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50100000028

第28章 二零零零(1)

纪事

出书两本:《直面历史》、《哲学家和他的假面具》。

应邀去瑞典斯德哥尔摩参加关于中国思想文化的研讨会。

参与“长江《读书》奖”的争论。

忏悔是绝对必要的

作为“文化大革命”的过来人和研究者,我对中国人忏悔之少感到吃惊。

我曾对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文革”亲历者作过访谈,其中有叱咤风云的“闯将”,也有一般卷入者;我曾收集和阅读国内及海外出版的中英文的“文革”回忆,我听到和读到的多半是控诉与辩解,甚至是炫耀,很少有忏悔,更少有真诚、深刻的反省与忏悔。

时至今日,堪作全民族道德与良知楷模的,还是巴金老人讲过的那些话。这些话是真诚、勇敢的,但与那一场浩劫的深重相比,我认为也是不够深刻、空洞乏力的。难道巴老的这些话,就成了我们全民族道德水准和历史智慧的上限?

“文革”中发生了那么多蠢行、丑行、恶行,甚至罪行与兽行,而事后受到法律追究和惩处的只是屈指可数的那么几个人,因此,事情是再清楚不过了:那成千上万的“文革”中做过坏事、伤害过别人(当然程度、责任不等)的人,难道不应该反躬自省,难道不应该有所表示,做一些忏悔?

“文革”中,有多少人写大字报揭发、批判自己的老师、校长、同事、领导,甚至自己的父母,使他们的心灵受到创伤,使他们成为运动的靶子;“文革”中,有多少人被侮辱(戴高帽子、剃阴阳头、挂黑牌、游街,“坐喷气式”)和遭毒打,多少人被抄家被赶出大城市;“文革”中,有多少寺庙、教堂被砸,多少图书馆、实验室被毁……这一切,显然不只是那几个元凶大恶亲手所为,那些干过错事坏事的人,难道真的还认为那是“革命行动”?难道以为可以借口“狂热盲从”、“上当受骗”而一推了事?有多少人敢说自己做错事、做坏事只是由于认识和信仰的原因,而没有实际利益的考虑,比如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革命,为了向上爬而不惜落井下石,或者为了自保而毅然决然地“站稳立场、划清界限”?我认为,忏悔是绝对必要的,至少对于那些伤害过他人,并非只犯了小过小错的人是如此。据我所知,“文革”中不少受过巨大伤害的人,虽然知道不可能一一追究刑事责任,但对这世道究竟有没有公理,人们有没有良心还是极其看重的。

有的校长、教师等了十几年、二三十年,终于等到当初批斗过自己的学生的道歉,这对他们是莫大的安慰。当然,绝大多数情况是苦等几十年毫无音信,受害者的创伤永远无法愈合,这不公道的世界对他们而言是终生灰暗的。如果没有成千上万的人站出来忏悔和承担责任,“文革”这场悲剧对于中华民族而言同时也是一场闹剧,一出滑稽戏。它有行为的受害者,却找不到行为者。“文革”这段历史的记载犹如神话,什么坏事都是“四人帮”一伙干的,那几个人就像孙悟空,吹一把汗毛就会变成成千上万个,并且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地做尽坏事。其实,在我看来,忏悔说到底是为了过失者自己,忏悔固然不能抵消过失,却使你的道义立场发生转变。如果你连正视过去、公开悔悟的勇气都没有,那么,你欠下的那笔债将终生尾随着你。

那么,为什么如此之多应该忏悔的人不忏悔?这里有比较复杂、深刻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不对这些原因进行分析,一味作道德追究和灵魂拷问显然是不够的。

