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66400000022

第22章 天下真小(忆许姬传)(2)

许先生的经历恰恰给我指出了一条明路。许先生在辅助梅先生过程中有其阶段性。他本来处在一个十分容易显现个性的环境,如果不是身体不好的话,他可能从政或者从军,走上另外的一种路途。但是鬼使神差让许先生从中年起就辅佐上梅先生,并且是一辈子跟定了,就把自己原先那种很旺盛的能动性,凝聚、隐缩在对于梅的艺术的记录、规整和阐释之中。可以这样认为,许先生中年以及稍后的命运,基本上仍然是由梅先生的功绩、地位所决定了的。但是,梅先生在67岁上突然去世,是造成许先生晚年开始恢复显现个人人生价值的一个远因。最初,他可能产生过一些后半生“无所依托”的感觉。因为梅先生一去,梅派艺术就停滞在那里,许先生就无法再说什么“新话”了。更没料到的是“,文革”使中国的一切中断了十年,事实上又何止十年!随后是“四人帮”的被粉碎,京剧传统戏也在1979年“复出”,于是这又使高龄的许先生有了“用武之地”。他重新又向这个经历了“文革”的中国介绍梅兰芳和梅派,虽然他因年纪大和阅历深使得笔墨显得“简淡”,但认识却比从前“高远”。这是老人家的一种极其难得的飞跃。此外,更难得的飞跃是他个人人生价值的显现,这从他晚年出版的两本书当中可以得到明证。(前一本是老先生亲笔签赠的,后一本是老先生去世后,由其哲嗣国杭兄代赠的。偏偏我接到这两本赠书时,最初只读了其中论及梅先生和梅派艺术的部分,却把有关许先生回忆家世和早年经历的部分忽略了。是最近的通读,才对晚年的许先生产生了新认识。)许出生在1900年(庚子),这是一个国家命运激烈转折的关键时刻,他的先祖又恰是一个对于国家命运有可能起到重要影响的名门望族。其外祖父徐致靖原是清廷的翰林院的侍读学士,在甲午海战失败后,他曾给皇帝上“请明定国是疏”,意思是请皇帝对国家今后采取什么政策公开表态。不久光绪颁布“定国是诏”,肯定了他的见解。随即,徐又上疏举荐康有为、黄公度、谭嗣同、张元济和梁启超五人。光绪全都依从。在即将进行戊戌变法前,徐被提升为礼部右侍郎,权力较前更大。后来在变法遇到危急时,徐听从他人建议,举荐袁世凯入京。光绪依然听从了。不料袁向荣禄告密,整个政治形势也就发生逆转。变法失败,六君子被害,徐也被判了“绞监候”,即死缓。后,庚子(1900)年因八国联军迸京,监狱中的犯人纷纷出狱。他也被人救了出来,却只肯在客栈中暂时居住,一定要刑部官员代他向逃难到西安的皇室请旨。两三个月后,终于等到了赦免圣旨,于是这才转赴天津,由海路赴杭州定居,别号“仅叟”,意思是别的志士都已赴死,自己是仅存下来的老头子。

许姬传八岁时由母亲带领到杭州,开始接触这位饱经风霜的外祖父,一边随他读书,一边听他讲述戊戌变法当中可歌可泣的故事。比如八月初七(被捕的前两天)这一天,谭嗣同和梁启超乘车来到日本使馆。谭与日本参赞笔谈,写道“:梁君应避死,留为大用,托君重义,使之不死。”参赞点头承诺,写道:“吾将使梁君化装成打猎者,离京赴津。”又写道“:君亦可留此不归,可免于难。”谭摇首写道“:我义不应避死。”参赞肃然起敬。谭对梁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程婴、杵臼,分担其任。”还比如初九这一天,开始搜捕维新党人,徐家被围捕,正碰上徐外出。徐夫人当即告诉兵丁“:徐大人回来就会自行投案,无须追捕。”不久,徐回家,即赴刑部投案。徐入狱后,以为必死无疑。八月十三判斩,家属也准备了棺材到菜市口去收尸。不料斩首的是谭嗣同等六人,其中并无徐。(以上详见《许姬传七十年见闻录》中的第一部分“戊戌变法侧记”。)我想,任何人听到上述的“故事”都要动容,何况还是外祖父的亲口叙说。这显然会给幼小的许姬传心中埋下关心(乃至参与)政事的种子。当然,是后来的辅助梅先生,才使他的性格慢慢恬淡了。但《许姬传艺坛漫录》开卷的第一篇文章,就又是《从孙中山照片谈辛亥议和》。在1948年1月的上海,许偶然从梅的好友冯耿光的住所发现一张孙中山的亲笔签名照片,两人都激动起来,于是一个讲一个记,这篇文章就这么出来了。这件事也足以证明早期辅佐梅兰芳的这一批人,其中很有不少爱国志士。虽然他们后来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未能在政治舞台上出力报效国家“,移情’i到辅助梅的艺术上面,但心中潜在的爱国激情并未消减,而是融化在对梅艺术的处理之中。从这一点看,梅的艺术成为这些人抒发内心爱国热情的一个载体。梅很幸运,他们也很幸运。而发生在1948年的事情,直到80多岁才又回忆、书写出来,不是很能说明许先生关注问题方向的变化以及思想境界上的升华么?

