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49800000035

第35章 二零零一(3)

D.宋元时期:政治经学与低等臣民。如果说周、张、程、朱等人的道学或理学,使儒学的体系化臻于顶峰,那么,新旧党争之利用今古文经,则使经学的政治化达于极致。到了蒙元时期,统治者把人民分成三六九等,儒生被贬为低等臣民,表明学术或学者的地位已经一落千丈。

E.明清时期:心学、实学与文字之狱。陆九渊说“道未有外乎其心者。大而化之之圣,圣而不可知之神,皆吾心耳”。以“吾心”代替“神圣”之后,学者“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国运日衰,民生多艰,遂引出“实学”之批判。实学本欲经邦济世,岂料专制政权却大兴“文字之狱”。学者既有身家性命不保之虞,遂只能钻进“小学”,致力于文字训诂,忽视了思想发展。

统而言之,中国学术自秦汉以降,与邦国大势有密切关系:合则学,分则思;治则学,乱则思。而由理学到心学,由心学到实学,由实学到小学的过程,更表明超越的思索逐渐减弱,天溶于人,上归于下,已成中国学术的一大特征。

(3)佛道影响与正负作用

佛道两家当然对中国学术大有影响,但其作用也有正负两面。一方面,佛学(尤其是唯识学)之细密运思,道家(尤其是老庄)之形上思考,有助于中国学术中哲思之不泯。另一方面,佛教中的消极思想,道教中的迷信成分,又助长了学者对宗教偏见之形成。

2.现代

(1)千古变局与西学东渐

19世纪中叶开始,西方入侵造成了社会上千古未有之变局和学术上西学东渐的形势。洋务派倡言“自强”,却因倡“中体西用”而属意儒学。维新派致力“变法”,虽有引进西学之举,又有利用经学之事。革命派追求民主共和,当然运用西学,却也有倾心佛学之士。

民国初年,思想上“科学”、“民主”观念盛行,学术上“国学”、“西学”两者并行。

“科学”与“民主”并提,遂导致将其“对立面”即宗教与专制归为同类。至于“国学”

与“西学”,则共有民族主义和实证主义成分,从民族主义出发,遂致视基督宗教为“洋教”,从实证主义出发,遂致视基督宗教为“虚妄”。

在此大变局中进行大清理,难免有孩子与浴水一起倒掉之举,难免有垃圾与珍珠一齐埋葬之憾。在败而求强和抗侮御敌的氛围中去看对手,更难免只见其手不见其心,只见其外不见其内,即只见其技术、体制而不见其思想、精神,于是遥契古代传统之蔽,再次流于片面表面,滞于下实上虚。

(2)全面控制与横扫一切

从新中国建立到“文化大革命”前夕(1949-1966),“革命”凌驾于学术之上,而在学术之内,则以唯物主义和马列主义指导一切学科。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都要接受指导,结论往往先于研究,教条常常取代学术。而在“文革”之中(1966-1976)盛行的,则是统一思想与空前禁锢,人类文化的一切遗产都被说成“封资修”、“帝修反”而加以“横扫”,甚至自然科学家也被称为“资产阶级学术权威”而加以迫害,甚至苏联、东欧、北朝鲜和古巴的文化也被称为“修正主义”而予以扫除。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学术不只是停滞不前,而且是大大倒退;不只是流于片面,而且是陷于虚无;不只是停顿僵化,而且是遭到破坏。其特征可说是无“思”亦无“学”,无“法”(学术规范)亦无“天”(超越者消失,神圣者隐退)。

(3)饥不择食与自闭怀旧

改革开放之后,在20世纪80年代,学术界由于关门太久,一旦得窥外界,遂致眼花缭乱;由于饥肠辘辘,一朝得享口福,遂致饥不择食。这既有囫囵吞枣之弊,也有兼收并容之利。学界向境外寻觅,首先看到人文或人本思想(萨特与弗洛伊德之类学说遂大为流行),后来又见到基督宗教思想(主要是通过译作),但因受多年的偏见与先入之见影响,多半仍以两者相互冲突为定论。

而90年代的学界特点,可以两段诗词形容。一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二是“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旧帽遮颜过闹市,破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尤其最后两句,一时成为不少学者的写照。学界向昔时寻觅,首先看到民国初年对传统批评之过激(保守主义遂大为流行),后来又见到古代的保守传统之可取(主要是通过国学研究),但因受近年的自闭与怀旧情绪影响,多半竟将其缺失视为其长处。

至于近二十年学界的风尚,则可说首先是“诸风回旋”(从自由主义到“新左派”),其次是“古风劲吹”(从“国学热”到保守主义),再次也有“道风初拂”(从佛道研究到基督宗教研究)。就对基督宗教的态度而言,学界虽然正在逐步恢复平常心,但在多数人那里,由于以往偏见之余绪,仍有不少误读。而我们知道,“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

