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成绩不好,就归结于他们平时训练少,不注意做题,便要求孩子展开“题海”战术,让孩子通过做大量的习题来强化运用刚学到的知识。但是事实证明:习题不一定要成“海”,而要“精”。
做习题提高素质,不无道理,因为学习是一个过程,把知识消化吸收为自己所用这一环节至关重要,通过做题掌握知识是开启这扇大门的有效方法,要做好题不但要有良好的素质,很强的变通能力,而且要有扎实的基础和丰富解题经验。而这一切正源于平时不懈地练习训练。做得多了,掌握的题型也就多了,但是有些孩子在完成两三本习题册后就熟练掌握了知识、技巧,而有些孩子做了七八本,甚至十几本参考书仍不见起色。显然,以多取胜并不是最佳方案。
紧张的复习又开始了,小青心里又开始发毛了,数不清的复习资料,在她面前堆积起来,老师发的资料已经有一堆了,爸爸妈妈也不“放过”小青。平时爸爸妈妈都非常重视她的学习,只要对学习有帮助,哪怕是一丁点的帮助,他们也绝不错过。今天放学一回到家,妈妈就说要发英语“卷子”,小青大声叹气,面带愁容,妈妈问小青怎么了,小青的回答是英语本来就有做不完的模拟试题,每天晚上做作业的时间大部分都用在了英语上面,都快烦死了。妈妈安慰小青说:“多做题你才能熟悉题型,考试的题目你才都会做,这样才能取得好成绩。”妈妈每次都是这一套理论,小青想反驳,可总觉得妈妈的话也不无道理。但是之前为了提高成绩,小青可真是下了苦功夫,一套套试题都做完了,而且每一本的练习都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做的时候用一种颜色的笔,改的时候换用另外一种颜色,每一道题都答得整整齐齐的。可是,大搞题海战术之后,小青的成绩仍是止步不前。
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题海战术不是学习成绩进步的捷径。一般来说,教科书上的作业练习和任课教师补充的练习,学校提供的复习资料,已有足够的习题量,家长不必再让孩子做其他的练习。此外,家长找来的题,大多数情况下,可能会脱离课堂内容,难免会有偏题、怪题,浪费了太多时间不说,还有可能会降低孩子的学习兴趣。
爱心指导精、准做题四步走
1.要做到高效率做题,首先应掌握一个原则:了解题目类型、熟悉解题思路。把握好这个原则,在做练习时就可以有的放矢,当碰到同类型的题目时,自然是轻车熟路,迎刃而解。
2.题目有难易之分,应根据孩子的薄弱环节,有选择性地去做练习,而不是盲目地“眉毛胡子一把抓”,否则会使孩子很厌烦。有选择地做题,重视基础题,不去研究难题、偏题和怪题,才能让孩子感到既轻松又高效。
3.在做题的过程中,不是为了单纯的做题而做题,还要让孩子有意识地去思考题目所考查的是哪个知识点,这一知识点自己是否已经掌握,争取做每一道题都有所收获。题目形式是多变的,但知识点是不变的,掌握一个知识点等于掌握了数十道题。
4.当孩子做题做到一定阶段时,准备两个本子,一本是好题本,记录比较典型的试题,有时间就翻开琢磨做题方法,当碰到同类型题时,就可以略过不做了。另外一个本子是错题本,家长要帮助孩子归纳整理,一方面总结做题规律,解题技巧,另一方面整理错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