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50500000024

第24章 爱有差等:最深刻的人性定律(3)

行为自我也就是自己的人格:人格上行为的结果。因为正如海德格尔所言,你做什么你就是什么:做什么事、有什么行为就是什么人格。我王海明如果当初不断偷东西偷到一定的程度,我的人格就是小偷的人格,就是小偷了。那么,我为什么搞伦理学呢?我原来不是搞伦理学的,我读研究生的时候读的是哲学。我中学的时候,最热爱的是数学。可是,自1969年开始,37年我一直在搞伦理学,于是,我就成了一个伦理学者。你干什么你就是什么。

我们首先来看看一个人为什么会爱自己的生命,换言之,他为什么会有求生欲?有人又说这是本能,这等于什么也没有说!因为正如弗洛伊德所言,人还有求死欲呢,人是有生和死、爱和恨两种本能。那么,人们为什么会爱自己的生命呢?进化论解答了这个问题:生命是一个人一切快乐的源泉,是一个人的最大、最根本的快乐。进化论告诉我们,物质形态越高级,便越娇嫩而越难存在,它赖以存在的手段和能力便越加高级复杂。当物质形态进化到动物时,便产生了感知苦乐的能力和手段。苦乐只是动物这种比较高级的物质形态才有的能力。这张桌子就没有苦乐感知。随你怎么敲打它,它也不知道疼痛。为什么?因为它不需要,没有苦乐感知能力,它也能存在。石头也没有苦乐感觉,因为它不需要有这个东西也能够存在。植物也没有苦乐感觉,它也不需要这种感觉能力就可以存活。但是,到了动物没有苦乐感觉能力就不行了。

那头猪,你别看它蠢,如果像植物一样,无苦无乐、无忧无虑,固定在某处任风吹雨打,那它肯定活不长。它会感冒发烧,找不到吃的,活活病死饿死。所以,苦乐的感觉是一种高级的物质形态——动物——所具有的能力,是一种能够自由运动的动物的能力。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它会感到快乐呢?显然是在有利于它生存的情况下,当然一般来说是这样的。有利于它生存的时候就快乐,有害于生存的时候就痛苦。是不是啊?你什么时候快乐呢?你吃好东西的时候。如果叫你吃一把刀,或者是割你的耳朵,你说你会快乐吗?你肯定很痛苦,为什么?因为这些勾当不利于生存。我躺一躺,躺在沙发上,不那么累,我就舒服,就快乐,因为它有利于生存。凡是有利于生存的,你对它的心理反应就是快乐,有害于生存的,你对它的心理反应就是痛苦。于是,生命本身、生存本身的快乐就是最大的快乐!对不对?人只要活着,那就是最大的快乐。“好死不如赖活着”,你活着就是快乐。你为什么能够活下去啊?就是因为活着快乐啊!你要是痛苦,你就不活了。为什么自杀?痛苦啊!你快乐你才想活着。生命的快乐,就是最大的快乐。

这一点,我原来体会不深。我有个舅舅,可以说是最无能、社会最底层的人,他在十八岁的时候就遭遇车祸而脊椎变形,变成了一个罗锅,干不了活。

你想我的舅母她能忠于这么一个不能干活的罗锅吗?后来,舅舅就被舅母扫地出门,赶回了姥姥家,和自己的老母亲相依为命。我姥姥和舅舅都有一种病,就像宾努亲王那样,不停地哆嗦颤抖,比帕金森病厉害多了。你说,人到这个地步,还能活下去吗?但他老人家不但能够活下去,而且活得很快活,比我快乐多了。他竟然快乐得总是唱歌,而且经常是“夜半歌声”,睡在梦中也哼着东北二人转小调。你看我,其实挺痛苦的,活的挺累,常常唉声叹气。他呢,欲望少,他真正的欲望就是生存,生存的欲望能够得到满足,所以他总是快乐。