3.缺失

(1)学盛思衰

由上述学术史大势可见,自汉以降,中国学术总体而言有此缺失。而“学”、“思”与“治乱”、“分合”关系中的前述“规律”,竟然延续20世纪,实为可叹!而缺失之最甚者,无疑是独立思想与批判精神。

(2)上弱下强

宋明以降天人不分的结果,是天溶于人,上归于下。由此而来的学术趋势是,由形上而形下,不求超越;由实证而实用,务求功利。

(3)片面平面

“学而不思则罔”,遂易于浅尝辄止,遂易于人云亦云(在对宗教的认识上,遂易因袭宗教即迷信之片面成见,因袭基督宗教乃属西方等片面陈说)。就真实、多面、立体的具体事物或研究对象而言,片面的方法因为丧失了对第三维的意识,遂导致学术思想的平面化。于是逍遥旨趣和功利思维会更多,批判精神和超越意识会更少。结果是以成见之因袭为“通古今之变”,以人际之学问代“究天人之际”。

以上三点缺失,实际上彼此关联,相互促进。

二、基督宗教之研究

1.兴起与局限

明清之际,基督宗教之研究得以兴起。但是一因局限于传教士与信教士大夫的圈子,二因受限于他们的精力向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分散,所以,相对于其非凡才华和科技成果而言,基督宗教研究成果不大而流布也不广。当然,其中原因,也有政治社会方面的因素(如康熙帝后期禁教等等)。

民国初年,基督宗教之研究得以更新。但是在教内,又因受限于精力向传教方面的分散,在教外,因与学术界一般趋势相仿,受限于实证方法得势和传统学术影响,所以历史课题研究多而教义思想研究少。

2.中断与死亡

1949-1966年间,由于社会政治的原因,对于基督宗教,教外只有严厉的批判和抨击,以及讥讽和漫骂;教内则穷于应付接连不断的政治运动,先是无暇后是无人顾及研究工作,学术研究日蹙,以至于最终停顿。

1966-1978年间,随着包括基督宗教在内的一切宗教遭到严重打击,基督宗教的研究也彻底消亡。这一领域的知识,可以说不是零而是负数,即令在受过教育的人群中,甚至在学术界之中,对于基督宗教也不仅是基本无知,而且还充满偏见。

3.复苏与拓展

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社会的复苏,基督教会也迅速复苏而且急剧发展,随着中国学术工作的逐步恢复,基督宗教的研究也随之而复生。由于教内人才的奇缺和教外人士的兴趣,所以研究者以教外学者为主,研究的立场和方法也具有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特色。

在90年代,基督宗教研究在学者们的努力下继续发展。研究成果在数量上已超过1949年起三十年间那些毫无学术性可言的书文好几百倍,研究的领域也已大为拓展,除了历史课题的研究,还有哲学、伦理、教育、文学、艺术、美学,甚至教义神学等方面的研究。除了研究内容大大扩展之外,研究人员也已从少数社会科学院内的研究者,向高等院校的教师扩展。就研究者对基督宗教的总体态度而言,也已走出偏见,逐步趋于客观和理性。这种转变对于逐步矫正全社会既往的偏见,正在发挥重大的影响。

三、基督宗教研究对中国学术的意义

1.促进思想性与批判性

在中国的社会环境和条件下,学术界对于基督宗教很难有直接的、切身的认识,而必须借助学术性的基督宗教研究来认识。这种研究所揭示的基督宗教玄奥的教义内容、宏富的神学思想、深刻的灵性体验,在在引人思考、发人深省。而基督宗教长期独立于世俗政治体制的历史经验,观察和批判世俗社会制度的超越立场,更可以促使历史境遇完全不同的中国学术界进行反省,从中获取有益的思想和教训。

2.恢复上下之分与关系观念

如果用“天人合一”观念消除了天人的上下关系,在观念世界中遂只余人与人的上下关系,而整体的人自身则成了自满自足不假外求的独立者,世界只由人这个“唯一者及其所有物”所组成。这是一种有害而危险的世界观。

基督宗教研究对神人上下之分观念的重新引进,可以使人重新注意到人并非独立者,亦非唯一者,更非至上者;使人再次意识到人乃处于关系之中,与其他造物相互依存并依赖于世界整体,与造物主有造生关系或上下之分。因此,人与其他造物和其他人具有种种不依赖于人而存在的关系,人与人之间在本体上的关系是平等的。这种世界观可以促使人走向中国古代贤哲所说的“知天事天”和“民胞物与”的境界。