也联想到自己,我的父母30年代参加革命,虽然后来受到冤枉,我也因之受到连累,在那个十分强调”出身“的年月,我不能继承他们所献身的新闻事业,而转身进入了”向后看“的梨园,但心中的爱国热情同样未曾消减。从这一点看,我感到自己又和许先生颇为相像,这应当视为第三度的”天下真小“了。

我反复研读了许先生最后的书,形成了一种萦绕心头、久久不去的感触:每一个”捉笔人“的文风,年轻时应该和晚年有哪些不同?如果早年迷恋于艺术研究,晚年是否就应该上升到文化层面?还有,如果年轻时洋洋万言、倚马可待,晚年写文章是否就应空虚中来、点到了就戛然而止?甚至所写之”物“也不再受传统”起承转合“的约束,内容也由严肃问题转化成生活小品……不妨从《许姬传艺坛漫录》当中选摘两则文章(叫”笔记“或许更准确):

其一《,考考王羲之》。这其实只是一篇小而又小的小品。著名漫画家华君武曾画过一幅同题漫画,讽刺那些动辄以草书签名、成心不让观众认识的”书法家“。许看后大加赞赏,华于是重制一幅,送来请许做跋。许写道:

古人云匆匆不作草,盖谓草书偏傍点画,格律甚严,章法布局,尤须酝酿组织,方为合作,较行草书更费工夫,而现存古帖,简札为多,草法精审,百观不厌,近年时有人以草书字幅来问,是何字体?吾只能答以恐为龙虎山张天师体也。

这段文字几乎是”一逗到底“,其实标点是在成书后添加的。许先生在题跋时,依然遵循传统不用标点。读者随阅读随断句,随阅读随欣赏许之书法,想来另有一番味道。文字虽这么”一点点“,但无处不渗透出许先生对于中国书法的精湛学识。

其二《,蜜汁火腿、炒牛肉片》。这是许介绍自己家烹饪艺术一篇长文中的一节。兹引录于下:

徐九(超侯)家里是讲究吃的,他家原是富翁(下删介绍身世的一百字)。有一次在我家吃饭,吃完了,他拉我到门角边问”:刚才吃的蜜汁火腿是怎么做的?“我说”:是文火蒸的。“他说”:你不清楚。“用手指楼上说”:上去问老太太。“我上楼问母亲,她说”:是否徐九打听怎么做?“我说,“正是他。”

“你告诉他,蒸的时候,下面垫一块火腿边皮,等蒸烂后,把边皮扔掉,浇上蜜汁香料,这样蒸,底下不会焦。”我以前曾对母亲说“:徐九家里有几样好菜:‘出骨鹌鹑’、‘出骨青鱼尾’、‘炒牛肉片’。”

母亲说“:请他告诉我炒牛肉片怎么做?还有两样出骨菜太麻烦,我不学了。”

徐九说“:先打一碗卤,好酱油、麻油、芥末,再加英国麦其酱油,买一斤斐利牛肉,用大火炒一二分钟,即鲜美可口,有时可以加一点芹菜配头。”最后他重复一句“:必须是斐利。”

