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50600000052

第52章 管理智慧(2)

松下幸之助的名言是:“松下生产人,同时生产电器。”他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培训中心,每年可以轮训五万员工。松下电器商业学院把儒家哲学与现代管理融为一炉,对学员进行严格的教育。学院的纲领是:严守产业本分,以期改善和提高社会生活,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学院遵守的信条是:和亲合作,全员至诚,一致团结,服务社会。学院把儒家经典《大学》中的“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作为学员研修的目标,并作出了创造性的诠释:“明德”就是“竭尽全力,身体力行,实践商业道德”;“亲民”就是“至诚无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至善”就是“为实现尽善尽美的目标而努力”。松下公司通过学习《大学》、《论语》、《孟子》、《孝经》这四部儒家经典,来确立“商业之道在于德”的思想,以此建立人性管理模式。他们认为,要培养“商业之道在于德”的思想,必须从《孝经》开始。每天早晨,全体学员集合,各自面向自己的家乡,遥拜父母,心中默念《孝经》:“孝,德之本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孝之终也。”然后,每一个成员,正襟危坐,双手合十,口诵“五观之偈”,进行自身反省。其五偈为:一偈:“此膳耗费多少劳力”;二偈:“自己是否有享用此膳之功德”;三偈:“以清静寡欲为宗”;四偈:“作为健全身心之良药享用此膳”;五偈:“为走人之正道享用此膳”。松下就是用这样的方法来塑造人性,培养人的至善仁德的。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说明他已经没有仁德了,人性已经发生了异化,怎么能去爱别人呢?松下公司通过学习孝道和儒家推己及人的思想,培养员工的仁爱之心,促进企业的有效管理,实现自己的企业思想。据报载,1993年日本某国立大学和三井集团联合创办的日本现代商学院,要求学生每天上午背诵《大学》、《中庸》、《论语》的片断,并对儒家伦理中的修养、齐家、治国、平天下,忠、孝、礼、义等内容进行辩论。

日本日用品与化妆品行业最有名的花王公司认为,顾客的满意、顾客的信赖是本公司最珍贵的资产。花王公司的首要目标既非利润也非竞争定位,而是要通过实用、创新、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来增加顾客的满意度。

不论东方、西方,成功的企业都把做人、端正人的生活目的和人的道德性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作为经营管理的重要原则和要求。市场经济本身并不是目的,健康、健全的人本身才是目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不能离开人。因此,在商业利润增值的过程中,人的全面性的再生产始终是一个核心。反过来说,健康健全的、有德性的员工的培育,商业道德、企业精神与氛围的形成,都有助于市场经济的繁荣和企业的兴旺。高品质的物的再生产与高品位的人的再生产是同步的。东亚传统的和当代的儒商们的德性修养、为人之道、公司理念、企业哲学正是他们的事业成功、管理有效的秘密武器。

我们要把人性中的善良、崇高的方面扩充出来,对人性中的丑恶、卑劣、低俗的方面加以抑制,仅仅靠道德意识、原则、规范和伦理生活秩序本身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赖于经济关系、政治机制、法律结构、教育程度、社会文化、家庭伦理等各客观基础、条件和各因素的配合。当然,反过来说,新时代的道德伦理,能促进个人道德的自我完善,促进社会公德的健康确立,在社会公正的基础上,明晰公民的责任、义务,维护公民的权力、利益、尊严与价值,同时促进社会理想的实现。现代社会各阶层的人的教养,人格教育,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理应提到社会文化建设的议事日程上来,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显示器。在这一方面,社会的、家庭的、政府的、学校的、公司的、乡镇的、团体的道德氛围与道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目前的实际状况却令人忧心忡忡。

第二节 孔子的管理哲学

一、主张德政,强调导德齐礼,启发耻德

在管理哲学上,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这句话意思是,为政者如果能以道德人格来主持、治理政务,或管理社会,就会像北极星被众星拱卫一样而得到众人的拥护。管理者不是以权势、地位,而是以德养、人格,使人心悦诚服,为同僚、下属所拥戴。实际上,每个部门、每个企业的主要领导人,如果自己行得正,身体力行,带头严守规范,以身作则,而且有毅力,有理想,有胸怀,能包容,这个单位就有凝聚力。这不是反对法规,反对制度。制度架构、法规的管理非常重要,然而制度、法规仍然是通过人来执行的。孔子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颜渊》)主政者、管理者的人格风范好比风,老百姓的风气好比草,风往哪里吹,草就向哪边倒。风气、氛围、环境的培育很重要,这就是社会文化资本或文化能力。在现代社会,必须把法治与德治结合起来。

