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①,召忽②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③,不以兵车④,管仲之力也!如其仁⑤,如其仁。”
“注解”
①公子纠:齐桓公的哥哥。齐桓公与他争位,杀掉了他。
②召忽:管仲和召忽都是公子纠的家臣。公子纠被杀后,召忽自杀,管仲归服于齐桓公,并当上了齐国的宰相。
③九合诸侯:指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盟会。
④不以兵车:即不用武力。
⑤如其仁:这就是他的仁德。
“译文”
子路说:“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自杀殉主,但管仲却没有死。”问道:“管仲不能算是仁人吧?”孔子说:“桓公多次召集诸侯会盟,不用武力,这都是管仲的功劳啊。这就是他的仁德,这就是他的仁德。”
“边读边悟”
孔子评价一个人,并不是墨守成规地死套行为标准的框框,而是根据当时的条件和背景,站在时代的高度,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准则,给管仲作出了公正的历史性的评价。他认为管仲未能效法召忽,一同自杀殉主,却为齐国人民建了大功,立了大业,所以,管仲是名垂千古的仁人志士。孔子的这种客观评价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辩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