这样菜,母亲照他的程序炒,很成功,以后我家请客曾用过,大家说这是“徐派”。

完全是白描手法。如果换以小说笔法,篇幅将十倍超出。

开头徐九吃完饭拉许“到门角边”发问,刻画出富家子弟钟情饮食的专注而又不无尴尬的心态。后来徐九嘱咐许“必须是斐利”,寥寥五字,也勾画出徐不无自负的另一面。

请注意“我以前曾对母亲说(徐九家有三样好菜)”一行文字。这本是“过去完成时”,却镶嵌进全文的“现在进行时”。时态混乱给读者造成短暂的困惑,但这种困惑造成的“停顿”却十分有利于文义的咀嚼。

最后的“徐派”也值得回味。许家本是大族,向以“许家菜”“、许家酒”驰名遐迩。但许的母亲姓徐,许之外祖是前清权倾一时的公卿,所以许家客人依然尊重徐夫人的娘家“,徐派”由此呼出,亦算合情合理。

全文标点也值得评点。有几处应点“句号”的地方,依然被点了“逗号”。这可能是许从研习古文领略到的“一逗到底”之积习。这么做也有一种好处,让人感受到一种能和今天“拉开距离”的“历史感”。

“天下真小”不会自然得来。先要有勇于闯荡天下的雄心壮志,先要让“天下真大”充溢于心。等有了这,以后“天下真小”在不意中陡然萌生,才会有意义、有味道。

“天下真小”是短暂的“,天下真大”才是永久的。古往今来的每个后来人,当他处在“一无所傍”的前行状态,感受的多是“天下真大”。等走着走着,会发现自己和某位前贤“不谋而合”,顿时从“天下真小”产生出巨大惊喜。但是,要想将来能够真正有所作为,此际只能品悟片刻,就又得驱马飞奔了。他们知道“,真小”只是“真大”在小结时的一种升华。其意义仅此而已。

同类推荐
  • 语已多,情未了

    语已多,情未了

    世间只有情难诉,无论其为亲情、爱情、友情、乡情,还是为喜为怒,为哀为惧,付诸语言文字之后,便会失去其固有的鲜活。时光已像飞鸟一般淡然飘逝,情却如流水浮云,绵绵无尽。最后,只能怅对满地狼藉的生命碎壳,回首前尘往事。
  • 生活并非都有选择:八九十年代的留美学生们

    生活并非都有选择:八九十年代的留美学生们

    留学是迈上成功巅峰的通途,亦可能是堕入欲望深渊的陷阱。经过一段时间改革开放的熏陶,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留美学生已经不只是书斋里的精英,他们更是一个个充满欲望的人、一个个为名利而奋斗的个体,在大洋彼岸深陷于情与爱的踯躅、名与利的挣扎。当象牙塔里也漫入世事的波涛,他们,和你我没有什么两样,背负着为人的十字架,生命永远是不可承受的重量。“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一百多年之后,托尔斯泰的名言在一代一代中国留学生的生活中被演绎。生活都能由你选择吗?幸福只要追求就能得到吗?在大洋彼岸的中国留学生们以自己的经历向您诠释这一切。
  • 谁偷看了保姆的日记

    谁偷看了保姆的日记

    本书收录了《一夜风流一世情》、《潇洒逃亡》、《眼睛一眨鸡变鸭》等故事。
  • 青春·哲理卷(散文精品)

    青春·哲理卷(散文精品)

    一段爱情的重生是要等待一个人的死亡,同时也可能让死亡毁掉一切。以青春换明天的爱情,从来凄怆。爱是难分彼此——彼此的优点和缺点。我以为这是我的优点,你却说是缺点。你的缺点太多,我却喜欢你,这是我的优点。爱就是难分彼此。理想,在实现以前,有很多名字,它们是:幻想、妄想、白日梦,和不可能。可是,就是它,使得一个只能爬行的看鸭子的小男孩,变成了受众人崇敬的学者与勇者。
  • 西部心情

