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臀目也称为鸟盘目,是一类外观类似鸟喙的草食性恐龙。鸟臀目的意思是这类恐龙有像鸟类般的臀部。
鸟臀类恐龙是整个恐龙大类中化石最多的一个类群。它们一般都可以两足或四足行走;头部的下颌骨有单独的前齿骨,牙齿仅生长在颊部,上颌牙齿齿冠向内弯曲,下颌牙齿齿冠向外弯曲。
鸟臀目生活在晚三叠纪至白垩纪,全都是素食恐龙。鸟臀目中的鸟脚类恐龙繁盛于晚三叠纪至晚白垩纪,即2.3亿年前至6640万年前,是生存时间最长的恐龙类动物之一。
鸟臀目分为五大类:鸟脚类、剑龙类、甲龙类、角龙类和肿头龙类等。
剑龙类主要生活在侏罗纪到早白垩纪,是恐龙类最先灭亡的一个大类。其特征是四足行走,背部有直立的骨板,尾部有两对骨质刺棒。甲龙类主要出现于白垩纪。其特征是体型低矮粗壮,全身披有骨质甲板,以植物为食。角龙类多数生活在白垩纪晚期,是四足行走的素食恐龙。其特征是头骨后部扩大成颈盾。肿头龙类主要生活在白垩纪,其特征是头骨肿厚,颥孔封闭,骨盘中耻骨被坐骨排挤,与腰带分离。
异齿龙
异齿龙档案
异齿龙的身躯
头部不太大,但长有一双很大的眼睛,眼睛的下面向外凸出。上颌长有一种角质的喙,口内长着三种形态的牙齿。身躯比较小,体长只有1.3米,体重为2.6千克。主要依靠两足行走,行走时非常迅速,有时它也会以四足行走。
异齿龙的肩膀和掌部的关节比较强健,能够挖开小动物的巢穴寻找食物。
异齿龙的四肢
前肢很长,约为后肢长度的3倍,非常健壮有力。从发育得很好的肱骨和凸出的尺骨可以看出,它们的双臂异常强健。
异齿龙长有5指,与人类的手指非常相似。第一指是最大的,指端长有锋利的爪子,并且可以灵活弯曲,当弯曲时拇指会向内转动。第二指比第三指略长一些,同样可以自由弯曲。第四和第五指相对来说比较小,结构也非常简单。
异齿龙的后肢,胫骨比股骨长出1/3,这种构造是为了适应高速前肢很长,约为后肢长度的3倍,非常健壮有力。从发育得很好的肱骨和凸出的尺骨可以看出,它们的双臂异常强健。
异齿龙长有5指,与人类的手指非常相似。第一指是最大的,指端长有锋利的爪子,并且可以灵活弯曲,当弯曲时拇指会向内转动。第二指比第三指略长一些,同样可五指相对来说比较小,结构也非常简单。
异齿龙的后肢,胫骨比股骨长出1/3,这种构造是为了适应高速的运动。下部的腓骨和胫骨在脚踝部位愈合,这种结构与现在的鸟类相似。脚部长有4趾,其中后3趾着地。
虽然异齿龙有时会四足行走,不过前后肢比例告诉我们它是一种双足行走、行动敏捷的小型恐龙。
异齿龙的尾巴
尾部的肌腱并没有骨化,这使得它的尾巴非常的灵活。
在奔跑过程中,不断扭转摆动身体,此时,它的尾巴可起到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尾巴由一小骨节构成,这些骨节支撑着尾巴,使尾巴硬挺,就像钢丝演员手上的杆子,用来保持身体的平衡。
异齿龙研究
异齿龙的生活环境
异齿龙生存于侏罗纪早期,距今约2.05亿年,主要分布在南非地区半沙漠化的环境里。
异齿龙是一种迁徙性的动物,当一年中最干旱的季节到来时,异齿龙会经历季节性的夏眠或冬眠,不过目前还没有证据支持异齿龙夏眠的假设。