从他的例子上,我就想到了,我要是像他那样,我早就应该死了。但是人家活得那么快乐,你知道是为什么吗?就是因为生命本身的快乐就是最大的快乐。

因此,庄子有言:“至乐活身”。最大的快乐就是活着。到了葛洪则进一步提出:“死王乐为生鼠”。死皇帝乐为活老鼠,活着哪怕是一个老鼠,那也比一个无比高贵的皇帝死了要好多了!真是千真万确的至理名言啊!他看到了人生最大的快乐就是生命的快乐。可是,我们现在往往不知道这一点,只顾在那里争名夺利、伤生害命。

生命本身就是最大的快乐,而爱就是对于快乐和利益的心理反应。所以,每个人对自己的生命都有一种强烈的爱,都有一种强烈的求生欲。那么,每个人的求生欲将导致什么行为?显然是使自己的生命得以存在和发展的行为,因而也就是求利避害、求乐避苦的行为,说到底,也就是目的利己的行为。最能说明这个“利己目的源于生命之爱、源于求生欲”的道理的,恐怕就是列宁病逝前夕请人朗诵的杰克·伦敦的那部小说——《热爱生命》。试问,究竟是什么动力使小说的主人公、那个淘金者那样顽强地求生?显然是对他的生命的爱,是他的求生欲:“逼着他向前走的”,杰克·伦敦一再说,“是他的生命,因为这生命不愿意死”。可是,他为什么爱自己的生命而不愿意死呢?毫无意义,只是因为生命的快乐乃是人的最根本、最重要、最大的快乐。于是,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说:目的利己的行为,直接说来,源于求生欲;而根本说来,则源于生命的快乐。

然而,求生欲所能引发的,无疑仅仅是一部分并且是基本的、低级的目的利己行为:活着。仅仅是求生欲,还不能引发那些比较高级的目的利己行为:

活得有作为、有成就、有价值。引发这些行为的,乃是另一种自爱心:自尊心。

何谓自尊心?原来,每个人,你再无能,你也觉得自己了不起,你对自己的人格或行为自我也有一种爱。是不是?我原来不知道这一点。因为“人下有人”

哪!还有比我大舅无能的人哪!所以,他都混到那个份上了,却还总是自以为了不起!这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他整天哆哆嗦嗦的,都打回姥姥家去了,却总是充满了自信、自尊。他满怀自尊和骄傲地对我说:“我要养活你姥姥,只有我才能养活你姥姥啊!”我不禁诧异,问他怎么养活?他说:“我打鸟儿啊!我买个鸟枪打鸟儿,卖鸟儿。”我一听,不禁捧腹大笑。我说对他说:“我当过兵,都打不准,打不到鸟儿。你的手这么哆嗦,怎么能打着鸟呢?”于是,他又告诉我,他要买个毛驴车,到火车站拉送客人,赚来钱养活我姥姥。我说你那哆哆嗦嗦能赶毛驴车吗?就是能,又有谁敢坐你的车啊?但他对自己的人格或行为自我总是有一种爱和骄傲。所以人再无能,他对于自己的行为自我或自己的人格也总有一种爱。可是,一个人,不论如何低下,为什么会爱自己的人格,会爱他的行为自我?

现代心理学表明:引起快乐的最主要的情境条件是,一个人追求并达到目的。每个人的行为,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一定的需要、实现一定的欲望。如果他的行为获得成功,从而满足了需要、实现了欲望、达到了目的,那么,他便快乐;反之,他便痛苦。不言而喻,每个人的行为不论如何屡遭失败,却总有数说不尽的成功,总有数说不尽的快乐。尽管这些成功和快乐可能极为琐碎渺小,如想走路就能走路,想看电影就能看电影,想吃饭就吃到了,想看书就看了。

当然,我的种种的成功都需要别人的帮助,但是为什么别人会给我帮助?还不是我自己的活动造成的?所以,每个人的一切快乐之终极原因,具体讲来,是他自己的行为;总体地看,则是他自己的人格。这就是每个人为什么都爱自己的人格的秘密。

爱自己的人格,不言而喻,也就是使自己的人格受尊敬的心理,也就是使自己的人格受自己和他人尊敬的心理:爱自己的人格与自尊心是同一概念。

自尊心就是使得自己赢得自己和别人尊敬的心理。自尊心它会使你干什么?

