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50600000038

第38章 人性学说(4)

孔子云“性相近,习相远”,但并未推明“性相近”之所以然。孟子以心善言性善,性无有不善,但并没有指明本然之性与气禀之性的差别。荀子言性恶,以情欲说性,把性等同于气质之恶。孔子之后,《中庸》直契天道与性命,开篇即言“天命之谓性”,上继《诗经》“惟天之命,於穆不已”之吟咏,下启《易传》“继之者善,成之者性”之宏论,把一个净洁纯一的本然之性当下地点醒出来。朱熹论性又继《易传》论述。《系辞》原文云:“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在朱子看来,一阴一阳为形而下者,所以一阴一阳乃形而上之道,道即理,因此所谓“天命之谓性”的本然乃是“一阴一阳之谓道”的义理性之天。“继之者善也”是指天命相继、恒常不已之仁性,所谓“惟天之命,於穆不已”。天理流行,恒常不已,无有片刻间断,此即是无有不好之纯善。“成之者性也”是指常继不已的天理,命之于人物,且被人物所禀受而凝成的性份。“继善”、“成性”两者间的区别与联系,朱熹说得非常明白:

“继之者善,成之者性。”这个理在天地间时,只是善,无有不善者。生物得来,方始名曰“性”。只是这理,在天则曰“命”,在人则曰“性”。

“继之者善”,方是天理流行之初,人物所资以始。“成之者性”,则此理各自有个安顿处,故为人为物,或昏或明,方是定。若是未有形质,则此性是天地之理,如何把做人物之性得。

“继之者善”便是公共底,“成之者性”便是自家得底。只是一个道理,不道是这个是,那个不是。如水中鱼,肚中水便只是外面水。

伊川言:“天所赋为命,物所受为性。”理一也。自天之所赋与万物言之,故谓之命;以人物之所禀受于天言之,故谓之性。其实,所从言之地头不同耳。

“继善”、“成性”的区别就是在天与在人物的“所从言之地头不同耳”,其实两者之间一理贯之。“继之者善”是一个公共底,不从人物的私禀而言;“成之者性”则与此对言,是生物得来,人物所禀,自家得来的道理,因其在人生且与气质浑成一体,故谓之性。也因此可以说“性即理”,“性只是理”。朱子关于性理的思想虽是直接继承《易传》而来,但也是对《中庸》“天命之谓性”的分解和深化。

“性即理”,只解释了“性相近”之一面。性之所以相近,还有使其不可全同的因素。朱子从自身的经验中体会到:“人之性皆善。然而有生下来善底,有生下来便恶底,此是气禀不同。”(《朱子语类》卷四)朱子认为人性从其本然来看,无有不善,这是超然的存在;但人天生即有善恶之别,却是因为气禀不同。

由此他对孟子先善后恶的陷溺之说作出批评,认为孟子的缺陷乃在于“论性不论气,有些不备”(《朱子语类》卷四),不能解释恶之来源及人生即有恶这一事实。并进一步指出,董仲舒所谓“贪性”,扬雄所谓“性善恶混”,韩愈所谓“性三品说”,都在一定程度上歪曲了圣人性命之理,对气禀之作用未曾正视。朱子则从理气一体浑成论出发,认识到天命与气质的区别与联系,并对“性”作了“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分析。

理气既然一体浑成,那么天命与气质“亦相衮同,才有天命便有气质,不能相离。若阙一,便生物不得。既有天命,须是有此气,方能承当得此理。

若无此气,则此理如何顿放!”(《朱子语类》卷四)天命之理是一个“净洁空阔的世界,无有形迹”,无有不善;而气质之禀则有清明、浑浊,正通、偏塞,纯粹、驳杂之别。气质自身本无所谓善恶之分,但与“天命之性”浑成一体则有透明或障蔽的作用,此作用对于天命之性来说便有善恶的区别。朱熹常以如珠在水,如灯在笼作譬喻,珠与灯,随水之清浊,纸之厚薄不同而着见有异。性之发见亦复如是,所谓“气质之性”即兼气质之作用而言,连带“天命之性”一衮说了。

总之,首先,朱子认为:“论天地之性,则专指理言;论气质之性,则以理与气杂而言之,非以气为性命也。”(《答郑子上》十四,《朱文公文集》卷五十六)理与气本不相杂,理是理,气是气,不妨为二物;但从理气浑成一体言之,则可以“杂”言理气共成一物。其次,朱子认为,才说性便已是兼乎气质而言,本然之性即在气质之性中,气质之性不得别为一性。这是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的贯通处。再次,朱子认为,天命之性无有不善,气质之性有善有恶;人物既生来已具气质,因此亦必天生即有善有恶,而无有不善的天命之性则是一超越的存在者。在此基础上,朱子进一步认为仁、义、礼、智之性体,因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情用而发见于外。由未发之性体到已发之情用,朱子特重发明“心主性情”之道。