异齿龙是一个原始合弓类生物,与人类及现代哺乳类的关系很远。合弓类动物是第一种演化出不同形态牙齿的四足动物。爬行动物很难切碎食物,只是吞咽下去,但像异齿龙等的合弓动物可以用牙齿切割食物成小块,方便消化。
异齿龙的食物
异齿龙又称畸齿龙,意为“长有不同类型牙齿的蜥蜴”。异齿龙生活在早侏罗纪的南非,是原始的鸟脚类,同时也是最小的鸟脚类。它们可能以植物的枝叶为食,在进食时,前肢将植物的嫩叶放入嘴里,通过颊齿的咀嚼来磨碎食物,以更好地吸收。
异齿龙通常四肢着地或站立吃食,只有在遇敌害逃跑时才两腿奔跑。奔跑中为了平衡身体,尾巴会甩来甩去。科学家推测,异齿龙在吃食时,用喙一片一片啄下树叶或茎,集中在口的两边,然后一起咀嚼,咀嚼时下颌轻微向后挫动,样子颇像现代牛羊进食。
异齿龙之谜
调节体温之谜
异齿龙背上有一种帆状物,是由脊椎股骨支撑起来的。脊椎股骨不是一根完整的骨头,它的每一条都来自个别的脊骨。这种帆状物可能用来控制体温,背帆的表面可使加热、冷却更有效率。
有研究计算出,一只200千克的异齿龙从26度提升到32度的体温,若没有帆状物需要205分钟,但若有则只需80分钟。
这种温度的调节非常重要,因为适宜的体温可让它有更多时间来捕猎猎物。帆状物也有可能是用作求偶或是吓唬猎食者的武器。
异齿龙的敌害主要来自兽脚类,比如像沃克龙、角鼻龙、斑龙、鳄龙等肉食性的兽脚类恐龙。
异齿之谜
异齿龙的上颌没有牙齿,但由于咀嚼食物,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了一种角质的喙。令人不解的是,异齿龙竟然长有3种形态的牙齿,这是它得名的原因。
第一种牙齿位于上颌部前方、喙嘴两侧,小而尖锐,与下颌的无齿角质喙咬合,可能用来切断叶子与根部。
第二种牙齿是一对大型长牙,功能仍不清楚,但有观点认为第二种牙齿是一种性别上的展示物,或是威吓与攻击用。
第三种牙齿是长而方形的高冠颊齿,这是咀嚼的适应结果。三种牙齿中最有意思的就是那对大型獠牙,也称犬牙,这是它最显着的标志。
钉状龙
钉状龙档案
钉状龙的大脑
钉状龙在希腊文中的意思是“尖刺的蜥蜴”。钉状龙窄窄的头盖骨后部有一块狭小的空间,是来容纳大脑的。与同体型差不多的动物相比,它的大脑显得特别小,因而科学家认为这类恐龙不太聪明。
钉状龙的身躯
身长为4.9米,体重达1000千克。身体只有剑龙的1/4大小,与一头大犀牛差不多,它可能是剑龙家族里最小的一个成员。
在钉状龙的头部,有许多小型骨板沿着颈部与肩膀排列,并且逐渐变窄、变尖。它的双肩两侧还长着一对利刺,作为防御利器。
不过,与之完全相反的是,分布在它颈部上的骨板则细小而状如树叶,其外形的其他方面,则与剑龙十分相似。
钉状龙的四肢
前肢比较短,后肢比较长,其长度是前肢的两倍,脚掌有蹄状的趾爪。
虽然钉状龙四肢都健壮有力,但因背上有沉重的甲板和钉状刺,所以它不太适合快速奔跑。
钉状龙的生活状态
钉状龙生存于侏罗纪末期的非洲坦桑尼亚地区,1.5亿年前。它们是剑龙的远亲,但个子只有一般剑龙的一半左右。钉状龙身上的骨板呈钉状遍布全身,这一点与剑龙也不相同。
