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50200000039

第39章 一九九八

纪事

1989年,我在病榻上拿到了自己新出的两本书,一本是《人生天地间》,再一本就是《浪漫与幽默》(参看我的《沉默的视野》)。从1989年到1998年,这本书要再版了,自然很高兴,因为它又让我想起了许多往事。

这一年中最值得纪念的有两件事:一件就是在成都开会并与方正、友渔、李杨他们一起去黄龙和九寨沟,路经瑟尔嵯寨宾馆,方知胡耀邦1985年10月11日曾在此住宿,大家不禁感叹一番;二是年底在海南铜鼓岭云龙度假村召开第五届现象学年会,能来的人都来了,等于一次空前齐备的现象学界的学人大聚会,讨论的是所有人都感兴趣的一个话题:现象学与语言问题:“这是桌子”,“是”是系词,也是存在,是意指(这)与所指(桌子)的统一;“这”如其所是的显示自己,“桌子”则在陈述中成为解释的对象,所以当胡塞尔把“是”作为直观的对象来把握时,其“存在”的意思就是揭示,就是解释,就是构造,而不仅仅只是意识(也就是这个“是”)的相关物……但这样理解的胡塞尔的现象学能够消解语言的优先性吗?“这就是历史”,这里的“这”作为意指能与“历史”统一吗?也许本来就不应该这样说……《浪漫与幽默——反省中的哲学心态》再版后记

这本书终于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再版重印了,这似乎是件意料之中的事,但又总让人有点出乎意料的感觉。

九年前,这本书刚一问世,出版社和我本人就都收到了不少的读者来信。但那是一段很特殊的日子。后来,在喧嚣着的这样那样的主流话语和热点话题的遮掩下,这些来信连同我这本书所想表达的意思也就越发显得微不足道了。但也正因为它是如此的微不足道,我才暗中相信它也许真是一本值得再版、重印的书。

于是便默默等着,当然并不张罗,而且自那以后也再未重读过这本书。人对自己心爱但又不过如此的作品恐怕都有这么一种说不太明白的意思。也许和气质有关,总之只好在自我解嘲式的幽默感中“缓缓体味自己那从无意识的最深处涌出的哲学情绪”。

5月17日,当陈翠玲副主编费了好大劲才找到我的下落并通知说出版社准备重印这本书时,距离十年前写完“后记”的那个日子又过去了20天。

这是我的第一本书,也是最费我心血的一本书。在“后记”中我已说过,困难的不在“说什么”,而在“怎么说”,因为在一个人找到一种最适合于自己的“说”的形式之前,自己其实并不知道自己想说些什么,就是知道,也不过是种模模糊糊的冲动或意向:“说”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赋予这种冲动或意向以“形式”的活动。

形式总是一般,如何使它真能表达或浸透着的确是自己的冲动或意向,这当然是件很费心血的事,因为它涉及一种如何使自己在自我呈现中直观化、清晰化的努力。

十年的时间一下子就过去了。在这十年间,我又出了好几本书,写了不少的文章。其中不乏“标准”的学术着作或学术论文,但真正让我为之心动的,还是这种使自己在自我呈现中直观化、清晰化的努力。这里需要特别提及的,就是1994年完成的那本《沉默的视野》。因为正是在那本书中,我提到了1989年7月,当我刚刚动过一次不太成功的手术,在无休止的失眠与近乎绝望的无助中收到这本刚刚出版的《浪漫与幽默——反省中的哲学心态》时的心情与感受。伊曼纽尔·莱维纳(EmmanuelLevinas)曾说过,“在失眠状态中,在夜里,在漆黑的黑暗中,存在也能在没有存在物的情况下被体验到。”在那些日子里,我觉得我自己就整个被笼罩在某种全然无形、无状、无名的纯属偶然但又确实存在着的“存在”之中。对这种“存在”不能作任何价值判断,只有某种新奇的“存在物”(比如刚刚收到的这本书)才能把我拉回到人世间,使我在利害、得失中感受到它所带给我的喜悦与安慰。