孔子说:“道(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这句话是说,如果治政者用政令来引导,用刑罚来整治老百姓,老百姓可以免于犯罪,但却没有羞耻之心。而如果治政者用道德来引导,用礼乐文化来教化老百姓,老百姓不但会懂得廉耻,而且心悦诚服。在管理中光靠政令与刑罚行不行呢?当然可以,但只能治标,不能治本,不能唤起民众的羞耻之心。根本上宜以内在的道德加以诱导,要用成文或不成文的企业规范、制度、行为方式来训练、调节企业员工,使员工有羞耻感,有羞耻心,并心悦诚服地归服、效力于企业,尽心尽力,敬业乐群。员工的内在自律、道德精神,企业的道德氛围、公司文化的养育,在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这种以自我管理为中心,调动人的积极性,协调各种人际关系,形成团队,构建文化精神的方略,有利于凝聚人才。

二、提倡中正平和的治政理念及其制度化与执行

周武王向殷遗臣箕子请教国政时,箕子说:政治要树立大中至正的标准,这个标准称为“皇极”。具体来说,内容包括:为政者不能结党营私,不欺侮孤苦无依者,不惧怕显赫的贵族,任用正直的人,不要有偏私、偏心,要遵守先王的正义。王道是宽广、平坦、正直的。有了这样一个标准,大家就会向这个方向去努力。三德以正直为主,守正不阿,有刚有柔,求得刚柔互济的中正平和。

孔子一贯提倡中正平和的治政理念。孔子以“正”来讲“政”,强调平正。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这句话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是讲为政的中正平直,不偏不倚;第二层是讲主政者带头做到中正平直,不徇私情。孔子认为,治世者要“安民”、“平正”、“同仁”、“无私”,在管理工作中做到公平、公正,反对恶恶、亲亲、贵贵,强调正身、正国、正天下,以爱心与德政来化解矛盾,诱导上下相亲,慈爱和睦;又主张教育感化,德刑并举,不杀无辜,无释罪人,善于区分并适度处置违法犯罪现象,使得政平而人和。

孔子还强调制度化和制定、执行者的关系。《中庸》记载他回答鲁哀公问政:“文武之政,布在方策。”这是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一定要有制度并公开。另一方面,制度是靠人,靠一个团队来执行并落实的:“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芦也。”管理的核心层相互配合,推行下来就十分有效,如同树木在地上很快长大一样。文王、武王的良好政治,如同蒲苇一样迅速生长,缘于有德利民的政治制度,以及努力贯彻、执行这些政治制度的高中管理层的认同与协作。

三、强调名实、权责相符,以及管理的层次性与秩序性

礼治不是单纯的德治,也不是单纯的法治。严格说来,礼治并不是人治,当然也不是法治。孔子强调正名。他的意思是,管理者既负有责任,就一定获得某种授权。而一定的名分就标志着他获得了相关职位的授权,因而有了一定的责任。一定名分规定了其职责,规定了所管理事物或对象的范围、界限与责任。权与责,名分与实务要一致。我们说话要恰如其分,这样才能办好事,才能振兴礼乐文明,使刑罚公正合理适当,这样老百姓就不至于手足无措了。

官员要名实相符,言行一致,说话不能太随意。人主、官吏必须“取信于民”,这是一条治国的原则,也是对从政者的要求。“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论语·学而》),即治理一个国家,要严肃认真,信实无欺。

孔子对齐景公说,君要像个君,臣要像个臣,父要像个父,子要像个子。这也是正其名,使名与实匹配,权利与责任、义务相符合。孔子在这里就有层次、秩序、原则、规范的管理思想,要求不越权,层次分明,分级管理。孔子又说: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今天,君臣关系已经没有了,但管理事业总有上下级关系,这种关系不是单向度的要求,所谓“君惠臣忠”、“君仁臣忠”,即彼此尊重,相互对等的要求。

四、主张“举贤才”,提拔、重用德才兼备的人士,使之德、位、禄、用相称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举贤才”,主张从民间的平民中提拔英才,知人善任,尤其强调“举直错(措)诸枉,能使枉者直”(《论语·颜渊》),即把正直的人提拔出来,放置在邪曲的人之上,能使邪曲的人正直。子夏对樊迟解释老师的这句话,说:舜有了天下,从众人中挑选、任用了皋陶,汤有了天下,从众人中挑选、任用了伊尹,坏人都难以存在了。孔子主张,对于人才,不要求全责备,可以“赦小过”,即不计较人家的小错误。他批评“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

