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源性错颌畸形的治疗手段是通过牙齿移动来恢复正常牙齿排列与咬合关系。对不同类型的错颌畸形,需要选择使用不同的矫治装置和矫治技术。
§§§第一节 矫治器的类型
治疗错颌畸形的装置称为矫治器。矫治器本身可以产生矫治力,或者利用或排除口周肌力来达到矫治颌骨畸形、牙齿错位,利于牙齿与颌面组织发育或恢复口周组织健康的目的。矫治器依据矫治力、固位方式等分为不同类别。
§§§ 第二节 活动矫治器
(一)活动矫治器的适应证、局限性和优缺点
活动矫治器的临床应用不像固定矫治器那样对错颌畸形的矫治形成一种完整的系列,它是针对特定的牙齿移动而进行具体的设计,所以它是一种灵活多变的矫治技术。
1、活动矫治器的适应证和局限性
(1)适应证:①无明显的骨骼关系不调,无须进行颌面关系的复杂调位。②前牙覆盖关系异常可以通过牙齿长轴的倾斜而予以矫正。③牙周情况欠佳,活动矫治器有限倾斜移动的特点正适宜牙周病患者有限矫治。
(2)局限性:①矫治力仅仅作用于牙齿上的某一点,牙齿产生倾斜移动,矫治力过大时易导致根冠反向移动。②对多数牙扭转、多根牙扭转难以进行矫正。难以实现牙齿的整体移动和控根移动。③减数治疗的病例,后牙无法前移,拔牙间隙无法关闭,牙齿长轴无法纠正,牙齿邻接关系困难。严重上下颌骨骨骼不调,不易使用活动矫治器。
2、活动矫治器的优缺点
(1)优点是:①矫治器调整简单,患者椅旁复诊时间短。②矫治器结构简单。③矫治器患者可自行取戴,有利于保持矫治器的清洁和口腔卫生。
(2)缺点是:矫治器固位作用差,作用力单一,牙齿仅仅只能以倾斜移动为主,由于活动矫治器可以自行取下,矫治效果取决于患者的合作程度。
(二)活动矫治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活动矫治器结构类型较多,主要由固位装置、作用力部分和基托三部分组成。
1、固定装置 固位是指对抗矫治器脱位的作用。只有获得足够的固位性能,矫治器才可能发挥其矫治力的作用。活动矫治器在口内固位,需要克服:①克服矫治器本身的重力。②口腔肌肉的功能力。③弹簧和弓丝产生的矫治力的反作用力等。
(1)单臂卡:使用0.8~1.0mm不锈钢丝。单臂卡常置于双尖牙、磨牙(乳磨牙)等支抗牙的颊(或舌)侧倒凹区。
(2)邻间钩:使用0.7~0.8mm不锈钢丝制作。邻接点下方的邻间隙(偏颊侧),多用于邻接关系良好的后牙上,固位力较强,其钩起主要固位作用。
(3)改良箭头卡:使用0.7~0.9mm不锈钢丝制作。位于双尖牙、磨牙颊侧。
(4)连续卡:使用0.9~1.0mm不锈钢丝制作。位于双尖牙、磨牙颊侧。有时也包括切牙。
2、作用力部分 矫治器作用力部分有弹簧、唇弓、螺旋器、弹力牵弓丨圈等,其产生温和而持续的力,推动牙齿移位,达到矫治目的。连接体部分则包埋在基托内或焊在唇弓上。
(1)双曲舌簧:位于被矫治牙的舌(腭面)颈部。使舌向、腭向错位牙唇向移动。
(2)双曲纵簧:使被矫治牙近远中移动。双曲纵簧位于被矫治牙的近远中邻面。
(3)交叉指簧:矫治舌向错位的乳前牙,使其唇向移动,位于被矫治牙的舌侧。
(4)纵(圈)簧:使被矫治牙近远中移动。位于被矫治牙的近远中邻接唇舌侧。
