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50500000017

第17章 人性:生之谓性(1)

本讲提要

一个人之所以能无私利人,无非是因为他有两种感情。一种是完善自我品德之心、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和道德感情。这种需要和感情无疑会推动他去做好事,而最好的事当然就是无私利人。另一种是爱人之心的非道德需要和非道德感情。爱人之心所以会导致无私利人,一方面是因为它使爱者与被爱者融为一体、发生同情心,从而帮助他所爱的人得到快乐、摆脱痛苦;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它使爱者对被爱者心怀感激、发生报恩心,从而为他的恩人谋取快乐和利益:爱人之心通过产生同情心和报恩心而导致无私利人的行为。

一、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人性这个概念极为复杂,人类争论了两千多年也没有弄清楚。江恒源曾说,人性是个最为源远流长、聚讼不休的难题:“我们哲学史上发生最早而争辩最激烈的,就是人性问题。”张岱年也说:“人性,是中国哲学中一个重大问题,历来讨论不休,派别亦极分歧。”诸子百家之人性论虽然分歧极大、争论激烈,但是,认为人性乃人生而固有,却是共识。性无善恶论者告子曰:“生之谓性”。性有善恶论者董仲舒曰:“如其生之自然之资谓之性。”性三品论者韩愈曰:“性也者,与生俱生者也。”性恶论者荀子曰:“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但是,说得最准确的,当推性善论者孟子。他将人性的这一定义归结为11个字:“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那么,这一先秦诸子公认的定义能成立吗?

答案是肯定的。你仔细想想,人性是什么,这个“人”无疑是指所有的人。

因为它是一个全称判断,主词取其全部外延。所以,“人性”指的是所有人的属性,也就是所有人的共同属性。所有人的共同属性,它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老人、小孩、过去的人、现在的人、将来的人、男人、女人、两性人、呱呱坠地刚出生的婴儿和行将就木的垂死老人等等一切人的共通属性:这就是所谓的“人性”。人性是一切人都具有的属性,是一切人共同地、普遍地具有的属性,亦即一切人的共同性、普遍性;而仅仅为一些人所具有的特殊性,则不是人性。所以,荀子云:“凡人之性者,尧舜之与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之与小人,其性一也。”举例说,怜悯之心,人皆有之。怜悯心是一切人共同具有的东西,是一切人的一种共同性、普遍性。所以,怜悯心是一种人性。反之,杀人越货之心、敲诈勒索之心等等,不是一切人都具有的共同性、普遍性,而仅仅是一些人具有的特殊性,因而都不是人性。

人性是一切人普遍具有的属性,蕴含着:一个人,只要是人,则不论他是多么小,哪怕他只是个呱呱坠地的婴儿,他也与其他人同样具有人性:人性是呱呱坠地的婴儿与行将就木的老人共同具有的属性。这就意味着,人性必是生而固有的,而不是后天习得的。否则,如果人性是后天习得的,那么,呱呱坠地的婴儿岂不就不具有人性了?于是,所谓人性,正如先秦诸子所言,乃是一切人与生俱来、生而固有的普遍本性。

可是,人性亦即人生而固有的观点,却为我国今日学者所拒斥。因为在他们看来,这种观点蕴含着:人性都是人的自然本性。这是由于他们以为,人生而固有的本性都是人的自然本性;而人的社会本性则都是后天获得的。这种观点是不能成立的。因为所谓社会也就是两个以上的人因一定关系而结合起来的共同体。因此,每个人的社会性或社会本性,也就是他的那些与他人有关的属性;而他的自然本性或自然性,则是他的那些仅仅关乎他自己一人的属性。比如说,你有食欲、两个眼睛、一个鼻子,没有尾巴,这就是人的自然本性,因为这些东西都是仅仅关乎自己一人的属性。反之,你与他人发生关系才有的那些本性,如同情心、报恩心、爱人之心等等,就都是人的社会本性。同情心这种人性是人的社会本性,因为它是人和人发生关系时才有的,它是对他人的一种关系,一种心理反应。但是同情心也是生而固有的。这一点孟子说得很对,它不是由外边灌输给我、教育给我的,它是我生而固有的。外在的教育,你后天的环境和实践,你的修养等等,它能使这种本性发挥、扩充,或者使它逐渐地变小、变少。你看,再坏的人、再凶残的人、再缺乏同情心的人,它也生而固有同情心,不信你就把他叫到这儿来,我当场给他做实验。我把他老爹或者他儿子叫到这儿来,我拿个大钉子,往他儿子脑袋上面钉,你看他的脑袋舒不舒服、难不难受?他肯定也难受。人皆生而固有同情心!所以人的社会本性和自然本性都是一样的,都是人生而固有的:人性就是人生而固有的属性。

