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50100000002

第2章 一九八零

纪事

上一年9月从家乡四川成都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现代西方哲学,行前依依不舍,大学本科数学系的课程正学到数理统计,一直留到最后时刻。

社科院研究生院的办学条件远远超出预想的艰难:我们根本没有校园校舍,哲学系八十来个同学住在北京通县一个车马店,深夜驴马的嘶叫分外响亮。

美学家高尔太受李泽厚之邀到京参加合写《中国美学史》,社科院哲学所没有条件接待,让他和研究生住在一起。每天晚饭后几个人一起散步,我虽然是后来者,但很快与他最谈得来。《马克思的异化观》一文是替他打抱不平写的,我觉得他受到无端攻击,站出来为他说话,当然以前就对异化问题感兴趣,也非常赞同他的观点。后来认识了批评者,才发现大家原本都是一路人,成了好朋友,正所谓不打不相识。

马克思的异化观

《国内哲学动态》1979年第4期、第8期和1980年第2期共发表了三篇论马克思异化思想的文章,引起了大家对这个问题的重视和关心。这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工作,无疑是一种有益的推动。

韩学本同志的《费尔巴哈的异化观念及其对青年马克思的影响》,力图把马克思的异化观同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联系起来,文章思路清晰,条理分明,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自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问世以来苏联和东欧哲学家对马克思异化观的评价。但我们认为,这种评价是值得商榷的。马克思在《手稿》中论述的异化思想,在内容上和费尔巴哈的异化学说有根本的不同。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马克思说的异化,指的是异化劳动,也就是说,马克思不是在人本主义哲学和宗教批判范围内谈异化,而是指现实世界的经济事实,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概念为他最后建立政治经济学体系奠定了基础;第二,异化的主体不是脱离历史和社会条件的抽象的人,而是受资本家剥削的工人;第三,异化的扬弃不是靠认识自己的本质和能力这样一种精神活动,而是要靠消灭私有制,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在《手稿》中,并没有抽象空洞的爱的说教。从这三点可以看出,马克思的异化观具有十分强烈的革命性。我们不能因为马克思的某些表述带有费尔巴哈的哲学用语而把马克思的异化观归诸于费尔巴哈的影响,也不能因为马克思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某些设想是用费尔巴哈的术语来说明的,就说马克思当时的异化观是不成熟的思想。马克思在后期着作中把共产主义称为“自由人的公社”,“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说明,马克思在这一点上的说法和《手稿》是一致的。马克思在《手稿》中表述的异化思想,绝不是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遗留的一条尾巴,而是马克思建立革命理论的一个开端。

高尔太同志的《异化辨义》,有一个很大的长处,就是透过“异化”这一概念的多义性和不明确性的迷雾,明确提出“人类历史上的异化现象,首先是一个经济学上的事实”这一命题,并且指出,马克思“把劳动异化看作异化的主要环节”,这就抓住了马克思异化观的本质。我们认为,作者正确领会了马克思在《手稿》中表达的崭新思想,看到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是和无产阶级革命、共产主义这样的结论紧密相连的。

但是,高尔太同志把异化解释为“原来属于自己的东西现在不属于自己了”,即与“出卖”、“转让”同义,对此应稍作补充才能全面。这里,我们冒昧地提出,是否可把异化的充分而完整的形态理解为包括下列各个环节:人的产物开始与人分离,外在于人,逐渐与人疏远;变成独立于人的东西;最后与人对立,反过来成为支配人的力量。马克思在《手稿》中,以后在《资本论》中,谈到异化时,有时指上述完整形态,即劳动者和劳动产品相异化,有时指上述完整形态的部分环节,即体现在商品拜物教中的异化,基本上是物化即疏远的意思。

墨哲兰同志在《巴黎手稿中的异化范畴》中说:“重要的,不是人们怎么解释,而是马克思怎么思考。”这话讲得很不错。可惜的是除了马克思本人之外,我们任何人的看法都只能是对马克思的理解和解释。更为遗憾的是,当墨哲兰同志要我们相信马克思是如他所说的那样在思考时,把马克思表述得很明白的观点反而弄成了一团糟。

墨哲兰同志认为,异化的基本规定是“自己转化为自己的对立面”,这是不准确的。一般说来,异化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本来是主体产物的客体反过来成了主体的对立面。墨哲兰同志的定义没有表达出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产生与被产生的关系。“自己转化为自己的对立面”是矛盾同一性的内容之一,不能完全等同于异化这个概念。

墨哲兰同志把马克思《手稿》中的异化观描述成这样:马克思从劳动产品入手,看到了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产品异化的原因是劳动本身异化,而劳动本身的异化是因为族类本质的异化;族类本质的异化相当于劳动的二重化,随着劳动二重化的发展,它所包含的对象化劳动变成异化劳动,异化劳动的最初表现是交换和分工。

