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48500000006

第6章 斯大林的文学思想(5)

斯大林的文学知识和文学修养还表现在他对苏联文学的许多作品的评论上,这些情况将在下面讲文学批评时作详细介绍。此外,自从设立斯大林文学奖金以来,他亲自参加获奖作品的最后评定,在讨论时常常发表具体意见,甚至与其他的人进行争论。从中可以看出,他不仅看过获得提名的作品,而且还看过其他作品,甚至看过有关某些作品的评论。上世纪四十年代下半期曾几次参加中央政治局召开的斯大林奖金获奖作品审批会的西蒙诺夫根据观察,最后得出了这样的印象:“他(指斯大林。——引者)确实喜爱文学,认为文学较之其他艺术是最重要的、最关键的、而且归根结底是对其他一切或几乎其他一切艺术起决定作用的。他喜欢读书,非常内行地谈论读过的东西。他记得书中的细节。他身上有他的某种艺术天赋,这一点我毫不怀疑,这大概是从青年时代写诗、迷恋诗歌而来的吧。”西蒙诺夫这位“行家”的话,又一次证明斯大林有文学才能,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和艺术鉴赏力。

第二节斯大林的文学思想及其基本观点

斯大林的文学思想的理论基础。——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过程。——对民族问题的阐述。——对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阐述。——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学说的阐述。——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阐述。——对包括文学在内的民族文化的看法。——强调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要求文学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重视正确的指导思想对文学创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又强调文学创作的特殊性。——重视深刻表现生活中的矛盾的作品,反对“无冲突论”。——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将文学创作称为“生产灵魂”的特殊的精神生产,把作家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同意用“左倾”和“右倾”的概念表示文学的倾向性,主张运用阶级方面的概念。——对文学的党性的新的看法。——主张批判地继承和发扬文化传统,正确对待文化遗产。

斯大林的文学思想及其基本观点是在对文学有比较丰富的知识和比较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在从事文学活动和领导文学工作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现在接下来讲一下他在参加革命活动后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着作,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的情况以及形成他的文学观点的具体过程和内容。

斯大林在和德国作家埃米尔·路德维希谈话时说:“我参加革命活动是从十五岁开始的,那时候我和当时居住在南高加索的俄罗斯马克思主义者的一些秘密小组发生了联系。这些小组对我有很大影响,使我对秘密的马克思主义着作发生了兴趣。”推算起来,这是在1894年他进入梯弗利斯正教中学的那一年。上面说过,在校期间他在参加革命活动的同时就开始读各种禁书。在他读的第一批书当中,就包括马克思的《资本论》,此外还有达尔文、费尔巴哈、斯宾诺莎和门捷列耶夫的书。成为职业革命家后,他仍坚持读书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他的第一篇重要的理论文章是1906年到1907年发表的《无政府主义还是社会主义?》这篇文章是为反对格鲁吉亚的无政府主义者攻击社会民主党人和歪曲马克思主义而写的,它联系实际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文章在说明马克思主义与改良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根本区别时首先指出:“马克思主义不只是社会主义的理论,而且是一个完整的世界观,是一个哲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就是从这个哲学体系中自然而然产生出来的。这个哲学体系叫做辩证唯物主义。”接着斯大林密切联系实际阐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问题。文章第一部分讲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根据这些原理指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均处于永恒的运动中,一切都在变化,不断产生、成长和死亡,因此生活中总是有旧东西和新东西,保守的东西和革命的东西,它们之间总是进行着斗争。辩证方法要求我们从运动和发展中来观察一切,确定生活走向哪里和怎样走法,分清生活中的新事物和旧事物,从而确定自己的态度。第二部分讲唯物主义理论。作者批判了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坚持唯物主义的一元论,强调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而不是相反。他进一步指出,社会生活的物质基础和它的内容是经济的发展,因此要改变不适用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形式,改造人们的风俗习惯,就应当改变经济关系。第三部分讲社会主义,强调“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是直接从辩证唯物主义中得出来得结论”。它必须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来实现。从上述简要的介绍中可以看出,文章的作者是信奉马克思主义的,他虽然尚未对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作系统的和详尽的论述,但是可以看出已掌握了这一理论的精髓,并开始运用它的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批判形形色色的错误论调。这说明他已开始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后来他自己也说,应该把他的包括这篇文章在内的从1901年到1907年写的文章看作是“一个年轻马克思主义者的着作、一个还没有完全成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的着作”。

