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58700000002

第2章 上寺头·祈雨·庙会

题记:上寺头村民全部是赵氏家族,这个家族的远祖是谁,从何处迁来,已不得而知。从前曾有两条清澈的河水绕村而过,一条叫长河,另一条叫大河,又叫西头河。两条河流经李寨九女湖汇入沁河,至今仍有“四十里长河五十里宽”的民谣存活在村民的口头。如今两条河皆因开矿挖煤断了水脉,早已了无踪影。

初春的一个周日,受朋友之邀,来到泽州县下村镇的上寺头村,旨在为该村四月初二的庙会做点宣传策划,因此得知上寺头村要在庙会这一天举行古老的祈雨仪式。“祈雨”这个词,早已尘封在记忆中,乍一听说,让我着实感到新奇。

上寺头是一个美丽的自然村,村建于明洪武年间,有一百来户人家,因位于悬泉寺之上,故而叫了“上寺头村”。正逢一年春好时,桃花初开,麦苗新绿,灿黄的连翘花于山间地头一丛一片恣意绽放,在蓝天白云下绚烂夺目,间或有漂亮的锦鸡出没在麦田间。

祈雨,曾经是一项乡村常见的民间活动。历史上靠天吃饭的农民,在遭遇大旱时,要向上天祈祷,请求降甘霖于人间,属于农耕时代的民俗文化。因地域不同、风俗不同,祈雨的仪式也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对龙王的信奉。因此许多乡村都有龙王庙,庙里除了龙王外,有风伯、雨师、雷公、电母等。没有龙王庙的穷村,也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龙王的敬畏和崇拜。在吕梁山黄河边的农村,祈雨的方式是让未满十二周岁的小孩子们,手提瓦罐在水井里汲了水,到山圪梁上洗一座石狮子,一边洗,一边念叨:“大龙王下大雨,小龙王下小雨,夹沟夹梁下饱雨……”那是我童年时参与过的祈雨活动。

在和老人们的随意闲聊中,了解了一点上寺头村的村史。上寺头村民全部是赵氏家族,全村没有一家外姓。这个家族的远祖是谁,从何处迁来,已不得而知。当年的村不叫村,叫社,村长叫社首。这或许是“公社”“社会”称谓的基础语义也未可知。

乡绅曾是近代中国社会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阶层,乡绅具有广泛的民众基础,是乡村民众的代表。乡绅在官方与民间曾是承上启下的桥梁,起着造福乡里、教化民众的作用。他们不仅是儒家文化血脉的传承者、推广者和执行者,更是在当地民众中具有号召力的代表人物。社首就产生在乡绅阶层。被选举出的社首通常也是村民和宗族中最具威望、办事公正的人。类似祈雨这样大规模的祭祀仪式,都由各村的社首牵头组织,按部就班,令行禁止,分毫不差。根据上寺头老人们的回忆,推算下来,1944年是该村历史上最后一次祈雨。那次祈雨由中村发起,参与者有上寺头等四十八村,可见声势浩大、人数众多。在上寺头村见到一份毛笔抄写的民国时期的旧资料,记录了当年这一带祈雨的详情。资料的封皮上写着:“中村大社·民国八年五月十五日·昌瑞堂段记”,一笔漂亮的行楷散发着陈年旧事的气息。

祈雨的第一个步骤是发起村用鸡毛信事先通知各村,鸡毛信的内容大致为:“晋沁一方,凡遇大旱,惟向云首社神奫祈祷雨泽,从无不应,今旱魃为虐,庶物颓枯,敝村谨按旧规,已择于某年某月奉擎龙神,肃斋会仪,前往神奫,求祈拜祷,按期行程,循途进步,凡所过各村贵处,理宜先为通启,谨此。上呈各村,社首公所诸君爷台,览毕转送前村,勿误是望!中村某某某拜具。”