然而,人性是人生而固有的普遍本性,似乎意味着:人性完全是一成不变的。其实不然。因为人性显然由质与量两方面构成,是质与量的统一体。从质上看,亦即从质的有无来说,人性确实完全是生而固有、一成不变的,是普遍的、必然的、不能自由选择的。但是,从量上看,亦即从量的多少来说,在一定限度内,人性却是后天习得的,是不断变化的,是特殊的、偶然的、可以自由选择的。就拿爱人之心与恨人之心来说。爱人之心与恨人之心人人皆有,因而都是人性。所以,一个人,不论他多么自私冷酷,多么卑鄙恶毒,他都不可能丝毫没有爱人之心。试想,他能丝毫不爱给了他巨大的快乐和利益的父母和妻儿吗?同理,一个人,不论他多么仁慈善良,多么温良恭俭让,他都不可能丝毫没有恨人之心。试想,他能不恨给他巨大痛苦的人吗?他能不恨杀害他父母的仇人吗?他能不恨夺走他心上人的情敌吗?所以,从爱人之心与恨人之心的质的有无来看,二者完全是一切人生而固有、一成不变的,是普遍的、必然的、不能自由选择的。

但是,从量的多少来看,在一定限度内,爱人之心与恨人之心则都可以是后天习得的,是不断变化的,是特殊的、偶然的、可以自由选择的。所以,一个生性冷酷的人,对于他人给予的快乐和利益反应天生淡漠,因而他对他人的爱极为匮乏。但是,如果他后天不断努力完善自己的品德、想方设法增进自己的爱人之心,那么,他原本贫乏的爱人之心,便可以逐渐丰富起来,甚至可能成为一个极富爱人之心的人。同理,一个生性热心助人为乐的人,对于他人给予的快乐和利益反应天生强烈,因而他对他人的爱极为厚重。但是,如果他后天不幸被一些冷酷的歹人所包围,这些歹人不断给他痛苦和损害,那么,他原本丰富的爱人之心,便可能逐渐贫乏起来,甚至可能成为一个爱人之心极其贫乏的人。

于是,一方面,人性的质是守恒的,遵循恒有恒无定律。任何人,如果生而具有什么人性,那么,不论后天如何,他从生到死必将永恒具有而绝不可能丧失它:人性绝不可能从有到无。任何人,如果生而不具有什么人性,那么,不论后天如何,他从生到死必将永恒没有而绝不可能获得它:人性绝不可能从无到有。另一方面,人性的量,在一定限度内,是不守恒的。任何人,不论他生而固有的某种人性是多么贫乏,在一定限度内,他都可以通过后天的习得而使之极为丰富;不论他生而固有的某种人性是多么丰富,在一定限度内,他都可以通过后天习得而使之极为贫乏。于是,合而言之,人性便是这样一种东西:

它在质上是生而固有、一成不变、不生不灭的,是普遍的、必然的、不能自由选择的;而在量上,在一定限度内,则可以是后天习得、不断变化的,是偶然的、特殊的、可以自由选择的。那么,构成人性的这两种因素究竟是何关系?

我们应该沿袭中国古典哲学传统而称之为“体用”关系。因为普遍性与必然性不可能独立存在,而只能通过特殊性与偶然性表现出来。所以,人性的质之有无只能通过人性的量之多少表现出来:人性的质是人性的内容,并因其一成不变性而是人性的“体”;人性的量则是人性的形式,并因其众多之变化而是人性的“用”。举例说,怜悯之心,人皆有之。这是必然的、普遍的、不变的、不可自由选择的。但是,怜悯心并不能赤裸裸地独自存在,而只能存在和表现于每个人的可多可少、可强可弱、时强时弱、时多时少的怜悯心之中。怜悯心的这些变化的、特殊的、偶然的属性,是怜悯心的量,是怜悯心的表现形式,并因其变异性而是怜悯心的“用”;而它所表现出来的不变的、必然的、普遍的怜悯心,则是怜悯心的质,是怜悯心的内容,并因其不变性而是怜悯心的“体”。