钉状龙是种草食性恐龙,以低矮的灌木植物、果实和嫩叶为食。不过,当钉状龙站立以后,可以吃到高大树木的树枝和树叶。
由于它的牙齿非常小,磨损面又比较平坦,它只能依靠颌部的上下运动来咀嚼食物。
钉状龙的近亲
华阳龙身长近4米,体重1000千克至4000千克。但与同时代的其他恐龙相比,它实在是太矮小了。
华阳龙头部细长,口鼻部较狭窄,脖子细并且短。从脖子直至尾部长着一排长刺,是它的防御武器。
华阳龙的四肢大致一样长,但都非常粗壮,能够支撑起全身的重量。由于身体比较矮小,够不着那些高大树木的枝叶,主要以河边的绿色的矮小蕨类植物为食。
钉状龙的发现
20世纪初,德国的化石考察探险家詹尼西和他的助手汤巴利在坦桑尼亚发现了最早的钉状龙化石。
他们当时所挖掘的骨骼中包括了数百具凌乱而残缺的钉状龙骨架化石,单是股骨就达70根以上。
后来,他们将多达数千箱的钉状龙及其他恐龙化石运回德国研究,不过,其中许多骨骼化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都被战火毁掉了。
钉状龙之谜
副脑之谜
古生物学家在研究钉状龙化石时发现,它存在着副脑组织,其位置在它的臀部。头部的脑子则是主脑,也就是常说的大脑。科学家认为,它能够生存这么长时间,主要是两个脑的分工明确,相互配合默契。
但是,有科学家后来经过对化石多次研究,发现这里可能只是控制后肢与尾巴的神经,是身躯和尾部间的神经转换点,或者有储存糖原体以激发肌肉的功能,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脑。
沱江龙
沱江龙档案
沱江龙的头部
头颅骨低矮,又显得非常扁小。它的脖子短且细,上面生长有骨板,呈圆形。
口鼻部非常狭窄,颌部的肌肉也非常少,并且沱江龙颌部的前方没有牙齿,两侧只有短小的颊齿。眼睛小而圆,主要长在头颅的两侧。
沱江龙的身躯
沱江龙的体型较小,身长只有7.5米,高为2米,重则达1000千克。它的四肢比较粗壮,前肢较短,后肢稍长,脚掌上都长有蹄状趾。沱江龙的背部高高拱起,就像一座拱桥。
从脖子、背脊到尾部,它身上生长着直立的骨板,颈部的圆形骨板到了背后部就变为长三角形状了。这些骨板比剑龙的骨板要尖利,其功能是用于防御来犯之敌。
沱江龙的尾巴
尾巴短而健壮,在其末端有利剑似的骨刺,并且都向上竖起,可以用来攻击想要吃它的敌害。不仅如此,沱江龙还像剑龙类中的其他恐龙一样,尾巴末端都长有向外突起的4根细长的呈圆锥形的骨钉。
这些成对的骨钉显然是所有的剑龙类成员防御敌人的主要武器。
沱江龙头脑较小,由此就显得行动缓慢而又不太聪明。所以当它遇到攻击时,可能只能站在原地用这条长着尖刺的尾巴去击打敌人。它往往在狂怒时使劲一扬尾巴,就能使袭击它的敌害望风而逃。
沱江龙研究
沱江龙的生活形态
沱江龙生存于侏罗纪末期,约1.5亿年前,分布在我国四川、重庆一带地区。它是我国恐龙的“明星”,很像是中国版的剑龙。
沱江龙与同时代生活在北美洲的剑龙有着极其密切的亲缘关系。沱江龙是种性情温和的草食性恐龙,不过在遇到敌人时,它也会用它尾巴上的骨钉给敌人以狠狠地回击。