这显然不是马克思本人的思想。

马克思在《手稿》中,对异化劳动从下面四个方面作了说明:(1)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的异化;(2)劳动本身的异化;(3)劳动者与他的族类本质相异化;(4)人与人的异化。对这几个方面本身的内容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墨哲兰同志的理解有不少严重错误。

第一,马克思在《手稿》中并没有提出异化劳动的第二个内容,即劳动本身的异化产生的原因。但墨哲兰同志先说“劳动产品的异化,是因为劳动本身异化了”,然后反复地自问自答:“劳动为什么自我异化了呢?”等等。显然,他是把异化劳动这个概念和它的四个规定之一混为一谈了。

第二,马克思更没有认为族类本质的异化是劳动自我异化的原因。恰恰相反,马克思在讲了劳动产品的异化和劳动本质的异化之后,马上说道:“我们现在还要从异化劳动的已有的两个规定推出它的第三个规定。”第三个规定就是人的族类本质的异化。这里,墨哲兰同志把先后次序、因果关系弄颠倒了。

第三,墨哲兰同志把族类本质的异化解释为“一方面劳动是一种自然力的表现”,“另一方面,劳动又是一种创造力的表现”,这也是不对的。马克思认为,劳动体现了人的本质即自由自觉的创造活动,异化劳动把对人的肯定的劳动变成了仅仅是维持生命的手段,因此把人的本质从人的自身那里异化出去了。

第四,墨哲兰同志说:“随着劳动二重化的不断发展,它的……对象化劳动变成异化劳动。其最初的表现就是交换和分工”,这就是说,异化劳动的原因是由于劳动二重化的发展,是由对象化劳动产生的。这不是马克思的看法。在《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异化劳动如何产生的问题,但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更没有墨哲兰同志这样越俎代庖的答案。这个问题的答案,一年以后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给出了。马克思说:“分工从最初起就包含着劳动条件,劳动工具和材料的分配,因而也包含着积累起来的资本在各个私有者之间的劈分,从而也包含着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分裂以及所有制本身的各种不同形式。分工愈发达,积累愈增加,这种分裂也就愈激烈。劳动本身只有在这种分裂的条件下才能存在。”(当然,分工也是私有制产生的原因,因为异化劳动和私有制是互为因果,一而二、二而一的两件事。)墨哲兰同志断言异化劳动是由对象化劳动而来,而分工是异化的最初表现,这就把问题弄得十分混乱了。

墨哲兰同志抓住高尔太文章中提到“剩余价值”和“垄断资本”大做文章,说高尔太“过于性急”地把自己的思想强加于马克思,这种手法是不值得称道的。马克思对剩余价值的认识起于何时,目前尚无定论,至于资本的垄断,马克思在《手稿》中确是明明白白地谈到了。看来性急的是墨哲兰同志。稍微仔细读过《手稿》的人,是不会不知道的。

总之,我的看法是,马克思从政治经济学出发,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概念。异化劳动有四个并列的方面,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劳动本身的异化是劳动产品异化的原因,而这两个方面又导致了族类本质的异化和人与人的异化。至于异化劳动产生的原因,马克思是后来解决的,这就是分工。私有制和异化劳动是互为因果的。马克思的异化劳动学说奠定了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基础,从而直接得出了必须推翻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的结论。

原载《国内哲学动态》1980年第9期

同类推荐
  • 我们,江湖未有期

    我们,江湖未有期

    12位江湖“萌友”,13篇热血江湖故事,他们潇洒自由,他们友善亲切,他们是生活在北京上海的友人,浪迹在丽江西藏的过客,求学在美国巴西的浪子,还有定居在遥远地方的江湖人,他们每个故事都无可替代,每个故事都是真实的冒险。
  • 世象警示录

    世象警示录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人物特写,第二部分案例写真,第三部分警网快讯,第四部分小说事态。收录了《怀念母亲》、《追忆父亲》、《风正一帆顺》等文章。
  • 雨巷:戴望舒作品精选

    雨巷:戴望舒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戴望舒作品集(六)

    戴望舒作品集(六)

    一九二八年,戴望舒从法译本《西班牙的爱与死的故事》中选译十二篇小说(另有《良夜幽情曲》和《夏娃的四个儿子》二篇为杜衡所译),分别于当年九月和十二月,以《良夜幽情曲》(收入小说七篇)和《醉男醉女》(收入小说七篇)为题,分作上下两集在上海光华书局出版。上集有译者的《题词》,下集收录孙春霆所作《伊巴涅思评传》。一九五六年七月,上海文艺出版社根据译者遗留的改正稿,并作了一些必要的修润,以《伊巴涅思短篇小说选》(共十二篇)为题印行。本辑收入的十二篇小说和译者《后记》,即依据这个版本。
  • 相对无语是清欢

