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89600000013

第13章 清初书院尚留存蔡公维修名声震

清代初期,统治者对士人的思想控制较严,把学校教育和书院教育都纳入控制范畴。顺治九年(1652),清世祖福临曾立“卧牌”于各地官学的明伦堂,申令:“军民一切利病,不许生员上书陈言,如有人一言建白,以违制论,黜革治罪。”“生员不许纠党多人,立盟结社,把持官府,武断乡曲。所正文字,不许妄行刊刻,违者听提调官治罪。”同时还申令:“不许别创书院,群聚结党,及号召地方游食之徒,空谈废业。”这一切都是为了维护清代统治者的利益,使知识分子不敢乱说乱动,否则就要严加惩处。对书院只是维持,严格控制。

清顺治三年(1646),南康知府是李长春,四年(1647)李长春升迁。此时白鹿洞书院由于尚在开办,没有受到什么损失。李长春的继任者为聂应井。李长春迁升前,倡议并捐俸修葺白鹿洞书院。因南昌金声桓举行反清复明起义,白鹿洞书院生员吴江也参加起义,起义军与清军战于星子,故维修事项暂停。顺治七年(1650),前任南康知府聂应井与现任南康知府徐士仪、司马黎民贵、星子县令薛胤隆商议李长春提出的维修白鹿洞书院事,大家都表示同意。陈谟具体负责维修,由他采购木材、青砖及建筑用料,先维修礼圣殿,再建文会堂、讲修堂等,数月完工。参加维修的人认为此次维修是李长春所倡,而此时李长春已在福建福宁道为官,他们就千里去书请李长春作记。记成后刻石。

蔡士英是清代首位振兴白鹿洞书院的要员。他是汉军正白旗人,顺治间为江西巡抚。他到任时,白鹿洞书院虽然经过李长春的维修,但由于无人管理,主洞教师、生员都已散去,院内杂草丛生,宫墙及部分建筑摇摇欲坠。蔡士英向聂应井详细地询问了白鹿洞书院的情况,虽然聂应井在维修后又有一段时间没有去过白鹿洞书院,但他还是知道书院的损坏情况,只好详细进行了汇报。蔡士英听了聂应井的汇报后即要求南康府县清理洞田,重新维修房舍,增加书院田租。他还多次写信给熊维典,聘他为白鹿洞书院主洞。但不巧的是,李长春升任行郡司理,到淮河监督粮运,星子县令又去世,以至振兴白鹿洞书院之事中途耽搁,生徒又散去。不久,蔡士英奉命督漕,在星子等待上任时,又到白鹿洞书院视察,参拜礼圣殿,游览旧址,看见书院径荒不扫,尘莓满院,询问在院留守人员,为什么管理得这样不好。留守人员告知书院的经费被人侵吞,租谷无人交纳。他认为这不是洞主的过错,是因为没有规章制度管理,于是又亲自主持恢复白鹿洞书院的工作,建立规条,对那些侵吞书院财产的人进行处罚,并贴出告示:

照得江右夙称人文名区,理学渊薮,所赖境内祠宇书院,钟鼓式依,故代多传人,复先辉映。今查有白鹿洞,坐落在星子县地方,古迹炳然,照著传志。数年以来,缘惊心于赤白,遂谢事于铅椠,以致门无负笈,室鲜传薪,因而垣颓砌断,鸟宇虫封,樵竖丐僧,潜藏溷厕。夫有事斯土者,既不能鼓吹圣道,表彰绝学,而一二旧址,且使榱题不保,俎豆无光,不几有司者之耻,而豫章之士之羞也!本部院念切在兹,未忍陨坠,除清查学田、聚徒课讲,另文申饬外,合行严禁。为此示仰该县印捕,并地方人等知悉,嗣后,即将白鹿洞书院扫除洁净,内外肃清,仍委附近居民常川看管,不许容留闲杂人等在内混扰。其圮毁倾败者,量行修葺。如有好义士民,乐输鼎新,许即申报本部院,以凭奖励。如果宿儒硕士,往来辐辏,继先启后,再成盛举,未尝不以一日廓清之功,为斯文之未坠之幸也。特示。

