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50200000028

第28章 一九九一(1)

纪事

武汉与上海的学术界互访,讨论语言问题是这一年记忆中最为深刻的一件事。关于逃离政治、边缘化、非主流、非正统、非学院、非人道主义而不是反人道主义、偶然性、不确定性、通俗化、大众化中的“缺席”与“在场”等等,就对形而上学的理解、就我们的生存处境来说,这一切到底意味着什么?

人道主义与非人道主义问题

马克思与恩格斯都反复谈到过这样一个观点,即哲学与一个社会的物质经济基础距离最远,因为这中间隔着许多中间环节。但哲学在什么意义上被称为一种意识形态,它又如何影响到人们的社会实践与政治观点,其中间环节如何表现,长期以来人们对此的讨论并不多,只是模模糊糊地感到两者之间肯定有联系,但又拿不准——哪怕仅以眼前实用的观点看来——这种联系所具有的现实性。其中最突出的,莫过于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了。

这几天刚好看完了一本1986年英文版的《人道主义与非人道主义》(犎狌犿犪状犻狊犿犪状犱犃状狋犻犎狌犿犪状犻狊犿),作者是凯特·索波(KateSoper),觉得很有收获,因为这本书正是围绕着人道主义问题讨论了当代西方哲学、历史学与政治学所面临的争论与挑战,至少,它替我们梳理出了一条思考这一问题的线索。

首先从“非人道主义”(antihumanism)与“人本主义”(anthropology)的译法说起。

“AntiHumanism”通常应译为“反人道主义”,但我看完全书,觉得还是把“anti”译为“非”好。作者一开始就指出“人道主义”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有不同含义。据作者论证,“人性”或“人道”在古代是与“野蛮”、“未开化”相对立的,现代意义上的“人性”(意大利语umanista)最早出现于1512年,直到19世纪后期,“人道主义”一词才取得了它完整的哲学含义。作者说,在一般情况下,人道主义与无神论是同义的,而且推崇的都是世俗生活,但另一方面,人道主义本身成了一种宗教,即对广义的人类理性的崇拜;在此崇拜下,科学的发展,历史的进步,时间的连续,人作为主体的至高无上与反对一切非中心主义的倾向就都获得了哲学上的根据。于是,作为一种对立的学说,也就有了“理论上的反人道主义”(theoreticalantihumanism),这种学说反对的正是人道主义所需要的那套形而上学的假设。

英国哲学从传统上看,就反对这种形而上学的独断论。大陆浪漫主义哲学也反对这种对科学、理性的过分推崇,法国结构主义也反对,因为人道主义者把历史解释为人的思想与行为的产物,认为“良知”、“能动性”、“选择”、“责任”等范畴对历史的可理解性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德国哲学在力图克服形而上学的虚幻意识中也祭起了反对人道主义的大旗,作者特别指出海德格尔哲学,因为在海氏看来,奢谈对历史的客观理解都以假定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人”,假定我们具有对于“存在”的客观知识为前提,而这种“知道”要准确,就必须把对象设想为“先验的”,即“形而上学的”。海氏说,这正是一切有关主体与客体、意识与存在、人性与自然的二元论的起源,是对“人在世界”中这一基本事实的“形而上学逃避”。但无论何种“理论上的反人道主义”,他们都不认为自己是在为反人道的或非人性的行为进行辩护。但到底什么是反人道的或非人性的呢?各派学说之间并不统一;而且正因为他们的不统一,正因为他们都想提出自己有关人道与人性的学说,所以笼统称他们为“反人道主义”是不妥当的。比如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反对形而上学的独断论,但却努力想用一种实证的人道主义学说取代之。大陆浪漫主义哲学反对人道主义对理性与科学的过分推崇,但反过来又推崇人的情感、无意识、生命或宗教信仰的力量。

结构主义者把人道主义对人的创造性、目的性及自由的强调改变为对决定一切社会及文化现象的结构的强调,而且认为这种结构从根本上看是超出人的意识层面的,比如我们都在使用语言,却意识不到语言本身就具有的那种支配系统所起的作用;但在后结构主义者(poststructuralist)看来,结构主义者心目中的“结构”仍隐藏着“人道主义的动机”,即相对并对某种确定意义的追求。德里达说,任何意义对任何人来说都是等值的,为了消除主体的“残余”,必须“解构”(destructures)。海德格尔明确指出他的《存在与时间》是反对人道主义的,但这种反对并不意味着就会助长不人道或对人的高贵的贬斥。相反,反对传统的人道主义是因为它对人的高贵提的还不够高。海氏说,别以为说人是主体就体现出了人的高贵,因为这恰恰等于不让事物是其所是而要坚持以自己的主观价值进行判断,这不是抬高了人,而是贬低了人。海氏说,人只是存在的守护者。守护者显示出一种沉思的姿态,它反对傲慢自大、指手画脚的“人类中心论”,认为正是我们过多的理解与解释才使我们自己陷于种种“不真实”之中。唯一的补救就是“让其所是”(lettingitbe),对存在的敞亮只守护,只冥想。就连马克思主义是不是“人道主义”也存在着激烈争论。