(《大学》),反对小肚鸡肠,嫉贤妒能。儒家强调德、位、禄、名、用的相称。据《中庸》“大孝”章记载,孔子说:“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荀子说:“德必称位,位必称禄,禄必称用”(《荀子·富国》)。管理者对各种人才、各级员工,既要能使得人人的德、才、位、禄、用相称,使之各遂其性,各显其能,而不至有不平之感,同时更要善于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栽培青年人,这是儒家治平天下的一条重要原则。这在现代社会与企业管理中,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现实问题。

五、倡导五种美政,提升管理者的境界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论语·子路》)“先之劳之”,“无倦”,即服务大众,忠于职守,公正廉洁,勤政爱民,劳而无怨。“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这里把恭、宽、信、敏、惠等五个方面,即庄敬自重、宽宏大度、诚实守信、勤劳敏捷、慈心施予,作为“仁”的内涵与官德。孔子讲“仁”,主要是针对有禄位的诸侯、卿、大夫、士,用现在的话来说,主要是对管理层的要求。因此他说,君子不重则不威,要庄敬自重,才有威严,不会遭致侮辱;君子宽厚宽容、有大气度、有包容性,会得到大家的拥戴;君子诚信无欺,会得到任用;君子勤劳敏捷,办事效率高,会贡献大;君子施恩惠予人,才能用人。他还提出了“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即顺着人民的利益使人民得到幸福的“利民”思想。从安民济众的根本出发,他强调以庄敬的态度尊重老百姓,爱护老百姓。“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生财有大道。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大学》)“德本财末”,一个是目的(德,服务社会),一个是工具(财,聚集财富),君子不能本末颠倒;有了财产积累除用于扩大再生产外,请多散给周围的人,藏富于民,个人不要太贪,这才是真正的富有之人。有仁德,会做生意,做大生意的人,大手笔的人,把财产作为发展自己及其事业的手段与基础(这叫做以财发身);反过来,没有仁德、鼠目寸光的人,为发一点小财,结果把性命都给赌上了(这叫做以身发财)。

综上所述,孔子的管理哲学,主张德政,“以德服人”,启发耻德,强调以自我管理为中心,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张中正平直,不徇私情;提倡以爱心与德政来化解矛盾,诱导上下相亲,慈爱和睦;主张通过教育感化,使得政平而人和。

另一方面,孔子的管理哲学,强调“正名”,主张名与实匹配,权利与责任、义务相符合;主张“举贤才”,提拔、重用德才兼备的人士,特别是青年人;倡导五种美政,以不断提升管理者的人生境界。因为只有高中层管理者的修养提高了,性情怡愉,和气生财,令行禁止,各方面的工作有才能如行云流水。

第三节 儒家的管理之道

同类推荐
  • 西方思想史

    西方思想史

    全书始自希腊的古典时代,而膈追循西方思想发展的主脉展开叙述,最后归结到当代世界的重大现实问题及其前景的思想理论问题的深层根源。在横向展开上,一方面注意精英思想家和社会思潮并重,另一方面以政治、经济、法律、伦理思想为主,适当顾及其他思想,并在必要的地方指明思想发展的动力。可以相信,此书的出版有助于人们拓宽视野,推动对西方思想文化的深入研究。
  • 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基本观点研究”课题的根本任务是,立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变化的新实践,忠实于经典著作的原意,科学地、完整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基本观点;结合新的实际,通过理论创新,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努力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引导干部群众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本册为全国马克思主义论坛丛书第1辑,主要探讨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观。
  • 孟子

    孟子

    《孟子》是继《论语》以后最重要的儒家经典,记述了孟轲一生的主要言行,突出地记述了孟轲主张仁义、反对暴政和武力兼并的政治思想,以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思想。全书语言生动,比喻深刻,论证有力,文章气势雄伟,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
  • 人生是苦,苦就是福