为了振兴白鹿洞书院,杜绝一切有损书院财产的行为,维护书院的秩序,蔡士英特制定洞规,以供在院人员及与书院有联系的人员和单位遵守。《巡抚蔡士院示定洞规》内容如下:

照得白鹿洞原系先贤旧迹。前人捐置洞田,收租征银,以为讲学之资。嗣因兵火之余,尽行废弛,洞租银两,俱为无名费用支销。今本部院力为请出,延请洞主,振起文风,仍复如故,开讲理学。每年费用不足,会用前任李臬司,暨学道馆县捐资六百二十一两一钱八分零。复买吴苏子田六百余亩,入洞收租。计本洞原田及新置田除完粮外,每年共收洞租银九百三十八两零。除七百八十六两相应派定支销款目,其余之银以为大修先贤祠宇及书廨等需。除檄行道、府遵照处,示仰儒官,诸生一体知照。

一、主洞公费每月支银九两,一年共银一百零八两。

一、副讲每月支银四两五钱,一年共银五十四两。

一、每月会课诸生约计六十名,供给六两,一年共支银七十二两。

一、实住洞生十名,每名每年给银七两二钱。共银七十二两。

一、每月二次大会,一等一十五名,每名赏银三钱,二等约取三十名,每名赏银一钱五分。每月二会,共银一十八两,一年共银二百一十六两。

一、公费银一百两,以备贤士大夫、远方游士往来供应,每年终呈报细数开销。

一、修理三十两。

一、每年约刊会文十篇,共费银三两,每年共银三十六两。外刷印纸张银十两,二项共费银四十六两。

一、督洞儒官一员,每年支公费银一十四两。

一、会文小纸,每会约费银一两,每月二会,一年共银二十四两。

一、本洞并颜鲁公祀春秋二祭银五十两。

一、集远儒,书院聚四方之俊彦,非仅取材于一域也,或有远朋,闻风慕道,欲问业于此中者,义不可却。副洞长先与接谈,观其人果为有道之士,或才学迈众者,引见主洞,再加质难。品行灼然可见,当留住洞中,以资切磋。其供给照常额宜加每季三两,示优隆远客之意,会课赏格,仍照例颁给。

这时候,李长春又来到九江,蔡士英非常高兴,用快艇前往迎接。李长春听说蔡士英在书院,也非常高兴。两人很快在书院见面,书院的师生更是高兴得像过节一般,白鹿洞书院一片喜庆气氛。李长春称赞蔡巡抚为书院作出了巨大贡献,蔡士英称赞李长春出力不少。“洞中规划,灿然明备,彬彬秩序,方隆未艾,庶几千余年,明道之区不坠于今日矣。”蔡士英谦虚地说:“明道之责,主洞者之教也,余何敢参。”李长春等请蔡士英将此次重修白鹿洞书院作记,蔡士英也欣然答应了。蔡士英的记被刻在一块碑石上,此碑石尚在书院,保存完好。

蔡士英身为要员,不能长住鹿洞,但他仍关心书院的日常事务,经常向书院主持人及南康的官员打听白鹿洞书院的情况。他在《淮上与司理范礽言洞事书》云:“门下种德降祉,宏德垂风,明形弼教于青山绿水中,作川岳主人。”“白鹿在望。”“自移淮海,鞭长莫及,然每饭不忘此地也。”龚军厅至云:“门下锐意斯道,鸠工文殿,崇樊师儒。”“闻星子县令亦属同心。”“儒官余保定勤恪可嘉。”“当用鼓吹致之,以欣其任事之志。”对关心白鹿洞书院的人和事颇为赞赏。

蔡士英在《三与范礽书》中说:“近闻圣殿修未竟,庑殿仍旧倾颓,诸生托足无所,殊为愁然。向时储留经费,并当时所入,销归何处?门下耳目最近,清核宜勤。其中兴造若何,支销若何,祈面谕督洞官余保定,程其及时调理,速速竣工。至于主洞先生升座敷讲,应有定期,副主讲统率诸生,日有程,月有课,尤不可废弛。”蔡士英对书院的一切都很关心。