它会使你追求成就,有所贡献、有所创造。因为你只有有所成就、有所贡献、有所创造,你才能赢得别人和自己的尊重,你才能实现你的自尊心,才能实现你的自尊需要。所以,《列子》曰:“为鸡狗禽兽矣,而欲人之尊己,不可得也。”因此,自尊心必将导致使自己有作为、有价值的目的利己的行为:自尊者必自强自立也。所以,梁启超和罗尔斯都一再说,自尊心是人类前进的根本动力之一。这样一来,自尊心便高于求知欲。因为求生欲使人珍爱生命,活得长久;自尊心则会使人有所创造,有所成就:这种成就和创造显然比保命高级。

总之,一个人之所以会有利己目的,只是因为他有自爱心:一方面是因为自爱在自己生命方面的表现是求生欲,因而必导致维持自己生命的低级的目的利己行为;另一方面是因为自爱在自己人格方面的表现是自尊心,因而必导致使自己有所作为的高级的目的利己行为。而他之所以会有统摄求生欲与自尊心的自爱心,又只是因为他的快乐之因是他自己:他自己的生命是他最根本、最重要、最大的快乐;他自己的行为和人格是他一切快乐之终极原因。所以,求生欲、自尊心、自爱心所引发的行为,不但目的是为了利己,而且产生这种目的的根本的非目的原因,亦即行为的原动力,也是利己。

综观目的利人与目的害人以及目的利己与目的害己行为之原动力,可以得出结论说:

首先,一个人的行为目的之所以能够无私利他,只是因为他有爱人之心——同情心和报恩心——和完善自我品德之心:他之所以爱人而生同情心和报恩心,只是因为他人给了他利益和快乐;他之所以有完善自我品德之心,说到底,也是因为美德给了他莫大的利益和快乐。所以,无私利人的直接的原因、根据、原动力是爱人之心和完善自我品德之心;而终极原因、根据、原动力则是他人给了自己快乐和利益。其次,一个人所以会目的害人,只是因为他恨人而有嫉妒心和复仇心;他之所以心怀嫉妒和复仇而恨人,又只是因为他人给了他痛苦和损害:目的害人的直接的原因、根据、原动力是恨人之心,是嫉妒心和复仇心;而终极原因、根据、原动力则是他人给了自己痛苦和损害。再次,一个人所以会有利己目的,只是因为他爱自己,是因为他爱自己的生命而有求生欲和爱自己的人格而有自尊心;而他所以自爱而有求生欲和自尊心,只是因为他自己的生命和人格是他一切快乐之终极原因:利己目的的直接的原因、根据、原动力是自爱心、求生欲、自尊心;而终极的原因、根据、原动力则是自己给了自己快乐和利益。最后,一个人之所以会有害己目的,只是因为他的恨转向了自己而有内疚感、罪恶感和自卑感;而他所以会有内疚感、罪恶感和自卑感而恨自己,则是因为他的痛苦之因乃是他自己的缺德和无能:害己目的的直接的原因、根据、原动力是自恨心,是自卑感、内疚感、罪恶感;而终极的原因、根据、原动力则是自己给了自己痛苦和损害。

可见,每个人的行为目的,既可能是无私利他,又可能是自私利己,既可能是纯粹害人,也可能是纯粹害己。引发这些行为目的之直接非目的原因,亦即行为直接原动力,是各不相同的。但是,引发这些行为目的之最终非目的原因,亦即行为终极原动力,却完全相同:都是自己的苦乐利害,都是利己。人的一切伦理行为,如上所述,无非目的利己、目的害己、目的利他和目的害他四类。于是,总而言之,可以发现一切伦理行为所遵循的普遍规律:

