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50300000017

第17章 道家的义理思辨(1)

“义理”本是传统经学中的一个术语,指的是讲求经义、探求名理的学问。

在易学中,有所谓“义理派”,也就是通过章句训诂来诠释思想意涵的解《易》流派。这种重视义理的思想传统与道家学说也有密切关系。倘若追溯历史,我们甚至可以说,义理派的思想基础是由道家奠定的,因为义理派的开创者王弼正是以老庄道家思想诠释《易经》的。实际上,以老庄为代表的先秦道家往往通过义理思辨来阐发其宇宙观、认识论、人生观、历史观,从而反映出深刻的精神内涵。在这个领域尤其表现在有无之论、大小之辨、批判求真的问题上。

一、有无之论

有与无作为一对哲学范畴也是道家首先创立的。道家哲学实质上就是关于“道”的哲学。而道有“可道”与“常道”之别,故而衍生出“有”“无”之论,因为“可道”可视为“有”,“常道”可视为“无”。同样地,道既有本体之道,又有生成之道,具有过程性。因此,有与无成为阐释“道”作为宇宙万物始基以及生成变化依据的一对范畴。“有”与“无”作为范畴,其含义是多层面的:有本体意义上的,有生成意义上的,有现象意义上的,等等。张岱年认为,任何个体事物都是有,一切个体实物的总体亦称为有。所谓“有”泛指客观实在的事物以及实际显现的现象。而“无”既指事物的空虚部分,也指事物从有到无、从无到有的变异关系,还指超越一切相对的绝对的“无”。

(一)大道为无,万物为有

哲学是形而上的学问。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形是万有,形之上即无形,这才是道。道是无形的,有形的是万物。器可泛指万物,乃是有形的。

王安石在注解《老子》第一章时说:“无,所以名天地之始;有,所以名其终,故曰万物之母。无者,形之上者也。有,形之下者也。”道家认为道生万物,也可以说是“无”生“有”。可见,道家是为了区别道与万物提出了“有”与“无”的范畴。这里的“有”指称万物,这里的“无”指称万物的对立面。这样的区别是为了说明道具有与万物不同的性质与特点。冯友兰说:“事物可名为有;道非事物,只可谓为无。”道是听不到,看不见,摸不着,品不得的。它的上面不光亮,下面不暗昧。迎接它,看不到开始,追随它,看不到终结。故而《老子》第十四章说:“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庄子·秋水》认为:“道无终始,物有死生。”道是无限的,无始无终;物是有限的,故有生、有死。道因其无而生万有。

王弼在注《老子》第四十二章“道生一”时说:“万物万形,其归一也。何由致一?

由于无也。”道即是无,可生一,进而化生万物。

魏晋时期的贵无论正是继承发展了这种道无、物有的思想,提出以无为本,以有为末的思想。王弼在《老子指略》中指出老子思想的要义在于“崇本息末”,本为无,末为有。何以这么说呢?他在注《老子》第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时说:“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天下万物的变化以“有”为基础,而论及万物的开始(根源),那还是以“无”为根本、源头。

他在注《老子》第一章时直接提出“凡有皆始于无”的见解。张湛在《列子注》中引何晏《道论》曰:“有之为有,恃无以生;事之为事,恃无以成。”“有”凭借“无”才成其为“有”,事业要成功,只有依靠无事来成就。《晋书·王衍传》载:“魏正始中,何晏、王弼等祖述老、庄,立论以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无也者,开物成务,无往不存者也。阴阳恃以化生,万物恃以成形,贤者恃以成德,不肖恃以免身。故无之为用,无爵而贵矣。”何、王两人强调“无”为万物之本,而且在人成德、免身中也应贯彻以无为本的思想,老子第七章中“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说的正是此意。

与贵无论针锋相对的是裴和郭象的“崇有论”。表面上,有与无是矛盾的,非有即无,非无即有,但是,在道家看来,道之“无”是“无有”,即无之有,并不是虚无,空无一物之“无”。《庄子·齐物论》认为“无有为有”。《庄子·庚桑楚》也指出:“入出而无见其形,是谓天门。天门者,无有也。万物出乎无有。

