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50100000035

第35章 二零零四(1)

纪事

这一年集中研究两个问题。一、当代中国社会思想,本来计划与丁东等合编一本《思想备忘录》,以词典条目形式反映当代中国社会民间思想的形成、流变和争论,后来书没有出成,但我已经写出近十万字的二十来个条目,陆续发表在《社会科学论坛》的“思想备忘录”栏目之下;二、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中的自由、正义、平等诸问题,认真阅读了罗尔斯、诺齐克等人的着作,写出论文若干,完成本研究室重点课题中的“政治哲学的兴盛和发展”部分。

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问题

中国目前正处于急剧的社会转型期。改革开放搞了大约四分之一世纪,我们目睹了它的巨大成就和发展,也体会了不少艰辛和感到种种疑虑,人们的心理现在是期望与失落并存。我们不由自主地卷进了社会转型的历史潮流,我们得到了许多,失去的也不少。现实和我们当初期望的很不一样,我们面对的是矛盾的,各种价值难分难解、多元共存的局面。

国内和国外许多人一直关注中国在转型时期的社会公正问题,大家看到,一方面是不少有钱有势的人大搞腐败,以权谋私,挥金如土;另一方面是下岗工人生活艰难,农家子弟无力上学,许许多多的人缺医少药。还有一个同样也很重要、也很普遍的问题,谈论的人要少得多,但它涉及人的生活的根本价值问题,这就是:物质生活与精神文化生活的关系。关注思想文化的人敏感到这个时期精神文化方面的空虚和低落,比如一种显着的现象是:人们对物质的重视超过了精神,对美的追求远远小于对金钱的向往,人们丧失了审美情趣,失去了阅读文学作品的习惯和耐心。本文现在要探讨的就是这个问题,之所以把问题表述为有关审美情趣和阅读文学作品,是因为这样感觉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不在少数,尤其是从文学、艺术界以及人文知识界发出的声音不绝于耳。这个问题不但中国有,世界上许多国家也有,它不是现在才出现,而是自从工业化以来就纠缠和苦恼着人类。

这是一个历史性、世界性的问题,它的核心是:物质条件的变化引起精神文化的变化,社会的变化引起价值的变化。

可以借作家王安忆的说法来切入现在的话题,她在最近的一次访谈中说:“这个时代是一个我不太喜欢的时代。它的特征是外部的东西太多了。物质东西太多,人都缺乏内心生活。我甚至很怀念文化大革命我们青春的时代。那时物质真是非常匮乏,什么都没有。但那时候我们的内心都非常丰富。我想我们都是在那种内心要求里开始学习文学。在今天的社会里,我觉得年轻人都非常性急,性急地想从阅读里得到快感,性急得没有一点耐性说我静下来好好地想一想,慢慢读、慢慢地去得到这种乐趣。他们要快速地得到乐趣。在这种状况下,读小说变成一种奢侈的东西了,成了一种奢侈的娱乐。”她认为,人生中有些重要的东西、精神方面的东西,是花钱买不来的,但现在的年轻人已经远离了这些内在的、精神性的东西,她说:“我比较幸运,生长的时代是比较匮乏的时代。

我们好像得到一种训练,一种精神生活的训练。现在的年轻人已经没有这种训练,我看到今天周遭的孩子,他们娱乐消遣,全都是和消费有关的:去唱歌、去吃饭、去旅行,都要花大笔大笔的钱,好像没有一样事情是我什么都不要借助,我一个人就可以使自己快乐的。所有的孩子都没有这种训练,所以他们不会。你跟他说,你可以看书、思考、找一个地方一个人坐在那儿、不要跟别人聊天,他们不会。这种训练往往是在一个艰苦的环境里得到的。这真是个奇怪的时代。”王安忆认为,我们现在经济倒是发展了,但也许反而把安身立命的东西丢掉了。她说:“大陆的发展是破坏性很大的,代价很大。这种发展底下成长的年轻人,他们缺的课太多太多了。而且他们是一种从根本上的缺,要是在表面上缺一样东西可以补上。他们缺的是一种吸收能力,是缺少根子上的东西。我挺为他们担心的。”不知道读者听了王安忆的这些话,引起的是共鸣,还是反感,认为她所说的是有洞察力的肺腑之言,还是自命清高的惊世骇俗之论?我想在发表自己的意见之前,先对她的说法作一点辨析。