蔡士英对破坏书院的行为很恼火,颇多谴责。他在《寄司理朱雅淳书》中提到:“近闻有无赖生员,视岁租为奇货,攘臂拘讼,侵肥瓜分,致使养士之公粒,竟充蠹衿之私囊,坐令俎豆无光,名区藏秽,此实官地方之责也。”他认为书院产生此类事情,地方官是有责任的。他提出了解决办法:“门下志存远大,当以此事自任,力请逋租,驱逐匪类,斯为急着。不侫向年所委任耆民余保定,因公举能堪,故令料理洞租,近知亦为诸生所逐,门下幸亦察之。果亦不能任事,则另择有品行之人督理洞事,如其可任,仍令董之。”他认为地方官应该任人唯贤,不要不分青红皂白,不分好歹用人。

蔡士英认为白鹿洞书院为海内书院之望,朱熹则为古今理学之宗,一定要发扬白鹿精神,弘扬朱熹的理学。重要的是择一学识渊博、品德端正之人主持洞务,良师开讲。他听说建昌(今永修)的熊维典堪当此任,遂致书李长春:“惟熊维老冠冕江州,先达名儒,多士所共尊,敬奉牛耳以人。”要求李长春聘请熊维典,“统惟台下委曲达之”,“肃备安轮布席以俟”。

熊维典对到白鹿洞书院主洞有些犹豫。蔡士英即写《与熊维典书》劝之:“天下重望在白鹿,百世之道统在紫阳。”“为天下百世而屈老先生,即不为一人一时计,宁不为天下百世俯从耶?”“谨命地方有司躬迓德舆,昌胜颙企。”在蔡士英和李长春多次书信的劝说下,熊维典任教白鹿洞书院,主讲两年,后以老辞归。

在请到熊维典为白鹿洞书院主讲后,熊维典提出还要另聘副讲。于是李长春又致书何孝先,他在《请瑞昌明经何孝先副讲书》云:“门下夙负名誉,丰彩在人耳目间久矣,愿借绛账,已荷鼎诺。顷到白鹿洞书院,而文旌犹未光贲,景行饥渴,梦寐为劳。”“纯祈速驾临洞,冀与熊约老先生光复濂、洛、关、闽之化,庶几正学可兴,人材蔚起,大同之风尚可见诸今日。”白鹿洞书院有了主讲熊维典,又有了副讲何孝先,白鹿洞书院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同类推荐
  • 电视新闻语体研究

    电视新闻语体研究

    对于语言,我们既可以作历时的研究,也可以作共时的研究。在作历时研究时,我们常把所要研究的对象语言划分为几个不同的时段。比如,对于古代汉语的历时研究,常区分为上古、中古、近代这样几个时段;而上古、中古、近代则还可以再进一步区分为更小一些的时段。当然,我们也可以把整个古代看做一个时段,对汉语作一种泛时的研究。我们在作共时研究时,似乎也存在跟历时研究类似的情形。所不同的是,历时研究区分出的是不同的时段,而共时研究则可以区分出不同的语体;前者是历时的、纵向的切分,而后者则是共时的、横向的切分。
  • 国际传播概论

    国际传播概论

    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国际传播尚是一个相对稚嫩的分支。稚嫩的优势在于生命力的旺盛和生长点的繁多。《国际传播概论》对国际传播进行了综合的梳理,书中章节延承传播学学科研究的基本问题,侧重介绍国际传播本体及其各构成要素,同时关注国际传播的一些专项问题以及中国国际传播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国际传播概论》力图在国际视野、全球眼光、人类胸怀的总体观照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全书由刘利群、张毓强统稿。
  • 袁宝华文集第四卷:文选(1988年1月-1992年7月)

    袁宝华文集第四卷:文选(1988年1月-1992年7月)

    本文集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 让对手偃旗息鼓的“制胜宝典”:“骂”得漂亮

    让对手偃旗息鼓的“制胜宝典”:“骂”得漂亮

    上司骂你,同事损你?老婆气你?……不要气急上火、出口成“脏”。人吵我辩,人骂我驳,人欺我反。只要辩得“巧”,驳得“绝”。不但可以四两拨千斤,让片言解万纷,还可以凭着巧舌如簧、能言善辩的本事,辩驳得对方心服口服,使人际关系更上一层楼!现在,赶快翻阅本书,把自己修炼成一个“骂人”高手吧!
  • 心印复旦园