上面提到过,1912年底到1913年初,斯大林写了受到列宁高度赞扬的《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一文。这篇文章给“民族”下了这样经典的定义:“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文章强调指出,这个定义中所列举的民族的特征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当这一切特征都具备时才能算是一个民族,反之,哪怕是缺少其中的一个特征,也足以使民族不成其为民族。值得注意的是,文章反对“民族文化自治”的主张,认为“民族区域自治”是最可接受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方法。不过文章不同意按民族划分工人,提出应按国际主义原则来进行组织,指出:“在各地把俄国各民族的工人团结成统一的完整的集体,再把这些集体团结成统一的党——这就是我们的任务。”斯大林的这篇被称为他的“毕业论文”的文章,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观察来分析民族这一复杂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独立的见解,尽管现在看来某些说法并不完全符合实际,某些论断不一定恰当,但是这说明他已基本上形成和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思想上和理论上已趋于成熟。

十月革命胜利后,斯大林继续就民族问题不断发表文章和讲话,其中包括《十月革命和民族问题》(1918)、《论党在民族方面的当前任务》(1921)、《论民族问题的提法》(1921)、《论东方民族大学的政治任务》(1923)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其中论述了民族文化与无产阶级文化的问题。这在下面还要讲到。

上世纪二十年代,斯大林先后发表了题为《论列宁主义基础》的讲演和题为《论列宁主义的几个问题》的长篇文章。他在讲演中对列宁主义下了如下定义:“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确切些说,列宁主义一般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策略,特别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和策略。”后来又在文章里重申了这一定义,认为它是正确的。他在讲演和文章里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着重讲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问题,同时论述了一国内建成社会主义社会的问题。

三十年代初,在斯大林倡议下,中央政治局提出编写联共(布)党史的问题,当时曾确定了编校人员。但由于种种原因,编写工作拖了下来。到1937年斯大林重新提出这个问题,并且抓得很紧、很具体,确定了党史的分期和某些章节的标题,在付印前仔细看了校样并作了一些重要的修改和补充。1938年9月这部书名为《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的党史正式出版。在这之后斯大林又抓它的宣传问题,几次发表讲话,说明编写的指导思想。例如他在1938年10月12日的讲话里说:“简明教程是完全另一种类型的党史。具体地说,在这里党的历史用来作为连贯地叙述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思想的例证。历史材料只作为辅助的材料……这本历史教程不平常。这是向理论问题倾斜的、向研究历史发展的规律倾斜的历史教程。”斯大林反复讲采取突出理论的阐述、少讲具体的人和事的编写方针,是为了用这本教程对干部进行教育以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确实,当时干部队伍文化理论水平普遍不高,有具体材料证明,州委、市委书记这一级干部受过高等教育的只有百分之十几,其理论水平可想而知。斯大林看到问题的严重性,提出要重视干部的理论教育,要求党史那么写无疑是有充分理由的。同时少涉及具体的人和事也可避免和减少在具体评价上的争执。斯大林重视理论还突出地表现在他亲自撰写了《简明教程》第4章中的《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节。

在这一节里,斯大林首先讲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以下四个特征:一、把自然界看作有联系的统一的整体,其中各个对象和现象互相有机地联系着,互相依赖和制约着;二、把自然界看作不断运动和变化,不断更新和发展的状态,其中始终有某种东西在产生、在发展,有某种东西在破坏、在衰颓;三、把发展过程看作从不显着的、潜在的量的变化到显露的变化,到根本的变化,到质的变化的发展;四、辩证法的出发点是:自然界的对象或自然界的现象含有内在的矛盾,因为它们都有其正面和反面,都有其过去和将来,都有其衰颓着的东西和发展着的东西,而这种对立面的斗争,旧东西和新东西之间、衰亡着的东西和产生着的东西之间、衰颓着的东西和发展着的东西之间的斗争,就是发展过程的内在内容,就是量变转化为质变的内在内容。