《沉默的视野——往事中的思想经历》与这本《浪漫与幽默——反省中的哲学心态》堪称姊妹篇。《浪漫与幽默》通过重述默尔索与赫索格的人生境遇来反省自己所能体验到的哲学心态,而《沉默的视野》则力求描述出个人往事中的思想经历,以便敞开此种心态的构型与转型过程。说是个人的往事,但“心态”一词已在某种意义上具有了更具普遍性(哪怕依然驻留在无意识的最深处)的意义,它几乎涉及我们这代人的思想、情感经历及当代反省问题。

“心态”、“心境”、“心情”这三个词,在我的用语中,常常不大恰当的比喻为布罗代尔(F.Braudel)的“长时段”、“中时段”、“短时段”。“心态”之所以是个“长时段”的概念,就在于它几乎涵盖了在近现代巨大而深刻的社会转型中我们精神气质(体验结构、价值偏爱系统)本身所发生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与人的感知方式、感知能力之间的关系。关于这个问题,我已在别的地方多有表述,概括起来,大约有如下三层意思:第一,诚如马克斯·舍勒(M.Scheler)所说,“心态(体验结构)的现代转型比历史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转型更为根本”(见《资本主义的未来》

一书的“中译本导言”,三联书店1997年4月版)。第二,所谓的现代转型(现代性)问题,作为一个理论问题,离不开“后现代主义”对“现代”知识结构的“解构”。

不把“后现代主义”对西方启蒙思潮以来所确立的三大原则(理性主义、个体自我的主体性原则和世界是在时间中的有形实在,包括历史的进步观及人在历史制约下的创造性这两方面的内容,见卡尔·雅斯贝斯的《时代的精神状态》一书中的有关论述)的诘难纳入我们的问题视野,所谓的“现代性”问题在理论上也就不成其为一个“真”问题。第三,在此问题背景下,真理、价值乃至整个世界(这一在时间中的有形实在)的语词化、内在化、相对化也就成为了一个横在每个人面前绕也绕不过去的理论(兼实践)问题,而相对主义、虚无主义则作为一种时代气息,日渐弥漫于人的心灵深处。作为一种抵抗,“寻根”意义上的文化民族主义和企图重新唤醒某种“绝对意志”(民族精神、普遍的内在本质)的“载道之文”就会重新抬头,它看起来表现为对商业化、市场化、技术化的抵抗,实际上又不止只表现为文化保守主义(对市场的普遍性原则的抵抗),也同时孕育着法西斯主义(对技术性官僚主义的社会统治方式的抵抗)和人文情感上的浪漫主义(以感性的审美原则抵抗理性的功利原则)。也许海德格尔与纳粹的关系作为一种象征意义有助于加深我个人对这一问题的反省。这样说,纯粹与我们所感同身受的某种精神反抗有关,并不具有任何客观性、必然性的结论,因为在后现代主义的追问下,恰恰是丧失了客观性、必然性的断裂、两难、无所倚仗而又必须有所选择的困惑才是现代性这一问题意识的题中应有之义。

“载道之文”从来就是“遵命之文”。对中国知识分子来说,一旦自己的思索、向往以及着书立说的动机与目的不再与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远大抱负(通常表现为政治抱负)联系在一起,那么人文情怀中的虚无主义也就会使人无所适从。

所以或者是继续“载道”(遵时代之命、理想之命),或者无所用心、无所顾忌,一切事情看来不过如此。我在《话语的真相》一书和前不久完成的几篇文章中都想对这些问题发表一点学术上的见解,而真正从心态上敞开自己的现代性问题意识的,还是十年前写就的这本《浪漫与幽默——反省中的哲学心态》和它的姊妹篇《沉默的视野——往事中的思想经历》。

生活(或活下去)本身成了一件需要为之辩护的事,这是不是在故作深沉地扮演一个悲怅而又感人的小丑角色呢?当我写到这里时,刚好看到意大利影片《生活是美好的》(LifeisBeautiful)获得第51届戛纳(Cannes)电影节评委会大奖的消息及其内容简介。我希望不久的将来我们都能看到这部影片,它很合乎我所理解的浪漫与幽默、悲怅与感人这一主题。问题在于必须使对精神处境的意识真正成为自己的问题,成为就如“体液”一样流淌在自己周身的生活感受性。

