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L·海沃德
“大热天,真是没事找事。”商场侦探亨利嘀咕着,他的制服已被汗水湿透。一位窄脸妇女正在他面前尖声诉说着什么。
真是,丢掉的钱既然已经找到了,就算了呗。可她却不善罢甘休,仿佛站在桌前的这个小男孩真是一个危险的罪犯。亨利思忖着,是的,10块钱对大人也是不小的诱惑,何况对这个穿得破破烂烂的小孩子。
“是的,我没亲眼看到他偷钱。”那位太太唠叨着,“我买了一样东西,又要去看另一件货,就把10块钱放到柜台上。刚离开分把钟,钱就跑到这个小贱骨头的手上了。”
亨利这才发现桌角那边还有个小女孩。她正用蓝蓝的大眼睛静静地看着他。“是你拿走钱的吗?”亨利问男孩。
小男孩紧闭着嘴唇,点了点头。“你几岁了?”
“8岁了。”
“你妹妹呢?”
男孩低头望了望他的小伙伴:“3岁。”
在这大伏天里,孩子也许只是为了拿它去换点冰激凌。可这位太太却咬定孩子是窃贼,非要惩罚他们不可。亨利不由得心疼起这两个孩子来了。“让我们去看看现场吧。”
男孩紧紧拉着小女孩的手,跟着大人们向前走去。
柜台后面一只风扇吹来的风使亨利觉得凉爽了。“钱在哪儿放着?”
“就在这儿。”太太把10块钱放在柜台上。
亨利打量了一下小女孩,掏出几块糖来。“爱吃糖吗?”女孩扑闪了一下大眼睛,点了点头。亨利把糖放在钱上面:“来,够着了就给你吃。”小女孩踮起脚尖,竭力伸长小手,可还是够不着。
亨利把糖拿给小女孩。
太太嚷起来:“我不跟你争辩。难道他们可以逃脱罪责吗?领我去见你的老板……”亨利没理会,他正注视着那10块钱,柜台后面的风扇吹着它,它开始滑动,滑动……终于从柜台上飘落下来。
钱落在离两个孩子几尺远的地方。女孩看到钱,便弯腰捡起来递给哥哥,男孩毫不踌躇地把钱交给了亨利。“原先那钱也是你妹妹给你的,对吗?”
男孩点了点头,眼里涌出委屈的泪水。
“你知道钱是从哪儿来的吗?”男孩使劲摇着头,终于大声哭了出来。
“那你为什么要承认是你偷的呢?”
男孩泪眼模糊:“她……她是我妹妹,她从不会偷东西……”
亨利瞟了一眼那位太太,他看到她的头低了下来。
“品味”
这篇微型小说采用对比的手法,赞扬了孩子的纯洁和人性的光辉,讽刺了无知和失去人性的成年人!小说中的那个八岁的小哥哥为了保护自己年仅三岁的妹妹,勇敢地承认了一个对自己来说不但子虚乌有而且非常恐怖的罪名———偷窃。在事实的面前,小男孩撒了谎,但是读完整篇小说之后,读者会认为他所撒的谎非常可爱,非常人性化。他身上所展现出来的那种纯真、善良,以及对妹妹的爱和信心都让人感动。
和小男孩的光辉形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个一口咬定孩子偷了钱并一定要惩罚他们的妇人。她武断地认为孩子偷了钱,而且毫无爱心,甚至可以说是失去人性地要惩罚两个年幼的孩子。好在富有同情心的侦探亨利用事实帮孩子洗脱了罪名。孩子的罪名洗脱了,但是妇人所犯下的罪孽能在她低下头的同时被洗清吗?如果人们都能有一颗宽容、真诚之心,这样的“罪孽”就会少很多。
除了小男孩身上所展现出来的人性的光辉和那妇人丑陋的嘴脸之外,小说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描写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妇人傲慢、无知的语言和动作展现了她的性格,小男孩怯生生但却非常纯真的语言和动作则表现了人性最美好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