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66400000026

第26章 串门杂忆(记黄宗江)(2)

他写过一篇赞扬青年摄影家吴刚(吴祖光、新凤霞之长子)的短文,看在其父其母的份儿上,黄捧场按说也是应该的,何况吴刚在拍摄戏蓝人物上还钻出了若干新道道儿呢?然而,黄没有单纯就摄影艺术发言,因为他有一次在吴祖光家里,亲眼看到吴刚扛着笨重的摄影器材爬上四楼--黄忽有所悟,心想这个艺术界的”重体力劳动者“多可爱呀!要是有这么个女婿该有多好!黄甚至把这层意思和老朋友刘厚生的夫人”悄悄交换“,厚生的夫人也后悔”没早下手“。黄就把这一感慨,颇为含蓄地写进了文章,不料发表时,有关的字句却被删节了。全息投入,是他发言、写文章时的可贵习惯。

不久前,我受几位外地票友之托,约请首都中年京剧名伶在前门吃中饭。刚巧上午在一个座谈会上和黄相遇,我悄悄讲起中午有这么一回事儿,问他有没有兴趣参加。他听了动情良久,又迟疑良久,最后摇摇头,说散了会赶去就晚了。我只好提前离席,赶赴那个饭庄,席中顺便讲到黄”因交通不方便可能不来了“。谁知话没落音,黄就汗淋淋地”挑帘“而进,席中之”角儿“一片欢呼--虽然此际黄”挑帘“没有摆出”亮相“架式,但他这位”’角儿‘中之’角儿‘’却是没有疑义的!黄落座乃讲,刚才要不是搭乘某某领导同志的轿车,今儿就看不见大伙了。继而主动报告:他已搬家--搬进八一电影制片厂的新建单元楼。好固好矣,可就是远远离开“焦大故居”和“故居区”,远远离开门前小树以及树上的小鸟了。“我真舍不得呀,我门前的树虽不高,但弯弯斜斜得可有姿态了;树上的小鸟不但能唱歌--(此时忽然弯过头来,看了一眼邻座的孙毓敏,停顿片刻)她还会唱戏--唱的是苟派!”举座大笑。

黄搬家已经五六年了。最初我很不习惯,有时骑车路过那个垃圾筒环绕的小跨院,常有“人去楼空”之感。有时顺路来到荷花市场,奇怪荷花怎么不香了,什刹海的水面怎么也不亮了?好几位住在什刹海的老文化人,也在默默地想念宗江。他们告诉我“:宗江冬眠去了。待等明年春早,树枝儿上一见绿,他会立刻飞回到我们当中的。否则,开辟‘故居区’时就没他的份儿喽!”

可惜这话没能实现,这几位老文化人如今也先后“去”了,有的搬家离开了什刹海,有的则离开了人间。就连我,半年前也搬到北京的东南角。有时骑车回来,忽而发现垃圾筒没了踪影,要么就发现某处又新开了某个商店。什刹海一片新容。我骑车到荷花市场,对着那绿水默默叨念:祝所有的老居民一切平安,愿搬走的人有空儿也回来串个门儿,共同回忆一下我们的老街坊,回忆一下我们的青春年华。

俞振飞的两幅墨迹

我收藏了俞老的两件墨迹。虽然他并不以书法家名世,晚一辈的我,居然也没把它们当做“墨宝”看待。

80年代初期,当时我已经写了不少有关京剧的散碎文章,心中总有一种踟蹰之感:下一步应该怎么走?我想,自己不是演员,也不准备再当编剧,只打算以“品戏”了却此生,所写文字也应集中在“品戏”之上。为了更好地激励自己,书房似也应有一幅“品戏斋”的匾额。请谁写呢?写者白应是梨园老人,更该是德高望重之人,当然,其书法也应有相当水准。我“满世界”寻找,终于把目光投向上海,凝聚在俞老身上。

记得1981、1982年某日,苟夫人张伟君忽然打电话找我。

到了苟宅一问,原来是俞老很快要到北京唱几场戏,不想住大宾馆,只愿住苟宅的南屋。张伟君当然高兴,可家里没人会做南方菜。找我,就是希望我能介绍一个南方厨子给她。我十分奇异:这事儿怎么会找上我?张伟君也奇异起来“:你跟俞老不是很熟的吗?”我说自己很景仰俞老,可惜一直没有机会拜识。张伟君笑了起来,拿出一张上海的《新民晚报》“,看,上边有你的文章,写的是我们家的事儿,是俞老前几天刚从上海寄过来的……”果然《,苟慧生教女成“龙”》,是我两周前寄过去的,不过我还没有接到上海寄来的报纸。看来这是“缘分”--在我还没认识俞老的时候,他倒先“认识”我(的文章)了。