“文革”是一场极其复杂和特殊的政治运动,其间波谲云诡,潮流反复多变。

除了“中央文革小组”中一小撮核心人物之外,几乎没有贯穿始终的“左派”。“昨日座上宾,今日阶下囚”,今天用你打他,明天又用他打你,这个阶段一批人是天之骄子、革命闯将,下个阶段就成了“革命的绊脚石”、“右倾复辟的急先锋”。因此,“文革”的积极参与者几乎无例外地具有两重性,一段时间属于被整的人群,另一段时间厕身于整人的队伍。当“文革”被彻底否定之后,人人都愿意把自己说成是受害者,也几乎是人人都有理由把自己说成是受害者。人是这样一种动物:他们善于有选择地记忆和有意识地遗忘。很多人并没有从原则上拒绝忏悔,只不过认为需要忏悔的是别人,不是自己,这从形式上说,就像有些日本人只爱谈广岛的原子弹,避而不谈南京大屠杀和珍珠港的偷袭一样。

忏悔难的另一原因是“文革”的参与者绝大多数卷入了当时的派性斗争,时过境迁,派性对立情绪仍难消除,许多人今日的是非观仍囿于当时的是非,他们走不出“文革”的阴影,并没有真正告别“文革”。缺乏研究和反思的后果之一是,全国上下都把那场浩劫的原因、千百万人疯狂失常的原因,说成是一个认识问题,道德的反思被有意地忽略了。如果批判人、整人、打倒人纯粹只是误认为这些人在“搞修正主义”、“走资本主义道路”,那么这种失误是与良心无关的,这样的反思只触及大脑,不会触及灵魂。“文革”中年轻的积极分子在反思时,最爱说的就是自己当初的理想主义。不错,虚幻的政治理想确实是令人迷狂的原因,但如果没有私利、野心、内心野蛮的冲动,为了邀功得宠而抛弃自尊与常识,“文革”不知会少多少血腥暴行和指鹿为马的笑话。

对忏悔的抗拒还有一种深刻的原因,这是一般人难以想到和难以理解的。有一些具有反思能力和忏悔勇气的“文革”参与者,他们深感社会上流行的对于“文革”的想法是有悖历史真实和有失公允的,他们对自己的经历和反思相当认真,他们不愿意让自己的检讨落入俗套。当一些少不更事、血气方刚的青年把他们视为“文革余孽”并喝令他们忏悔时,他们摆出冷漠与高傲的姿态,觉得连解释都是自取其辱。他们并非不想忏悔,支撑他们的信念是:不能畅所欲言地说出一切真话,就什么也不说。

我理解这样的人,但并不赞同他们的态度。第一,他们自以为自己曾经深深地卷入“文革”,只有自己才有资格谈论和评说,这是片面狭隘的,依我的观察和经验,亲身经历可以是认识“文革”的钥匙,也可以成为客观评价“文革”的障碍。很可能,克服自身局限和派性困扰所需要的努力,并不比充分了解“文革”的事实和进程更容易。第二,他们心怀悲壮地等待“那么一天”,以为到了那一天,真理就会从他们口中道出。他们没有看到,其实并不会有那么截然的时间分界,在他们保持缄默的同时,记忆正在破碎和流失,反思的动力和忏悔的勇气将减弱甚至消逝。

我还想对这些人说句不中听的话:你们以为只要有条件,真理就会由你们来宣布,其实很可能不是这么回事,真理不一定在你们手里,真理要靠探讨和争论才会产生。

我还必须说明,以上说了那么多,都是对许多人抗拒忏悔进行社会心理学的说明与分析,这并不构成拒不忏悔的理由。当然,说到底,忏悔是个人的事情,是强求不来的。在目前这个物欲横溢,人们习惯于随波逐流,只对抓住机遇感兴趣的时代,忏悔是一件不合时宜、用世俗的标准衡量得不偿失的事。我不会要求别人忏悔。我以为,忏悔属于对自己生命意义的形而上的追求,是对自己心灵的呵护。忏悔者认定一种绝对的价值和标准,他超出自身,把自我作为可以听从劝告或服从命令的对象,为了向那绝对的善逼进,他不能不做点什么,他只能这样做。

我不喜欢把忏悔当成喋喋不休的争论的题目,尤其在当前中国这种语境下。

这个题目可能变成美式炸鸡腿,食客们吃得油光满面,打着响嗝,有人还要敲骨吸髓。其实,值得反省和忏悔的事并不只是发生在“文革”,应该反省和忏悔的也并不只是那几个暴得大名的人。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这是每个人终生的功课,而不是菜单上的一个名称。

原载《南方周末》2000年6月2日

他们为什么不忏悔?