首先,应该知道,王安忆感觉到的问题,不仅是发生在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的特殊问题,而且是时代性、世界性的普遍问题。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征服外界和得到更多物质利益的力量就大大增强。人们越来越忙碌,越来越想抓住过好日子的机会,越来越离开自己的内心生活。不论在中国还是在国外,亲戚相聚,朋友见面,如果没有唱卡拉OK的节目,没有用看电视来打发时间,往往会觉得有没话找话的困难。我去年游览了奥地利的维也纳和莫扎特的家乡萨尔茨堡,看见在歌剧院、音乐厅前,有不少身穿华丽古装的人在推销歌剧和音乐会票,但很难卖出去,不论本地人还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人,都行色匆匆,对高雅艺术缺乏兴趣。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人们要去酒吧、度假村和旅游地,而古罗马哲学家兼皇帝安东尼在《沉思录》中说:“人们常常喜欢去海滨、山麓或人迹罕至的地方修养。然而这只是一种庸俗的想法,因为只要你愿意的话,你本来就有能力退隐到你的心灵中去。

一个人心灵中如果思想宁静、心境和谐,便是世界上最幽静的地方。”确实,以教养和风雅为荣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以沉湎于内心生活,追求内心生活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其次,应该看到,文学、艺术活动发展的趋势是越来越多样化,人们的精神追求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得到满足,比如,看画展、听讲演、看电影、上网聊天等等,审美情趣不仅仅表现为阅读小说,我们可以理解作家和文艺刊物编辑因为小说、杂志卖不出去的苦衷,但我们不能同意他们单纯以是否阅读小说来判断一个人是否有教养和情趣的标准。在封闭和文化禁锢的年代,人们什么也不能干,剩下的只有看小说,要把这单纯地说成是好事,或者主要的是好事,恐怕不合情理。

其实,能读到好小说的人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而因为读禁书遭罚甚至受难的人也不在少数。

第三,应该了解中国教育、升学制度的特殊性,现在的升学制度被人们叫做“新科举制”,这个制度对个人艺术修养和精神文化追求往往起到抑制作用。中国学生可能比其他任何国家的学生,处于更残忍的竞争和更无情的升学压力之下,他们不得不把本来应该用来阅读小说和从事各种修身养性功夫的时间用在完成大量的作业、练习,应付一个接一个的考试上面,用在考TOFLE和GRE上面。

这不是中国社会转型期特有的问题。

尽管可以对王安忆命题作一些限定,但我觉得总的来说她的看法成立。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精神文化状况和欧洲资本主义初期发展阶段,有引人注目的相似之处:比如金钱至上的倾向,物质主义、消费主义的泛滥;爱好、情趣的低下,精神面貌、语言的粗鄙化;追逐时髦和流行式样。我近年来在欧洲、美国等一些国家任教、作学术访问或者旅游,我认真地观察、比较过,我认为,我国的年轻人读小说的爱好确实不如欧美青年,他们的课余爱好、职业考虑、上大学的专业选择等等,功利色彩要强得多。我在斯德哥尔摩大学遇到很多中国学生,和他们交谈过,他们的专业选择和今后的职业考虑基本上只有两个因素,一个是“国际”,一个是“贸易”或“经济”。我从来没有碰到过学文学或者哲学的学生。

大约在八十多年前,英国哲学家罗素访问中国,他归国后写了一本书,题目叫《中国问题》,他在书中说:“我本想前往中国教学,但日子久了之后发现我可以教他们的一天比一天少,而他们教我的却越来越多……重视智慧或者美、或者重视人生快乐的人,肯定会认为在这些方面中国比喧嚣的西方更富有。我希望我能够期待中国人给我们一些美德、深沉平和的心灵,以回报我们给他们的科学知识。”

我觉得,罗素的这番话不免有西方人盲目崇拜所谓“神秘的东方”,因而发出过分谀美之词的嫌疑,但他景仰中国人的审美情趣,还是有相当道理的。但现在呢,中国许多人的追求可以用一篇小说的标题来表达,这就是朱文的“我爱美元”。

现在,我想就王安忆提出的观点,谈谈我对中国社会转型期精神文化问题的看法。我觉得,站在人文主义的立场,揭示种种精神文化方面的低下行为和现象,抨击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和物质享受,哀叹人性的枯萎与丧失,尽管比随波逐流、一味迁就现实、迎合现实要高尚许多,但还是比较简单和容易的。古往今来,在时代动荡、社会变迁时,总有人出来为“人心不古、世道淋漓”敲警钟,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已经证明,现代化具有两面性,它一方面使人在精神文化方面失去一些优雅、细腻、敏感东西;另一方面在实际上解放了人,使多数人挣脱了贫穷、落后、人身依附的羁绊,代表了不可抗拒的进步。因此,社会转型期的种种问题不仅使人不安和忧虑,而且使人看到希望,产生期待。准确地说,现代化和社会转型使人产生困惑,感到两难,使人在作价值判断和取舍时不知偏重哪一端才好。我的观点是,我们看问题不仅要从文学方面看,而且要从社会和历史方面看。