斯大林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的特征概括为以下三点:一、世界按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现象是运动着的物质的不同形态;二、物质、自然界、存在,是在意识以外、不依赖意识而存在的客观实在;物质是第一性的,因为它是感觉、表象、意识的来源;而意识是第二性的,是派生的,因为它是物质的反映,存在的反映;思维是发展到高度完善的物质的产物,即人脑的产物,而人脑是思维的器官;三、世界及其规律完全可以认识;我们关于自然界规律的知识,经过经验和实践检验过的知识,是具有客观真理意义的、可靠的知识;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东西,而只有还没有被认识、而将来科学和实践的力量会加以揭示和认识的东西。

在讲到历史唯物主义时,斯大林也提出以下四点: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决定社会面貌、决定社会制度性质、决定社会从这一制度发展到另一制度的主要力量;二、生产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它永远也不会长久停留在一点上,而是始终处在变化和发展的状态中;同时,生产方式的变化又必然引起全部社会制度、社会思想、政治观点和政治设施的变化,即引起全部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的改造;三、生产的第二个特点就是生产的变化和发展始终是从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首先是从生产工具的变化和发展开始的,所以生产力是生产中最活动、最革命的因素。先是社会生产力变化和发展,然后人们的生产关系、人们的经济关系依赖这些变化、与这些变化相适应地发生变化;四、生产的第三个特点就是新的生产力以及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产生过程不是离开旧制度而单独发生,不是在旧制度消灭以后,而是在旧制度内部发生的;不是人们有意的、自觉的活动的结果,而是自发地、不自觉地、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而发生的;从旧生产关系到新生产关系的过渡通常是用革命手段推翻旧生产关系、树立新生产关系的办法实现的;在新生产力同旧生产关系冲突的基础上,在社会新的经济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出新的社会思想,新思想组织和动员群众,群众团结成新的政治大军,建立起新的革命政权,并且运用这个政权,以便用暴力消灭生产关系方面的旧秩序,建立新秩序。

斯大林引用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论述,进行阐释和发挥,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和哲学唯物主义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进行归纳和概括,而这些特征的顺序的安排不是随意的和简单地机械罗列,而是根据其内在联系和逻辑结构作出的。应该说,斯大林在这部着作中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论述,比他在《无政府主义还是社会主义?》一文中的论述更为全面,更为深刻,这说明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方面大大前进了一步。不过他在阐述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时并没有完全改变旧哲学传下来的几个规律并列的方法,而没有强调对立统一规律是其核心。

同类推荐
  • 痒痒肉(二十一世纪宁夏杂文丛书)

    痒痒肉(二十一世纪宁夏杂文丛书)

    本书为作者几年来所写杂文集。作者认为杂文是民意的载体。本文所写文章批评了社会的阴暗面,讴歌了社会的新风尚。
  • 细雨轻飞

    细雨轻飞

    本书是一本个人诗集,主要内容为对景物、人物、思想感情的描述,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向往。
  • 走投无路

    走投无路

    1984年1月24日晚,一个并没有飘雪的冬天的晚上,我以一声长啼来到了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六年半后,坐着爸爸的永久牌自行车开始了伟大祖国赋予我的神圣使命——上学。小学六年不学有术成绩卓著,奖状整了半墙壁。一不留神成了父母的骄傲和邻家孩子的楷模。上了中学自封天才目空万物,成绩自然是一落千丈一踏糊涂一去不返。在父母的长吁短叹中沦为邻家孩子的反面教材。走在路上总觉背脊发凉,人家指着我摇曳的背影:“当年名动村野的县级三好学生,某某镇中心小学有史以来第一个县级三好学生,据说他的名字已被载入该校校史。现在,唉……!”
  • 岁月如水:还念我的农民父亲

