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50600000009

第9章 五经四书(2)

传说夏有《连山》,殷有《归藏》,周有《周易》,都是占筮之书,大约是不同时代盛行的若干筮法中的几种典型。这些体系的形成,均经过了由简单到复杂的漫长过程。现在我们看到的《易经》,有六十四卦的卦辞和三百八十四爻的爻辞,尽管这些筮辞在内容上缺乏内在联系,但在形式上却编排成有条理的体系。据说是伏羲作八卦,文王演《周易》,即重叠八卦成六十四卦而形成了《易经》。从《易经》卦爻辞中所保留的社会历史资料来看,有些卦爻辞在殷周之际就有了。

《易经》不出于一时一人之手,其卦爻辞是长期积累的产物,大约编纂于殷末周初。而且从西周到汉代,很可能有不同的筮占体系,《易经》也有不同的编排系统,其卦爻辞日渐丰富,其具有数学变化规律的形式系统也日渐严整。从《左传》、《国语》看,春秋前期虽有不同的筮占体系,然卦象、卦名已逐渐统一,只是卦爻辞各不相同。春秋中后期,用《周易》来解释各类事物的例子渐渐增多了。

《易经》的符号是卦画,文字是筮辞。卦画有两个基本符号,即两种爻:“与”。由三爻组成一卦,共有八卦(经卦):乾(椸)、坤(椺)、震(椻)、巽(椼)、坎(椾)、离(楀)、艮(楁)、兑(楃)。六十四卦(别卦)由八卦两两相重演变而成。如乾(棤)、坤(棥)、泰(棯)、否(栖)、谦(棶)、豫(棷)、剥(椂)、复(椃)等。

每一卦和爻下均有简短的卦辞和爻辞。

开始时,两爻并不代表阴阳,很可能是长短蓍草的表示,以后才有了奇偶的意思。由一长两短或两短一长蓍草的不同排列,就有了经卦。八卦在开始时也不具有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等事物的意义。以上意义都是在春秋时,人们增加上去的。

西周时期《易经》的编排体系,我们还不清楚,但今天我们看到的《易经》的祖本,至少可以追溯到春秋时代。春秋时人们有了阴阳的观念,又有了卦象说,其编排结构大体上反映了阴阳力量的相对、消长、转化和事物发展变化的一些简单的看法。例如乾卦,棤为卦象符号,乾为卦名。其卦爻辞:

元亨,利贞。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贞”是卜问,“利贞”是利于卜问。每卦六爻,自下而上为序,第一爻称“初”,第六爻称“上”,凡阳爻称“九”,阴爻称“六”。这一卦开始亨通,利于卜问。第一爻喻象为龙潜伏在底下,未可施用。第二爻,龙出现在原野上,利于见位高的人。第三爻,君子白天勤勉不倦,晚上警惕,常常如此,即使遇到危难仍不会有灾害。第四爻,龙跳到深水里,可以无灾害。第五爻,龙飞跃上天,象征腾升,利于见到位高的人。第六爻,龙飞到极高,物极必反,将有凶灾。最后总结:本卦六爻都是阳爻,称“用九”。群龙卷在一起而不见其首,这就没有亢龙之悔,故总体上是吉卦。本卦通过对自然、人事经验的总结,反映了作易者对事物变易的看法,有一定的哲理性。例如事物或人的发展由低到高,由新生到成熟,发展到一定地步或地位,就要注意是否会走向反面。人们如何避免“咎”——灾害或过错呢?要善于进行调整,以避免发展的极限。对于人自身来说,不能太满太过,应有忧患意识,保持勤勉谨慎的状态。看来人们是可以有作为的,可以避免凶祸,争取好的结果。

爻与爻、卦与卦之间,也反映了作易者或编纂者的相互联系、相对相关、互补互动的意识。乾与坤、泰与否、谦与豫、剥与复之间,都是两两相对,相互关联与转化的。泰卦的卦象是乾下坤上,本身是吉卦,象征天地阴阳交合通泰。

但九三爻指出:“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即注意平与陂、往与复之间的变化,没有一直平坦而不陂斜的道路,没有永远向前而不曲折反复的进程。上六爻为变爻,喻象非常不好,贞吝(即贞问不利)。否卦的卦象是坤下乾上,天地阴阳不能相交合,万物不通,闭塞,本身是凶卦。但九四爻开始转好,九五爻指出:

