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期治疗(diphasic treatment)也比较流行。这就是在生长活跃期早期矫治骨髂颌问题,在恒牙,替牙期为BS引导(ordusalguidanre)和阻断完全建骱后矫治牙齿错位。
二、错颌畸形矫治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一)乳牙期
在乳牙期不应以个别牙齿的错位为对象。除非错位的牙齿妨碍功能及发育,才予以矫治。乳牙期矫治的主要对象为牙群错位、颌间关系失调及面颌关系失调。矫治器不可滥用,应避免使用复杂的矫治器。
1、乳牙期矫治的适应证
(1)前牙反颌和后牙反睹。
(2)前牙开颌和后牙开胎。
(3)导致下颌闭口型异常的错位牙。
(4)乳牙早失。
(5)所有妨碍功能或生长的口腔不良习惯。
2、乳牙期矫治的适应证
(1)预计在其他时期矫治效果更佳时。
(2)矫治效果不能肯定者。
3、矫治乳牙对恒牙的影响 矫治乳牙时,如果乳牙根吸收尚不多,则恒牙胚可随着乳牙移动。因此,有时可以利用乳牙的矫治,间接收到恒牙矫治的效果。然而,如果施力过大,可能引起乳牙冠和根的反向移动;这样,恒牙胚就会被乳牙根推往相反的方向。因此,矫治乳牙所用的力必须轻微,着力点应在乳牙的近龈部,才能使乳牙不发生冠根反向移位。在这种情况下,乳牙体首先倾斜移动;之后,由于牙槽骨的增长及咬合力的推动,可促使根端向与牙冠同一方向移动,以致形成了牙体的倾斜接体移动。
(二)替牙期
替牙期为颌引导和阻断性矫治提供了充分的机会。另外,替牙期的情况比较复杂,应该仔细判断,以便正确设计。
1、替牙期矫治的适应证
(1)乳牙早失,牙弓长度有减少的危险。
(2)由于乳牙早失而使间隙关闭,但必须使间隙恢复时。
(3)妨碍颌功能正常发育或引起下颌闭口型异常的错位牙。
(4)引起错对畸形的多生牙。
(5)恒牙反颌。
(6)由于不良口腔习惯所造成的错颌。
(7)上前牙严重唇向倾斜的安氏I类错颌。
(8)安氏II类功能性错颌或骨型错颌。
(9)安氏III类错颌。
2、替牙期矫治的禁忌证 诊断不明时,不宜盲目开始矫治。例如,有些是替牙期的暂时性错颌,应密切观察,必要时再作适当处理。
(三)恒牙期
在恒牙期,错颌畸形的诊断往往比较明确而肯定,因此矫治可以积极进行。所有的错颌畸形在这一时期均可进行矫治。甚至在成人阶段,也可矫治许多错颌畸形,只是这时的牙运动不如儿童时期快。当然,比较严重的骨骼型成人牙颌畸形,应适当考虑外科正畸。
三、牙齿拥挤的减数设计
在矫治错耀畸形的实践中,拔牙是一个经常面临的问题,它也是一个容易使人感到为难和容易引起争议的问题。在正畸学发展的初始阶段,由于Angle的“理想正常颌”理论的影响,常采用开展牙弓的方法以解除拥挤,借此保存患者的全副牙齿。Angle认为这样可促进咀嚼功能而剌激颌骨生长,为牙列创造足够的间隙。但以后学者们在大量的临床实践的基础上,逐渐认识到颌骨的生长发育并不简单地取决于功能剌激。牙量和基骨的大4、,决定于遗传因素,牙弓形态和大小还受基骨大小和口腔肌肉功能所制约,因而扩大牙弓将受到限制。如果颌骨不足以容纳全部牙齿而造成显著拥挤,则拔牙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牙量与骨量的协调,以及牙弓与口腔肌肉张力之间的平衡,致使矫治结果稳定,畸形不再复发。因此在错耀畸形的矫治中,不再过分强调保存全部牙齿,拔牙或减数矫治逐步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减数设计上,常因正畸医生的设计思想和患者对矫治标准的要求而有不同的考虑。但仍然有一些基本的原则可供参考。
(1)尽量少拔牙,尽量拔除不宜保留的牙。
(2)拔牙后不至于对功能产生不利的影响。
(3)拔牙后能增进美观或不妨碍美观。
(4)能缩短疗程或简化矫治程序。
在采用减数设计时,应明确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减数,拔多少牙,拔哪些牙,以及减数与牙弓和颌之间的关系等。从原则上说,任何牙齿都可能成为减数对象,但在临床设计时,经常因为各个牙所处的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选择。