忏悔这个话题,成了当前思想文化争论的热点之一,它是“文化大革命”那场浩劫留给许多人,留给我们全民族的一笔精神债务。追本溯源,这个话题至迟在80年代初即已出现,二十多年来一直时隐时显地摆在众多“文革”的积极参与者面前。这一次,大家把目光集中在一个文化名人身上,而实际上,一代人一直为忏悔这个问题追逼。不论是出于内在的良知,还是迫于外在的舆论压力,人们感到必须表白:我要忏悔;或者,我不忏悔,我有理由不忏悔。

真诚忏悔的声音不是没有,但很稀疏,犹如空谷足音。不忏悔的声音形成主流,而且显得理直气壮。人们怎么看待忏悔,人们为什么不忏悔?下面,我借助于解读五种以忏悔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来进行描述、分析与评论。这些自传、半自传性的,以及根据亲身经历而创作的作品,真切地反映了作者本人及一代“文革”积极分子的心声,他们的立场和态度又对社会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一、《一个红卫兵的自白》:我纯洁,所以我不忏悔

梁晓声在这部自传体小说的扉页上醒目地写下:“我曾是一个红卫兵。我不忏悔。”书中直接回答为什么不忏悔的,是作者描写自己大串连时在火车上对一位少女动了邪淫念头,但没有什么行动:我和她,一只手互相握着,另一只手互相搂抱着对方的腰,都将头枕在对方肩上,难免是耳鬓厮磨。

……不经意间,我的嘴唇触到了她的脸蛋。我情不自禁地吻她那光洁的脸蛋——眼睛是闭着的,像个贼似地偷品“禁果”。

……我从她的领口窥见了她双乳之间那动人的部分,和淡粉色乳罩的花边儿。

……我更紧更紧地握着她那只热乎乎的小手。更紧更紧地搂抱着她那柔软的苗条的腰。我的胸更紧更紧地压住她那丰满的富有弹性的胸。

……假如车厢里只有我和她,我想我会像强盗一般夺走她的贞操——假如她企图反抗的话。

作者认为:“与我对她所产生的那些念头相比,我对她的举动简直是拘谨到了坐怀不乱的地步!”“我不承认我的行为不轨。我永不忏悔。”

同类推荐
  • 我想知道究竟有多远

    我想知道究竟有多远

    本书讲述了一个“在路上”的故事。住在山里的小说家,忽然萌发了徒步走回城市的念头。路远,刮风,下雨,体力不支,都挡不住唐吉诃德式的热情。他艰难地走完上百公里的路,愉快地思索关于信念、信条、执着、坚守、拒绝的问题。对人生意义的追问,引人深思,弥足珍贵。
  • 大学生风花雪月之灵魂触电

    大学生风花雪月之灵魂触电

    年轻岁月,如火的季节。可是却感受不到火的灸热。所有的华美和绚丽都不过是过眼烟云。但是又何必在乎太多,太阳依旧东升西落。让它成为关于那个火一样的季节的一份记忆吧。
  • 思恋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思恋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勃朗宁夫妇爱情诗选

    勃朗宁夫妇爱情诗选

    《勃朗宁夫妇爱情诗选》收录伊丽莎白·巴雷特·勃朗宁代表作《葡萄牙女子赠十四行诗集》和罗伯特·勃朗宁关于爱情主题的戏剧抒情诗歌18首以及两人情书选段。勃朗宁夫人写的是抒发爱情的诗,而勃朗宁写的是思考爱情的诗。一位堪称浪漫主义美丽的回声,另一位是浪漫主义的名副其实的终结者。《勃朗宁夫妇爱情诗选》堪称天真与成熟的对话,古典与现代的对话。
  • 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什么

