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50100000013

第13章 一九九四(2)

应该看到,以“达尔文的猛犬”自居的赫胥黎,在履行扞卫达尔文学说的责任时,面临着两个方向上的任务。一方面,他必须和来自神学界和守旧的生物学界的“上帝造物”理论斗争,他在1860年和牛津主教威尔伯福斯的着名辩论标志着他胜利地完成了这方面的使命;另一方面,一大批社会达尔文主义者鼓吹以生存竞争观点来说明人类的社会历史,以生物进化规律来取代人类固守的道德价值,这易于引起一些人的反感,造成被攻击为无视道德和人类固有价值,提倡残酷无情的生存斗争的口实,从而有损达尔文学说的声誉。赫胥黎在《进化论与伦理学》中,借助于把生物界和人类社会截然分开的办法来拒斥社会达尔文主义从而维护生物进化。赫胥黎的论证由两层意思组成。第一,他在坚决主张进化论是有机界不可易移的普遍法则的同时,又极力坚持人类社会生活中伦理的进步则在于抵制这种生物规律的作用,而代之以另一种正相反对的价值观;第二,他详细地考察了人类思想的发展史,论证了不论是西方从前苏格拉底时期以来各种古代伦理观,还是东方的佛教和婆罗门教的人生态度,其基本观念中都含有对应于或契合于进化论昭示的变化发展的概念,他以此不仅说明像他这样坚定的达尔文主义者仍然关注人类文明中的价值观,而且说明进化论作为一种方法论原理,在人类道德思想体系中作为基本因素存在着。可以认为,赫胥黎在两条战线上的论争,是对达尔文学说的最有效的扞卫。

赫胥黎能开辟两个战场有赖于一个理论前提,即可以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截然区分开并在各自的领域中找到完全不同的辖制法则。幸好在西方哲学的背景中,允许采取这种二元论的立场。西方哲学传统中,早已存在价值判断能否从事实判断中推论出来的探索,至少到了康德时代,人们可以理解“应该……”是不可以从“是什么”中充分演绎出来的。这一点,是西方思想传统和中国思想传统最深刻的分歧之一。在中国,人们的思想历来被一种极端的“天人合一”的一元论统治,任何人要证明人间的价值取舍或个人的生活态度合理,就必须证明它合于“天道”。不论是真命天子还是草莽英雄,都必须从宇宙的普遍法则中寻找自己行为的合理性。

严复自己跳不出这窠臼,因此他在“译《天演论》自序”中称赞斯宾塞“以天演自然言化,着书造论,贯天地人而一理之,此亦晚近之绝作也”。请看,为了达到自强保种的目的,他只好借重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了。至于达尔文的伟大学说是否能解积弱多年的大清帝国的沉疴,他已经不可能多加思索了。可不是么,对于中国人而言,一种规律、法则,当然是既管天上,又管人间,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当然,要求严复完全挣脱中国传统思想框架的束缚是不切实际的。这位被誉为“西学圣人”的思想先驱,虽然曾接受了相当充分的西学训练,又在当时最发达的西方强国——英国作过深入考察,但他自幼即在传统文化的环境中耳濡目染,早已铸就了一颗中国文人的灵魂。对他来说,那种天人合一的一元论世界观恐怕简直就是无可反思的先天思维模式。这是就哲学思想而言,而在政治社会的思考中,国势的强盛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他关注的第一要务。这不但是严复新观念的核心因素,也是他那一代先进知识分子的根本动机。在上世纪末,促使有眼光的中国人注视西方经济、军事、政治、文化先进成果的动力或压力,不是来自内部而是来自外部。如果不是强敌在东南沿海入侵,在西北边陲虎视眈眈,他们不会为了一个更平等的社会和更合理的政治机制而动变革之念。由于他们面临的急切任务和西方思想家所欲阐明的理念有根本性差异,他们往往顾不得仔细斟酌西方名着中的微言大义了。

中国在近代的不幸处境使得中国知识分子在引进西方新概念、新思潮时往往采取一种急功近利、为我所用的态度。这种在学术上不严谨的风气可以说发端于严复。这既可以叫作只顾救亡而不知启蒙,也可以叫作政治冲击了学术。当严复于1898年在北京通艺学堂大讲“西学源流旨趣”和“中西政教之大源”时,就有听众置疑说,说不定他是在假托外国人的名义宣扬自己的主张。

在指出以上诸种问题时,我并无苛责前人之意。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当严复第一次将西学引入中国时,他会面临多么巨大的困难。严复事实上做到了为西方学术概念找到准确、典雅的相应的中文表达,他常为“一名之立,旬月踟蹰”。我们不能要求他对于同时代的西方思想有十分深入、广泛的研究。我们似乎也不能要求一个以救国为己任的忠君改良派遵奉“为学术而学术”的治学态度。

看起来中国知识分子很难摆脱一种个人的或集体的“洞穴假相”,他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激情、兴趣、改造社会的政治理想强加到他们正在引入的西方文化思想上,从而将其弄得面目全非。近百年来,“全盘西化”的口号有人倡导之,有人攻击之,但中国有多少人真正深刻地把握了西方文化精髓呢?