十多年前,当我们酝酿着推出这套“边缘丛书”时,本身就是想发出一点“异样”的声音,而且以为把若干彼此不同的声音汇合在一起也许会稍稍壮大一点声势。十年后,列在《风从两山间吹过》的扉页上的十本书已经大体上出齐了,但却是在不同的出版社出的,而且时间也拖了十年之久。所以当初想壮大一点声势的愿望也就全然落空了——当然,就是把这十本书或再加上十本、二十本这样的书一起推出,它所发出的声音也仍然微不足道,因为它总是那么的不合时宜,而且也太个人化、情绪化了,当然它也许仍不失为一种风格、一种表达方式,一种就我而言的对心态的客观性或普遍性的追求,尽管这种追求真的不乏“浪漫与幽默”。还是《风从两山间吹过》封面上的那段话:“路,人不走不在,人走也未必在,要不,更多的人怎么会迷失在他们的常路之中?”

哪怕就是迷失,也让它成为一个佐证,这也许才是这本书此番再版的真正的意义。

借此再版之际,我想特别对我的老朋友,也是我国着名画家尚扬先生致歉、致谢!因为他无偿地为我这本书作了两幅插图,绝妙地表现出了默尔索与赫索格的心灵状态。我曾很认真地说过,我的这二十万言就一种“面对事物本身”的努力而言,尚抵不上这两幅画的直观,而有了这两幅画,又何愁这本书卖不出去?

1998年6月1日于海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同类推荐
  • 一曲胡笳动中原:蔡文姬

    一曲胡笳动中原:蔡文姬

    本书是“倾城才女系列”中的一本,全书共分八章,按时间的维度记述了东汉末年的一代才女蔡文姬坎坷曲折的一生,她出身名门,屡遭大难,但是凭借绝世才华和坚强意志扼住了命运的喉咙,最终得以归汉,完成先父兴文治、续汉史的遗志。
  • 人生的秋季:王真波散文选

    人生的秋季:王真波散文选

    作者是伟人毛泽东故乡——湖南湘潭一位较有影响的实力派作家。他的散文气势雄奇,语言精炼,笔力遒劲,条理明畅,颇具特色。收入这部《人生的秋季——王真波散文选》的55篇散文,总计近14万字,反映了作家厚积薄发的创作状态。这是他直面现实又特别深刻的力作,证明他始终恪守着关注现实的文学主张……
  • 跃上葱茏

    跃上葱茏

    本书作者是一位笔耕不辍的学者型官员,退休后仍坚持躬耕文亩,此书便是他近三年的散文随笔精选,共60篇。其中有对工作的思考,更多的是观察社会、品位人生之感悟,不乏史家智慧、学人襟抱、草根情怀。
  • 《人经》三部曲之《情感本经》

    《人经》三部曲之《情感本经》

    《人经》是一部引导人们重拾健康信仰,重拾美好心灵的文学作品,只有经由对抗,我们才有属于自己的思想,只有介于一种有益的、积极的紧张关系中,我们的精神世界才能会复苏正常,我们的思想才有可能生成,我们的心灵才能重生。《人经》拒绝不偏不倚和随顺妥协,拒绝公允妥洽和跟风趋时,她是“脱序人”的诺亚方舟,是恢复和重建我们的精神家园的接引者,她希望能博得有正确理解的读者的共识。将对一切邪恶、冷漠和无知用万钧之力击毁之。《人经》对美好的事物有一种深入的了解,并希望普遍于我们的心灵,唤醒我们的信仰,催生我们的理想,滋养我们的心灵。
  • 南方冰雪报告

    南方冰雪报告

    这是一部真实地记录2008年中国南方暴风雪的全景式长篇报告文学,一部关于存在、命运、灾难的纵深拓展之作。作者历经数月的艰辛而深入的采访,通过那些最底层的、第一现场的受灾和救灾的老百姓的亲身经历或口述,获得了大量的原生态素材和许多独特而不可重复的细节,让我们对这场灾难有了重新发现的可能。全书以交叉重现式的结构和鲜明的精神在场感,试图呈现出一种直逼物象本真的情景与氛围。在报告文学很长时间以来只强调“报告”而遗忘了“文学”时,这部作品具有很丰厚也很纯粹的文学性,从而有力地提升了“报告”核心价值。
热门推荐
  • 念符破道

