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此诗写一对夫妻的日常生活和对话。诗中丈夫的任务是打猎,但妻子催起而他尚恋床(参见下文《恋上你的床》)。后来他终于起了床,打来了野鸭和大雁,交给妻子去烹调。烹调好了食物,两个人吃吃喝喝,还一起弹琴鼓瑟。夫妻俩恩恩爱爱,享受安静美好的生活,说要一同白头到老,还馈赠了礼物给对方。一个女生在考卷里评论此诗“写得温情极了”,想来她能理解朱熹当年的快活:“此诗意思甚好,读之使人有不知手舞足蹈者。”(《朱子语类》)
在古代的男女关系上,音乐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音乐是取悦女子的利器,也是婚姻生活的润滑剂,一如西洋人的“小夜曲”。在此诗里,“琴瑟在御”,即夫妻一起弹琴鼓瑟,是夫妻恩爱的象征。在《周南·关雎》里,音乐是“君子”追求“淑女”的手段:“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在《小雅·常棣》里,音乐是和谐的夫妻关系的比喻:“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在《秦风·车邻》里,演奏音乐是夫妻相见后最想做的事情:“既见君子,并坐鼓簧。”以至后世有“琴瑟和谐”的成语,为夫妻关系良好的象征。
当然,不仅在男女关系上,而且一般的朋友应酬,以至日常生活,也都离不开音乐。在《小雅·鹿鸣》里,演奏音乐是待客之道:“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我有嘉宾,鼓瑟鼓琴。”在《唐风·山有枢》里,演奏音乐成为及时行乐的标志:“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且以喜乐,且以永日。”而诗人最担心的,则是自己死了以后,乐器被别人占有:“子有钟鼓,弗鼓弗考。宛其死矣,他人是保。”“宛其死矣,他人入室。”一如西楚霸王担心自己死后虞美人的命运。
用音乐求偶最成功的例子,是汉代大文人司马相如。他在卓王孙家的“轰趴”上略施琴技,便赢得了卓文君的芳心,让她主动私奔到自己身边,而那时两人甚至都未直接见过面!
酒酣,临邛令前奏琴曰:“窃闻长卿好之,愿以自娱。”相如辞谢,为鼓一再行。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相如之临邛,从车骑,雍容闲雅甚都;及饮卓氏,弄琴,文君窃从户窥之,心悦而好之,恐不得当也。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司马相如一定读通了《诗经》,至少读通了《周南·关雎》,深知音乐的强大力量,足以征服美人的芳心。而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还知道如何实战运用。“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真是真理呵。
原文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郑风·女曰鸡鸣》)
注释
昧旦:天未亮。兴:起来。加:射中。宜:烹调。御:使用。来:劳来,慰劳。顺:柔顺。问:馈赠。
今译
女的说:“鸡已打鸣。”男的说:“天还未明。”“你起来看看夜色,星光还灿烂明亮。”男的将出门打猎,去打野鸭和大雁。
“打得野鸭和大雁,拿来给你去烹调。烹调好了喝点酒,发誓与你同变老。”夫妇弹琴又鼓瑟,生活安静而美好。
“知道你很殷勤啊,弄好杂佩馈赠你。知道你脾气好啊,弄好杂佩慰劳你。知道你喜欢它啊,弄好杂佩报答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