记得在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文化界掀起了“易卜生热”,《玩偶之家》中娜拉的命运成了经久不衰的话题,鲁迅、胡适等人都发表过不少宏论。尤其是“娜拉出走后怎么办?”更成了一时的热门话题,这简直把一个个性解放的话题引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大门前了:人的经济地位是决定一切的,个人的解放的前提是改造整个社会,尤其要变革其政治经济制度。萧乾先生发表过一篇《易卜生家乡人如是说》的文章,其中说,当挪威的戏剧理论家知道娜拉在中国的礼遇时,他们不禁惊呼:天哪!娜拉这样一个脱离家庭的中产阶级妇女怎么担得起中国人加在她身上的如此之多的历史重负?从妇女解放到社会革命,从经济、政治到文化心理上冲决旧社会罗网。易卜生笔下的娜拉,原本是作为一种批判北欧社会里中产阶级家庭平庸生活的形象,作为揭露日常生活悲剧的家庭问题戏剧,它当然和社会问题有联系,但娜拉决不应该被改造成体现中国当时社会历史各种矛盾——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性别矛盾——焦点的形象。把娜拉过分政治化使得中国人对于易卜生欲想表达的家庭悲剧感觉迟钝,以至于时至今日,从艺术上把握易卜生在戏剧中渲染家庭悲剧气氛和描写个人心理冲突的手法还是尚待深入研究的课题。

也许有人会质疑说,对于西方文化,中国人能完全避免民族偏见吗?当中华民族的生存受到极大威胁时,能摆脱时代偏见吗?也许,要彻底去除偏见是不可能的,但偏见有弊无利则是可以肯定的。

从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来说我们本来就做不到对症下药般地找到某种西方学说,任何学说要能与中国的实际相衔接,不知要下多大的工夫加以深入研究、批判、吸收,如果一开始就有严重的误解,那么后面的消化、借鉴工作简直就无从谈起,只能是南辕北辙,谬以千里。

更重要的是,对待西方文化,我们应该有一种更开阔和高远的态度,而不能“有病乱投医”。了解、欣赏、吸收借鉴西方文化,自有其独立的价值,这是中国人参与世界文明,从而改造和发扬自身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一百年来,由于外患内忧,中国知识分子一直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时事风潮的冲击把人颠簸得失去了纯文化、纯理论的兴趣,其结果是政治上风风雨雨,而文化上建树甚微。我认为,不论社会条件是否成熟,知识分子的使命之一就是要固守文化阵地,这需要一种“文化就是文化,政治就是政治”的信念。学术问题、理论问题固然与社会政治有关,但在发生关系之前,尤其是在学者研究的过程中,它们应该是纯粹和超然的。

史华兹教授在书的结尾处说了一段极有分量的话:“人们几乎无法对严复或者近代中国的知识界对国家富强问题的探求作出评价。中国的确被深深地羞辱了,在近代世界里,没有一个社会不具备国家力量而能幸存下来。不过,事实依然是,凡在价值观念被认为是达到强盛手段的地方,这些价值观念就很可能是靠不住的、无生命力的和被歪曲了的。”

确实,自中国人接触西方观念以来,在占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中,“自由、平等、民主”几乎从来都被当作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它们固有的独立价值很少得到承认,受到尊重,一如知识分子最好的地位也就是幕僚客卿和各层次上的工具而无独立人格一样。如果说:“富国强兵”一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中华民族可望而不可即的幻梦的话,那么,应该指出,它首先是中国统治者追求的目标。这个理想当然不应遭到非议,但它和近现代思想家(包括马克思)的社会理想,即个人自由和个性的充分发展,并不是一回事。我们应该自问一下,如果中国是一个国强而民弱、民穷、民愚之邦,我们会感到满意吗?

写到这里我不禁黯然神伤,因为不论我如何指出严复的不足,他毕竟认为个人自由是国家富强的条件,他毕竟看到富强之道不仅包括军事、经济因素,思想文化价值也是不可或缺的方面。如果我们在今天还认为服从是现代化的首要条件,如果我们同意思想文化价值方面的单一性和强制性是必要的手段,那么,我们除了自甘为严复等先辈的不肖子孙外,还能说什么呢?