(一)减数牙的选择条件
1、上中切牙 原则上不为解除拥挤而拔除上中切牙。除非该牙已有严重外伤或其他情况而不得不拔除。拔牙间隙除了用于缓解前牙拥挤或前突外,余隙可留在同侧的侧切牙近远中,最后可以甲冠形式修复侧切牙,使其形成中切牙形状,同侧尖牙的牙尖亦稍加修磨以代替侧切牙。
2、上侧切牙 在遇到以下三种情况时,可考虑减数上侧切牙。
(1)该牙严重错位,尤其当牙冠完全位于牙弓之腭侧时。
(2)该牙严重畸形,如过小锥形牙冠。
(3)尖牙因拥挤被挤出牙列,唇向低位且牙根明显近中倾斜时,拔除侧切牙以利于尖牙排入侧切牙位置,并修磨牙尖形成侧切牙。这样做可缩短疗程,并不影响后牙颌关系。
3、上尖牙 尖牙位于口角处,对维持口角唇部及鼻唇沟丰满度起一定的作用,而且牙根粗壮,龋患率低,所以通常尽可能加以保留。但如果尖牙完全唇向错位而无间隙或几无间隙,或同时牙根近中倾斜,估计拔除后对外观及牙弓外形无明显妨碍,并可不矫治或大大简化矫治程序,也可考虑拔除。
4、下切牙 在减数下切牙的设计中,以下三点应加以注意。
(1)如果有一下切牙因拥挤被完全挤出牙列,可予以拔除。
(2)当下尖牙牙根近中倾斜且下前牙拥挤时,可考虑拔除同侧的侧切牙,这样容易使尖牙直立而排齐下前牙。
(3)如果下切牙显示拥挤扭转或倾斜,常拔除牙位较正常的下切牙。这样有利于倾斜扭转的邻牙在关闭拔牙间隙的同时,转正牙轴,而不易形成三角形间隙。
5、第一双尖牙 它们位于牙弓每一象限的中央,往往靠近前牙段或后牙段的拥挤部位。减数该牙可同时缓解前牙或后牙的拥挤。因此,该牙是拔牙解除拥挤的首选对象。另一因素是,第二双尖牙与该牙的外形类似,在该牙拔除后,第二双尖牙可与尖牙形成良好的邻接关系。这样,第一双尖牙拔除后能较好地由第二双尖牙所替代,对牙弓外形及邻接关系影响很小。
6、第二双尖牙 当由于拥挤而使第二双尖牙明显颊向或再向错位甚至造成锁颌时,可将其拔除。另外,在某些拥挤畸形的病例,如果希望磨牙作适当前移以避免剩余间隙,则减数第二双尖牙似乎更为有利。
7、第一恒磨牙 第一恒磨牙在一生中承担重要的咀嚼功能,被称为龄的关键。但该牙又是龋患及釉质发育不良患病率较高的牙齿。长期以来,对第一恒磨牙的拔除存在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观点强调该牙在牙弓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认为不应轻易考虑拔除;另一种则主张常规拔除。这两种意见截然对立,但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事实上,牙颌情况存在广泛的变异。是否减数第一恒磨牙,应根据每一患者牙險情况作具体分析。一般情况下,不为解除拥挤而拔除第一恒磨牙。但是,如果第一恒磨牙的状况很差,如牙冠严重破坏,根尖周病变严重而无法保留时,可考虑拔除。在拔牙时机方面有两种选择。
(1)早期拔除一般考虑三个条件。①侧切牙上萌出,第二恒磨牙及双尖牙尚未萌出。②第三磨牙牙胚存在。③通过牙齿及牙弓的测量,表明存在明显的间隙不足。
如果具备以上三个条件,第一恒磨牙拔除后,牙弓有可能进行满意的自我调整。因为下颌第二磨牙向前自行调位更困难些,所以下第一恒磨牙的拔除应早于上第一恒磨牙。
(2)当需要为矫治前牙拥挤提供大量间隙时,最好等待第二恒磨牙萌出后拔除第一恒磨牙,以便拔牙间隙能为前牙或双尖牙区的拥挤矫治所利用,而不被第二恒磨牙的前移所占据。但在这种情况下常需要使用矫治器加以矫治。
8、第二恒磨牙 在儿童时期,该牙处于牙弓的末端,远离拥挤部位,所以很少因解除拥挤而拔除之。但如果存在第三磨牙牙胚,则第二磨牙的拔除可做如下考虑。
(1)如果第二恒磨牙明显颊向错位萌出,甚至造成正锁输,可予以拔除,以便为第三牙移。
(2)第三磨牙牙胚近中倾斜不大于30°时。拔除第二磨牙后,第三磨牙可望满意地萌人第二磨牙余隙。
(3)第三磨牙仅处于牙冠钙化而根尚未形成时,才具有足够的萌出潜力。
9、第三磨牙 临床上拔除第三磨牙的主要原因是预防或解除其阻生。有学者把第三磨牙的早期拔除或剜出作为预防前牙拥挤的常规措施加以推行。有时可见到一些青春期或年轻成人前牙进行性拥挤或矫治后拥挤复发,有学者据此认为是由于第三磨牙萌出时对牙弓造成的近中推动力所引起。但对此目前仍有争议,因此,早期拔除或剜出第三磨牙作为常规措施。
