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3月3日)
我的老战友和同班同学关士聪同志将他的地质文选集送交给我,并嘱写序。回首往事,不禁感触万端。
“一二·九”时代,我们一块搞学生运动的同学很多,他与宋应、刘居英、曹振之、陆平、吴若岩、王季青、吴磊伯、何兆仪、王耀华和我更为接近,我们亲昵地称呼他“小关”。他和我一起参加民先,并先后参加共青团,接着我们又一起转为共产党员,同在一个党小组生活一年之久。当时在白色恐怖的情况下,他表现得机智、勇敢和坚定。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失去了联系。建国以后,我们在沈阳重逢,几次促膝谈心,他总为失掉党的关系而深感苦恼。不久,他由南京调到北京工作,并担任石油工业部地质总工程师和全国政协委员,他依旧驰骋在祖国大地上、山河间,雄风不减当年。
岁月蹉跎,而今我们许多老同学、老同志中,有的牺牲了,有的辞世了,“小关”也已华发斑斑了。他默默地将作为他从事地质工作50周年纪念的地质文选交给我的同时,似乎隐约表达了他对革命事业的一片忠诚与某些内疚。文集仅约35万字,不足以代表他对地质工作的全部成就,也不能代表他对祖国建设的赤诚热心,但是,对他自己来说,这一创造经历显然也是很沉重的,我从直感上,分享他的欣喜和烦恼。这就是他作为旧社会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半个世纪以来以极大的政治热情和社会责任感,从职业革命家走向地质科学家过程中的沉重脚步,最终他献出了这部科学报告文集。
这本地质文选集中反映了作者早期从事区域地质和普查找矿的成果,以及后期,即自1955年起从六盘山上高峰到东海之滨,从荒芜三江北大荒到雷琼天涯海角,祖国每一个油气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和汗水。我读了他的文集,深深意识到我国知识分子在为社会主义祖国四化建设和为建立我国自己的石油地质理论的艰苦斗争中,所付出的智慧才识和辛勤劳动,是非常可贵的。关士聪同志终竟为祖国的地质事业写下了光辉篇章。同时,更为可贵的是,他的文章显然来自科学实践,已经归纳为具有我国自己特色的科学理论,并且为科学结合生产、面向生产提供典范。作为一个经过自我改造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成就和选择的道路,我为他感到欣慰和鼓舞。
是为序。并借此向我国科学界和经济界的同志们介绍与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