朱子认为,人之身体与感官都流之于心,“心是神明之舍,为一身之主宰”

(《朱子语类》卷九十八)。所谓“主”,对人自身来说,心是人主宰自身的所以者,有高度的自主、自由。朱子云:“心者,人之所以主乎身者也,一而不二者也,为主而不为客者也,命物而不命于物者也。”(《观心说》,《朱文公文集》卷六十七)“心”为一身之主宰,而之所以能主宰,是因为“心”具有“虚灵知觉之性”

(《朱文公文集》卷七十三)。朱子云:“心者人之知觉,主于身而应事物者也。”

(《大禹谟解》,《朱文公文集》卷六十五)所谓知觉,其实是从心体之神明发出的作用。朱子既说“心是神明之舍”,那么真正之所以为心者实是“神明”,也即在人的一个常明不昧的天理。心舍从生理说,心神从思之本体说。朱子云:“心者,人之神明。”(《孟子集注·尽心上》)神明,或称灵明,或称虚明,或称精神,因其各自言说上的偏向而有时或异。朱子对本心之体认,常以镜鉴作喻。他说:“人之一心,湛然虚明,如鉴之空,如衡之平,以为一身之主者,固其真体之本然。”(《大学或问》卷二)又说:“人心如一个镜,先未有一个影像,有事物来方始照见妍丑。若先有一个影像在里,如何照得!人心本是湛然虚明,事物之来,随感而应,自然见得高下轻重,事过便当依前恁地虚方得。”(《朱子语类》卷十六)朱子通过未发之中的体验,认识到识别此理、主宰人之身心的本然之心,是“湛然虚明”、无杂无滓、无欲无扰、澄清明静的。正因为心体“湛然虚明”,所以朱子也主张“涤除玄鉴”式的发明本心,去“尘垢之蔽”。而无尘垢之蔽的光明本心则可以照见万物、洞见真理,所以朱子说“心之全体湛然虚明,万理俱是”(《朱子语类》卷五)。由此出发,朱子也有“心具众理”、“心包万理”、“心与理一”等主张。

“心与理一”的前提条件是“解蔽”、“涤除玄鉴”,而蔽心之“尘垢”主要是指“人欲”。“人欲”与“天理”相对,就道德伦理来说,“天理”实指仁、义、礼、智之性,此心此性笼统言之可称为仁心仁性,道心道性。与道心相对,则人欲可以称作人心。《尚书·大禹谟》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人心与道心,在朱子看来“本只是一个物事,但所知觉不同”(《朱子语类》卷七十八),其觉于理者为道心,其觉于欲者为人心;其本原于性命之正者为道心,其苟徇于形气之私者为人心。人心“不是全不好底”,特因其容易流于形气之私、人欲之蔽,而具有“危”的特性;道心则因人欲对天理的尘封和障蔽,而幽微难发,本明之心不可不谓之“微”。朱子一再教诲门人要“明天理,灭人欲”,让天理流行,让本心朗照,从而让人自身的生命从幽暗的滥欲中超入光明璀璨的理性世界。因此,朱子也特别强调“精一执中”的操存涵养工夫。

虽然朱子认为“心与理一”,但并不认为心即是理;心性就其合处而言“固只一理”,但分析开来,心是心,性是性。“心有善恶,性无不善”(《朱子语类》卷五);性只是理,情是已发之用,“心之知觉即所以具此理而行此情者”(《答潘谦之》一,《朱文公文集》卷五十五);性为体,情为用,心统性情而主其体用。这三点是心性在“固只一理”上的大致区别。

“心统性情”是朱熹己丑之悟的一个重要成果。“统”有“兼”义,有“包”义,这本自张载。不过朱熹与张栻切磋的结果,似乎更赞成“心主性情”的说法,因为“主”字更凸显了本心之全体作用,把心体的知觉能动及自由主宰的特征彰显出来;而“统”字则只讲明了此心包含统摄已发、未发之性情而已,似是一个静态的平列。“心主性情”,如从仁性的角度来说,朱子认为仁是“心之德,爱之理”。得之于天而命之于人者为“德”,德即性。仁为心之德性本体,且是爱之情所以然的义理。因此仁既为未发之中体,亦为发而皆中节的和理。《大学》

所谓“明明德”、“止于至善”之道,其实就是发明仁心而复归仁性,并在已发之爱中以仁理为规范和支撑。

以上,通过我们对张载、二程、朱子有关心性的讨论,可以大体了解宋代理学的有关看法。

同类推荐
  • 走近歌德

    走近歌德

    《走近歌德》一书系统地总结了前人对歌德及其作品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拓展了认识歌德的范围和视野,推进了对歌德的进一步的认识,尤其是论述了歌德与中国的关系,探讨了歌德对中国的认识,具体而生动地回顾了中国对歌德的接受过程,说明了中国人在什么时候和怎样的情况下开始认识歌德,分析了歌德的作品和思想在我国的不同历史时期所得到的评价和所产生的影响,展现了中国现当代作家在各自的创作以及推进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过程中从歌德作品和思想那里所获得的启迪和思想源泉。
  • 西洋文明的本质

