懂得了这种差异,再去审视西方的文化,看待自身的文化,是大有益处的。东方与西方观念的碰撞,将带动世界更合理地向前发展。早在1840年的那一声炮响,不仅使得中国人重新开眼看世界,还让那些曾经张狂的国人落下了“崇洋媚外”的病根。外国的月亮比较圆?有比较,就会有差异。我们不该妄自菲薄,毕竟,有些差异并不等于距离。
  • 老子著经大传

    老子著经大传

    《老子著经大传(上下册)》中国第一位哲学家是老子,被称为“哲学之父”;他著的《道德经》,被尊为“万经之王”,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建立了相当完整的哲学体系,处于主干地位。当年的老子是怎样著这部博大精深的《道德经》呢?尽管《道德经》的注释本不下几百种,但没有一本能解开老子是怎样著经之谜的。这部书的出版,正好填补了这个历史空白,对研究道家学说是有益处的。
  • 荀子的人定胜天

    荀子的人定胜天

    《荀子学院:荀子的人定胜天》主要以荀子的基本思想为出发点,并在荀子对天人的思考范畴上,对做人、做事、处世、言谈、交际、识人、用人等方面作了深入细致、又浅显易懂的探讨。希望在重读这些先哲智慧的同时,给我们的人生以新的启发荀子,名况,是战国时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 康德理想的道德与人性

    康德理想的道德与人性

    我们编译的这本《康德理想的道德与人性》一书中,其题材内容可以说是康德哲学思想的经典智慧。
  • 简单逻辑学

    简单逻辑学

    通俗易懂的逻辑学入门读本。轻松搞定逻辑学中的概念、思维定式和规则。容易操作掌握的逻辑使用法则,不论演讲、谈判、说话、办事,都能让你做到条理、清 楚、不让人误会和不解!这是一本涵盖正式及非正式逻辑谬误的难得好书,快速提升你的推理能力,学会用清醒的头脑辨别真假,让思考变得简单,让行动变得快捷。
热门推荐
  • 七月半:百鬼宴

    七月半:百鬼宴

    阴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相传那一天地狱大门打开,阴间的鬼魂会放禁而出。有子孙、后人祭祀的鬼魂回家去接受香火供养;无主孤魂就到处游荡,徘徊于任何人迹可至的地方觅食。然而这些孤魂野鬼,它们寻觅的食物究竟是什么?究竟是香火,还是活人的脑汁?
  • 萌系兽世:兽夫,生崽吧!

    萌系兽世:兽夫,生崽吧!

    白锦做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新女性,竟然被一个狐狸坑了,她直接横空穿越到兽世。"锦儿,我们一起生崽吧"某只腹黑妖孽蛇诱惑的说。"锦锦,你不是说要和我生人鱼的吗"可爱的人鱼卖萌道。"滚,都给我走开,白锦是我的!不服来战。"白锦浑身抖了抖"你们,干什么,别,别靠近啦。"(还有一男主靠大家的呼声呐)
  • 走进孩子内心世界:0~3岁儿童心理百科

    走进孩子内心世界:0~3岁儿童心理百科

    《走进孩子内心世界(0-3岁儿童心理百科)》由陶红亮主编,《走进孩子内心世界(0-3岁儿童心理百科)》是一本关于0~3岁儿童身心发展的心理百科书,阐述了感知孩子情绪、解读孩子行为等知识,并就这些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给出了建设性的指导;介绍了儿童大脑、身体、视觉、听觉、语言、思维、情绪、信任、道德等方面的发展,揭示了孩子如何从一个多数时间只是睡觉吃东西的婴儿成长为一个忙碌、活泼好动的学步期儿童;还从心理学、医学、教育学等角度揭开了儿童发展的神秘面纱,带你走进一个奇妙的孩子世界,让你见证孩子发展的每一个里程碑,学会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孩子。
  • 回不去的旧时光

    回不去的旧时光

    安可可见妈妈去买书包了,就赶紧拿出一个鸡蛋,边拿这边说:“圣斗士!我不怕你,有什么招尽管放粗来。”又放下鸡蛋,拿出擀面棍说:“那我可不客气了!”“来吧”“咕噜咕噜小仙仙。赐予我力量吧!”“灵蛋灵蛋,神奇的灵蛋,赐予我力量吧!”“哇~~~卡卡。”“咻——卡卡。”安可可边模仿这个,又边模仿那个,乐得不可开交。
  • 界王之魂

    界王之魂

    界的掌控者,高级修炼者演化界的界修倒霉的意外损失一半的界魂,流落异界。高山依旧,流水潺潺。鸟飞林,雁归处。一名界修化身杂工,带着他“残缺”的巅峰之作《无念清心》开始了他从未经历过的人生。人生原来不仅仅只有一种姿态。刚刚获得优越的开端,却在又一次意外下丧失星力,也正是如此他遇见了改变他一生的人。他是一个能够蔑视的王者,傲视帝王的雄者!界王归来之时!神魔不过是一群鼠辈!看作者署名请自带放大镜
  • 学霸与伪萌

    学霸与伪萌

    一个莫名的恋爱小故事(没错,我写不出简介)
  • 神庐传说

    神庐传说

    向上游总是很累的!尤其在这个妖魔成风起的世界。丁鸣自认为他只是一个无意中穿越到修真世界的普通人,血脉,资质,通通与他无缘!可即使平庸,也不甘屈服!他坚信,知识能改变命运,即便在这修真世界,终有一天,他将开着元力战车踏上五彩祥云……(简介就是这个样,前面几章罗嗦了点,你可以耐着点心去看,也可以选择无视。)
  • 凄清花落冷江湖

    凄清花落冷江湖

    他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和一群女人争抢一个男人的宠爱……
  • 笑傲异世:重生嫡女你别惹

    笑傲异世:重生嫡女你别惹

    一次任务执行失败,她死了。就当她以为就此解脱的时候:“喂,废物,快起来,不会死了吧?”她重生了,准确的说是穿越了。废物?不能修炼?胆小懦弱?或许之前是那样,但以后再也不可能!炼丹,御兽,炼器,修炼,哪样不行?琴,棋,书,画,哪个不会?“舞凝七!我看你一眼是给你面子,别给脸不要脸!”“呵,你的面子我还不敢要!你听好了,今天,是我舞凝七退婚!而不是你来退了我!”且看女主踹渣男,虐庶女,战皇室,名扬天下!
  • 轮回祭

    轮回祭

    开始与结束或许是一个轮回,如同生与死,相互矛盾,却始终纠缠不清,周而复始,生生世世;然而所有人都想摒弃结束与死亡,与世长存,于是这世间便诞生了形形色色的故事,如帷幕唱响,每个人都在故事中无知的扮演着自己的角色,直至于轮回中结束或于轮回中超脱。杨轩自死城中重生的那一刻起,便是背负着死亡的恐惧,于轮回中争渡,从此在这末法的时代如履薄冰......这是一个结束,也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