每个人的行为目的都是自由的、可选择的、各不相同的:既可能是无私利他,又可能是自私利己,既可能是纯粹害人,也可能是纯粹害己;但是,产生这些行为目的的共同的非目的原因,亦即一切伦理行为原动力,却是必然的、不可选择的、人人完全一样的:只能是自己的苦乐利害,只能是利己。

这就是伦理行为原动力规律。显然,伦理行为原动力规律并非仅仅意味着:一切伦理行为的原动力都是利己的。这仅仅是该规律的内涵之一;它还具有另一内涵:确实存在着无私利他行为目的,正如存在着自爱利己行为目的一样。所以,伦理行为原动力规律具有双重内涵:一方面,每个人的行为目的既可能无私利他,又可能自私利己,既可能纯粹害人,也可能纯粹害己;另一方面,产生这些目的的共同的非目的因,亦即每个人一切伦理行为的原动力,只能是利己。

伦理行为原动力规律无疑是最深刻的人性定律。但是,这一定律,实为人性定质分析:它仅仅分析了人为什么能无私;却没有分析人能在多大程度上无私。更确切些说,它仅仅揭示了引发各种伦理行为目的的动因、原动力,说明了每个人为什么会有利己、利他、害己、害他四大目的,从而为这些目的——特别是两千年来一直争论不休的无私利他目的——的存在找到了根据。可是,人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无私?一个人,果真如利他主义所说,能够恒久乃至完全无私吗?每个人的利己、利他、害己、害他四大目的多与少、久与暂的相对数量是否也有规律可循?有的,那就是顶顶有名的“爱有差等”定律:这是对人性的定量分析。

四、心理力学定律:李宗吾的伟大“发现”?

同类推荐
  • 黄石公语录:素书

    黄石公语录:素书

    “西晋时,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时有盗墓贼掘西汉留侯张良之墓,在玉枕中发现黄石公著《黄石公语录(素书)》,从此,《黄石公语录(素书)》》流传世间。《黄石公语录(素书)》仅有六章,一百三十二句,一千三百三十六字。字数虽少,但字字珠玑,语语精华。内容融汇儒、道、兵、术、势诸家之精,重德、崇义、讲谋略。书中语言精炼,人性把握精准,处世谋略独到。史传,张良得此书,遂辅佐刘邦,成就霸业。”
  • 曾国藩修身经

    曾国藩修身经

    《曾国藩修身经》是一本讲述曾国藩修身立志生存哲学的书籍,共收录了曾国藩文集、书信、日记中近800条修身语录,逐条进行翻译和简析,并作了注释。《曾国藩修身经》共分十章编辑,每章又分若干节,分别讲述了修身的要旨、修身的前提及修身的应用等。各章之首用较详细的提示,帮助读者了解全章精髓,各章之后均附有曾国藩的修身故事,以印证修身之理念,并以“独处心语”进行引申,启发读者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和实践。
  • 读禅学领导

    读禅学领导

    在王帅专著的《读禅学领导》当中,并没有深奥的理论,也没有晦涩难懂的言语。《读禅学领导》这本书从一个个经典的禅学小故事入手,辅以简单通俗、耐人寻味的话语,并且结合了现代的领导方式和领导理念,从多个角度入手,给予现代领导者一首静心曲,让我们在迷失的道路上,追寻着这首美乐,找到成功的方向,体会人生的真谛。愿每一位现代领导者都能够从一个个经典的禅学故事,一句句开悟心灵的话语当中,体会到禅学中的领导精髓,而且运用到实际的领导工作中去,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平静、愉悦、幸福,从而获得心灵上的宁静与思想上的升华。
  • 孟子的智慧

    孟子的智慧

    《孟子》是我国古代着名的儒家经典。《孟子》原文七篇并无上下之分,亦无章次之别。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怀着治国平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自觉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弘扬仁义,宣传德治,同情民苦,抨击暴政,志在匡世救民,兼济天下,表现出新兴地主阶级思想家朝气蓬勃、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孟子》一书的总体特色是感情充沛,气势奔放。他激荡着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又言辞犀利,呈现出凌铄一切之势。
  • 芝麻与百合

