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有酒今朝醉,未必有命到明朝”。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这是什么主义?这是虚无主义、享乐主义、感官主义。这主义衍生的,就是拜金、纵欲,就是毁弃伦理、践踏道德,必跌入沼泽,闷死,必跌入泥潭,憋死。
早在释迦牟尼佛的时代,古印度就有类似的思潮,佛教谓之顺世派,是佛教极力批判的“六师外道”——六种异端邪说之一。
这顺世派,当时印度的阿夷多翅·舍钦婆罗与广智是其思想主将。其否认因果轮回、过去未来;提倡及时行乐、满足欲望;认为,只有对财富、美色的享受、放荡、狂欢才是生命与生活的唯一真谛。因其顺应世俗趣味,故谓之顺世派。佛教教主斥之为既荒谬混乱又害己害人的断灭论。
这断灭论,并不因为佛陀的极力反对与批判而灭迹,而是于若隐若现地继续流传。
古印度所谓的爱神节,就是以顺世派思潮为理论基础的民间风俗。后来,又演化为所谓的霍利节。
近年,一些所谓的“灵修”活动在我国兴起,趋之者众。这些“灵修”点,鱼目混珠,真假难辨。有的人高兴而去,败兴而归。有的点甚至是陷阱,只是敛财骗色之所。更有甚者,实为邪教聚落。
近日,有报纸报道,说某地某“灵修”场所,不为灵修,只为其他。我看了之后,心里难过。想不到,2500年前佛陀极力批判的异端邪说,到今天还有市场,还在启动祸端,危害世人。
根据报纸报道的内容分析,报道中说的那些“灵修”,实为顺世派的遗毒。这顺世派,在当代的印度有个臭名昭著的教徒,叫阿恰里亚·拉杰尼希(1931—1990)。由于家境殷富,又颇有才气,还一度任教大学,在印度也算小有名气。之后,他心血来潮,致力于“灵修”活动,在印度以及世界其他地方创立“静修”中心。不想,后来,他的“静修”中心与“灵修”活动被人告发。名为“灵修”,实为坑蒙拐骗、涉黄涉毒。证据确凿,他本人因此差点坐牢。由于名声已臭,他便改名奥修。近来,报纸报道的“灵修”,多尊此人为教主,可见其“灵修”内容与实质之一斑。
为什么这么多人迷恋奥修的“灵修”?除了盲信而导致误入歧途外,缺失正确的信仰、价值观错位,也是重要原因。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发展,民生丰足,但社会与个人也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由于过度强调经济、物质,致使人们一度陷于身心灵的矛盾体中,灵魂、心理甚至身体,因此而失去了平衡,从而扭曲、畸形、变态。人类的抗压抗病能力是有限的,当这身心灵的压力与病态达到人类无法自控的极限时,人类必然会去寻找突破的缺口与解决之道。因此,所谓的“灵修”等就成了人们的选择之一。
作为教职人员,我认为,民众对身心灵的修炼有所需求,这是自然的,也是必然的,这是人类自身的身心灵现象与本质决定的。因此,整个社会,要坦然地面对。关键是,要引导与提供正确的合法的解决方法与场所,同时,要杜绝与摧毁错误的违法的解决途径与聚点。什么是正确的合法的方法与场所?五大宗教及其场所,都是国家认可与保护的,这就是正确的合法的方法与场所。
最后,我想说:人生是需要崇高信念的。没有崇高信念的人生,与行尸走肉无异。
佛教不提倡不欣赏苦行主义,更反对更批判享受主义。
眼、耳、鼻、舌、身、意,佛教称之为六根。
色、声、香、味、触、法,佛教称之为六尘。
我们不能让六根永远陷于物质的沼泽中,也不能让六尘永远沉于物质的泥潭里。假如那样,我们只有一个结局——沉没、淹死。
答案,总是比问题多。唯享乐与唯苦行之间,就只有一路,即中道。
佛教告诉我们:这一路,是纯净之路、纯真之路。讲慈悲与智慧俱足,讲修行戒定慧与息灭贪嗔痴,讲六度之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讲八正道之正见解、正思想、正语言、正行为、正职业、正精进、正意念、正禅定,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才是真正的灵修,这才是身心灵矛盾体的根本解决之道。
愿你我,三思之后,择而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