“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休是喜庆。意思是能注意到闭塞而加以警惕就是好事,所以大人吉。警惕着危亡,就会像系缚在丰茂的桑树上一样稳固。上九爻为变爻,指出闭塞不通之时不会太长,开始不利,而后喜事就来了。所有卦中,一般二爻、五爻往往是吉、无咎,后人理解为取刚柔的中道、平衡,这可能也反映了《易经》的创作者在总结各种经验时,重视和合、中平的意识,防止过与不及。

《易传》是关于《易经》的解释性的着作,包括《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文言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等七种十篇文章,被称为“十翼”。这十篇文章不是一人一时之所作。据专家们研究,当与孔门后学有关,形成并流传于战国时期,定型于汉代。汉代经师把《彖传》、《象传》、《文言传》的内容附在相应的六十四卦经文后面,起注解作用,其他传文仍独立成篇。

《易传》是一部哲理方面的书,集中阐述了形上学、宇宙发生论、生命哲学观、道德哲学与思维方法论,其中不少观点与概念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第一,《易传》确立了中国哲学的宇宙生成论的理路。《系辞上传》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太极”即是“道”,是宇宙的本原、开始。由混沌状态的“太极”生出天地阴阳之气(两仪),由天地阴阳之气的交感、阖辟、动静、往来、屈伸,于是生化出四象(春、夏、秋、冬;少阳、老阳、少阴、老阴),由四象生成八卦。八卦在这里模拟万物,如天、地、山、泽、风、雷、水、火等物象;八卦重而为六十四卦,象征万物错综复杂的关系。人们协调、把握其中的主要关系,可以在变化的世界中趋利避害,创建人类文化与制度文明。

《易传》认为,乾阳与坤阴二气是生成宇宙万物万事的本原与动因。乾坤、阴阳二气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乾阳为主动性的精神(或物质)的微粒及能量,坤阴为承接性的精神(或物质)的微粒及能量;阴阳合和,化生万物。乾元的运动变化,如云行于天,雨施于地,促成万物生长;万物依坤元凝聚成各各不一的形态而存在、发展;坤元柔顺,资生、包容、承载万物;地德与天德结合,作用广大无穷;地包容宏大的阳气,发扬光大,使万品物类无不亨通。阴阳合德就是阴阳交感;刚柔指阴阳的特性,刚柔有体与阴阳合德是互文见义,指阴阳交感可以产生有形可见的物体。天地不言而百物滋生,万象森然。通过自然现象,人们可以体会到天地的作为好似无言的撰述,天地的造化好似鬼斧神工。《易》

的爻卦之变也就是模拟天地造化的,《易》之理即其中的神妙的智慧。一开辟一闭藏,一动一静就是变;往来无穷叫做通。显现出来的是象,有形体的是器。

《周易》的智慧可以帮助人们效法自然,制裁象、器并加以利用。人们在利用时有出入、改动,百姓日用而不知其所由来,以为神奇。

由阴阳二气感通交合,自然生成宇宙万象的过程、道路即是“道”。“一阴一阳之谓道。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系辞上传》)“阴阳”不是“道”,“一阴一阳”才是“道”。“道”就是阴阳之气运动不息、动态统合的过程。这是生命之道。其生育万物的德业无以复加:“富有”指在空间上广大富有,大而无外;“日新”指在时间上悠久无疆,久而无穷。这即是“可大可久”!阴阳之道化育万物,不断地新陈代谢,这种状貌就是“生生”,就是“变易”。

第二,《易传》确立了天道、地道、人道统一的系统论思维模式。《易传》的自然生化之“道”是没有形质、不露形迹、变化莫测的,也不具有目的性,而由“道”生化出来的东西是实有其形质的器物。所以《系辞上传》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传》之“道”具有包容性,综合了天、地、人三大系统: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系辞下传》)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

《周易》作为书,内容丰富,一切具备。八个经卦是三画,六十四个别卦是六画,都是天、地、人三才统一的象征。《周易》以卦体中的爻的变动和卦之间的变动,象征三大系统之间及各系统内部的内在的生命力的作用与变化。古代圣人集中民间智慧,取象于天地人事,编撰了《周易》,并用来顺应天地自然、事物本性的原理。由此确立事物内在的矛盾性:一阴一阳的相对相关是宇宙变化的自然法则;一柔一刚的相对相关是地上万物变化的根本原理;一仁一义的相对相关是处理社会关系的基本原则。兼天地人三才再加重复,所以是六爻成为一卦。既然统合了天地人三大系统,所以《易传》之“道”是普遍、客观的。