这样一来,人性便是“体”与“用”的统一体:人性的“体”,亦即人性的质之有无,完全是生而固有、一成不变的,是必然的、普遍地、不能自由选择的;人性的“用”,亦即人性的量之多少,在一定的限度内,是后天习得、不断变化的,是特殊的、偶然的、可以自由选择的。这就是人性的结构。根据这一结构,可以说:

人性是质与量、体与用、不变与变化、普遍与特殊、必然与偶然的统一体。

显然,人性极其复杂多样,因而与其他复杂多样事物一样,都是若干门不同科学的研究对象,而皆非一门科学的研究对象:一门科学只研究其一部分本性。那么,伦理学所研究的人性究竟是人性的哪一部分呢?伦理学是关于道德的科学,因而只能研究可以言道德善恶、可以进行道德评价的人性,而不能研究不可言道德善恶、不可进行道德评价的人性。举例说,知情意与怜悯心,都是人生而固有的本性,因而都是人性。但是,知情意显然是不可言道德善恶的人性,因而便不是伦理学对象,而是心理学对象。反之,怜悯心是可以言道德善恶的人性:怜悯之心,仁也。所以,怜悯心是伦理学对象,而不是心理学对象。那么,究竟什么人性才能是道德评价的对象呢?道德是人的行为应该如何的规范。所以,道德评价的对象只能是人的行为及其心理:心理是行为的内在因素;行为是心理的外在表现。因此,能够进行道德评价因而可以言道德善恶的人性,只能是人的行为及其心理之本性。

不过,严格说来,人的行为及其心理也并不都是可以进行道德评价而言道德善恶的。就拿吃饭用筷子还是用刀叉来说,用刀叉和筷子吃饭都是人的行为,却都是不可以进行道德评价而言道德善恶的。那么,究竟是什么行为及其心理才是道德评价对象?可以进行道德评价而言善恶的,无疑仅仅是那些受利害他人与利害自己的意识支配的行为,亦即利害人己意识支配的行为,亦即所谓伦理行为。更确切些说,伦理行为及其心理,如引发利己目的的自爱心、求生欲、自尊心和引发害己目的的自恨心、自卑心、内疚感、罪恶感以及引发利他目的的爱人之心、同情心、报恩心、完善自我品德之心和引发害他目的的恨人之心、复仇心、嫉妒心等等,才是可以进行道德评价而言道德善恶的。所以,作为伦理学对象的人性,乃是人的伦理行为——心理是行为的内在因素——事实如何之本性。那么,伦理行为究竟有哪些事实如何之本性?这无疑是十分复杂的问题。研究这一问题的起点显然是:究竟何谓伦理行为?

二、大锅饭亲历

1961年,我11岁,正好赶上共产风、大锅饭。记得有一次,我和全班同学去一个生产队犁地。临走的时候,我爹教我怎么吃大锅饭。他嘱咐我,第一碗千万不要盛满,一定要盛得比别人少一些。第二碗则要满满的盛,能盛多少就盛多少。因为大锅饭就那么一大锅,吃完了就没了。所以,第一碗如果盛满,吃完一碗就没有了,就只能吃一碗。如果盛得比别人少一些,那就能在别人吃完第一碗之前吃完第一碗,就可以再盛上满满一大碗,这样就能够吃上一大碗多。我牢牢记住了爹的教导,但好容易挨到吃饭的时候,才发现别的同学也是第一碗盛得少。这样一来,每个人都明白,究竟谁能够多吃些,主要取决于吃的速度了。于是,大家不管饭菜多么热,都奋力地往自己的嘴里塞。吃完饭一看,我的老天,有的同学的嘴唇都烫起了泡!我赶紧摸摸自己的嘴唇,好像没什么事儿,多亏爹妈给我生得结实耐烫!这件事已经过去四十多年了,但我到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恍如昨日。特别是,当我研究伦理行为概念的时候,我反复琢磨:第一碗盛不盛满、用大碗还是小碗、快吃还是慢吃究竟是不是伦理行为?