鸡毛信转手叫“转单”,转单时要焚香。香烟上转三圈后插在架上。鸡毛信一经发出,要求信不落地,一村读过之后立即送往下一村,头一天送信,第二天午后祈雨仪式开始。

此外要张贴告示,题为“云首祈雨本街告白大报”,云:“旱魃为虐,庶物颓枯,旱既太甚,百谷枯槁,人心有诚,庶问天意。今谨择于某月某日午后,鸣金斋集,东河行香,次日黎明,一律恭往云首,祈祷雨泽,凡我村中在会人等,各宜虔诚整肃,勿得参差不齐,如有渎事玩忽,定行按例重罚,绝不徇私,谨将条例开列与后……”

祈雨有祈雨的条规,要开列具体村名和村与村之间的距离,每村每家去人一名,哪个村贴人力多少,哪个村子出多少铳、多少牌,哪个村子出鸣枪几杆,哪个村子打五色步兵旗锣……诸如此类都有明确详尽的要求。此外到哪个村放铳几声,到哪个村点名一次,到哪个地方落架,都有明文规定。不守时不服从调遣的人受什么处罚,罚钱多少,各村准备什么吃喝,诸如豇豆米汤,羹汤捞饭,柿圪连米汤等,都标注得一清二楚。

祈雨时抬的龙王雕像,必须是用龙王庙边上的柳树雕刻,祈雨的人要用柳枝编成柳帽戴在头上。祈雨队伍抬着龙王雕像从中村出发,一路锣鼓喧天,彩旗飘飞。有抬龙王的、抬大鼓的、抬小鼓的、担神物枪药的,浩浩荡荡,绕山过岭,向沁水的云首河出发。沿途路过下寺头、上寺头、塔里、庵头、玉溪、蒲池、固县等村,抵达沁水境内的云首村就到了目的地。

流经云首村的河流叫云首河。

云首河终年水量充沛,河中有一个深潭,就是资料中提到的神潭,也叫白龙潭。白龙潭上方曾有一座龙王庙,也称云首庙。祈雨队伍将龙王雕像请进云首庙内,摆放祭品,起香供奉,然后开始祭拜祈祷,宣读祷文。祷文称《祭龙王文》,曰:“民国某年,岁次某月,朔越祈祷,合社人等,谨以香烛油席之仪,敢昭告于龙王尊神位前,曰:上天亢旱,下民之忧,罔可空告,惟神是求,伏愿油然作云,施宏恩于庶物;沛然下雨,降甘霖于田畴。清茶明粢,是祝是酬,神其不远,来格悠悠!尚飨!”

祷祝罢,将一块石头扔进潭中,此举也叫“打奫”,之后在庙内用毕羹汤捞饭,放铳起驾,由另一条路返回,经由西湾、窑坡、姚庄、南河底、小南山、贾寨、车山、王坡、湾村、上村回到中村。沿途有龙王庙的村庄,皆要将龙王塑像抬入庙内起香供奉。整个祈雨仪式费时三天。参与祈雨的村庄,早早等在路边迎接祈雨队伍,各村均要在村口设案摆放香烛谢帖。祈祷雨泽时,不许喧哗,沿门插柳,禁止屠宰。每户人家散发黄表一张,每字号散发黄表一张,黄表要摆放在桌子上。资料记载,祈雨之后,即日便有大雨沛然而下,十分灵验。如有冰雹一同降至或者祈雨不灵,会被认为是人心不够虔诚所致,如:“……早晨打奫毕,回至云首庙上,用罢饭起驾时生云,至西湾村落架,下小雨一指,黑夜住南河底落架后用饭毕,雷雨大作,下至四指。初一日行至王坡发云响雷,至湾村下雨二指。冰雹打贾寨有半尺许,上寺头半尺深,后闻言贾寨人心不诚,做饭不足,大米全无,只有芋头(?)半。上帝有眼,用冰雹打之,上寺头放铳换生手,使火药不实,冰雹打之……”

有乾隆年间的《祭龙王文序》,出自中村乡间秀才手笔,骈体格式:“……圣德好生,普天降平康之赐,神龙赐福,率土沾雨露之休……”洋洋洒洒,文采飞扬,可见当年晋城乡绅的文化水准。

关于祈雨的讲究多多:举办祈雨仪式的邻村,如想借用上寺头的龙王雕像,不可以公然请走,按照规矩必须去“偷”:晚上悄悄进村将龙王雕像抬走,出村时放鞭一挂,以示知会。祈雨毕再悄悄送回,焚香供奉后离去。何故如此,已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了。