首先,我必须说,我不赞成王安忆的这个说法:“文化大革命”时虽然物质匮乏,但那时人们内心的东西、精神生活是丰富的。因为非常特殊的原因,她有很多文学作品可读,这甚至成就了她的作家生涯。客观地说,我也有这样的经历,“文革”十年动荡,我看了大量的小说,还自学了一些自然科学、英语、德语,等等,“文革”结束恢复正常秩序之后,少数一直没有丢书本的人就容易得到机会,脱颖而出。我甚至知道,在“文化大革命”后期,在青年学生中存在一个“地下读书”和“地下写作”活动,以至于形成了“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文学”。但是,“文化大革命”不但造成了生产、物质方面的大破坏,而且是一场对文化本身的革命和破坏。我们知道,“文革”期间,中国八亿人只能看八个所谓的“样板戏”,一切中外名着,不论是古典的还是现代的,一概被说成是“封、资、修”,即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修正主义的东西,这些所谓“坏书”被禁止阅读,读书是很危险的。我自己经历过看古典小说被军警没收,想买马克思的原着差点被抓的经历。我认为,说现在是物质丰富精神匮乏,以前是物质匮乏精神丰富,是偏颇之言。

同类推荐
  • 毛泽东诗词赏析

    毛泽东诗词赏析

    在饱受内忧外患的近代中国,顽强的中国人民经过上百年的斗争,终于重新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而毛泽东诗词正是中国人民前仆后继反侵略、反压迫、争取自由平等的战斗号角,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发愤图强、走向世界前列的战歌。他的诗词可以说是20世纪中国革命的一个缩影,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鉴于此,我们编著了这本《毛泽东诗词赏析》。本书收录了毛泽东所创作的62首诗词以及近30幅诗词手书,这些诗词或手书大多数是经毛泽东生前同意并正式公开发表的,少数作品虽然在他生前没有发表,但是在其逝世后由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等出版部门正式公开发表,这就使本书收入的诗词和手书不仅十分可靠,而且具有权威性。
  • 被风吹干了的冬季

    被风吹干了的冬季

    这是作者出版的一部作品集,全书分带刺玫瑰、社会万象、感悟生活、爱海泛舟、诗词选录共五辑,收录了作者近几年创作的部分小小说、散文及诗词作品。
  • 生活在真实中

    生活在真实中

    崔卫平所著的《生活在真实中》是一本难得的饱含哲思和灵性的书。崔卫平是一位充满智慧和正义感的思想者,她的《生活在真实中》对我们广泛关注的十多位国内外诗人、作家、哲学家进行了生动的评论,她的文字间充满了反复的思辨和诘问,闪耀着智者的光芒,她的那些充满人文关怀的真知灼见,对于我们的精神生活和文学创作有很多指导意义。
  • 守望绿洲

    守望绿洲

    书中写的都是关于野马非常动人的故事,笔触细腻。在书中,几乎每一匹野马都有名字:“秀秀”、“黑豹”、“小浪荡”……这个家族有悲欢离合,也有生死之恋,其中有不少片断是对野马感情纠葛的人性化的呈现。让我们一同来倾听这荒原野马的动人故事,体味戈壁女孩的内心情感,阅读这潜心原创的生态文学!
  • 最经典中国民间故事

    最经典中国民间故事

    本书选取了比较有代表性的,为广大读者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中国民间故事,涵盖面较广,有一些是神仙鬼怪的,有一些是有关传说人物或历史真实人物的,还有一些是关于自然人文的。这些民间故事植根于民间,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加热爱自己本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
热门推荐
  • 扑倒金主:霍少的调皮娇妻

    扑倒金主:霍少的调皮娇妻

    “少爷,不好了。”“我好的很,”“少爷,夫人去法院告你。”“恩?”“告你欺负,强迫,伤害未成年少女。”“未成年?你去买个36E的胸罩交给法官让他说说这是不是未成年的。”“是,少爷。”不一会儿。“霍君庭你怎么可以这样?”“哦?哪样?这样?”“你,放手。”“宝贝儿,你不是说我强迫伤害未成年么?我现在就让你尝尝强迫的滋味儿。”“唔,不要,不要。”霍君庭:哼,当你招惹上我的时候就要知道我才是你的天,这场婚姻是我说了算,就算是神仙来了也不能将我们分开。【这是一部宠文哦~不过稍微有点虐。】
  • 修真王座