    人生是苦,苦就是福

    看不开是苦,想开了是福。有欢喜心才合乎佛法,才合乎做人的意义。一个人在世间一年一年地过去,如果活得不欢喜那有什么意思?“欢喜”是佛法,欢喜是财富,有欢喜才能安住身心。如果做到欢喜?不管见到任何人都很欢喜,不管做什么事都很欢喜,不管在哪个地方都很欢喜,不管读什么书都很欢喜……能有越多欢喜,表示心中越有佛法,越有成就。保持欢喜的方法是:凡事皆生欢喜心。在本书中,星云大师具体而微地刻划出人间万象与众生实相,深入浅出的探讨世间的问题与人生的哲理,从家庭、工作、艺术、人际、生死等各个层面,分享了自在生活方面的智慧。
  • 老子(中华国学经典)

    老子(中华国学经典)

    《老子》一书文约义丰,人誉为哲学诗,可谓博大精深。它涉及面很广,有时讲到政治经济,有时又讲到教育,还有时讲军事等,不过都体现着它的哲学思想。当然不仅包含哲学,还涉及美学、历史、文学、宇宙学、人体科学等,就总体上讲是“道家哲学思想”。本书采取“化整为零”分章简介,以便读者理解原著。
热门推荐
  • 辰夕之恋

    辰夕之恋

    她们本是姊妹情深,可是因为他的出现,让姐妹两人反目成仇,母亲去世,更让妹妹憎恨姐姐,充当富家女,报复姐姐,当谜底一层层地揭开时,他会留在谁的身边,博红颜一笑……
  • 修罗传说之问情

    修罗传说之问情

    有一种生灵,徘徊六道之内,游走于三界之间。血腥与罪恶是他们的象征,战斗与杀戮是他们的宿命,其所经之处,必将枯骨苍生,血染长天。世人皆传,他们是一群没有情感的野兽,可又有谁知道,无尽杀戮所掩盖的……情!修罗传说之问情!指定QQ交流群:309686240
  • 末世之路人甲称霸传说

    末世之路人甲称霸传说

    楚易来到了30年后的世界,发现世界早已失去了秩序,腐尸横行。他只是一个很普通的金牌销售人员,面对绝境,只能选择一战到底。但性格低调的楚易只想简简单单的过日子,奈何这个世界就是那么复杂。楚易不禁大吼:“我只想做路人甲都那么难么?“
  • 穿越之天定宸雪(已完结)

    穿越之天定宸雪(已完结)

    宸雪在一次宴会中穿越到古代,莫名其妙地连人带马车掉到王爷的选妃大典上,知道选妃内幕的她,凭着一身跆拳道在众目睽睽之下逃出了定天府……慕宸雪这一惊人的举动引起了王爷的注意,因而两人结下羁绊,但她逃出了定天府又会遇到什么事呢?
  • 格物:我的前半生

    格物:我的前半生

    本文纯粹是笔者的自我发泄的无病呻吟,发出来给人看也没有任何与相仿的同类交流内心,或博取同情的意思。文中也许会出现毫无逻辑、行文混乱、语病等不可抗力的因素。Ps.受不了笔者这个废物的文字的各位大大们自觉右上×,请不要留下谩骂不屑的书评来展现自己的优越感,反正就算你发了我也会无视你的。以上。
  • 笑傲三千界

    笑傲三千界

    一个贫穷小山村里走出来的少年陆天,怀着复仇的决心走上修仙之路。踏入修炼一途后,危险、挑战和机遇纷至沓来,陆天一路斩妖杀神,直至纵横六界,但最终他却发现,六界只不过是玄妙三千界的极小部分……
  • 丧尸妖途

    丧尸妖途

    假如我是一只丧尸,你会爱上我么?为我而死,我会让天下人为你陪葬,等着我。我是一名丧尸。
  • 卧月追仙

    卧月追仙

    三十三重天劫之下,太一门神话渡劫失败,却转世到地球,在这个末法时代的地球,太一门的神话能否重现?不慕红尘,不羡鸳鸯,只求道儒教义结合,重活一世,破碎虚空。
  • 情殇无极之宝莲灯

    情殇无极之宝莲灯

    一个在现实世界饱受爱情折磨的伤心人,一个只有把自己的爱情寄托在虚幻世界的人,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他得到了一个对他来说天大的机遇。。。从此,绚丽多彩的人生开始了。
  • 和女儿说的知心话

    和女儿说的知心话

    细心的妈妈或许早已发现女儿的变化,然而面对女儿的疏远,不少父母也慌了手脚;面对女儿的叛逆,不少父母也会觉得无所适从。妈妈有许多悄悄话儿想和女儿说一说,却难以启齿。因为女儿的疏离,慌张的父母更想紧紧地抓住女儿,却往往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