上寺头的龙王庙坐落在二松岭,二松岭因有两棵古松树而得名。二松岭也叫卧龙山,和一条青龙的传说有关,后因本村有秀才赴京赶考未中,自觉无颜面对父老乡亲,回乡后在卧龙山上吊自杀了,于是卧龙山又叫了秀才山。那两棵古松解放后还在,于上世纪60年代被当做“四旧”砍掉了。龙王庙里原有一口天然的水井,深不见底,涝不溢,旱不枯。传说曾经有人想弄明白这口井到底有多深,就用一条长绳吊了一把斧头垂下去探查,结果绳子放完了还没有到底。拉起斧头来,却见斧刃上有血,说是不小心伤了龙鳞……这些传说和故事只有上年岁的人能讲出一点,而那口井只剩下一个遗址,遗址上新建了一口没有水的水泥井。

庙会,顾名思义,就是在寺庙附近举行的集会、祭神、娱乐和贸易活动,是民间的集市贸易形式之一。庙会是至今还活着的民俗,被一些学者称为“中国人自己的狂欢节”。

上寺头不久前修复了龙王庙,正在修复远近闻名的悬泉寺。据县志记载,悬泉寺建于唐代,庙内有五代十国时期后汉乾佑元年的经幢石刻,有北宋崇宁年间造像石碑以及元代至正四年重修该寺的碑文,石碑虽已残破,却证明了该寺的悠久历史。老人们回忆说,这座寺院兴盛的时候,有僧人一百零八名,庙产土地约有数百亩。上寺头有个地方叫碾圪垯,是因有过一米半高的巨大碾米石槽而得名,碾圪垯一带曾都是寺院的庙产。

当年的悬泉寺除了满足周边民众的宗教信仰、祈福禳灾、庙会集市,同时也承担着客栈的功能。在龙王庙的旁边至今可见一条用青石板铺设的古道,这条古道正是当年供南来北往的行人到此驻足歇息的车马大道。老人们说,从上寺头到太原,走快点需要七天,走慢点需要八天,优悠自在一点需要九天,因此留下一句“七紧八慢九消停”的老话。寺院附近曾有一座古佛池,池水由山里渗出的泉水汇集而成,水源如今还在。这股泉水烧开后不含水垢,经化验为达标的矿泉水。

上寺头的村民,祖祖辈辈赖以为生的手段不仅仅局限于种地,赵买红的爷爷就曾经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老人,会油漆、接骨、兽医等。此外,锁匠和圪炉锅匠人也不在少数。

这样一个美丽的村子,前几年差一点也成了空壳村。撤乡并镇并校后,女人们跟着孩子去上学了,男人们跟着女人出去打工了,许多村庄因此都成了空壳,颓废破败,人迹罕见。不见了炊烟袅袅、鸡鸣狗吠,不见了村童嬉戏、河水旖旎,到处是撂荒的土地。前阵子腾讯网曾围绕这个全国普遍的现象发起过一个讨论的话题,叫“谁的家园在沦陷”,参与者们字里行间对家园的失落充满惋惜和伤痛,读来令人扼腕,但在上寺头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番光景。

村支书赵买红没有多少文化,不善言谈,笑容中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宽厚善良和木讷质朴,做人却很有些远见卓识。他说:“我修起小学,请来老师,我就留住了孩子。留住了孩子,就留住了孩子的娘。办起了企业,有钱可挣,就留住了村里的男人。留住了男人就留住了一个家庭。留住所有的家庭,我就留住了这个村子,不然上寺头也早成空壳村了。”

为多了解一点关于祈雨的细节,赵买红派他的小儿子带着我们沿着当年祈雨的道路走了一遍。

穿过漫山遍野的迎春花,沿着高低起伏蜿蜒曲折的山道,驱车来到云首村。在汩汩流淌的云首河边果真就看到了文字里记载的白龙潭,捡起一块石子投进潭中,沉闷的“咕咚”声说明了潭水的确深不可测。《云首白龙潭创修龙王庙碑记》一文说:“……沁东偏北,有聚落曰云首。云首溪水,自西北来,去村二里余,飞瀑直泻,激而成潭。潭方以长,而深则莫能测焉。父老相传,谓为龙潭。旧无庙,吾村亦无祀,岁遇旱魃,邻郡中村之民辄来祷,投石于潭,雨即随应……”碑记一文为其时云首村一名叫邢如人的秀才执笔。