    心印复旦园

    本书主要由复旦大学退离休教授撰写的纪实文集。全书分“风范篇”、“创业篇”、“师泽篇”、“缤纷篇”,共收文章111篇。风范篇是对资深专家学者和管理干部的素描;创业篇是创业者艰辛创业的诗篇;师泽篇谱写的是师生情浓、薪火传承的乐章;缤纷篇是复旦人多姿多彩生活的扫描。
热门推荐
  • 我是疾风剑豪

    我是疾风剑豪

    你听到了吗?那是阵阵风吟那是风与剑的故事
  • 深海迦蓝

    深海迦蓝

    迦蓝世界。这个几乎是海域组成的海水世界,生活着许多古怪未知的深海种族,这些海族在海底兴起了各种各样的强大异域文明的海底城市。这是一本风格迥异的海域探宝冒险流小说。简单而言,就是主角弥赛亚作为一名流浪奥术师,游历群岛,在各个深海城市探险,并留下无意中留下各种传说、骇人听闻的怪谈的海洋冒险之旅。
  • 云弥:晚在水中央

    云弥:晚在水中央

    “晚儿,快走。”“挽儿,我选王位。”“挽儿,要活下去。”“晚儿,这是你的路。”二世为人,双亲罹难、家破人亡,她的情窦朦胧般初开,泡沫般凋零,季宣,在你放手那刻,便是流水一秋,转身天崖。三劫沉浮、十年流放、十年静心,再入世却已过千年,翻云覆雨、耗尽手段,再见那对熟悉的身影,却是一场早已布好的一盘棋。若她不是那个叫做陆挽儿的女子,此生必定悠然喜乐;倘若,她是那个叫做陆晚儿的女子,此生注定成挽天下。即便窥见了前生,纵然坎坷了此生,她依旧是她,不会因为贪恋长生而选择循规,也不会因为过去的是非而怀疑如今的情。只一眼,千年,原来要的,只是那月夜里水中的人儿。今夕何夕,谁是谁的良人;苍兮穹兮,与谁执手与共。
  • 外科十三方考

    外科十三方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水墨江南:浙江水资源休闲旅游指南

    水墨江南:浙江水资源休闲旅游指南

    本书针对浙江丰富的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海岛、井、泉、潮汐、港湾和养殖水域发展休闲旅游具有的自然资源,目前的旅游交通线路、水资源周边的休闲旅游项目(农家乐、渔家乐等)知识进行攻略性介绍。
  • S级的神奇卡片

    S级的神奇卡片

    神奇的左手……神秘的卡片……诡异又瑰丽的魔法世界……………………一起跟随超凡卡皇,领略奇异的魔法世界!
  • 黑科技商城

    黑科技商城

    钟秦推出全新的购物理念,上一秒还在网上下单,下一秒便收到在网站购买的实物。这是突破了空间距离障碍的快捷通道,是钟晴科技最具里程碑的产品……神话小说中的“芥子纳须弥”这等仙家法术,只要购买一部钟晴智能手机即可拥有……这不是神话小说,而是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当量子通道的大门被智者打开,人类文明就会上升到另一翻景象……科技造福人类,通道连接未来。一切,尽在未来通道!
  • 霸道总裁边呆呆小伯贤

    霸道总裁边呆呆小伯贤

    我比较喜欢写校园的n中坚这个就是有虐心有甜还有不同路旭的人物出现,还有非常多的。有一些比较多一点,点心,等他们长大了就更多虐心了。
  • 道门弟子

    道门弟子

    道门深远,传承不易,道之本义是道路,有四通八达的含意,引申下来就成为一种“方法”和“途径”,这就带有一种规律性的意义。老子在此基础上,把道再推一步,成为世界万物的根本规律。他感觉到有这么一种混沌不清楚,渺渺漠漠,恍恍惚惚,比天地还要久远,看不见,听不到,不受任何力量支配而独立存在,天地万物都因他而产生,他是天地万物的根源,不受任何力量支配独立存在的,能产生天地万物的宇宙的根本规律。咒语、功法、道心、法器便是修士必备的、保命的核心
  • 厄运滔天

    厄运滔天

    天道崩残,万族失灵根;各为生存,倾轧加剧;谁能挽救毁灭中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