    岁月如水:还念我的农民父亲

    感谢我的近百本日记,于吃喝拉撒中寻到一些原始的记录,那种原生态的情感,无法伪装。我不是作家,无法描写超越生活以外的那些东西:我不会展开想象的翅膀,我只是忠实地记录了一段我所经历过的生活。那里面有欢笑,有泪水,有奋斗,有艰辛,那里面的场......
  • 林徽因精品选

    林徽因精品选

    林徽因是我国著名女建筑师、诗人、作家。她的文学创作是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古典主义三者的交织融合,既充满了女性的温柔婉丽,又有学者式的聪慧睿智,同时还隐含了先进知识分子的忧时伤世情怀,形成了传统与现代、简单与复杂、宁静与喧哗、婉约与雄浑、静态与动态多元化的审美风格。
热门推荐
  • 护花杀手在都市

    护花杀手在都市

    【免费新书】他,终极杀手的教官;他,妙手医圣的师父;他,传奇世界的王者;他,都市护花使者。…!误入修真界,得修真传承。漫长的新生正在开始,短暂的旧尘正在归航。
  • 喜欢颜色女人不会老(女性生活百宝箱)

    喜欢颜色女人不会老(女性生活百宝箱)

    从天真可爱的学生妹向干练得体的职场丽人转型,是每个职场新人的必修课。在告别学生时代开始一段崭新的职场生涯的时候,你想好以怎样的妆容来面对你的老板、同事和客户了吗?恰到好处的妆容,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自信心,而且能够帮助自己得到“专业”“干练”的认可。
  • 物流经济地理

    物流经济地理

    本书由浙江大学出版社牵头规划,是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与物流工程专业系列教材之一。本教材对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专门研究,分别探讨了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旅游等部门的生产布局理论和地域组织的形成、特征、结构、分类和分区。本教材可作为高等学校物流管理及相关专业本科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及相关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 浮世沉情3000年

    浮世沉情3000年

    一次意外,言祝因身负重任而空间穿越到地球,这是一个群雄割据的乱世,尔虞我诈的权利中心与国宗秘术的巅峰对决,然而身负异能且心地善良的他与褚国昌乐公主私定终身,却不幸在私奔日被围剿,此后,昌乐为救言祝香消玉殒……然而三千年后,那个她,似乎又出现了。
  • Their Wedding Journey

    Their Wedding Journe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湘西赶尸之民国鬼事

    湘西赶尸之民国鬼事

    我们湘西有三大奇怪的现象,外人无法理解的,那就是赶尸,放蛊,落花洞女......民国湘西少年沈文自幼灵异,习得绝世道法。偶遇赶尸迷局,一路逃避追杀,阴兵借道,亡灵马车,赶尸客栈,人肉排骨汤,人骨造人,落花洞女,湘女放蛊,诅咒之谜,阴魂成亲,鬼王娶妻等等事件层出不穷............辰州符桃木剑捉民国之鬼,千秋中华国术威震敌酋!本书又名《和美女老师赶尸的日子》,是楚江风雪灵异系列《民国日子》三部曲第二部,第一部《和师姐寻宝的日子》已经200万字完本。五百万字畅销书作者,人格值满满!欢迎追书!
  • 槐树白花

    槐树白花

    小人物的爱情,更加真实,爱情在现今社会在人性和物质的冲击下能否生存,我们该不该反思我们的爱情观
  • TFBOYS之花开花落满天星

    TFBOYS之花开花落满天星

    我只想让你好好的,我不奢求太多,即使你们都幸福的拥有了另一半,我还是会爱你们,因为十年的守候,不是说说而已,不止十年,还有二十年,三十年...我依然爱你,等到我老掉牙的时候,我会笑着看我小时候,年轻时是多么疯狂,但我不后悔,我还会跟我的后辈们说你们曾经是多么的辉煌,也许那时候我会哭
  • 白衣血染

    白衣血染

    天道归寂,乾坤颠倒。我喜欢雪,可有时候我也喜欢血……
  • 佛说诸行有为经

    佛说诸行有为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