    西部心情

    读书是灵魂旅游,旅游是身体读书,并好夜读与独游。西部地区值得我们去领略。
热门推荐
  • 老男人的秘密

    老男人的秘密

    老男人的身份?和刘东升上尉什么关系,宝藏又是怎么得到的?
  • 玄域无双

    玄域无双

    远古时代,有一段缺失的古史,那之后,日与月被分裂在了两片天空,亿万星辰,则不知去向……静如处子动若疯兔的少年,就这么踏进了这个纷繁的大世界,他肯定会变得很强大,但不会是最强的那一个,只不过因为讲的是他的故事,所以他是主角儿。命运的洪流奔腾激荡,于天地浩大之中争斗斡旋,没有多么强势的崛起,因为本就是逆天的存在。
  • tfboys相遇即是源

    tfboys相遇即是源

    一次偶然的相遇,一份脆弱不堪的友情,夏涵昫将怎样挽回曾经的美好?“我们真是有缘无份!”王源狠狠地丢下这句话,走了。在那一个月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 红警之阵营追美师

    红警之阵营追美师

    梁佑在一次和别人对战时奇怪地穿越了,在游戏世界里,为了生存,他圆滑地周旋于三个水火不容的阵营,并幸运地遇到了许多美女。在现实世界恋爱失败的他能否抓住这次机会追到美女呢?他又怎么会到现实生活中呢?而且在游戏中,由于梁佑的出现,使游戏中酝酿了一个威胁整个人类世界的阴谋,梁佑又是否能阻止呢?一切就此拉开序幕……
  • 繁华嫁:红尘笑颜只为君

    繁华嫁:红尘笑颜只为君

    她,堂堂古世家的传人,聪明机智,时而冷静、睿智,时而疯癫、脱线。一朝穿越,竟好死不死的附到了公主的身上。好吧!她认命了,穿就穿吧!衣食无忧也不错,她可以当当米虫。反正父皇母后宠着,还天天有美人皇兄养眼,也不怕被和亲了。可是,为什么想过米虫生活也那么难啊!偷看了美人洗澡,要砍脚,还搭上了条件两个,费用好高。打了冷酷皇帝,赐慢性毒药汤一碗,心好塞。不小心惹上了狐狸美男,老实见面,次次调戏,恨不得爬床。尼玛!你家呢?!这就算了,她全忍了,俗话说得好,能忍是福,忍不了就跑。但是,为什么后面的一直追着她,从贱人到傲娇,从傲娇变无赖,从无赖进化成了变态。丫的,有种单挑啊!看本公主不毒死你。
  • 守护甜心之亚梦的心

    守护甜心之亚梦的心

    “呐,几斗,我回来了!”亚梦望了望湛蓝的天空,透明如水晶的眼泪缓缓流过眼角,“你却不见了!”“亚梦,请不要……找我。”几斗断断续续的声音传出,“记得……我是爱你的。”新的甜心,新的一轮战争!几斗怎么了,为什么会消失,亚梦又为什么黑化,莫伊的真实身份是什么,真相一层一层被解开,到底是谁坠入那个黑暗的深渊,又是谁升入光明万丈的天堂……
  • 古武记之轮回

    古武记之轮回

    围绕未来25世纪时空行政官瑞的故事,带着自己的执念在平行时空中追寻二十四年,到最后却只是一场梦,逝去的将永远逝去,只有珍惜现在才是最明智的选择,就好像被摔碎了的花瓶一样,即便修复得一模一样,也早就失去了它原来的意义。
  • 一贱钟情:总裁锁爱无度

    一贱钟情:总裁锁爱无度

    她不过是在他的婚礼上谈他们两人的离婚事宜罢了,为什么从此就被他在此缠上。“南宫先生,你很闲吗?”“因为我颜值高”莫名多出来的小妻子,南宫先生秉持着夫妻义务将郝时光逼至了床边。郝时光爆发了:“慢着!都说百万休得共床渡,千万休得”“一辈子!”南宫先生直接抽出一张卡:“十亿!今晚我要一百个姿势!”“住手!否则你就算得到我的人,也得不到我的心”“笑话!我得到你的人还要心做什么”“有心解锁更多姿势!”
  • 黑執事之塞巴斯蒂安

    黑執事之塞巴斯蒂安

    這是我的第二部小說,這部小說中的黑執事跟動漫黑執事不同,這是我改變的黑執事!
  • 若当清秋

    若当清秋

    他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却可为她洗手做羹汤她是丞相独女清纯可人她说“生活不如意感情也没能放过我”她亲眼看着他下旨丞相一家满门抄斩而她则被打入冷宫许多年后她再次回宫只为心中的牵挂并发誓要报复那些曾经当她是小白鼠的人而她亦奈何不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