这种观念也必然促进包括哲学本体论、人性论、道德论、环境论等方面的形上研究,使这些方面的学术不仅仅局限于实证方法与实用目标,而具有形上的眼光与超越的意识(近年来在学术界,“形上”与“超越”等词的运用大为增加,不仅西方哲学研究,而且中国哲学研究;不仅宗教学研究,而且其他学科研究,都常常运用这些术语,正是这一方面的意义开始显露而发挥影响的一个证据)。

3.走向整全观点和立体思维

现代的基督宗教研究,是一种多学科多方法的研究。它对中国学术许多学科的研究都会产生示范作用,促进中国学术走向整全的观点和立体的思维。

这首先体现为一些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扩充,以及某些技术学科和自然科学观察视角的扩大。例如文学研究的领域扩充到圣经文学,艺术研究的领域扩充到基督教艺术,音乐研究开始重视从巴赫直到黑人民歌的宗教情感,美学研究开始吸纳“神圣之美”这一范畴,哲学研究增添了宗教哲学这一分支,思想史研究开始重视宗教或基督教思想,社会学和民族学研究分别增添了宗教社会学和宗教人类学两大学科,甚至教育学中也有人开始讨论信仰教育的意义,建筑学、宇宙学和科学哲学中则有人注意到宗教信仰的影响,从而扩大了这些学科观察问题的视角。

其次还有助于矫正偏见与摆脱片面。例如关于宗教与迷信关系的偏见,关于西方与“洋教”的成见,关于理性与非理性作用的片面理解等,在通过这种学术研究而全面认识基督宗教的过程中,都可以得到矫正。

最后,基督宗教研究更可以在中国学术中引入垂直之维,导向立体思维。只有采用立体思维并不乏垂直之维和神圣之感的学术,才能引导社会文化摆脱平面、浅薄和庸俗,走向立体、多面、高尚和富于精神性的文化。

基督宗教与人文主义

——从误解走向对话

基督宗教与人文主义的关系问题,既是一个从过去的百年和千年遗留下来的问题,又是人类在新的世纪和新的千年依然面对的问题,还是一个属于内在精神观念,但一定会影响外在生活环境的问题。

人文主义观念在两千几百年前产生并影响了文明史,在数百年前(文艺复兴后)更引起了人类生活的巨大革命。它至今虽在思想界受到批评,至少仍在人类实践活动中活力不衰。然而,它的意义,却遭到了极大的混淆。

基督宗教信仰也在两千年前诞生并影响了文明史,在数百年前(宗教改革后)也因内部变革而引起了人类生活的巨大革命。它至今虽在各方面遇到困难,至少仍在人类精神生活中活力不减。同样,它的意义,也遭到了极大的误解。

这两种重要的精神或观念力量之间的关系,当然对人类生活影响巨大,可是,这种关系,在实际上也遭到了极大的歪曲。

对人文主义的混淆、对基督宗教的误解及对两者关系的歪曲,都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影响着人类的未来,都是当今世界特别是精神和观念世界面对的重大问题。对人文主义与基督宗教关系的歪曲,直接产生于对两者本身的混淆和误解。

所以,为了矫正这种歪曲,我们必须首先致力于澄清这些混淆和误解,重新申明两者的重大意义,并努力说明两者之间和谐关系的重大意义,努力寻求两者之间关系和谐的适当途径。

同类推荐
  • 家乡雨

    家乡雨

    家在词典上的解释是家庭的住所。其实这是一种表面的无情感的直译。家比住所有更丰富的内涵,有更深厚的情韵。在异国豪华的高楼大厦里,在他乡的山庄村落里,那是住所,不是家。家是祖血的泉源,家是跳动不息的人脉。家中的故土下埋着一代又一代祖先的尸骨,家中的土地上生活着一辈又一辈的乡亲父老。有生命完成的悲伤,有哇哇坠地的喜悦。这是生命的代谢,也是血脉的延续。
  • 李贽集(名家选集卷)

    李贽集(名家选集卷)

    李贽(1527—1602),中国明代后期思想家。号卓吾,又号宏甫,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原姓林,名载贽,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中举后,改姓李,嘉靖三十五年为避穆宗载垕(同“厚”)讳,取名贽。其家是世代巨商,至祖父辈家境渐衰。嘉靖三十五年任河南共城(今河南辉县)教谕,三十九年任南京国子监博士,四十三年复任北京国子监博士,四十五年任礼部司务,隆庆四年(1570年)任南京刑部员外郎,万历五年(1577年)任云南姚安知府,万历八年辞官归隐。他的著作,曾多次遭到禁止和焚毁,但仍继续流传于世。本书择其诗、文、小说之精者加以解评。
  • 月光下的灯影

