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这是一首牢骚诗,具体的人物关系不甚清楚,有人说是君主与臣工,有人说是奴隶主与奴隶,有人说是地主与农奴,有人说是主人与奴仆……但不管是何种关系,都表现了上对下的压迫,下对上的不满。
但是为什么不回去呢?也许有不得已的苦衷。或是人身不得自由,或是生计尚无着落。就像唐代那个新罗留学生感叹的:“不是不知归去好,只缘归去又家贫。”(崔致远《途中作》)——那时候唐“发达”新罗“发展中”呵。
关于此诗,《世说新语》里记载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一直传为美谈:“郑玄家奴婢皆读书。尝使一婢,不称旨,将挞之,方自陈说,玄怒,使人曳着泥中。须臾,复有一婢来,问曰:‘胡为乎泥中?’答曰:‘薄言往愬,逢彼之怒。’”“胡为乎泥中”之问,出自此诗;“薄言往愬,逢彼之怒”之答,出自《邶风·柏舟》。一问一答,贴切自然,风趣幽默,很像小品里的场面。《世说新语》的“小说性”,由此也可见一斑。当然,此诗除开头的“式微”外,全体都比较晓畅易懂,几乎没有什么语言障碍,所以连奴婢也容易省得,这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今天的人来读此诗,或许会想象出些新的人物关系,比如说老板与雇员,包工头与民工,黑砖窑主与黑窑工……从而生发出些别样的感受来。
原文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邶风·式微》)
注释
式:语气词。微:天黑。微:非。中露:露中。躬:身体。
今译
天将黑,天将黑,俺为何不能归?要不是为了你的缘故,俺怎会在寒露里受罪?
天将黑,天将黑,俺为何不能归?要不是为了你的贵体,俺怎会在泥浆中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