第三,《易传》确立了性善论的道德哲学和创造生命论的价值系统。“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成性存存,道义之门。”(《系辞上传》)这里讲的是天地阴阳之气使万物得以生、成、长、养;人承接天地之气,继承“道”而参与、赞助天地万物,那就是善;成就天道的事业正是人的本性。

《易》道即天地之道,帮助、促进、贞定万物各自的本性,保存万物的存在。道义正是从这里出来的。在人性论上,这就寓含有人的善性源自天道,源自宇宙生生之德,同时又强调人的后天努力,效法天道、扩充其性的双重含义。

《乾·彖传》:“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天道的变化,使万物各得其本性与命运的正常状态。保持住冲和之气(四时之气的谐调),有利于人们走上正路。这里强调天地之气通泰的场域,以确立、保护人性的庄严与人道的正途。

《说卦传》:“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将以顺性命之理……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三才之道是怎么来的呢?是顺着天道下贯而来的,是顺天、地、人的性命之理而来的。就人之道而言,是义理、是仁义。道是过程,理是其中的道理。人之本性也就是人所以为人之理,按《易传》的讲法,这是乾道下贯的结果。这是从宇宙论的进路来讲人性的。“性命”两个字可以连用,就是天赋予人的性、理;顺着这“性命”之理,是道之所以行。“性”“命”两个字也可以分开来说:“性”就是“理”,“命”则兼有“气”。《易传》的人性论与《中庸》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云云有相通之处,也有区别。它既包含有天赋人性说,即“天命之性”是善的,具有一种超越意义、价值意义;又不排斥材质主义的“气命之性”,即人的材质也在天地之气的流行中形成,气可以鼓动,气有力量。这就为尔后哲学史上的“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理”与“气”之争埋下了伏笔。

《易传》认为,人性源自天地之性,人道赞助天地之道。《乾·象传》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象传》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效法天地,具有刚健自强、积极入世的精神,又有承受、宽容、协调、合作的能力,用深厚的德泽来化育人物。

与天地的大生、广生之德相匹配,《易传》强调人在人事活动中崇德广业、进德修业。“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系辞上传》)“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乾·文言传》)以上都是借用孔子的话来说的。推尊人的智慧、德性,发展社会人事的各项事业;讲求忠信,提高品德;修饰言辞,确立在诚实上,以诚信来处理事务。“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系辞下传》)这也是引用或假托孔子的话。意思是精通往来相推、屈伸相感等自然之理,致用于人事,以屈求伸,以蛰求存,达到神妙的境地。用自然之物、事物之理来安顿自己,提高才德。除此之外,没有更重要的了。研究、体悟事物变化之道的神妙,理解其深刻的理据,是最高的智慧。

《易传》肯定、促进人间的事业,强调“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系辞上传》)即顺应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把握契机,适时加以裁断,或修订、改变定制,使之合宜,加以会通,将这些政策与成果用在老百姓身上,这就是事业。《易传》强调“能成天下之务”,“开物成务”,即开创事业,成就天下的事务。作者主张用《易经》“通天下之志”,“定天下之业”,“断天下之疑”,即启其智,明其德,决其疑,成其业,制其法,利其民。

这都充分表达了儒家中人努力提高智慧、品德,积极有为地开创有利于老百姓的事业的思想。这是开拓式的修养论,是德业双修的理路。

三、《书经》

同类推荐
  • 《道德经》新评赞:老子领导成效最优化解“极”

    《道德经》新评赞:老子领导成效最优化解“极”

    全书讲的是领导成效总体和方方面面最优化的哲学,老子明确提出“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到底如何使领导成效实现最优化呢?这一问题“玄之又玄”,他自己解“极”。本书或明确或隐晦地揭示了他的答案,以免“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 儒家文化的现代应用

    儒家文化的现代应用

    中国社会转型的一大任务,是通过学习和借鉴西方文明,激活我们自己优秀的思想文化传统,将其由历史的包袱变成现代化的动力,并使中华民族普遍地确立起主体性。作者从事的民航工作属于现代化程度很高的工作,在运用西方科学管理理论的同时,特别注意从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中吸取营养,特别是儒家“仁、义、礼、智、信”的理念,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商人也要懂点哲学

    商人也要懂点哲学

    准确地把握了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到当代的发展演变线索和历程,立足于揭示当代 中国人的价值观概貌,对中国人在生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维度上的价值观内容进行发掘,重点突出当代中国人的“生”、“和”、“礼” 、“义”、“惠”、“进”、“美”的核心价值观,展示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
  •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内容包括史前的蒙昧时代、史前的野蛮时代、、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婚姻的三种形式。
  • 素书全鉴