如所周知,伦理行为与道德行为是同一概念,无非是道德所规范的行为,是能够进行道德评价、可以言道德善恶的行为。然而,问题在于:什么样的行为才能够进行道德评价、可以言道德善恶呢?非常明显,比如说,我下意识地把这个杯子碰翻了,这是一种行为——就像萨特说的——但对这个行为显然不能进行道德评价。因为它是下意识或无意识的。而能够进行道德评价的行为一定是有意识的,是在意识的支配下的。但有意识的行为也未必都能够进行道德评价。比如说,我去看花,我就为了看花而看花,我就喜欢这个东西,我去了,就是因为它美。那么,这是审美行为,而不是伦理行为。如果看花是为了修身养性,是为了使我身体健康精神愉快,使我自己能够得到某种好处、利益,那就是一种伦理行为了。因为这种行为具有利害意识:它是利己的。

同类推荐
  • 心量越大,好事越多

    心量越大,好事越多

    宽广的心量除了跟与生俱来的气质有关系外,还需要靠后天的觉悟和修行来逐步拓宽。星云大师在本书中具体而微地刻划出人间万象与众生实相,深入浅出的探讨世间的问题与人生的哲理,从生活、工作、艺术等各个层面,分享了修身养性方面的智慧。以宽己之心容人,心量越大,福报越大。我们的心量有多大,就能够完成多大的事业;如果我们能够包容一家,就能够做一家之主;能够包容一市,就可以做一市之长;能够包容一国,就可以做一国之君;能泯除一切对待,包容整个法界,就可以随缘应现,逍遥自在,成为法界之王。
  • 人生有何意义

    人生有何意义

    在将近100年前,胡适的同窗问过他一个问题:“小山,你是学哲学的人。像我这样养老婆、喂小孩,就算做了一世的人吗?……”这是我们几乎所有人都曾经思考过的问题,人,为什么活着?怎么活着,才算是有意义的?《人生有何意义》是胡适精选文集,汇集了胡适先生浩如烟海的著作中最富有闪光点、与人生有何意义主题相关的文章,集结成册,一共分为“人生有何意义”“为什么读书”“青年人的苦闷”“不老不朽”四章。胡适深受赫胥黎与约翰·杜威的影响,自称赫胥黎教他怎么怀疑,杜威先生教他怎样思想。他学识渊博,学贯中西,对中国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那么他是怎么看待人生的呢......
  • 道德情操论(经典超译本)

    道德情操论(经典超译本)

    《道德情操论》是亚当?斯密出版的第一本主要着作,他一生中共修订过六次。斯密从人类的情感和同情心出发,讨论了善恶、美丑、正义、责任等一系列概念,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秘密。《道德情操论》对于促进人类福利这一更大的社会目的起到了更为基本的作用,是市场经济良性运行不可或缺的“圣经”,堪称西方世界的《论语》。译者在领会原著者思想脉络的同时,于编译中巧妙加入了现代理解与思考,缩小了阅读中的历史距离。行文简洁、有力,一改以往译文的晦涩拗口。该译本可从任何一页翻开阅读,精致的排版与精巧的开本适合随时、随地、随意、随性翻阅,特别适合非专业、非学术人群。
  • 杂家学派与《吕氏春秋》

    杂家学派与《吕氏春秋》

    杂家是战国末至汉初兼采各家之学的综合学派。杂家虽只是集合众说, 兼收并蓄,然而通过采集各家言论,贯彻其政治意图和学术主张,所以也可 称为一家。
  • 毛泽东哲学和中国哲学的兴盛

    毛泽东哲学和中国哲学的兴盛

    本书上篇阐述了在中国精神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毛泽东哲学的孕育、产生和发展过程;下篇探寻了毛泽东哲学与当代中国社会哲学意识的关系等。
热门推荐
  • 妖夫,温柔点

    妖夫,温柔点

    自从被妖夫压床之后,我就祸事不断。邪门歪道要抓我炼丹,妖魔鬼怪要吃我增加修为……
  • 全能血骑士

    全能血骑士

    因为一个蹩脚的理由杨凯穿越了。醒来之后他惊讶的发现,自己竟然是风行者三姐妹失散多年的弟弟!在成为一名光荣的血骑士之后,他彪悍的人生也赫然开启。拳打伊利丹,脚踢阿尔萨斯。顺带复兴一下奎尔萨拉斯,没事调戏一下血精灵妹子。这便是杨凯的幸福生活!
  • 独爱哥哥:并蒂孽缘