阿尔杜塞认为马克思是“非人道主义者”,因为马克思不承认人的主观性(或译为主体性)在创造或推动历史中的决定作用,马克思想发现在人的主观意识后面决定着人的意识的东西,这就与结构主义有了一定的相似性。但更多的人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彻底的人道主义学说,因为马克思是从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同一)开始的,这种同一性一开始就保证了可知性与可理解性,并因此对人的进步,人的解放,人能通过自己的实践让“人性”成为“人性”作出了承诺。在马克思那里与在黑格尔那里一样,这种人性是一种发展着、完善着的人性,即哲学意义下的“人本主义”(anthropology)。“anthropology”通常译为“人类学”,但“人类学”很容易使人联想到人类考古学,而缺少了那种从人的发展或人性的进步来理解历史的哲学意味。因此,按照作者在黑格尔的意义上把“anthropology”理解为“精神的自约”来看,“anthropology”应译为“人本主义”。德里达说,人道主义与人本主义是一对双胞胎。人道主义从其正面来看,表现为对居于核心地位的人性或人的普遍性的强调,在此前提下,人相信人是可被认识、可被理解的。从其反面来看,则提供了对于各种“异化”及“不确定性”的判断标准。

人本主义认为人是主体,也是实体,而且这样的人只能是“社会化了的人”,即作为“我们”的人。德里达说,正是“我们”,才在精神现象中把人对自然与哲学的意识同人们相互之间的意识联系了起来,由此推测“人”就是精神现象的承担者,即实体化了的主体。德里达说,“我们”是绝对知识与人本主义的统一,是上帝与人的统一,是作为本体的神学目的论与人道主义的统一。

人道主义与非人道主义的争论核心在于历史的可理解性问题。这一争论暗含着的问题是人性存在的本体论问题以及人性这一本体与自然之间的连续或间断的关系,而其明显的争论则涉及谁——如果确有个什么的话——创造了历史。

同类推荐
  • 梦醒黄昏

    梦醒黄昏

    柳萌不仅“为他人作嫁衣裳”编辑出版了许多好文好书,自己也勤于写作,出版文集二十余种。柳萌的散文,其文风既不故作高深,也不忸怩作态,文字朴实无华,叙述行云流水,感情丰富多彩,读着就如同他平常谈话一样亲切自然。他文如其人,为文为人都是有情有义。《梦醒黄昏》收集了柳萌近年来的经典散文百余篇,分为远年回声、四十风情、心海波澜、文苑赏花、艺文情事、友谊链接四个部分。柳萌的散文,其文风既不故作高深,也不忸怩作态,文字朴实无华,叙述行云流水,感情丰富多彩,读着就如同他平常谈话一样亲切自然。
  • 一口气读懂1000个文学常识

    一口气读懂1000个文学常识

    本书是一本从文学角度系统汇集中外文学常识的基础知识读物,阐述了各种文学类型的基本特点与历史演变,介绍了古今中外著名文学家与文学经典。
  • 老人仓

    老人仓

    《老人仓》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力作,它大胆地触及了当代农村改革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和新矛盾,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小说的主人公、退居人大主任的原西峰县委书记郑江东是一个为党和人民奋斗了一生的老干部。当年他雄心勃勃、以雷神爷的脾气和铁一般的党性原则在全地区县委书记中闻名。为了解决西峰县的旱情和一百多里外的海滨城市的供水问题,他冒着很大的风险,在西部山区修建了老人仓水库。他也做过错事、冤枉过一些好人。也受过“左”的影响,在“文革”中也吃过苦头、遭受过挫折,渐渐地,他的党性原则在不知不觉中淡漠了,尤其是从县委书记退居人大主任以后,他觉得自己老了,该以真正老人的标准重新判断世界上的一切。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宋词三百首)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宋词三百首)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花开的山谷