有不能以有为有,必出乎无有,而无有一无有。”道称为“无有”或“无”是相对于万物而言,万物(有)本身不是自己的本源,这里隐藏着进化论的意味,即万物是由他者演变而言,这个他者即是道,而道非万物,万物为有,则道为无有,又称“无”。因此,如果从道是万物的本原、根据而言,道又是确确实实存在,故为“有”,不过只是无之有,即“无有”。如此说来,崇有论肯定的是后者,而贵无论则强调前者而已。且崇有论维护名教,批判贵无论有漠视名教之嫌。裴认为“济有者,皆有也,虚无奚益于已有之群生哉?”(《晋书·裴传》)郭象在注《庄子》时也认为无不能生有,“明生物者无物而物自生”,还说“无即无矣,则不能生有”。他们都把无当成是没有,空无。认为“有”方能济“有”,且“有”永远是“有”,万物皆“自生自有”。他在注《庄子·田子方》时说:“夫有不得变而为无,故一受成形,则化尽无期也。”在注《知北游》时亦云:“非唯无不得化而为有也,有亦不得化而为无矣。是以夫有之为物,虽千变万化,而不得一为无也。

不得一为无,故自古无未有之时而常存也。”其实,崇有派强调的是道为物为有的一面,即道是生物之物这一面;而贵无派关注的是道为非物、为无的一面,即道不是万物这一面。只不过,各持一端。如此说来,贵无论与崇有论皆是道无物有思想演变的不同形态。

(二)道统无有

如上文所言,道不能简单地说成是“无”,也不能轻易地说成是“有”,道统无有。道家虽然认为道与万物有区别,但同时也意识到道本身也是“物”,当然此“物”不是万物之物。万物比如花草鱼虫,是殊相,而“物”是万物的共相,亦即物为一般,而万物为特殊。道生万物,又在万物之中。《庄子·知北游》谓“物物者与物无际”。所谓“物物者”是生万物的本原,道家称为“道”,也可称为大物。《庄子·在宥》说:“有大物者,不可以为物。物而不物,故能物物。明乎物物者之非物也。”道不是“万物”,不能与万物等同,所以《庄子·知北游》称“物物者非物”。

这里所说的“非物”是强调道不是万物本身,并不是说道是虚构的概念,而是说,道是物物之物。《老子》第二十一章曾明确指出:“道之为物,惟恍惟惚。”老子所讲的“物”当然不是具体的猫狗、树木之类,而是恍惚变化无形的大物。

其实,《老子》第一章早就明确指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无与有同出于道,只不过名称不同而已。无是标志天地生成的原始,也就是从本原性来看,称道为“无”;从万物所归属或依靠的对象而言,称道为“有”。这两者都可谓是“玄”,即不可究诘,但可以肯定的是,有与无正是体现众妙的门径。非有与无则不足以彰显道的玄妙。具体说来,“有”谈的是与万物的关系,而“无”说的是与天地的关系。虽然无与有在层次上是有差别的,但实质上两者都属于道,是体现道与天地万物关系的基本范畴。《庄子·天地》说:“泰初有无,无有无名。”泰初时存在“无”,此“无”非万有,故无名,然而却成就了万物的形神性命。陈鼓应于此认为“无”与“有”即是指“道”产生天地万物时由无形质落向有形质的活动过程。因为“道”作为一种潜藏力(potentiality),在未经成为现实性(actuality)时,它“隐”了。人的感官无法认识它,所以用“无”来指称这个不见其形的“道”。而“有”形容形上的“道”向下落实时介乎无形质与有形质之间的状态。“无”含藏着无限的未显现的生机,“无”是蕴含着无限之“有”的。“无”

和“有”的联系乃在显示形上的“道”向下落实而产生天地万物时的一个活动过程。

(三)以无为体,以有为用

老子指出的“有无相生”具有客观的现象基础,因为后文紧接着说:“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有无与难易、长短、高下、音声一样,都用于描述现象界。拿有无来说,车的三十幅构成一毂,为车之“有”,而毂中空虚为“无”,可容车轴而转动,只有有木结构的“毂”和其中空之“无”相结合,方能成为可前行之车。以黏土做成的容器,这一实体为“有”,而容器之中空为“无”,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方有容器之用。建造房屋时墙壁必然开凿有门与窗,除了房屋中间为空外,还有可通风的窗和进出的门,俱为“无”,而四壁为有,如此有无结合才有房屋的居住作用。总的来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第十一章)。因此,有、无是物的一体两面。

道家的高明之处在于看到了万有背后的“无”。有与无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事物如其所展现的那样——有,正是因为其内部具有推动事物变化成如此的因素——无。对“无”的探索,彰显了道家的理性精神与科学气质。《老子》第三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无名之朴便是道,道虽无名却可以制万有。作,指“乱”。万物在“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作”,违背了自己的本性,犹如现在的生态破坏,使许多事物发生了变异。而只有回归到道的状态,即自然状态,才能平息这种“作孽”之“作”。