沱江龙生活在河边的茂密树林里,以蕨类植物和树木的枝叶为食。当地上的食物不多时,会用后肢站立起来,可以用嘴咬断植物的枝叶。
由于牙齿比较小,咀嚼能力差,就会把食物整个吞下,不过它要依靠胃石来帮助消化。
沱江龙的邻居
峨嵋龙骨骼化石和第一具沱江龙骨骼化石同时发现。体长12米至14米,高5米至6米。头比较大,头骨高度为长度的一半。颈椎也很长,显得脖子也比较长。前肢短而粗壮,其中一指长有利爪,后肢脚趾上只有第一、第二指上有爪。
峨眉龙与沱江龙、重庆龙等草食性恐龙一样,喜欢过集体生活,它们主要生活在河流湖泊地区,它们是草食性动物。以生长茂盛的植物为食,依靠大而粗的牙齿来咬碎枝叶,通过具有锯齿的颌部慢慢咀嚼。
它们是大型蜥脚类恐龙,重量10吨到15吨。脊椎长且大,可能是该时期我国最常见的蜥脚类恐龙。
峨眉龙总计发掘有6个不同的种类,分别被命名为:荣县峨眉龙、常守峨眉龙、釜溪峨眉龙、天府峨眉龙、罗泉峨眉龙和帽山峨眉龙。
沱江龙的化石
沱江龙化石是重庆博物馆于1974年在四川自贡附近的五家坝挖掘出土的,这具骨骼化石是亚洲有史以来第一具比较完整的剑龙类骨骼。还有一具比较完整的骨骼化石,那就是峨眉龙的骨架。沱江龙在形态上十分类似北美洲的剑龙属,也是目前所知最多的中国剑龙类。
此次出土化石多达10000千克。这些标本经过我国古生物学家研究,部分化石被复原出了4具恐龙骨架,其中有一具就是沱江龙的骨架。
沱江龙的体型比剑龙小,唯一的一个种多背棘沱江龙于1977年被命名,正好是美国的剑龙属被命名的100年后,目前只发现两个标本,其中一个是超过一半完整的骨骸。
沱江龙之谜
背板之谜
沱江龙从脖子、背脊至尾部,一共生长着15对三角形的背板。沱江龙的剑板较大,且形状多样,颈部的轻,薄,呈桃形,背部的呈三角形,肩部和尾部的呈高棘状的扁锥形。
从颈部到肩部,剑板逐渐增高,增大,加厚,最大的一对长在肩部。这些剑板在沱江龙背面中线的两侧对称排列。剑板的数量比其他的剑龙种类的都多,且比剑龙的还要尖利,其功能主要是用于防御来犯之敌。
另外,在其短而强健的尾巴末端,还有两对向上扬起的利刺,沱江龙可以用尾巴猛击所有敢于靠近的肉食性敌人。
除了防御敌害的进攻外,据古生物学家考证,沱江龙的背板还具有调节温度的功能。研究表明,它的这种背板可以用来收集太阳散发的热量。
在白天,太阳散发的热量比较多,它的背板朝向太阳后,就会吸收热量。在晚上,气温比较低,其背板上的热量就会通过血管流遍全身,就像热水在暖气管道中流动一样,使得它的整个身体保持温暖。
棱背龙
棱背龙档案
棱背龙的头部
头部较小,而颈部则相对较长,能够自由活动。它的颌部非常小,上下颌和牙齿柔弱无力。
眼睛长在头颅的两侧,可以观察到四周的危险情况。
棱背龙的身躯
躯体滚圆而笨重,四肢粗短,体长3米至4米,大小如同一头小牛。
棱背龙通常以四足行走,臀部是整个身子的最高点。它的四肢粗壮有力,能够承受全身的重量,前肢较短,后肢稍长,这也就说明了臀部为何那么高。棱背龙的尾巴挺得非常直。
另外,棱背龙从颈部、背部直至尾部长着竖排脊状剑板和骨质结瘤形成的小刺,保护着棱背龙身体不受到任何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