    月光下的灯影

    梁思成的才华不在徐志摩之下。他是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的先驱,直到今天,他40年前的作品,仍被世界建筑界认为是经典之作。走遍中国山川,又曾到西方游学的梁思成,毕竟有不同的心胸。徐志摩飞机失事后,梁思成特地赶去现场,捡回一块飞机残片,交给自己的妻子。据说林徽音把它挂在卧室的墙上,终其一生。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心灵世界,在那心灵的深处,不见得是婚姻的另一半。
  • 哲理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哲理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幼儿文学鉴赏

    幼儿文学鉴赏

    本书从审美的角度介绍了幼儿文学鉴赏的独特之处,阐述了幼儿文学鉴赏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并对儿歌、幼儿诗、幼儿散文、幼儿童话、幼儿故事、图画故事、幼儿寓言和幼儿戏剧等文体如何进行艺术鉴赏进行了系统介绍。
热门推荐
  • exo之琉璃恋

    exo之琉璃恋

    十二个女孩和EXO的一系列故事,有苦,有虐,有甜
  • tfboys之花开花落又一年

    tfboys之花开花落又一年

    也许从一开始,爱你就是个错误,你就像一个刺猬,无论我怎么接触你,都会变得伤痕累累,但我愿意用我的身躯包裹着你,把我所有的温暖传递给你。十年,短短的两个字承载了多少的心酸,我喜欢站在台下看你们闪闪发光的样子。等到我老掉牙的时候,我还拿着小时候买的海报一遍一遍的抚摸,那曾经稚嫩过的脸依然呈现在我的眼前,很抱歉,我又哭了....
  • 王朝之帝国崛起

    王朝之帝国崛起

    一个处在低谷中的国家,内忧外患、天灾人祸,在这个动乱的时代即将被抹去一切记忆消失于洪流,是注定被上天遗弃还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在苟延残喘了近一个世纪,命运的轮回再次逼迫这个国家做出选择—生存或是消亡,在这个关键时刻北燕迎来了它的曙光—带全族走出困境的帝王。夏寒:我一生为之奋斗的国家,能看到它如此辉煌我心甚慰。夏星:我希望我的族人像普天下的人一样生活,我希望我的国家是整个大陆向往的天堂。
  • 摩诃僧祇律

    摩诃僧祇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傲宇内乾坤

    傲宇内乾坤

    是天才怎奈他人陷害偶得神器遭得天下围剿无意与人为敌,却是搞得家破人亡苦修无情道只为报仇然而,遇上她,情动。无情道无情刀,谁人说得人需无情才可至巅峰?决绝离去再回首等待夜潇然仅是一具冰冷的尸体。所幸,时光得以逆转,看今世夜潇然如何凭借神器傲宇内乾坤!
  • 绝世元素师:我命不由天

    绝世元素师:我命不由天

    永不言败的安七于一场意外来到异界大陆,拥有了新的名字和新的身份——安家的庶女安弃子,从此安七再不是那个被人陷害无名小卒,一步一步地叱咤整个大陆。弃子又如何?总有一天弃子会成为举足轻重的那一枚,我命不由天!他站在她的身后,看她不断成长不断强大,在她脆弱时撑住她:“没关系,去闯吧,你身后有我。”“我一直在。”【新人写文求打赏求收藏求点击,给点鼓励更新地更快】
  • 花千冰

    花千冰

    寒冰相依,纵有千古之恨;冰永随寒,纵尽万般欢笑……那一刻的阴阳差错,她爱上了他,他亦是如此。可是,他们并不知情……直到六绝水培育的莲花花汁狠狠灼伤了她。情水?她爱上了谁?再到圣器炼化的梦境中,她才明白。可是她累了呵,她不想再艰辛地守着这份爱了……但当那水绽冰莲,内力外泄之时,她心中竟有一丝痛。白子寒,我还是放不下你么?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傻瓜不服气

    傻瓜不服气

    可笑全身都是肉,走路浑身抖三抖,家里破事一大堆,还想谈个蓝朋友,不是啥良家妇女,但绝对是黄花“大”闺女,想找个务实滴男银,没想到却恋上一个大反派,行,反派就反派吧,但,怎么一个不小心反而被他带坏了呢?
  • 零年编史

    零年编史

    “三十一世纪中全世界的新教育方式近似‘打网游’”,各国学生通过击杀各科属性的怪物获得策典,使用策典后,策典中的知识信息将直接转换为脑电波进入人体大脑,使过程变成“刷完怪获得相应的知识点”,而各科水平的测定也变成了由校方发起的学生之间的战斗。故事围绕十几个标准00后男生展开,讲述他们在校级联赛中,由“小学生”逐步过度到“学神”的封神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