    西洋文明的本质

    本书收录了胡适先生的《西洋文明的本质》、《论中西文化》、《西洋哲学史大纲》、《人文运动》、《近代精神的先驱者——培根》等文章。
  • 书屋论政

    书屋论政

    这里集结了作者上世纪80年代初公开发表第一篇论文开始至今的40余篇论文。内容涉及东方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文化、外交。中心是政治,文化只是从反映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观念形态,从政治文化的角度来说的,外交也是侧重于“政治”方面。
  • 道家智慧活学活用

    道家智慧活学活用

    道家的智慧,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巨大而深远,并且浸透了中国人的思维。除了儒家智慧,道家智慧又是一股影响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即使到了高科技发展的今天,我们还在否定之否定、背叛与反背叛中接受它的影响与推动,获得重新思考生命、世界乃至宇宙的激情。
  •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内容包括史前的蒙昧时代、史前的野蛮时代、、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婚姻的三种形式。
热门推荐
  • 冷暖杀手之恋无悔

    冷暖杀手之恋无悔

    她们是杀手,她们是谁她们也不知道,一直寻找着自己的身份,在这次特殊任务中,一直引诱着她们,到她们找到了自己。。。。。
  • 鬼祭人:本年度最佳悬疑探险小说

    鬼祭人:本年度最佳悬疑探险小说

    古老的长白山,神秘的天池怪兽,诡异的镇魂塔,令人魂飞魄散的幽灵村。一句“进塔者死,祸及三代”的神秘羁绊诅咒。在我们的华夏古国,还有多少这样匪夷所思的禁地?也许生活在大都市里面的你永远不会知道,它们有的已经湮灭在岁月的长河之中,有的却仍然存在于我们的身边。本书为你讲述的是西藏雪人,骷髅血咒,恶魔城,亡灵战车,九重天,东海金字塔等人类所不能触及的极地。为你展现一副活生生的天罚之地......来吧,朋友,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华大地那些神秘的凶案禁地,探寻那些传闻已久,却从不为人知的真相。本书群号!!202736395欢迎加入。
  • 极品仵作小娘子

    极品仵作小娘子

    简介:一次郊游,简一离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会重生回到一百年后的前世成了宰相府里的五小姐,一朝呱呱坠地,却因长相奇特,凭空而出,被世人称之为妖怪,幸之有爹娘恩宠,才不被贼人乱棍打死而弃之,她四岁学会制造毒粉治下人,八岁学会一身轻功逗兄姐,十二岁又学会仵作一职治姨娘。简一离知道,她这一世都会颠沛流离自刎而死,可她不服,竟然有幸老天让她重来一回,她定要搬回局势倾尽全力护得宰相府安全,找出前世灭她满门的凶手,让他不得好死,可她这一天天微微隆起的肚子是怎么回事?
  • 龙武天穹

    龙武天穹

    一个身怀魔种的阳光少年。一个被驱逐的异界公主。当两人在大火中相遇,当两人结缔生命契约!在这片神奇大陆,又将发生属于他们,怎样的故事......
  • 我的烎世界

    我的烎世界

    一个指环,带走一个平常的灵魂,进入一个离奇的世界……虽然这个世界我不能做主,但是我可以影响它,哪怕是一点点。(本故事源自生活,有改编,有夸张,有虚构。请读者切勿模仿故事中情节。大家看着乐呵一下就行,吐吐槽就好,别当真。)
  • 调皮公主pk冷酷王子

    调皮公主pk冷酷王子

    多变的她们,遇见了自己心目中的王子,与生命中的克星,公主与王子的战争拉开序幕,一场世纪之战正在运量爆发中,最终的冠军将会属于谁?
  • 通转乾坤

    通转乾坤

    少年王通被雷劈,踏入异界,展开新的征程。
  • 修冥道

    修冥道

    在如今的修仙世界中,仙道渺茫,魔道盛行,而一个新生的修行之道却在暗中盛行起来……
  • 恶魔校草霸道爱:丫头别想逃

    恶魔校草霸道爱:丫头别想逃

    “喂,前面那谁,挡路了,麻烦让让”某女低着头在手机上打着字,眼睛也不抬的就一直走着,然而“彭”的一声,是的,悲剧发生了,某女撞在了一个人的背上,还好死不死的撞到了学校里脾气差还花心的校草……两人命运就此展开……最后的最后,她的归来,使他和她又该何去何从……
  • 魔法咪路咪路之冷涵羽

    魔法咪路咪路之冷涵羽

    女主穿越到她想要去的世界,在那里生活,发展她的爱情,遇到了她想要珍惜的事物与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