    芝麻与百合

    芝麻,不是一个开启阿里巴巴财富之门的咒语,而是一个隐喻。任何一个追求品位生活的青年(尤其是男青年)都应该掌握通向智慧宝库的钥匙,那便是亲近经典、分享激情。百合,是圣洁的象征,代表了女性的忠贞与纯洁。首先要培养女性的外在美,但更要注重她的学识、个性和情感的锻造,她的魅力体现在自身、丈夫和孩子的幸福程度上。生活中有很多悖论,不要让这些谜团破灭我们的憧憬,让希望的光亮不会因为不可抗拒的岁月而暗淡,用艺术来点亮未来。
热门推荐
  • 守护甜心之梦在何方

    守护甜心之梦在何方

    亚梦平静的生活被一名转学生打破转学生的陷害,唯世和朋友的不信任,爸爸妈妈和亚实的死,让亚梦彻底绝望转学生的莫名相邀,让亚梦生命垂危床上的女孩儿醒来后却不是亚梦,而是叫漠然忧忘回国的第一天遇见极像唯世的他又和忧忘擦出了怎样的火花又一次伤心后复仇才真正开始桃园美子,准备好了吗?
  • 太上六壬明鉴符阴经

    太上六壬明鉴符阴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潇湘水云

    潇湘水云

    一首曲,一段情。曲美,情更美。“什么是生活?”他迷茫的问,问自己也问身边的人。“就四个字简简单单,就是了。”是这样吗?
  • 魔之佩

    魔之佩

    那是一座宫殿,宫殿中硝烟四起,一声声壮烈的嘶吼“杀!!!!”一幕幕惨不忍睹的画面不断上演。“报~~启秉魔尊,叛军越攻越猛请魔尊魔后移驾”一种急促地声音传到宫殿中,接着有一人跑进来向着宫殿中的魔尊跪下。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狐狸小王妃:王爷,快到碗里来!

    狐狸小王妃:王爷,快到碗里来!

    没人告诉她,她还有穿越这功能啊!好吧,穿就穿吧怎么又稀里糊涂嫁了个妖孽?为什么自己还是个妖精?谁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老天,请赐我一瓶DDV!没有?那来碗鹤顶红吧!“王爷,王妃又闹事了!”他轻轻一笑,道“王妃喜欢就让她闹!”“王爷,王妃把侧妃打了!”他宠溺地说“区区侧妃,休了就好,何必劳烦小王妃动手!”“王爷,王妃嫌弃您太没经验!”“嗯?几日不见,又长本事了!”说罢,抱起某人,跟她来个干柴烈火……
  • 都市无上仙医

    都市无上仙医

    深山少年叶天,身怀金龙之神血脉,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更有惊世医术在身,因为修为的瓶颈,踏入都市繁闹之中,进入这巨大的染缸,他的未来,将会点缀出怎样的人生。身世之谜,道魔之变,妖龙乱世,还有着各种各样的情感与纠纷,又将一步步将他带往何处?
  • 游戏王之血灵坠

    游戏王之血灵坠

    自己想的游戏王同人,看游戏王这么多年来的感想,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了,希望大家喜欢。
  • 农门娇妻:恶女当道

    农门娇妻:恶女当道

    一眨眼,到了古怪落后的穷山村。而且还被人当货物一样买卖!让叶凡如何能忍?老虎不发威,你当老娘是病猫?看老娘一斗恶妇,再斗便宜恶婆母!三斗一家极品小叔姑子,四斗残废腹黑便宜相公!谁能告诉她,这家人就连小孩子战斗力也是杠杠滴?本以为便宜相公被自己征服,谁知道小三小四又齐上门!特么的,老娘绝对会亲手把你们都拍在泥里,捡也捡不起来。看现代恶女如何把恶女当道这四个字坐实的淋漓尽致~PS:微澜同类型种田文:随身空间:极品农女泼辣妻已过百万,喜欢的亲们可以去收藏开宰了!
  • 进旨

    进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