    花开的山谷

    草馨儿的这本《花开的山谷》,既有云朵的飘逸又有礁石的沉重;既有山溪的宁静也有瀑布的跌宕;既有水晶的清淳也有流水的透彻;既有子规啼血的深情也有蝶栖花蕊的温馨草馨儿的诗,既紧贴了时代火热的生活,又艺术地挥洒着诗意的想象与意境的深远与辽阔。她让平常变得不平常,她让宁静的水流产生诗的波浪……
热门推荐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穿越之都市狂龙

    穿越之都市狂龙

    进入无星阵练功,居然穿越了。身为大唐刺客居然当了兵!夺黑帮,到大学当了保安?王神仰天长啸:”真是造化弄人啊!“
  • 神雷临

    神雷临

    随心而至,随势而成,放飞心灵,游于天际。冥冥之中,又该如何?天命如此,随我流动!聂凡随我流的性格能接受一切,如溪水般,留下源泉给周身经过的生命,却一直流向前方没有留恋。崖且孤高,嫣慕明月。人且平凡,敢惹鬼神。豪情万丈,嘶吼于天,神雷临世,熯天炽地。聂凡丰富的情感洒脱整个异界,促使出他对强大的渴望,心之所向再无阻难,终究成为另类的雷神。——————————————希望问海呈现的异界,能让各位看官眼前一亮。还望支持,跪拜之,求点击,求收藏,求票票!!
  • 墨逆诸天

    墨逆诸天

    新书《征天战纪》开始上传了,各位书友可以前去观看
  • 皇上你可以滚了

    皇上你可以滚了

    他是一个风流且面瘫的君王,只有一个太子,对他来说女人和男人只是泄欲的工具,不过……当他被赶出房间站在门口望天的时候,攥拳,朕一定要重振夫纲!于是,拍着门道:【小言,我错了,你让我进去,我下次会尽量克制的】叶言:【轩辕景枫,滚你大爷的】
  • 澈少霸宠:甜心乖乖哒.

    澈少霸宠:甜心乖乖哒.

    澈千巩,澈家大少爷,全世界各地都遍布着他们的产业,对谁都不屑一顾,却唯独对她南玥水,无耻霸占。“南玥水,我告诉你,以后你只是我的,保命法则第一条:不许反抗我。”“哦。”“第二条:不许拒绝我。”“呜呜.....没人权。”“第三条:不许和别的对你图谋不轨的男人说话!”“。。。。。。”澈千巩你去死吧......不让我和我哥说话?!
  • 时音听雨

    时音听雨

    时音,一个清冷的男生,似是任何事都引不起他的兴趣。时然,他的哥哥,却在几年前失踪于墨想学校。方语,一个为了时然而离开墨想的女孩。因为他们,苏雨哭过,笑过,欣喜过,堕落过,也爱过……南轻,张嫣然,她们这样的傻,让苏雨为她们流尽眼泪,印在心上。他们,永远是苏雨心里的那片星空。
  • 无限小空间

    无限小空间

    在这个无限空间里有的是奇迹,史北驹觉得自己也会成为主角,直到......(这应该算是第三方视角的前传故事,应该很短)
  • 时光见证我爱你

    时光见证我爱你

    “慕慕,慕慕。我在天涯海角,你快来找我。”井尘浚兴奋的声音从电话的一头传到另一头。木梓栖愣了一下然后冷淡的回答道“不,三亚太远了不去。”眉眼里的笑意却藏不住。只是电话那头的井尘浚看不见。井尘浚鼓了股脸“没,没有在三亚啦,只是在一块刻着天涯海角的石头旁边。”然后把听筒对着大海。“你听还有海浪声。”“……”你确定不是来搞笑的嘛。天涯海角真是只是一块刻着字的石头好吧。
  • 大唐鬼才:李贺传

    大唐鬼才:李贺传

    这是一部在结构上不同寻常的人物传记作品。作者没有按照时间顺序解构传主的一生,而是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篇着重写了李贺参加河南府试得隽、举进士因讳遭毁、任职奉礼郎等决定人生命运和走向的关键节点和重大事件;下篇以李商隐为向导,通过对李贺姐姐的走访,引出李贺的外貌长相、个性特征,进而系统地追溯出其家世背景、成长环境、人生际遇、命运结局等。作者把李贺生平事迹、性格命运同介绍李贺诗歌的名篇佳作紧密结合,在诗歌中寻找重要的人物或事件,更着重分析了李贺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才华,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李贺的天纵奇才和悲惨命运。作品语言优美,充满感情,深具画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