    独爱哥哥:并蒂孽缘

    稽首兰云大士前,莫生西土莫生天。愿将一滴杨枝水,洒作人间并蒂莲。并蒂莲,茎杆一枝,花开两朵,可谓同心、同根、同福、同生的象征。无奈本是同根,祝福别人却终究牵绊自己的一生。南海圣境普陀山烛火辉煌、香烟燎绕;诵经礼佛,通宵达旦;莲花池内万年金莲并蒂含苞待放。观音菩萨到此游玩欣赏,见花开并蒂好事成双,撒甘露于并蒂莲之上。千年后,并蒂莲终成正果,幻化为一对兄妹。哥哥蕖觅云,妹妹蕖问凝。哥哥法力高强,奉菩萨之命在人间救苦救难,累积公德。妹妹普陀之上修炼。相隔千里,分别百年,却依旧难逃命数。妹妹爱上亲哥哥,别说是西方净土,就是在人界平凡人家也是不可能被允许的。
  • 冷王霸爱,天才小医妃

    冷王霸爱,天才小医妃

    她,诺亚医学院的医学天才,医毒双绝,沉睡三天后的她携带星辰空间回到古代,成为忠义侯府不学无术的痴傻大小姐。他,加洛国至高无上的祈王殿下,手握大权,振威天下,冷情冷性又冷酷,唯独对她强势霸道纠缠不休,誓不放手。不小心摔到他身上,他说:“本王从不吃亏。”从不吃亏,所以他回吻过去了不小心打了他的脸,他说:“本王不打女人,只咬女人。”五个指印,他不仅要咬五次,还要算利息。不小心咬了他一口,十几个牙印,他要挨个咬回去不小心看了他的身子……一次又一次的不小心,终于,她炸毛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荒动九天

    荒动九天

    功法荒天,荒动九天;残锋断芒,挥断万物。“废柴”叶尘出身神秘家族,惨遭族人尽被掳走,行凶者竟是......叶尘探索禁地时得到功法荒天,残锋断芒,携天才妹妹共入紫霄楼,突破自身修炼禁制,开始寻仇修炼之路。然而,随着深入大陆,无尽的纷争也纷至沓来......
  • 不败灵尊

    不败灵尊

    【玄幻爽文】天灵大陆,是一个灵者的世界!灵能养神,也可杀人!不止是人,还有很多未知的存在!林枫,地球上的杀手,因为义父的欲望,把他逼上了绝路!最终死于义父之手!死后得到一系统!接下来他会有什么样的遭遇呢?敬请关注......(入灵、通灵、聚灵、融灵、王灵、皇灵、帝灵、灵尊)
  • 圣光的秘密

    圣光的秘密

    我不要天下第一的名号我只要你你在何处我便跟随
  • 同一棵大树,同一个你

    同一棵大树,同一个你

    许景然与池佳怡一次莫名的邂逅之后,便开始了痴情的高中生活……
  • 废柴创世神:妖娆言咒师

    废柴创世神:妖娆言咒师

    她,六界之主,却惨遭背叛。他,九天玄境的主宰者,为救她,甘愿入棺。她,21世纪的星新总裁,却是她的六魂。一场刺杀,使她七魂回归,绝世容颜,天才神话,众人臣服。“你敢骂她。”某男斜眼看着跪在地上颤抖的人儿,轻佻黑眉,玉指把玩着手中的酒杯,就在薄唇轻笑间,杯子化为灰烬人儿也倒地了。“本王不管你会不会死,本王只知道你剩下的生命全是我的!”落空城霸道的抱着白荏苒,宣誓着。
  • 复仇公主的死亡游戏

    复仇公主的死亡游戏

    前世她是懦弱、好欺负的有名无实的大小姐,可最后却被折磨致死。重生后,她善良不再,带着对父亲、对继母和姐姐的仇恨,用另一个身份去复仇。可最后,自己却跌进了爱情的深渊。无论是重生前,还是重生后,她都是被伤得最深最痛的那一个。虽然变成了嗜血女王,但她依旧是人,心依旧会痛,她把她所要保护的人保护的很好,可却忘了她自己也需要保护。最后虽然复仇成功了,她却没有感受到喜悦,因为,所有人都离她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