白龙潭龙王庙创修于大清乾隆元年,于乾隆四十九年九月初五日重修,之后的命运不甚了了,最终毁于上世纪60年代,而如今只剩下一堆废墟。

我们沿山道而上,来到龙王庙遗址,尚有残垣断壁矗立在萋萋榛莽中。褐红色的石块垒砌而成的残墙,孤零零地伫立在正午的天光下,勾勒出苍凉萧索的剪影。遗址上长满了荒草,四周是散落的破砖碎瓦,捡起一块,放在手中摩挲着,仿佛触摸到了当年的明月清风。这里的一草一石,见证过政权的更迭和社会的变迁,经历过云首河奔放的热情和瘦细的凄寂,也镌刻着农业文明由盛而衰的历史轨迹。那一刻,我似乎读懂了什么叫沧海桑田,心底泛起一丝“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悲凉……

远处,有几位农人赶着牲口在耕种,下有三支溪流在此处交汇,一条平坦的公路沿河伸向远方……

上寺头定于2010年四月初二的祈雨活动,距1944年最后一次祈雨,时隔了六十七年之久。有了半个多世纪的间断,已经不大可能完全按照原来的程序一丝不苟地进行了,但想来大体上应该不离其宗,其目的旨在恢复一种行将消失的民俗文化,而非雨水本身。

希望古老的祈雨民俗会从此传承下去,成为丰富农村文化的一个手段,成为村民生活中的怀旧味道,成为上寺头儿童心中丰富多彩的美好记忆。这个仪式会告诉后人,我们的先辈曾经这样生活……

同类推荐
  • 盆地这边

    盆地这边

    本诗集收集了诗人近几年所作的诗歌精选,作者以人生节点上发生的事件的切面为基点,描绘了一些常见的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些生活和感悟。这些诗歌作品涉及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是诗人通过对人、事、物的观察和思考,有了深切的感悟之后所作。
  • 爱的另一种方式

    爱的另一种方式

    《读·品·悟·在文学中成长中国当代教育文学精选:爱的另一种方式》是一部散文集。作家将生活与文学的触角,伸向深情的故乡、瑰丽的河山、活跃的文坛……《读·品·悟·在文学中成长中国当代教育文学精选:爱的另一种方式》继承、发扬了中国传统散文的艺术手法,情景交融、天衣无缝、行云流水、舒缓酣畅,具有潜移默化中打动人心的艺术感染力与审美情趣。
  • 散文之道

    散文之道

    散文是国粹,是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不管是老子、庄子、孔子,还是《尚书》《春秋》《史记》,现在推崇的许多国学经典著作,大多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唐宋八大家使散文灿烂起来,明清小品使散文多情起来。“五四”以后,随着新文化运动,白话文写作的出现,散文进入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但是,“五四”到现在,快百年时间了,我们的散文基本上变化不大。散文作家似乎都穿着老北京布鞋在走路,很少有皮鞋、凉鞋、运动鞋等敲击路面。
  • 新诗观止

    新诗观止

    收胡适、鲁迅、郭沫若、李大钊、藏克家、俞平伯、柔石、艾青、流沙河等作家诗作200多首。
  • 河畔小屋

    河畔小屋

    本书描写了哈德逊河的美丽风景,铁杉树林、“黑溪”以及他青年时代漫游过的卡茨基尔山的森林。书中收录的散文作品包括《南卡茨基尔山腹地》、《鸟类求偶》、《花栗鼠》、《热爱大自然的人》、《一棵老苹果树上鸟儿的生活》等。
热门推荐
  • 妖神降世:废材大小姐