大约过了半年,我和梅兰芳的子女去往江南,第一站到上海,第一个行动就是拜访俞老,请他谈谈有关梅的往事,因为我和梅的一位公子准备合写有关梅的电视剧。从这个角度和作者采访俞振飞(1984年)层次拜识俞老,我当然求之不得;作为俞老,自然也由衷高兴。

后来,虽然电视剧因故没拍,但俞老却记住了我。

有了这两重“缘分”,我于是转托俞之女弟子岳美缇,求她到俞老处替我转求。岳去了,并且“超额”完成了“任务”--除了求到一幅“品戏斋”的匾额,还要来一本俞老的著作《俞振飞艺术论集》,俞老用毛笔做了题署。真是喜出望外。我认真拜读了俞老文集,更把匾额高悬书房。匾额上的字,就仿佛是俞老的眼睛,每天都俯视着我做文章。我,也在写累了、写乏了,或者文思穷竭的时候,习惯仰头和俞老交换一下目光。也怪,每每这样做了之后,我就又充满了力气,增加了才思。借助这种默契,我在各地报刊开了不少“品戏斋”的专栏,并先后出版了《品戏斋夜话》、《品戏斋札记》和《品戏斋神游录》;更重要的,是关于京剧应该“品”什么和怎么“品”的思考,在慢慢深入和系统化……可以说,俞老题写的这块匾额,是我认真走向京剧学术研究的起点。

在这之后,我很偶然地得到了上海同济大学教授陈从周先生的赠书,他一寄就五六本之多。我最爱的是《说园》,同济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书可以从两边读,一边是中文,用毛笔精书影印,另一边是英文。两种文字之间,夹着32幅古代造园图。这本书采用了“大16开”,中文封面上的题签是俞老写的,极为严谨又十分潇洒。此书文字仅三五万字,贵就贵在简洁;有时高屋建瓴,有时细入毫发;诗、书、画、文四者有机结合,使得园林艺术盎然纸上;没有丝毫的说教,而是带领读者一道审美;此外,一个最基本的特点,我以为就是把“最古典”和“最现代”,融汇得天衣无缝。我爱极了,爱到发疯的程度,真希望有天自己也出它一本,那须是自己的“盖棺之作”。也要中英两种文字同刊,中文部分也用毛笔精书,两种文字间也夹着古代梨园绘画。书名就定为《戏品》二字(可以和古来《诗品》《、棋品》、《画品》相比照),中文封面也要请俞老亲笔题签……忽然,我又迟疑起来:自己的“盖棺之作”要等到哪一年?俞老当时就八十有六,他能否等得到--看来,必须及早动手。恰巧,这时我的《梅兰芳与二十世纪》出版了“,一事不烦二主”,于是又请岳美缇把拙作上呈俞老,并再求一幅墨迹。不久,岳就从上海寄我一包书,其中夹着一小张宣纸,打开一看,一幅竖写的“戏品”二字,果然于眼前熠熠发光。

现在《,品戏斋》匾额依然高悬于我的书房,依然不时和我交换着目光。这幅《戏品》您看不到,原作夹在陈从周先生的《说园》当中,或者说,它紧紧夹在我的心中。我时常想起自己和这两幅墨迹的“缘分”--一幅,是我投身京剧研究的起点;另一幅,将伴随着我走向著述和人生的终点。

同类推荐
  • 有思文丛:坐公交车的人

    有思文丛:坐公交车的人

    本书是小说家魏微的一本散文集,收录了“文学纪”“年代祭”“人物记”3辑共32篇文章。本书回顾了作者走过的文学道路,并对文学、对写作提出了匠心独具的见解;记录了作者的成长历程,并对作为成长背景的20世纪80年代做了提纲挈领的描述;回忆了作者的家人朋友,并对亲情、友情进行了基于个人视角的阐发。
  • 内在的从容

    内在的从容

    《内在的从容》是作家周国平的第三本随笔集,所收文字写于2001年至2005年间,前两本为《人与永恒》、《风中的纸屑》。本书首次出版于2006年,当时的书名是《碎句和短章》,有读者认为原书名与作品风格不吻合,建议更改,作者觉得有理,欣然听从。
  • 唐诗宋词元曲·导读本(下册)

    唐诗宋词元曲·导读本(下册)

    唐诗宋词元曲无疑是其中最为绚丽的华章。唐诗内容博大精深,将我国古典诗歌中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宋词以独有的方式见证着两宋王朝的悲喜历史和感人肺腑的文人情怀,或委婉含蓄。或奔放豪迈;元曲将典雅的诗词艺术与民歌、俗语等杂糅在一起,诙谐、洒脱,洋溢着浓郁的民间气息。
  • 感悟心灵:温暖一生的125个记忆