    念符破道

    万年劫一开天地之轮再转究竟是舍生取义换取那一丝希望还是留着性命守护那心中至爱不言爱不代表不爱不说情不代表无情无法舍弃的使命也无法忘怀的情儿
  • 青春虐恋:邓超,我爱你

    青春虐恋:邓超,我爱你

    “邓超!邓超!”邓超回转身(一脸嫌恶):“干嘛,又要我去喝你家过期的可乐呀?”“瞧你说的,浪费是……”“浪费是自我毁灭地球嘛!条件:帮我写作文。”我双眉下弯嘴角下撇一脸苦相:“你杀了我吧……哎别走呀!要不,我捣个鸟窝咱们吃鸟蛋吧?”“成交。”
  • 腹黑千金:倒追男神36计

    腹黑千金:倒追男神36计

    ——这一生,因你而灿烂。备注:男主梁一生,女主祝灿烂。
  • 那些时光不虚假

    那些时光不虚假

    被学校开除好多次的她,原因是因为全球排名第一的碧水阁的领导人是她,所以被开除。她进入了一所学院,遇见了青梅竹马的‘男’朋友与2个朋友,这次进入学院,她只带了30个人,为的是让欺负她的人,死不瞑目
  • 送给老爸老妈的心理学

    送给老爸老妈的心理学

    夕阳无限好,晚霞别样红!为了帮助老年人消除负面心理,更好地享受快乐的晚年生活,我们特意编写了《送给老爸老妈的心理学》这本书。书中对老年人在情绪保健、心理问题、日常生活、家庭关系、婚姻爱情等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心理指导,以帮助老年人从心理上尽快走出这些问题的困扰。这是一本难得的关于老年人幸福生活的心理读物。这本书会让我们更了解父母之需,更懂得与父母和谐相处。 愿我们的老爸老妈享受到充实、快乐、幸福、美满的晚年生活。
  • 镇器惊华

    镇器惊华

    孙氏夫妇因病无子,继收养一个打起架来非常狠的孤女后孙母病倒。孙父无心照看,只得让孙姑将孙锡带到美国监管。孙姑不喜她,却在生日那天笑盈盈地将遗夫的遗物相赠。桐台羽琴,四大负能量神器之一。孙姑本想克死孙锡,奈何她命硬,反将琴魂压制。岂料从此心迷所向,叛逆少女踏上艰险的镇器之旅!
  • 若雪红颜

    若雪红颜

    他,一世是书生,一世是剑客,今世保留三世的因果,只为寻找若雪红颜。
  • 生意经:世界十大优商民族的创富宝典

    生意经:世界十大优商民族的创富宝典

    说到世界各国的商人,我们马上想到了无所不在的犹太人,想到了精明巧干的日本人,也想到了敢于冒险的美国人。可以说,任何一个国家的商人,只要他们能在世界商业帝国里占有一席之地,一定有着他们高人一畴的经商智慧,也就是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意经”。
  • 妖艳舞娘的腹黑总裁

    妖艳舞娘的腹黑总裁

    一场由赌约开始的爱情,到底有多少是真情实意?两个完全不同世界的人,到底需要跨越多少世间的阻碍和流言蜚语?一个卖笑舞娘的蜕变,一个冷酷总裁的无情,他们之间会发生怎么样的纠葛?这场爱情里,从来没有真正的赢家。年少时,他们巧笑嫣然,以为世界不过只有爱情而已,长大后,他们才发现,原来一切不过只是过眼云烟,爱情算什么,在权利和金钱面前,不过是披着华丽外皮的奢侈品,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是连赌约都比不上的幻觉。
  • 企业生命周期、应计特征与会计稳健性研究

    企业生命周期、应计特征与会计稳健性研究

    本书探讨了企业生命周期、应计特征和会计稳健性之间的相互关系。采用中国上市公司1998--2005年的数据,实证分析发现: 在中国的上市公司中,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其财务和会计特征都呈现出系统的、规律的变化,产业分类和生命周期是不同的,产业分类不能完全反映不同生命周期的经济特征,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不决定其演进顺序,其发展并不一定遵循严格的路径和完整的周期,处于淘汰期和衰退期的公司,发生退市预警的频率显著高于其他周期的公司,实务中,成长型基金的选股策略与生命周期的划分具有相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