    妖神降世:废材大小姐

    她是孤音门门主的亲传弟子,在一次任务中意外穿越成为将军府的废材嫡小姐,是意外?是偶然?可她却在一次次巧合中获得战斗力爆表的萌宠,得到一些奇怪的人‘无意的帮助,’当她羽翼逐渐丰满,成功地成为了帝都城打脸不看人的‘女魔头’,一个个谜团也开始浮出水面。从前经历过得怪事开始串联,她像是被一只巨掌推着,走上了复仇的路途…他是喜怒无常,手段狠厉的神秘人,却柔得下心来帮助那个笑靥如花的女子。当千年前的故事被揭开,这又会是一场怎样的虐心错爱?……故事已文文为主~简介太太单调~半个文章为女主的养成记,和为千年前的恩恩怨怨埋下的伏笔,这是绝对的爽文哦呵呵……
  • 悟空别样人生

    悟空别样人生

    《西游记》中的有情有义的悟空,经历磨难,终于被天界发现,招安之后居然是小官!情何以堪的悟空反了天庭,与如来大战后居然穿越了!悟空穿越了!想知道一个曾经牛X的人物在异世界成为了一个所谓的“废物”之后如何一步步创造出让世人震惊的东西么!所谓续写神话,就在悟空别样人生!
  • 灭世邪瞳

    灭世邪瞳

    复仇的火焰燃烧着少年的眼睛,和地狱燃瞳签订契约的他,只为拿回他父亲失去的一切。寻找被打散的异火,寻找被抛弃的武魂,他的原本瘦弱的身体,也因命运,变得无所畏惧。
  • 柒竹

    柒竹

    她是刚满修行的狐妖,他是一胸怀天下的穷书生,他知道她能助自己一臂之力夺得帝位,宠她,爱她,只是假象,为了帝位他什么事做不出,他终于登上帝位,只是那个全心全意爱他的女子已不在。柒竹,泣竹,他终究逃避不了自己的心。
  • 我在徘徊,等你

    我在徘徊,等你

    第一次写小说,写不好勿喷。我还有学业,可能不能日更,我尽量周更,谢谢大家支持。
  • 末世之生存录

    末世之生存录

    末世来临,地球变成了丧尸的乐园。主人公浩然只是一个普通的高中生··············································
  • 豪门小逃妻:爱到地老天荒

    豪门小逃妻:爱到地老天荒

    他从黑帮手中救了她,还给了她50万还父亲欠下的高利贷,她无以为报,只得将身子交出!几个月后,父亲又重病,她走投无路,只得再次来到这个恶魔的身边,预知了七年的工资,但这次恶魔不再善良,他要求她做自己半年的情人!当天使遇上邪魔,谁又能俘虏了谁?
  • 奇石异刀录

    奇石异刀录

    异界“武侠”大陆世界,拥有魔幻般的刷塔系统与神石武器相伴,魔兽灵宠为世界之增添色彩,令人意想不到的神级二人穿越,竟是两位在现实世界的死对头,又是这个异界的死对头,竞争一触即发,究竟谁才是最后的赢家?
  • 重生之超级影帝

    重生之超级影帝

    肖平穿越到平行世界!《疯狂的石头》、《致青春》、《新白娘子传奇》、《越狱》、《终结者》……无数的经典影视都出自他的手中。金鸡奖,华表奖,戛纳影帝,奥斯卡影帝,甚至诺贝尔为他专门设立了艺术终身成就奖……曾经有记者问:“肖平先生,联合国称呼您为超级影帝,影视缔造者,对此你有什么看法?”面对无数的镁光灯,话筒,肖平微微一笑,竖起四根手指:“我只是一个演员。”PS:本书已签约,请放心收藏。读者群:598968304
  • 葬古乱

    葬古乱

    时间长河滚滚而逝,淹没无尽可歌可泣,热血沸腾的历史。葬古,一个仙神共举,妖魔并起的时代。无数绝代风华的人物,在这里叱咤风云,搅动山河。妖魔不仁,吞万里山河果腹,仙神不仁,视百万苍生蝼蚁,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他狂傲不羁,抬脚碾碎葬古!挥手,拘仙神之躯为笔,泼妖魔之血为墨,以天地作画卷。铁划银钩,纵横葬古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