    相对无语是清欢

    “作为作家和教育名家的彭辉以书为伴,孜孜不倦,浇灌了他的心灵之花;丰富阅历,行走山水,孕育了他的文人情怀;重情重义,坦荡处事,成就了他的诗意栖居。漫漫人生路上,他幸福地行走着,行走于浩瀚书卷,行走于湖畔山巅;行走于学生目光的河流中,那目光中流淌着信任和期盼;行走于今生无悔的爱情中,那内心里有两不相厌的敬亭山;行走于自我心灵的麦田,那心灵从不会干涸与狭隘。”本书以清新流畅的文笔记述了两位老人相对静坐的生活小事,面对这一平凡的人与事,我们难免会被那种最细腻的感觉所打动,其间也蕴涵着人生大智慧,可谓是平淡而隽永,让人反复地去品味,具有感人的力量。
热门推荐
  • 扶殇:宅男护士的工作日记

    扶殇:宅男护士的工作日记

    由于没有任何扎针吊水的技能,很不成功的护士毕业生扶殇被A市市医院录取之后,经历了一年难熬的轮转生活,英明的护理部主任把他非配到了门诊进行导诊工作。门诊导诊?或许工作本身要比他听上去要难得多。
  • 晁氏墨经

    晁氏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腹黑邪王逆天九小姐

    腹黑邪王逆天九小姐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特工教官,对人冷酷且冷漠。她,是一个废物,遭万人嘲笑。她,拥有主神赐给她的力量,却无人知道;她,金眸银发,拥有光明和毁灭的力量。她不小心穿越,主神的力量使她每天都有事忙。他,南安王,大余第一人,却独独对她来了兴趣:“锦锦抱抱。”她默默回复“你死我就抱。”
  • 无限幻想世界

    无限幻想世界

    活在幻想世界中不愿醒来,寻找属于自己的方向
  • 迷途笔记

    迷途笔记

    "一次不同寻常的社会调查,开启通往未知迷途的神秘大门……“我”是一个研究“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生,跟随导师康锦一起经历了一场匪夷所思的社会调查。自称来自猎户座旋臂的农村妇女;把患了癌症的儿子制作成木头傀儡人的神秘老木匠;出没于黄河流域的神秘动物“水猴子”;“金店大劫案”中与警察交火的已逝者……各种神秘事件层出不穷,彼此间又有着若有若无的联系,一切线索都指向了一个神秘组织——“同门社”。随着调查逐渐深入,一个巨大的阴谋渐渐浮出水面……"
  • 女皇之男色众多

    女皇之男色众多

    他说:“你不要我了吗?“他说:”你忘了我们在一起的日子了吗?“他说:”你敢要别人吗?“他…………他…………他们:”你要哪个?“她不慌不忙:”全部都要!“
  • 一生为你守候

    一生为你守候

    黑白的人生,因为守候一个人变得多彩,也因为守候一个人有了血的颜色,是幸还是不幸?冷暖自知……
  • 阴司秘爱

    阴司秘爱

    传言,数百年前一只厉鬼,把爱熬成了怨,乱了人界,秀眉杏目瞪成赤色,对一人厉厉质问:你要杀我!一段被封印的地府秘事,当所有人都饮下了忘魂汤,这段注定被遗忘的往事是否再无重见天日之时?我究竟缘何而被扣押在地府不得轮回转世,又缘何要对心爱之人痛下杀手?那阳间能一把抓住我的小鬼头是谁,跟我处在平行空间的人又是谁?有些人活着是为了善恶,可有些人的心中却只有爱恨【片段】“我们是不是在哪见过?”我望着眼前这张陌生的面孔捂着心口兀自生出了一些数百年未曾有过的陌生的感觉,数百年前究竟发生过什么?那镜片后的眼角微微收拢,看着我的眼神也多了些闪躲。“小姐,酱紫不大好吧?”
  • 随便发着玩的

    随便发着玩的

    之前随便写的,随便申请个作者随便发发,还有凑够20个字。
  • 朦胧美爱

    朦胧美爱

    二十多年前的一个晚上,落叶纷纷地飘荡着,漫天飞舞。秋风凄切地吹着,卷起万里风尘,黄土飘扬,落叶纷飞。顷刻间世间万物都被笼罩上了一层凄冷而又灰黯的尘埃。一位苍白而又不失俏丽的少妇斜靠在一尊洁白的大理石上,看起来她是那么的疲惫,那么的孱弱,尽管她早已大汗淋漓,但他仍迷茫地望着嘈杂的街道,似乎在追寻着什么,从她的衣着打扮上来看,她并不像体面人家,在这个繁华的城市里,她似乎只是一粒小小的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