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木瓜、木桃、木李,都是普通的瓜果;琼琚,琼瑶,琼玖,则都是美玉。显而易见,诗中人物的做法,不仅是礼尚往来,更是薄来而厚往。这不是要做“蚀本生意”,而是蕴涵了一个美好的愿望,那就是至诚与对方要好。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无论是人际交往,还是国际关系,都以此为理想境界。
礼物来往厚薄相等的也有,如成语“投桃报李”所说即是(该成语源出于《大雅·抑》的“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而不是源出于此诗,不然就该作“投桃报玉”了)。汉代张衡的《四愁诗》是七言诗草创期的名作,其中的礼物来往厚薄即大致相等:“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美人赠我琴琅玕,何以报之双玉盘。”“美人赠我貂襜褕,何以报之明月珠。”“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又是“金”又是“玉”的,真可以说是“金玉良缘”了;只可惜“路远莫致”,只能独自郁闷了。
反之,如果人家赠我美玉,我却回人家瓜果,也就是厚来而薄往,那不是为人小气,不懂道理,就是缺乏诚意,不想交往,人家要断交,也就难怪了。
众所周知,鲁迅的旧诗写得极好,其实他的新诗也不赖。其《我的失恋——拟古的新打油诗》,讽刺了当时盛行的“阿呀阿唷,我要死了”之类失恋诗,格式和内容均是对张衡《四愁诗》的反讽模仿,其中关于礼物来往的描写很有意思:
我的所爱在山腰;
想去寻她山太高,
低头无法泪沾袍。
爱人赠我百蝶巾;
回她什么:猫头鹰。
从此翻脸不理我,
不知何故兮使我心惊。
我的所爱在闹市;
想去寻她人拥挤,
仰头无法泪沾耳。
爱人赠我双燕图;
回她什么:冰糖壶卢。
从此翻脸不理我,
不知何故兮使我胡涂。
我的所爱在河滨;
想去寻她河水深,
歪头无法泪沾襟。
爱人赠我金表索;
回她什么:发汗药。
从此翻脸不理我,
不知何故兮使我神经衰弱。
我的所爱在豪家;
想去寻她兮没有汽车,
摇头无法泪如麻。
爱人赠我玫瑰花;
回她什么:赤练蛇。
从此翻脸不理我,
不知何故兮——由她去罢。
你看,“爱人”赠“我”的,是“百蝶巾”、“双燕图”、“金表索”、“玫瑰花”,都是些罗曼蒂克或含金量很高的礼物;可“我”回赠人家的又是什么呢?是“猫头鹰”、“冰糖壶卢”、“发汗药”、“赤练蛇”,净是些“土家烧饼”式土得掉渣或莫名其妙的东西!如此地缺乏诚意,也就难怪人家要“从此翻脸不理我”了。
的确,送礼讲究的是“投其所好”。“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郑风·女曰鸡鸣》)——知道你喜欢这个,所以才送你这个。不能够做到“投其所好”,也是缺乏诚意的表现。送礼之前该好好做做功课,多想想“彼姝者子,何以予之”(《鄘风·干旄》)——那个漂亮的小姐,该送她些什么呢?“中心好之,曷饮食之”(《唐风·有杕之杜》)——心里喜欢他,拿什么喂他呢?这才是有诚意的态度嘛!
不过有时候又胡思乱想,现在年轻人送礼物给女友,动不动就是“九十九朵玫瑰”,也太缺乏创意了吧?如果真能送一只“猫头鹰”作为宠物,送一串“冰糖壶卢”作为餐后甜点(尤其是如果你的女友是长大后的莫小贝),送一包“发汗药”治疗其流感,送一条“赤练蛇”——那就免了吧……可能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吧?
万一还是不行,那就——由她去罢。
原文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卫风·木瓜》)
今译
有人赠给我木瓜,我回赠给他琼琚。谈不上什么报答啊,只是为了永远要好。
有人赠给我木桃,我回赠给他琼瑶。谈不上什么报答啊,只是为了永远要好。
有人赠给我木李,我回赠给他琼玖。谈不上什么报答啊,只是为了永远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