    日益富起来的中国人应当积极探索和树立科学的幸福观,关系到全社会幸福指数的全面提高。什么是科学的幸福观?其一,科学的幸福观对幸福的定义必须符合定义的逻辑规则,即外延要包含幸福概念所指的所有对象的范围,内涵要抽象出幸福概念的本质属性;其二,要深刻揭示人类幸福的客观规律,使人们明确人生的终极目的和意义;其三,要有实践指导意义,容易付诸行动,并切实增进个人和社会幸福指数的提高;其四,能够促进善的互动循环,完善人格,提高道德水平,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保持和谐。一句话,科学的幸福观应当是合乎自然规律的、健康的、和谐的、理性的、积极进取的幸福观。
热门推荐
  • 鉴华纪事

    鉴华纪事

    魂穿异世,国公庶女,出生便被抱入皇宫的她,从此迎来了谨小慎微、步履维艰的晦涩童年含羞忍辱、机关算尽,她只为了逃离这座宫城重生故人接踵登场,面对料尽后事的步步进逼,她该如何化解?当终于走上权力的巅峰,集众皇子倾慕、被皇帝逼婚的她,又能否坚守初心?宫阙千重轻开阖,芸芸众生之中,她该对谁回首,对谁轻笑?
  • 绝世天才之主神大人别找我

    绝世天才之主神大人别找我

    她,华夏21世纪医学世家的唯一嫡子,因旁系想传承家业追杀被逼跳崖,穿越到了古代,遇到了可恨的他,也是最爱的他……
  • 丹武玄帝

    丹武玄帝

    圣界一代丹武帝尊莫君邪因追求永生强行突破修为途中失败爆体而亡,灵魂重生到了一个充满玄气的世界玄天大陆,这里万族林立,诸国无数,天要给我重生的机会,那我就在此重登玄者巅峰,踏破苍穹,撼动诸天,世人仰望,成就传说中永生之境,成为一代丹武玄帝!
  • 赫卡特之环

    赫卡特之环

    死神赫卡特的游戏,始于索菲亚,止于索菲亚。奏响神圣之歌的斯瓦卡瑞拉,逍遥慵懒的克里亚拉,骁勇骑士曼德撒维德,“上帝使者”安娜公主陌弦,都是赫卡特手中雕琢奥克特里命运的刻刀。博斯普鲁斯之夜,凄美的誓言响起:用我一生征战屠杀,还你十年生死相随;终生与死神为伴,缩短你我殊距。拜占庭广袤蓝天下,我只为你而活。
  • 聪慧女人一定要懂得的舍与得

    聪慧女人一定要懂得的舍与得

    《聪慧女人一定要懂的舍与得》内容简介:春天,不是季节,而是内心;生命,不是躯体,而是心性;老人,不是年龄,而是心境;人生,不是岁月,而是永恒。一个人对于情要能放得下,不能随侍左右也罢,生离死别也罢,有合必有分,有生必有死,都能看破放下,不为情苦。
  • 重生之悠闲一生

    重生之悠闲一生

    重生之后的他,追着校花,惩着恶霸。他不想站在世界的顶端,只想陪着身边的人一起慢慢变老。重生之悠闲一生,带你重温校园时光,带你回忆起读书时候的点点滴滴。我是醉酒李太白,我喂自己袋盐。书友群:562928922欢迎进群装比讨论剧情
  • 汉旗指处

    汉旗指处

    我心,为情所寄;我血,为爱而洒。我刀,为义而战;我身,为国而捐。一个柔弱女子,一群热血少年,在异族肆虐之际,遇强敌而不屈,虽九死而不悔......欺我人者,我杀之人;辱我国者,我灭之国。只因这国是我的国!那人是我的爱!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

    为了调整海上运输关系、船舶关系,维护当事人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海上运输和经济贸易的发展,制定本法。
  • 查理九世之月光曲

    查理九世之月光曲

    在冰冷的外表下是一颗跳动的心,言行里是对伙伴的真挚友谊。她的寿命更长,却有一个悲剧的身份,被讨厌,被孤立,早早的看清了这个世界,她和伙伴将会面对什么?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