(5)别针簧:使尖牙、切牙压低或伸长。位于被矫治牙唇侧通常焊在唇弓上。
(6)分裂簧:扩大牙弓、推磨牙向后、推前牙唇向。多数情况位于腭部。
(7)扩弓螺旋器:扩大牙弓;推磨牙向后或个别牙颊向;推前牙段唇向。位于口腔内舌(颚)侧。
(8)唇弓:①使错位牙舌向移动。②作为固位体。位于前牙唇面。
(9)弓簧:使矫治牙近远中向移动。位于前牙唇面,焊接于唇弓上。
3、连接部分
(1)基托作用:①支抗固位。②将固位装置与作用装置部分连接在一起。要求基托厚度2.5~3mm,与组织面密切贴合。基托伸展程度为后牙舌面最大周围线处,前牙舌面为舌隆突处,同时不影响咬合。后部根据需要确定伸展范围;基托在牙齿非倒凹区及龈缘处需要缓冲。
(2)舌杆或腭杆作用:代替基托。更舒适和发音方便。
4、其他结构
(1)颌垫:颌垫可以分为解剖式颌垫和平面式颌垫。①解剖式颌垫:颌垫有解剖形态,位于一侧、双侧后牙颌面上。解除前后牙的锁结关系。②平面式颌垫:特点是无解剖形态,位于双侧后牙颌面。矫治颌间关系不调。
(2)舌挡丝作用:阻挡吐舌习惯及咬下唇习惯。位于上、下牙舌侧,离开舌面5~7mm,从上颌基托处开始,止于下颌前牙舌侧龈缘处!防止舌从牙缝处伸出。
(3)唇挡丝作用:破除咬下唇习惯。焊于上颌矫治器唇弓上,向下延伸到下颌前庭沟内。
(4)切端沟作用:防止唇弓滑动,压低上前牙。位于上颌前牙唇面,焊于唇弓上。
§§§第三节 功能性矫治器
功能性矫治器是一种活动矫治器,本身并不产生任何矫治力,口内固位也不严格。其作用是改变口面部的肌肉功能,促进颅、颌、面的正常发育。
(一)功能性矫治器的分类
(1)简单的功能性矫治器:直接将肌力传递牙齿,如上颌平斜面导板,口腔前庭盾等。
(2)肌激动器:改变下颌的位置(一般向下、前),将剌激下颌咀嚼肌兴奋产生的力传递给牙、颌骨,起功能性矫形作用。按照下颌移位的程度,将此类功能性矫治器分为两类:①肌张力型。下颌移位较小,矫治器的作用依赖于肌肉,腱膜静止的张力。②肌动力型。下颌移位较大,利用肌肉运动或活动来移动牙齿,改变齿槽骨的形状。
(3)功能调节器:又称Frankel矫治器,作用于牙弓之外口腔前庭,通过颊屏和唇挡改变口周肌力的动力平衡,从而影响牙弓、颌骨发育。
(二)功能性矫治器的原理、作用和特点
1、原理
(1)将口周肌肉、咀嚼肌的收缩力通过矫治器按一定的方向传递到咀嚼系统的一定部位。
(2)排除面部口周肌力对牙槽骨的不利压力;恢复舌肌和唇颊肌间的动力平衡。
2、特点 功能性矫治器大多需要:①利用肌力去影响牙齿和颌骨。②上、下牙列分开,咬合分离。③下颌向前或向后移位。④吞咽时上、下唇紧紧闭合。⑤选择性改变牙齿的萌出道。
3、适应证
(1)替牙龄期因口面肌力功能异常所引起的错颌畸形。颌面生长接近完成矫治器疗效受限。
(2)主要用于矫正牙弓长度不调,如安氏II、安氏III错始。不适用于拥挤、牙错位、拔牙矫治病例。
4、作用 功能性矫治器一般作用下面几个部位。
(1)牙齿和齿槽骨:选择性地控制牙齿垂直向的高度。
(2)颌骨:①抑制面中部生长。②改变颌骨形态。③促进下颌生长。④改变下颌位置,使髁状突、关节产生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