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米特沙特·卡尔曼
我有一位同行,他为民族剧院写了一个剧本。
这个剧本,因为在剧院即将要上演的节目单中被大肆渲染而早就出名了。大家都预祝它演出成功。同时,谁都知道,最迷人的、最著名的女演员将担任剧中的主角。但这个剧本里最突出、也最别开生面的是:它里面要有狗叫。这也很快就传开了。
一个大雾的日子,正当编剧在对剧本最后一幕的剧情作某些润色时,一位老年人走进了他的房间,站在他写字桌的前面。
我的同行有点不知所措,茫然地抬起头问:
“你是谁?有什么要求吗?”
“我,我……”他胆怯地说,“谁?我谁都不是呀!”
“喂,假如你谁都不是,那你有什么要求呢?”
“我,我就是民族剧院里学狗叫的那个人。我就是剧本里的狗。”
“你就是装扮狗的吗?”
“对,就像一只真狗那样叫。这门技巧,我在年轻的时候就学会了。我能够把真狗逗弄得蹦跳乱叫。”
“请你继续说下去。”
“我听说先生您写的剧本里有狗叫,对吗?”
“是的。在第二幕开始时要有狗叫。”
“这正是我最熟悉的门道。我之所以要来这儿,是因为我听说先生您是一位心肠非常善良的好人。我请求您……我可怜的妻子正卧病在床,但我们无法去请医生,因为我没有钱……所以,我想来请问先生,是不是每一幕都需要有狗叫?”
“啊哟!朋友,那是不合剧情发展的。”
“原来我也是那么想的!”老头垂头丧气地说,“我想,先生一定会帮助我们渡过难关的呢!”
“假定说有三次狗叫,那你会拿到多少钱呢?”
“那样的话,我每天晚上就可以拿到三块钱,因为每一幕有狗叫都是另外支付的!”
我的同行深思了一会儿。
“唔,假如在剧本里有两只狗叫,一只在左边叫,另一只在右边叫,你看怎么样?”
“好极了!”老头高兴得连忙打断他的话,“因为我儿子已经像我一样,学会了这门技巧。这么一来,这就是一个真正出色的剧本了。”
“好。那这剧本就算是定稿了。你好好回家去吧!你以后要叫得好些,叫得逼真些!”
老年人怀着最大的感激之情,离开了房间。在那儿,我的同行正在专注地对剧本作最后一次修改。
“品味”
学狗叫在一般人看来是令人不齿的,是有损人格的事情。但是这个在一般人看来是侮辱人格的事情在作者的精巧构思之下变成了彰显光辉人性的标志。
学狗叫的老年人吞吞吐吐地在编剧面前说出了自己的苦衷,希望他能够在戏剧中多增加几次狗叫。编剧的恻隐之心被打动了,他虽然不能按照老人的要求在戏剧的每一幕中都增加狗叫,但是他也在不破坏剧本整体性的前提之下,在剧本中安排了两只狗一起叫。老人对编剧对剧本的修改深怀巨大的感激之情。老人对家人的责任感,编剧对老人的同情心都是人性中最朴实、最能打动人心的东西。而这光辉的人性在学狗叫这种情节之中被表现出来,就更能打动人心了。
小说平实的谋篇布局、生动的语言和小说表现出来的光辉人性相得益彰,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能够深深地感动读者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