此文原计划载于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辑的1994年出版的一部论文集,但计划流产,后载于本人的文集《精神生成语言》,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

同类推荐
  • 写给未来的自己

    写给未来的自己

    给自己一个梦想,尽管这个梦想可能简单卑微,甚至幼稚可笑,但正是这最初的梦想,成为我们不断努力向前的动力……
  • 宋词三百首(上)

    宋词三百首(上)

    词是诗歌的一种。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词始于唐,定型于五代,盛于宋。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风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
  • 千江有水千江月

    千江有水千江月

    本书是作者近些年来创作的散文随笔文集,是作者对生命形态和生活万象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本册为丛书之一。
  • 胡也频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胡也频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1925年5月,一天午后三点钟左右,在北京的马神庙街上,有一个二十六岁光景的男子,在那里走着带点心急的神气,走进北京大学夹道去。他穿着一套不时宜的藏青色西装,而且很旧,旧得好象是从天桥烂货摊上买来的货色,穿在身上不大相称,把裤筒高高地吊在小腿肚上,露出一大节黑色纱袜子。他的身段适中,很健壮。走路是用了许多劲,又快。那一双宽大的黑皮靴便接连地响着,靴底翻起了北京城特有的干土。他走到这狭胡同第三家,便一脚跨进大同公寓的门槛,转身到左边的大院子里去了。
  • 随园诗话(第十卷)

    随园诗话(第十卷)

    《随园诗话》,清代袁枚的一部有为之作,有其很强的针对性。本书所论及的,从诗人的先天资质,到后天的品德修养、读书学习及社会实践;从写景、言情,到咏物、咏史;从立意构思,到谋篇炼句;从辞采、韵律,到比兴、寄托、自然、空灵、曲折等各种表现手法和艺术。本书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热门推荐
  • 血狼之战

    血狼之战

    世界上居然有血族、狼族,而且还为人类少女发动战争,这些都不可能吧!但往往发生在女主身上。相时,相认,相别......但是女主失忆是否还能记得那位少年?
  • 御仙御使

    御仙御使

    一把父亲留下来的宝剑,引领他走上了一段不同寻常的历程。成仙?成神?什么是最高的境界?什么又是最终的目标?御人?御仙?究竟是谁被谁驾御?未知的世界,苍茫的天地,小小少年必将要在这个世界中,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且看小小少年如何在修真界中成为一代宗师!
  • 江湖救命啊

    江湖救命啊

    一位男权时代的女皇,她无恶不作,几年便被揪下台,于是顾清欢穿越时空,就是逃命来了。从后有追兵,逃到前有堵截,再到四面楚歌,这山长水远,天地广阔,就不信没她容身的地方。江山丢了,江湖还在,卷起包裹,咱们逃难去。
  • 潜渊龙迹

    潜渊龙迹

    在神州各地的地底深处,无人能够到达的绝密之境,频频发现的一枚枚龙图腾手绘图案,潜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惊天秘密。龙鳞频繁现世,逆鳞是哪一片?神秘莫测的豢龙堂布局千年,为了是什么?二十年前的寻龙队到达了哪里?被称作天下龙脉的昆仑山,直通幽冥的天坑,即将打开的地狱之门,阴谋逐层揭开。这是三代人之间纠缠不清的明争暗斗!这是一场没有输与赢,只有生与死的决战!这也是一个老人,寻找了20多年的回家之路……
  • 至尊武侠系统

    至尊武侠系统

    当江辰一个孤儿,在一次游戏中获得了一个系统,江辰的人生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妃要乱君心

    妃要乱君心

    我头顶一棵白菜,身穿一条麻袋,我只是衰神二代,表拿我当东方不败,拯救大宋的事还是换个人选,姐姐我只想游戏人间。什么什么,皇上王爷纷纷表态,说为了我乱了心脉。打住打住,你们可是嫡亲叔侄,千万克制表乱来。这世界变得越来越奇怪,姐姐我彻底凌乱......
  • 金石缘

    金石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某年,某某

    某年,某某

    一个断断续续写了三年的故事,最后还是落得一个烂尾的结局。讲真的,挺好笑的。
  • 执梓之手,与君白头

    执梓之手,与君白头

    安梓雪觉得自己已经够倒霉了,没娘疼,没爹管,三岁就靠自己吃饭。想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却轰轰烈烈地没了命。老天还不想放过她,重生异世,遇见君柒痕她才恍然大悟——哦~原来这才是真正的不幸。天天变着法的讽刺、嘲笑、伤害她幼小的心灵也就罢了,强吻、壁咚、摸大腿又是怎么回事?君柒痕:“说吧,是你嫁给本王,还是本王娶了你?”安梓雪:“好有哲理性的问题,王爷,我能不能……唔……”温热的唇覆上,唇齿交缠,吞噬了一切。情动之时,他在她耳边低喃:“余生,惟愿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安梓雪心中悸动,不论我经历过什么,不幸中的万幸,没有错过你。
  • 豪门独宠:腹黑boss别乱来

    豪门独宠:腹黑boss别乱来

    第一次,她17岁,她将她自己送到他的床上,他却将她扔了出去。第二次,她18岁,生日会上放肆大胆,他却笑的一脸从容优雅。第三次,她21岁,他却将她压在身下,低声呢喃:“宝贝,解开它……”她怒了:“卑鄙下-流!不是说好永不相见吗!”他却笑的一脸妖孽,依旧压着她,细密地吻着:“乖,一会儿遮住你的眼,那样不就永不相见了?现在我先给你解释下什么叫做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