    修真王座

    他,一个被一群疯老头当成小白鼠的家伙,被这群老头用各种手段折磨了九年。九年之中,他被强制的打入了各种古老的古怪功法,其中更有不少残法。九年中,他天天都在生死中徘徊,各种生死大阵磨砺着他。九年中,同样需要天天面对恐怖野兽,只有杀出来才能活命。终于,他逃出来了,来到了修真的世界。可却是从强盗做起。浩瀚的修真世界里,各种各样的修真法门,修真门派,他将如何生存。千族,万派,众多杰出人物,谁能最后坐上那最高的修真王座各修其道,还是走别人的路,让别人去死。。。。。一切都将慢慢揭晓。
  • 尊上追妻之娇宠冷酷妃

    尊上追妻之娇宠冷酷妃

    重生之前,她胆小懦弱任人欺凌错过一生。重生之后,她自信张扬冷漠霸道立誓要不辜负爷爷的期望。————————————-—————————————————————分界线……迷茫中~~美男带她神秘穿越~~~~“看你们这么可怜的份上,本姑娘勉强收了你们,以充后宫吧!”某女一脸冷漠说道“谢女侠收留~~”各款美男子齐声应道……“你敢”某男怒发冲冠……“待我追到你,看我怎么凌虐你”(搞了半天,原来还沒追到呀!!!!无语)某男傲骄“哼哼!”
  • exo鹿晗之夜空下的樱花

    exo鹿晗之夜空下的樱花

    自从他们12个第一次在日本的樱花树下就开始关注她了,到了最后他们开始喜欢上了这个冰山女孩……
  • 夙梦千年

    夙梦千年

    我曾以为,我可以一直爱她,直到我发现我失去了爱她的权利。---千离永夜。爱,很简单,又很复杂。---汐雪。我是我,不是她,也不会变成她,你就是你,我不会代替她爱你。---风樱雪。
  • 南柯已梦

    南柯已梦

    我们在错误的时间相遇,在正确的时间却又分开。走的最急的是最美的景色,伤的最深的是最真的感情。
  • 冰山贵少的奇葩爱恋

    冰山贵少的奇葩爱恋

    他,是拥有倾心弧度美貌的冰山少年。他,是身世显赫的冷傲王子。他,是千面百变的绝美邪恶天使。而她,淡定清纯的外表下却隐藏着撕心裂肺的思念,钟情于他的倾心,捆绑于他的保护,迷惑于他的气质……她该摆脱过去吗……还是沉浸在百感交集的回忆中……(大家方便的话可以做一下下面的作者调查啊,谢谢O(∩_∩)O)
  • 足以深情款款,等待你

    足以深情款款,等待你

    这个故事并不曾真的发生过,但也许,它正在发生着。你还记得自己的初恋吗?也许有的人忘记,有的人铭记,有的人圆满,有的人遗憾。你是否也曾,天真而又纯粹地,喜欢过一个人?
  • 逃婚妻子有点倔

    逃婚妻子有点倔

    他勾起邪魅的一笑:“你赢了,但是我不会娶你,多少钱你说?”说好的见朋友,结果却莫名其妙地被人吃干抹尽。就算这样子,眼前的这个男人竟然还问自己要多少钱?什么世道,什么人呐?好吧,就算这样子,为什么自己还会偶尔想起他?为什么还能和他再次相遇?很不幸,一次就中奖了,竟然怀了孕!他眉头一皱:“我决定娶你!”这个男人说要娶自己,没听错吧?他,还竟然就是传说中那个自己所崇拜的那个人。一直一直,在自己心里存在一定的位置。可是,他说娶就娶吗?为什么她无力抗拒?他,说自己和他是命中注定。那个霸道无良的人,真的是眼前这个人吗?可是,为什么他却要当着自己的面和别的女人纠缠?一直以为,和她结婚,只是权宜之计。没想到,一颗心从此为她沉沦。他说要娶她的时候,她咧嘴一笑:“世上的事情哪里这么容易?”他的世界,一直那么容易,为什么到了她这里,反而变了?她,竟然还敢逃婚。不行,这辈子一定要绑住她。他是她的他,她也一定是他的她。
  • 大唐兵痞

    大唐兵痞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755年安禄山叛乱,惊破了大唐的盛世美梦。与此同时,一个唤作张夜的男子横空出世,震惊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