“不欲”在此语境下可以理解为人对自然攫取的放弃,那么“天下将自定”。于是,我们明白“有”只是表象,而“无”才是实质,它是“润物无声”的存在,而“有”正是“无”的显现。所谓“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老子》第二十七章)。行、言、数、闭、结都是现实的“有”,但是会有无辙迹、无瑕谪、无用筹策、无关楗、无绳约之妙,乃是因为“袭明”,即明白“行、言、数、闭、结”五者的内在本质与规律,所以能做到行无行、言无言、数无数、闭无闭、结无结等类似于“为无为”的效果。善为道者深刻地明白事物内在“无”的道理,而不拘于外在的现象,从而达到了对事物本质的把握与运用。

道家有无相生的辩证关系是道门认识世界的结晶,进而成为他们改造世界的指导思想。老子“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是达到“有”与“无”统一的典范。

他们有器、车、甲兵却视同为“无”。邻国也是客观存在,即“有”,但他们也视同为“无”,如此这般,人们才能吃好、穿好、住好、玩好,才是真真切切的“有”。因此,有与无不能相离,只有没有感到“有”才是真正的“有”。这样,我们就能理元·赵孟頫书《老子道德经卷》(局部)解老子为什么要提出“反者,道之动”的论断,也就明白“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第十八章)的思想。原来老子不是要抛弃仁义、孝慈、忠贞,而是要让人们没有感到它们的存在,才真正有仁义、孝慈、忠贞存在。此外,还有“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第十九章)以及“绝学无忧”(《老子》第二十章),只有在心境中虚化了这样的圣智、孝慈、巧利、学习的观念,才能达到真正的圣智、孝慈、巧利、学习。所谓“学不学”,“知人则智,自知则明”,“知常曰明”,都是经过“道”之“无”洗礼过的“有”。从反面来看,“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老子》第三十八章),但老子不是要抛弃礼,而是要超越礼,使礼成为有道之礼。比如,“战胜以丧礼处之”(《老子》第三十一章),便是对礼存在的认同,只不过,不要刻意以礼作为忠、信的标准,那样会失去忠信的真正意义,忠信反而“无”了。老子还说:“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

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老子》第五十七章)如果能做到不多(不“有”),则大治。“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同上)再如“不贵难得之货”(《老子》第三章)就是要在观念中“无”去货的观念,因为如果有货的观念,就会有“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老子》第十二章)。

同类推荐
  • 佛家人生智慧

    佛家人生智慧

    本书不仅介绍了佛教的源起与发展,揭示正信的佛教与迷信之间的本质不同,更重点运用佛教经典中的教诲,结合图解的形式,对佛法进行生活化解读,剖析每个人都会遇到的生与死、苦与乐、智与愚、有与无、祸与福,告诉我们离苦得乐,获得自在、安详与成功的生活智慧。
  • 圣严法师开释人生

    圣严法师开释人生

    大忙人的清心咒,听佛学高僧揭秘不忙碌的智慧, 老百姓的草根禅,随禅宗大德参悟不烦恼的人生。 谈佛论禅,于五行方外观自在; 修心养性,在红尘俗世悟禅机。
  • 宗教文化生态中的政府责任:宁夏吴忠地区宗教与社会关系研究

    宗教文化生态中的政府责任:宁夏吴忠地区宗教与社会关系研究

    本书内容包括:吴忠地区宗教文化的形成、解放后吴忠宗教的状况、文化生态视野下的吴忠宗教与管理、人本化管理模式的实践和效果、宗教文化生态下的政府责任。
  • 寒山寺佛学(第五辑)

    寒山寺佛学(第五辑)

    《寒山寺佛学(第5辑)》是以刊发近现代汉传佛教专题研究的论文为主开拓的一块佛教研究园地,包括教下研究、敦煌佛学论丛、佛教文化研究三个专题。
  • 净空法师妙语菁华

    净空法师妙语菁华

    当代博古通今的大德净空法师于世界各地弘经演教四十多年,提出“佛教”乃“佛教教育”的正名之说,即他所认为的佛教也是孔教(孔子教育)。本书为净空法师几十年来弘经演教、启迪人类智慧的基础性的妙语菁华要录,包括佛教常识、修行、养生、礼佛仪式等内容。
热门推荐
  • 吃货的古代生活

