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主义文学兴起于20世纪初,盛极于20年代和30年代的德、美等国,表现主义戏剧是表现主义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斯特林堡是表现主义的先驱者,他的三部曲《去大马士革》是最早的表现主义戏剧。后来,德国的恺撒、托勒,捷克的恰佩克,美国的奥尼尔等,也创作了一批有影响的表现主义戏剧。这些剧作中的人物往往是某些共性的抽象和象征,没定具体的姓名,剧作更强调人的内心活动、感觉和梦幻,采用内心独白、梦景、面具等手段表现人物的心理世界,剧情离奇而且变化突出,语言带有电报或梦呓的意味。这个流派对战后荒诞派戏剧的兴起有直接的影响。
同类推荐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围炉夜话)
此书不以逻辑严密的专论见长,而以短小精辟、富于哲理的格言取胜。其以处事做人为中心,分别从“修身、处世、谋略”三个方面,阐释“立德、立功、立言、立业”的要义,揭示人生价值的深刻内涵。书中隽语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联,使先哲智慧带上浓厚的生活气息与人情味,让您在轻松愉快中领略其蕴含的深刻道理。变态不穷:花鸟画(文化之美)
中国画历来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类。其中花鸟画的文化体系与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息息相关。花鸟画的技法多样,既写形又写意。古代文人志士挥毫泼墨,在画中体现自己的思想,并间接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本书以起源、发展、成熟与新变化时期为主线,翻开一部中国花鸟画的历史。你不可不读的中华典故
成语,是汉语中对复杂语义的高度凝练与概括。并且大多数成语背后都有一段广为流传的故事,或伟岸磅礴,或快乐活泼,或风情万种,或诙谐幽默,但故事背后更多的,则是意味深长的哲理和文化。本书取材广泛,着重选取实用性强,同时对读者具有启发和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引导孩子们了解每一个成语中蕴涵的道理,从而培养孩子掌握语言的能力,正确引导他们如何做事,如何做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