    素书全鉴

    关于《素书》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曾刺杀秦始皇的张良,逃亡到下邳时遇到一位老人,这位老人故意把鞋子丢到桥下,让张良捡起并替他穿上,认定“孺子可教”后传他一卷书,告之“读书则为王者师”。这位老人即黄石公,这卷书即《素书》。《素书》分原始、正道、求人之志、本德宗道、遵义、安礼六章,共一百三十二句。虽只一千三百六十字,但字字珠玑,句句名言,在精准地认识世道、把握人性的基础上,对人生谋略给出了高屋建瓴的指点。本书对《素书》全书按原典进行了解译,并结合现实予以进一步的解读。
热门推荐
  • TFBOYS之娇宠宝贝的爱

    TFBOYS之娇宠宝贝的爱

    我多么希望有一个门口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了!TFBOYS万众瞩目的明星,“夏星落,普普通通的女孩!我嫉妒她,既是小凯的妹妹,更是TFBOYS口中的“宝贝”......有三个男孩对她的三种宠爱,虽然她是孤儿......
  • 再遇便是爱

    再遇便是爱

    由于是本人第一次写小说不喜勿喷,有些地方表达不好请大家见谅,情节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谢谢!!讲的是一个胖妞减肥成功遇到小学同学相爱的故事。此为短片小说只有一卷。
  • 一球在手

    一球在手

    没有奇遇,没有附体,没有穿越,有的只是一个热爱篮球的少年,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天赋,一步一步迈向篮坛巅峰的奋斗之路。在这里你可以回味90后自己的高中、大学生活,虽然未老,但亦可回味青春。一个纯纯的篮球迷在书写青春的记忆中圆梦篮球!如果您喜欢的是文字快餐那鄙人无法满足,因为成功不是一撮而就,而是每一次奋斗的累积!新书新人望大家多多支持!!!
  • 球场传奇

    球场传奇

    步凡穿越到03年的约克郡,意外的成为了濒临降级的利兹联队的主席。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之下,步凡能否带领球队保级?“保级这样的事情会难道我,我的梦想是将球队打造成世界最顶级的豪门球队,一支无敌之师,球场之上的传奇俱乐部”步凡自信的说道。对于打造豪门,对于步凡来说从来都不是一个问题本书会主要描写在俱乐部的经营以及引援上面,会尽量省略比赛的缓解,假如你喜欢球星或者喜欢强大的俱乐部的成长,选择本书是没错的
  • 喰梦

    喰梦

    你有没有梦想,你的梦想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有人选择用汗水浇灌,有人选择以软弱回避,而有的人选择——吃掉它。这是一本以DNF为背景的小说,主人公是一个几原本乎跟上进扯不上半关系的屌丝渣男,一夜梦间进入了阿拉德大陆,从此过上了奇幻与现实的混乱生活。
  • 恋爱加害者

    恋爱加害者

    一切都是我的妄想,我的妄想欺骗了我,也保护了,发生的任何事情已经被安排好了,上帝也好,神明也好,妄想活着,我在他们之中,不需要也是不可离开的——存活下去永远只是我在我的妄想里吧。
  • 总裁有令,小妻别闹了

    总裁有令,小妻别闹了

    只要儿子不要妈,想得美!奉子成婚,她认了,没想到她肚子里的都还没有出来就有人带着儿子上门认爹。他留下一纸离婚协议,她拍着他的脸蛋,忍着酸痛逃离。一年后,褚伊亲眼看着自己的亲儿子被一个男人拐走,这男人和儿子好像!她怒了“容厉,还我儿子!”男人邪魅一笑“别忘了,这也是我的儿子”
  • 陈云之归龙玄胆

    陈云之归龙玄胆

    陈云本是一个破落秀才,一生没有什么成就,却恰逢天地变化之时,积极度化人生,从而让自己的一生充满了快乐和机智。当陈云基本具备了能力,他就云游各方,不断帮助他人,期间也收到各种不公的待遇,遭遇了各种危险,但最终都能够化险为夷……
  • 冒牌术士

    冒牌术士

    一凡人,毕业,不得志,殊不知自己背负着.......直到....
  • 网游之一箭封喉

    网游之一箭封喉

    曾经的他是游戏界的未来之星,只用半年时间接触WAR3,就用离奇的战术和精彩的操作打败过中国游戏界的第一人,可惜一次酒醉后英雄救美把手弄成残废而离开了WAR3,离开了游戏,几年后,全新的游戏风之幻想开启,全息游戏也让受伤的手再也不是障碍,且看主角如何创造奇迹,打败自己一生的死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