(二)顺序拔牙法
一个牙齿尚未萌出之前,即为它提供足够的间隙,它就能循着有利的方向萌人合适的位置。这一原则在拔除上第一双尖牙,为尚未萌出的尖牙提供间隙的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是顺序拔牙法这一矫治设计的基础。
1、 顺序拔牙法的适应证
(1)前牙拥挤,恒侧切牙萌出间隙明显不足,都表现为舌向错位并与中切牙部分重叠。
(2)上下牙弓关系正常,通过顺序拔牙的过程,可使牙弓保持一定的额外间隙,而这些额外间隙被利用的结果,常使得I类賴关系变得更令人满意。如果存在明显的牙弓关系异常,则一般不能轻率地采用顺序拔牙程序。
(3)全部牙齿及牙胚均存在,牙齿本身状况良好,萌出方向正常。所以在开始进行顺序减数法之前,应对牙弓内所有牙齿的情况有充分的了解。摄取全颌曲面断层片很有必要。
(4)有明显的拥挤家族背景。
2、顺序拔牙法的基本程序
(1)拔除乳尖牙,为恒侧切牙的萌出提供间隙。侧切牙将占去一部分恒尖牙的间隙。
(2)拔除第一双尖牙为恒尖牙萌出提供间隙。有时为了使这一步骤能顺利提前,可先拔除第一乳磨牙,以期第一双尖牙及早萌出,甚至剜出第一双尖牙。由于上下牙弓牙齿萌出顺序有差异,上第一双尖牙常在上尖牙之前萌出,因而这一步骤可在上牙弓得以顺利进行。而在下牙弓则尖牙常在第一双尖牙之前萌出,因而面临间隙不足,使这一程序不易及时进行,故顺序拔牙法在下牙弓的效果可能不理想,可考虑先拔除下第一乳磨牙以促使第一双尖牙及早萌出。在采用顺序拔牙的过程中,有时间隙可能过早丢失,所以必要时仍应配合矫治器矫治。
(三)对称性拔牙和补偿性拔牙
1、对称性拔牙 指同一牙弓的两侧同名牙同时拔除,这样可以防止因单侧拔牙而造成的牙弓不对称。不过对称性拔牙也可不强调在两侧拔除同名牙,而主要根据间隙的需要和拥挤的部位加以考虑。
2、补偿性拔牙 指在上下牙弓进行对应拔牙。在安氏I类错颌病例中,上下牙弓长度一般是相协调的。为在上下牙弓同时解除拥挤,拔牙需在上下牙弓同时进行。至于安氏II类和III类错颌的拔牙问题,因为存在明显的近远中关系不调,不仅是单纯地为解除拥挤而拔牙,在这种情况下,对拔牙的数量、对象以及对称性和补偿性问题,均需根据具体病例作具体分析。
(四)拔牙量与拥挤量
拥挤畸形的程序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拔除牙的宽度则相对恒定。故减数后有可能出现间隙过剩或间隙仍然不足的情况,需要加以注意。
在考虑减数问题时,除了要测量和确定牙齿在牙弓内的拥挤程度外,还应考虑Spee曲线大小、切牙(特别是下切牙)的倾斜度和上下牙量的比率等因素对间隙的重要影响,应该进行全面的间隙分析。
四、预后
预后推断如疗程及效果问题,要事先估计正确,并且要与患者及其家长谈清楚,使其认识到矫治过程中与医生配合的重要性。矫治目标的确定有以下两种。
(一)理想矫治
在正畸矫治中,理想的矫治目标是很难达到的,因而是不实际的。常遇到错颌畸形的特征就不允许有理想的结果。如严重的牙齿拥挤需要拔牙矫治,这本身就不符合理想趙的要求,但却适合生物个体的需要。因此,折中的矫治目标往往是切实可行的。
(二)折中治疗
大部分正畸治疗病例的目标都是折中的结果,甚至未必要达到I类磨牙关系。一般对上下尖牙之间的关系要求争取达到I类关系。磨牙关系如果不能达到中性关系,则应做到尖窝相对关系。这不至于降低颌功能。还有时要结合患者或患者家长的要求和错颌畸形本身的情况。对于有明显骨骼异常的牙颌畸形,不应要求过高。在矫治开始前,应运用生长发育知识对患者的生长发育趋势有一个基本的估计,这与矫治预后如何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五、矫治进程中的记录
(1)矫治进展情况。包括可疑的异常现象应随时记录下来,如牙齿松动情况、牙根情况等。
(2)复诊时所作的处理。
(3)进一步的矫治计划,即阶段矫治设计。
(4)对患者的医嘱,患者的合作态度,患者及家长的反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