    感悟心灵:温暖一生的125个记忆

    一首老歌,一段时光的印记。不再着意去找的老歌,如同抛在身后的似水流年。歌总是会唱几支,可偏就唱不全的那首让人心痒,一句半句的随风落在耳朵里,惊鸿一瞥,却又生了根似的,挥之不去。
  • 八千湘女上天山

    八千湘女上天山

    五十年代初,新疆和平解放,新中国的决策者们命令驻疆二十万官兵垦荒屯田,扎根新疆,立志改变自古以来屯垦一代而终的局面,以达到长治久安的战略目的。在党中央建设新疆的号召下,一场轰轰烈烈的参军狂潮席卷了湖南三湘四水,一时间,激情澎湃的湘女们蜂拥古都长沙,报名参军。
热门推荐
  • 断剑剑神

    断剑剑神

    一个地球少年穿越到阿拉德大陆带着一把断剑开启怎样的传奇之旅。一个想成为神枪手的鬼手被强制成为一个剑士后会蹦出什么样的火花?远能狙击大炮无限炸,近能上挑剑舞玩拔刀,独特的枪炮剑术带你走进不一样的阿拉德大陆。我曾与西岚斗过酒,也和索德罗斯比过剑曾调戏过凯丽,在卡丽娜那舍过账,对战过暴龙王巴尔卡也在赛利亚床上睡过觉,
  • 穿越之丞相的炮灰妻

    穿越之丞相的炮灰妻

    初夏是一个小人物,从公司的小职员,不断的挖陷阱埋人拍马屁,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一朝飞跃升级成了总经理,本以为美好的生活就在眼前,可是这位置还没有坐稳便被灯砸到了这个坑爹的世界,之所以说坑爹是因为着个世界既然是在一本书中她闲来无事看过的一本书中,名字叫做《重生嫡女富贵命》,而她成为了一个小炮灰!上有原重生嫡姐,下有特工穿越的庶妹,而她便是“狠毒后妈”的亲生女儿,这节奏,要让她怎么活?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散落的精灵

    散落的精灵

    散落的精灵,这是关于爱与寻找的故事,这是关于温暖与美好的传说。狭路相逢勇者胜,温柔只给意中人……
  • 游戏之新型反恐精英

    游戏之新型反恐精英

    宿友推荐了新的一款游戏,主角将在此游戏中逆行,一句话,专走无人路,就是困难万分,也阻挡不了自己的脚步
  • 启源计划

    启源计划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的脖子上突然出现一个莫名其妙的印记。时光交错,在某天早上醒来时竟发现自己身处密室!为了寻找出口,为了弄明白是谁把我关在这里。我不得不踏上这条不归之路。神秘的古老组织,诡异的人类实验体。不可言喻的地下实验室!是上古的力量!还是人类的欲望?我,又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 雀饰金凰

    雀饰金凰

    从遇见他的那一刻起,他就沉迷了。死都没想到的是,他竟是爱上一位男子。
  • 腹黑少爷的呆萌甜心

    腹黑少爷的呆萌甜心

    第一次,兼美貌兼才艺于一身的上官希涵身材被人嘲笑成四季干煸荳,有吗,‘好歹有34C的好不好,某女撇了撇嘴角满不在乎的说道。刚刚说完这句话某男嘴角的笑意更深了,‘小丫头你还是那么诱人,还是那么好玩,某男戏谑的说道。‘喂,我貌似不认识你吧,上官希涵一副鄙视的眼神看着某男,‘不急以后来日方长嘛,我不急。某男腹黑的说道,似乎在计划着一个不为人知的事,上官希涵仍是一脸呆萌呆萌的样子,某男却不假思索的靠近上官希涵,看了看那诱人犯罪的唇,十分不客气的将上官希涵搂在怀里,十分霸道的将自己的唇贴上另一张嘴唇上,看着一脸羞愤的上官希涵,某男却笑了,‘小丫头,我们还会再见的,到时候可别忘记我.....
  • 童蒙止观

    童蒙止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逆路之生

    逆路之生

    诸神叛乱,天地失色。谁打翻了那正在博弈的棋局;又是何人扛起那早已破碎的旗帜;几个文明史过后,这片天地又是怎样一番景象。……一座坟墓发出深深幽光,一条黑色石龙盘旋在周围。坟墓裂开,一个少年从中走出,一切从这里开始揭晓……
  • 左颜

    左颜

    左半生的浮华,我用双眼来记忆;右半生的平淡,我用左脸去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