    吃货的古代生活

    万宝儿偶然参加了一个据说“寓教于乐”的厨艺培训游戏。一觉醒来,世界画风突然就变了。OMG,这是什么鸡不生蛋鸟不拉屎的地方?系统:方便主人您自由发挥,么么哒~万宝儿:我只深刻地体会到什么叫一朝回到解放前既然都从萝莉开始了,养成一只夫君似乎也该提上日程了……1v1,慢热
  • 八卦仙侠

    八卦仙侠

    一个不务正业的家族小子,因替祖辈赎罪而被迫走上修仙之路。平日里不好好修行,却专门爱打听别人的八卦,还在仙侠界兴起了一股八卦之风。
  • 宠妻无度,程爷你脸掉了!

    宠妻无度,程爷你脸掉了!

    【不会写简介系列】四年前与一男子春风一夜后,在飞往法国的路上,突然坠机,人人都觉得她死了。四年后,带着腹黑宝回归算总账,北打路氏路知远,南踢奸夫淫妇。却不想被某人缠住:‘阿妗,要抱抱’“滚!”
  • 拯救乾坤

    拯救乾坤

    弱肉强食是大千世界的丛林法则。一方苍穹,一处星球中,一个被以"危险分子"而成终生监控的凡人却不服命运的安排。他从低贱中爬起,向命运发出了挑战。有人问他:人的命运是前生注定的?还是由自己后天改变掌控的?他却坚定自信地道:"人的命运是由自已所掌握,并且天的命运也可掌控在人的手里。我的命远由我不由天,天的劫难由我来拯救!”
  • 雪球专刊第012期:小白投资20讲(进阶篇)

    雪球专刊第012期:小白投资20讲(进阶篇)

    如果你给子孙存入银行1万,年息5%,那么200年后将滚为131.5万,如果国家的货币发行增速保持在10%以上(现在中国广义货币M2余额107万亿,年增速14%),100年后中国货币总量将突破1,474,525万亿,以20亿人口计算,人均存款将突破7.37亿(不含房地产、证券、收藏品及各类资产)。如果按此发行速度货币体系的崩盘只是时间问题,不只是中国乃至全世界都面临货币体系的重建。货币发行增速将逐步下移直至低于2%,每年20%的收益率到那时候中国人才会意识到真不容易。
  • 娇萌医妃

    娇萌医妃

    她是救死扶伤的天才医生,亦是千里之外取人性命的杀手,一朝时空交错,成了名门弃女。再睁眸,锋芒乍现,谁与匹敌?骂她的人,变成哑巴,害她的人,悉数诛杀。“了却心头事,三生夙有缘,香开十里桂,移步入天边。”二十字的签文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她是因为谁而到来?是桀骜不驯的瑾王世子,还是深沉霸道的邻国太子,亦或温润如玉的少年将军?三生夙缘紧紧交缠,到底该如何了却?【注:本文作者很逗比,从来只写一对一。宠溺无限接地气,架得很空莫考据。】(简介无力,正文为主!——收藏最乖!)
  • 有个傻瓜一直等你

    有个傻瓜一直等你

    茫茫夜空里,他和她是天空中闪闪发光的星星,虽然相隔甚远,却用温暖微弱的光温暖着彼此的心,相遇是一种奇迹,而然却在夜空里相遇又分离,他却像一颗流星,虽然绽放出万丈光芒,却转眼间稍纵即逝,当他渐渐离开的时候,她只能祝福他,只有心动过才会心痛,当小白兔女生遇到大灰狼的时候,是大灰狼吃定了小白兔?还是小白兔吃定了大灰狼?小白兔渐渐成长,她的人生就像一次游戏,从初级开始,一路过关斩将,经历过风风雨雨,从懵懂无知的少女,渐渐长大,她自认为是爱情中的傻瓜,多年等待,只希望可以看到熟悉的身影,坐在公园的长椅上,看着雪花漫天飞舞,寻找着彼此的印记,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很久,直到那一天……
  • 乌江怪谈

    乌江怪谈

    本书又名《云淡秋空》,由100个篇幅不等、风格各异的奇幻故事组成的故事集;既惊悚怪异,又令人感动和温馨。
  • 从火影开始的穿越生活

    从火影开始的穿越生活

    搜索时空之庭,重写了,别看这个了,我把毒点删减了,整理文字,看那本吧
  • 综漫之双子

    综漫之双子

    存在的意义.我的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